考研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每一次上舞台表演都是一次小小的成长 考研分享

考研分享

2024-06-26 07: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她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获得过校证券知识竞赛二等奖、国际商务知识竞赛二等奖等。

虽然同学们对王艺儒的评价是“亲切可人”,但刚上大学时的王艺儒却不太爱表达自我。为了提升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她选择加入院辩论队。不善于辩论却敢于挑战自己,在一次次辩论中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勇于挑战“不可能”让她认识到如何不断突破自己的潜能。

王艺儒认为,担任学生干部和竞赛,教会了她如何和同学、老师有效沟通,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任务。而对于考研来说,这些经历也帮助她积累了自信和临场发挥的经验。这些使她在复试面对考官的时候能做到不那么紧张,能冷静下来思考、平稳发挥。

兴趣爱好广泛

钟爱阅读和茶道

王艺儒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从小学习钢琴、古筝,热爱健身、旅游,喜欢到各地品尝美食。而她最喜欢的是阅读和茶道。

中国历史、各大名著、诗词歌赋,阅读让她找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喜欢茶道,则是因为深受家人的影响。父母都钟情于饮茶、研究茶文化,从小潜移默化,她也很早就开始学泡功夫茶,在大学期间,还专门选修了《茶道》这门课。

她说:“不论是读中国古典文学,还是品茶,都是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两者都让我能在浮躁的生活中沉静下来。”

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且勤于从实践中反思提升自己,她养成了积极乐观的个性,从不去计较太多琐事,总是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她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解决不了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心去解决。一件事,要么干脆不要做,要么就要做到不让自己后悔。

一开始想考兽医学

却考了物流工程与管理

王艺儒真正决定要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她养了两只“毛孩子”(宠物狗),因为太喜欢小动物,于是她想着:“如果能从事与狗狗相关的工作就好了!”就是这样率真的想法,让她决定要考“兽医学”。

她知道专业跨度太大,于是特意报了一对一的专业课辅导班。那时候正好碰上专业实习,所以那段时间就是白天实习,晚上回图书馆“攻关”,就这样坚持完成了第一轮专业课学习,时间大概是去年6月份。在“攻克”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每天也跟着视频学习政治和英语,从不间断。她就这样坚持到了9月份。

直到她参加了那次改变她报考方向的讲座。9月初,王艺儒参加了学校安排的考研辅导讲座,主讲老师为王向峰副教授(学校特邀考研辅导专家)。在讲座结束后,她单独找王老师请教考研方向和目标学校。王教授运用丰富的辅导经验详细分析了跨专业考兽医学的难度,并对比分析兽医学和物流工程与管理两个专业的难易度。

经过慎重考虑,她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报考方向,选择报考物流工程与管理,并选定相对适合她报考的院校。在决定转变方向的过程中,她曾陷入迷茫,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最终能够下定决心并坚持到考研成功,她非常感谢一直提供指导咨询的王向峰老师,以及默默支持鼓励她的辅导员李晓芳老师。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并把它变成兴趣

对于临时改变报考专业的人来说,最难的点可能在于自己是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王艺儒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

她说:“说老实话,我最开始对物流工程与管理这个专业并没有多熟悉,只是知道这个专业类别今年考研开始收应届生,可能会相对好考,而且和我本专业国际商务跨度相对较小。”

在后来的深入学习和准备复试的过程中,随着对这个专业的逐渐了解,她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于以后的发展,她说应该会继续读博,然后成为一名喜欢养小动物、可以成就一些事情的物流工程师。

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很快从陌生到喜欢物流工程与管理这个专业,与她本科期间参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竞赛有一定关系。

在大一大二时,她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比赛,对她有很大帮助。参加每一次活动的过程都是宝贵的,从准备到参与到结束,都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参加不同的竞赛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而这不仅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还让自己的思维和知识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让自己的知识接纳能力更强。

最后,王艺儒想对她曾经担任过助导的2017级国际商务3班的学弟学妹们说:

“非常希望你们不要吝啬和逃避各种学习和历练的机会,你的每一段经历,每一次尝试,汲取的每一滴养分,都会成为通往成功道路的基石。

非常希望你们也能努力一把,试一下考研。因为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发现其实考研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难。而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虽然累,但是你会发现自己过得特别充实!

更希望你们能不断提升自己,不限于考研,也可以考公,考各种证书,总之给自己一个明晰的目标,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无悔。

Fighting!学姐为你们加油!”

文图来源 | 党委宣传部、王艺儒

版式编辑 | 徐雨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