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十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到西双版纳多长时间开车啊 大学之道(十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大学之道(十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2024-06-20 08: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竞相涌现,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主要任务。而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明确和加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等理论或观念方面的认识,不仅必要,而且需先行。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这是潜藏于学生大脑结构和功能中的一种心理潜能。可见,从理论上讲,人人均可创新,事事均能创新。不论是谁,也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人才。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社会众多小发明、小创造的累积效应使然。所以,创新并非高不可攀,更非少数人的专利。然而,社会实践也表明,创新确实又远非人人可以做到。究其原因,在于人人的创新潜质并非都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内化为个人的创新素质。这样看来,所谓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即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呢?简而言之,创新素质即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合金。其中,创造性思维是认知系统,创造性人格是动力系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思维的最高形式,其中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其核心特征。针对当前我们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四个方面当是我们需要勇敢面对与着重改革的:        一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二是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创新能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想像力的贫乏已成为当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危险的莫过于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唯一的想法”,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能够充分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让学生敢于想像,善于想像呢?        三是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有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已知的东西,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是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如果创造性人格欠缺,人的创造性活动就会陷入困境,而且不可持续。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800名男性的成才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对被试中成就最大的与成就最小的各20%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组人中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在责任心、进取心、求知欲、自信心、不屈不挠、谨慎和坚持性等方面,明显地强于成就最小的一组。        为此,创新人格的培养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二是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敢冒风险的科学精神。敢冒失败的风险是创新型人才人格特征之一。学者WoodyAllen说:“如果你不是经常失败,就说明你没有努力去创新。在提出新的思想后,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开拓,历经反复,甚至失败,但始终能够百折不挠,甚至将自己的生命、自尊、金钱、名誉置于危机中,从而使自己拥有获得成功的动力。”有现成答案的东西就不能说是创新。失败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创新就是要接受失败,敢冒风险,了解未知。三是要培养学生执著、严谨的学风和善于协作的治学品质。浮而不沉的市侩学风实为创新之大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则是创新的催化剂。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在一个更高层面上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因而其本质特征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上,其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创新与科学家创新之间的异同。由于学生还处于学习与成长、成才时期,自然不能以评价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要求来衡量他们。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是一种产生了具有社会历史首创意义产物的科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新”是以全人类的文化传统为参照系的;而学生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而言具有首创意义的学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创造活动直接推动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其“新”是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史为参照系的,而非整个人类历史。但是,就创造活动的过程和性质而言,学生和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或认知能力的本质却是相同的。从哲学层面和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学生的创造潜能一旦得到开发,并在创造想象力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并进而内化为个体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转化为创造性人格,这就为他们以后做出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发明与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2.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而绝非高等教育所独有。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是个体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全日制学习阶段,也是个体作为学生身份进行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结束,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往往成为社会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创新人才培养绝非只是大学阶段的事情,也不能从大学阶段才开始培养,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有些创新素质所必备的良好习惯在基础教育阶段,甚至幼儿教育阶段就已经养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曾提出了令人深思的警告: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所以,贯穿于个体成长全过程或者说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的各阶段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其开发个体的创造精神而非窒息其创造精神就成为各级教育所要思考和改革的主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艺术家,问题是如何让他在成年后仍然保持艺术家的思维。”        3.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化培养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参与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分工和知识无限膨胀之必然,专业化必不可少。但现实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多领域问题,而且往往是超越国界涉及全球,如气候、环境、能源、金融、食品与卫生等。这样就必须以非常开阔的视野来界定问题,如果将问题局限在单一的某门学科范围内,就会妨碍我们从其他领域寻找思路。事实上,每一个学科、行业和组织,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创新模式、方法,以及处理问题的捷径,但最佳创意往往形成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上,出现在人们跨越学科界限、进入其他领域的那一瞬间。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等领域的许多重大进步,都源于思想的杂交。已有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揭示着这样的一个结论:“科学上的大多数进步,都发生在人们被迫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之时。”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创新思维、推广新思路、扩散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还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换句话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分类型的。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也不管是哪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本质特征均在于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其以后成为各行各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该说,当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来说,我们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则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也取得一定成果。唯独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只有在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量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人才金字塔”定律。根据我国高校类型及发展走向,地方高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事业2007年统计数据分析:从高校数目看,地方高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1908所的94.2%;地方本科院校634所,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85.7%。从高校学生数看,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716.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1.1%;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22.8万,占高校招生总数565.9万的92.4%。