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让1%的副损伤率小点再小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发现第一例疑似病例是哪里的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让1%的副损伤率小点再小点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让1%的副损伤率小点再小点

2023-06-04 09: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十年前,一个毫不起眼的新科室在江城悄然挂牌:武汉市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病床24张。

十年后,这个科室享誉江城,其在湖北省内率先开展甲状腺“美容术式”并不断创新、改良,做到了肿瘤的根治和患者的无痕且无恙兼得,手术的质和量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对我们医生来讲,即使出现手术副损伤的机率可能不到1%,但一旦落到具体某个患者身上,其损伤是100%。”科室主任赵建国带领团队,用极致负责的职业操守和步履不停的技术创新,将影响患者的那1%变得小点再小点,最大程度守护患者健康和尊严。

不放过1%里的一小点进步

5月中旬,家住广州白云区的黄海丽联线武汉媒体,再次公开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点赞。黄海丽查出甲状腺恶性肿瘤后,去年8月在该科接受了全腔镜“无痕手术”,既治好病又不在颈部留疤的诉求得以满足,此后她自发成为该科的特别代言人。

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手术后颈部常会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2009年,德国实施了全球首例经口腔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可以达到“体表完全无痕”。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于2017年5月在湖北省率先开展此类手术。

当无痕手术开展到100多例时,科室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患者对手术效果都很满意,只有一点还不太完美,就是术后短期会有下颌部麻木和水肿,这些反应尽管一段时间后都能彻底消失,但让术后近期感受差了一点。

虽然只是短期的不适,也引起了赵建国的高度重视。询问国内同行,得到相同的反馈,且都没有更完美的处理办法。经过反复的推敲,赵建国率团队决定改良术式,将口腔中间长2.5-3cm的横切口改为0.5cm的竖切口,缩小口腔内切口、减少隧道创伤,从而解决手术后短期不适感。另外在腋窝下增加一个1cm辅助切口,保证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术后严格评估显示,患者术后下颌的麻木、水肿消失了,口腔内切口也能更快愈合,一般4天就已基本长好,做到了术后“无痕”也“无恙”。

该科改良版经口手术,在2019年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年会上进行交流和展示,受到国内同行的肯定和好评。该科医生,相继捧回湖北省和全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比赛第一名。

甲状腺全切手术,可能会对甲状旁腺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手麻、抽筋、低钙等术后并发症。在美国的行业标准,这项术后并发症的容许度为1%。目前在湖北省内,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是开展经口甲状腺无痕手术最多的一家医院,年手术量已超1000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超过0.5%。

“对我们医生来讲,即使出现手术副损伤的机率可能不到1%,但一旦落到具体某个患者身上,其损伤是100%。”赵建国强调,这1%的任何一小点进步都值得去努力。他带领团队不断精进,突破多项甲状腺腔镜手术难题,并进一步升级为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根治手术,让不能做的手术做下来,能做的手术做得更安全。

切除甲状腺,手术1小时就能做完,但止血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因为赵建国要求用止血面只有针尖大小的尖头镊,一点一点地止血。相比普通止血钳,止血部位精准,对周边组织损伤小得多,可降低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赵建国主任携团队操作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手术。

“多此一举”建1590份乳癌档案

对于肿瘤患者,手术成功只是起点,后续治疗、预防复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女士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接受了乳癌改良根治手术,两年来手里的病历资料厚厚一摞,而赵建国为她制作的专属档案,是一份表格,打印出来,不过薄薄一张纸。这张纸是一大袋病历资料的专业浓缩,从手术到化疗的核心数据、历次复诊的异常信息,都有记录。

跟李女士一样,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手术过的乳癌患者,都有一份专属档案,无论患者在哪里复诊,只要扫一扫手机里面存着的二维码,一份完整的“乳癌档案”就出现在屏幕,医生只用浏览1分钟,便能对核心病情明明白白。

“10个患者,9个说不清病情。”谈起建档初衷,赵建国说,坐诊中发现一些患者不仅对肿瘤的分期、化疗方案一问三不知,甚至连出院小结、病理报告都遗失了。“如果给患者建个档案,记下核心信息,医生就能进行精准治疗。”赵建国很快把想法付诸行动,2008年8月,还是一名普通医生的他,为自己的乳癌患者记下了第一份专属档案。

为患者建立一份专属档案,比普通的病历归档麻烦得多,也不属于医生的正常职责范围,纯粹是赵建国的“多此一举”。需要翻找患者治疗的原始档案,从中过滤出有效信息用于专属档案,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细心。

如此得来的每一个数据,关乎乳癌患者的生存率。能让医生方便快速地判断当初的治疗方案是否最佳、肿瘤是否会复发、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大、患者对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是否敏感。同时,避免了患者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截至目前,这样的专属档案,赵建国和他的团队制作了1590份。档案的形式,与时俱进,分为三个阶段。手写档案,记录在3个软皮本上,由于经常翻阅,封面已经磨破;电子档案,存在办公电脑里,科室医生均可共享;移动档案,制成二维码,患者到其他医院复诊,不会再费时费力还讲不清病情。

赵建国主任将乳癌患者的专属档案制成二维码,方便后续复诊。

黎女士工作在武汉,当远在烟台的母亲患出乳腺癌时,她将母亲接到武汉做了手术。母亲化疗结束后,准备回烟台前,赵建国给了她一个二维码,叮嘱她存在手机里,并告诉她这是她的“乳癌档案”,复诊时扫给医生看,医生马上就能知道她的病情了。

在赵建国极致负责的管理下,经手的乳癌患者10年生存率平均在80%-85%,高于文献标准。

“患者的就医体验好,才是真的好”

“手术做得好不好,医生说了不算,只有患者的就医体验好,才是真的好。” 赵建国说。一医院甲乳外科不仅从技术上守护患者健康,更是从细节处维护患者尊严。患者的就医体验,是科室的“头等大事”。

手术台上铺着的一次性无纺布手术垫,可能会引起患者接触性皮炎,赵建国会叮嘱护士再在上面铺上一层棉质的手术床单。

每次给病人检查前,赵建国会把病床间的隔帘先拉上,没有隔帘的病床,他会叮嘱去拉个屏风过来遮挡。

有一天手术特别多,为了节约手术间的衔接时间,护士把患者的衣服反着套上就准备推出手术室。赵建国看到后,赶紧上前扶着患者坐起来,让护士将患者衣服正着穿好,并扣好扣子,这才推出去。“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换做你,愿意衣衫不整的和家人亲友见面吗?”赵建国的这句话,被科里的每一个医生和护士记在了心里。

他们科室在全国率先推广先进的“加速康复”理念,不光在手术技术上不断追求卓越,还坚持为患者做好术前术后的精细护理,细到患者的头发长短、扎什么样的发型、扎头发的皮筋等,均纳入护理流程清单式管理。

按管理要求,手术前头发过肩的女患者,护士为其扎两条麻花辫;短头发不能披散着,必有手术帽将头发包住;术后第三天,经评估患者头发如有油腻,需为患者在床上清洗头发。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病房内,患者们进行娱乐活动。

甲乳外科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首批示范病房。住院患者的检查、治疗多集中在上午,下午是患者们做手工、画画、跳康复操的时间,在娱乐活动中冲淡治病之愁苦。(图/文 张梦石 谯玲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