又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增加到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109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加到2144.66万人,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639.4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这些新增院校全部是地方院校,新增在校生和招生数也几乎全部由地方院校来承担。这些数据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向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模式、多类型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直接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也直接承担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主要任务。         因此,地方高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没有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提高,也就不可能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在我国地理版图和行政区划上,除去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外,还有300个独立的地市级区划单位,其所辖人口1008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9%;所辖区域面积9352253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7.4%。这部分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它们要在新时期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战略,从而达到与国家、世界同步发展,就必须首先拥有大量承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当前,在我国近2200所地方高校中,除了省会城市和单列直辖市外,全国地级市几乎都设立了至少一所高校,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趋于合理,整体上提升了各省市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各省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而对所在区域来说,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据有关研究,2006年省级区域人均GDP与本专科生人数和在校生总人数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广东省两项的相关系数更是在0.9以上,这表明区域经济水平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素质密切相关。这充分彰显出地方高校促进各省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人才培养功能。并且,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因此,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的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成长与培养规律,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其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最主要任务。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关键在于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大学生数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一,应该说这为各种天才人物和创新人才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但是,如不具有产生天才和创新人才的合适“泥土”和环境,那些潜在的天才和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也难于破土而出。创新人才的成长,只有在社会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正所谓“为育新才,先培沃土”。教育就是要在学生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激发、加强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         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其是否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相关,而能否为优秀科学家、工程师的不断涌现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则成为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创新挑战。也就是说,创新人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相应地,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即使是大学毕业生,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坯”,而要真正成长为创新人才,还有赖于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生产和实践环境中去保持创新精神,持续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发挥和积累创造能力,从而锻造成为创新人才。反过来说,要想为创新人才的造就和竞相涌现创造丰厚的土壤,就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学有所用、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营造鼓励人才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社会环境,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社会主义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创新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创新的潜能和激情。         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的综合体,属于整个社会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甚至内化为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习惯,因此,创新文化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创新精神的恒久,对于创新活动的导向,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及尊重个性、力戒浮躁是当前需要倡导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三个重要价值取向。一方面,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包容性强的组织和社会文化,要包容宽松探索中产生的错误和荒诞,允许失败。人们只有在快乐、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也才会有创新潜能的竞相迸发。另一方面,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天才、全才毕竟只是极少数,而大量却是偏才。要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对待偏才。对于偏才,应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用当其才,人尽其才,而不应求全责备。此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陶冶与熏陶。据有关研究,1981至2000年2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一个企业、组织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发展并形成创新文化,这是培养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和学校就更不能例外。         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成才的浓郁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往往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价值上的导向、凝聚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一是要在全校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科学探索精神。二是要在全校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追随科学精神,提高学术品位。三是要在全校营造一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环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切实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同等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实行分类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发展;确立面向全体、关注全面,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多元人才观。四是要在全校营造一种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和思想自由、自治的个人为目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应该让最好的教师讲课,因为最好的教师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决定学生一生的事业追求;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的浓厚气氛中升华好奇心与兴趣,在竞争与合作中养成独立思想、自由言说、尊重不同思想和观点的良好学术品质,并通过学到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对科学的品味、直觉、悟性和洞察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成长。         当然,对于广大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己任的地方大学来说,最为关键的在于人才培养观念文化上的创新。从影响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看,教师、课程与教学体系、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三大基础因素。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关键在于要转“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教法以学法为基础,重在教学法的研究和改革;从课程和教学体系来说,关键在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在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学生的学习来说,关键在于要转“以知识学习为主”为“以能力培养为主”来规划和实施学习,学法以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为基础,重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教师与学生考评体系改革,在当下创新型人才建设中显得尤为紧迫,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而这种改革首先就在于观念的转变,正所谓“贵在转变,难在转变,赢在转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