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欧尚车身尺寸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4-06-26 16: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车辆情况用车感受车辆优缺点相关车型:长安欧尚Z6新能源 2022款 蓝鲸iDD 150KM旗舰PLUS智慧泊车版车辆情况购车地点:重庆购车时间:2022年7月裸车购买价:17.58W春秋续航:150KM当前电耗:11.0KWH当前行驶里程:832KM------------------分割线--------------------用车感受先说下整体感受:作为一名追求新潮的90后,买车的标准就是动力够用,使用成本低,空间够大,简称“多,快,好,省,大”1.智能化功能多,黑科技满满,高级吸睛且实用。2.动力强劲,能量澎湃,提速迅猛,操控随心,高速状态不会飘。3.经济省钱:充电快,能耗低,电价更低,使用成本0.12元/KM。4.空间充裕:后备箱大,后排更大,地板更是纯平,我家狗狗都喜欢。

1.外观:       不多说,直接上图。

侧颜棱角分明,有感有型。正脸威武霸气,赛博风格满满2.内饰:       米色内饰高端上档次,当时纠结米色和深色很久,最后奔着颜值至上的原则订车,虽然要经常打理,但好看的东西不就该精心照顾吗。自家车里太乱,就没拍照片只好借用之家DD的图了,哈哈3.空间:       后排大,后备箱更大,后排地板更是纯平!买前大概对比过,4699x1890x1680的尺寸,基本达到同级别领先水准,我170的人坐后排,膝盖前能塞下将近3个拳头,座椅也比较柔软,最重要的是纯平后排地板,坐中间的人终于不用大马金刀了,连我家狗子睡觉都比以前香了,必须点赞!巨宽无比主驾是我开车的位置,后排至少3拳的距离4.动力:动力足,操控好:动力强劲,能量澎湃,提速迅猛,高速状态不会飘。        爬过山路的朋友应该能体会到在只有两车道的山路上进行借道超车的难处,怕的就是车还没超过去对向就来车了,车辆提速慢的话连超车的勇气都没有,好在Z6 IDD的提速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油门一踩速度立马上去,带着极强的推背感直接超车,全程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城区道路红灯起步时也能一骑绝尘不用再看别人的车屁股了(尤其是某斯拉),配上动感的音乐,这种驾驶感受确实无与伦比。

最强动力之赛道模式,战力拉满!!!5.智能化:1.作为官宣的Z世代作品,Z6 IDD的智能化功能确实丰富,黑科技满满,作为传统燃油车主稍加使用这个车后确实给我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①车内语音助手(类似苹果的Siri)能让我手不离方向盘实现开窗,调节空调温度和风力大小,听歌切歌,点播音乐等。②车外语音系统(听说行业首发,我们是第一批用上这个功能的车主)可以实现无接触地启动车辆,开启天窗,打开电动后背门等等,尤其是车外语音打开电动后背门的功能,堪称神技!最近正在乔迁,经常大包小包搬东西,有这个功能我能在不放下货物的情况下语音开尾门,再也不用先把东西放地上,然后手开尾门,东西重新抱起来放进后备箱(尤其是下雨天地上又湿又脏!!!)。③全速自适应巡航,号称L2级别的自动驾驶,只要道路线比较清晰,车能自动跟着道路线自动行驶,并保持在道路中央,并且车辆会随时检测我的双手是否在方向盘上,如果不在会提示我将手放回去,简而言之,这个功能在我眼中等于自动驾驶了,很牛逼!其他还有就是自动泊车啊,主动降噪啊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后面有机会我上传点视频给大家看看。APA自动泊车中,虽然比我慢,但停的比我正,新手的福音!!!灯光秀,请看视频6.新能源:充电快,能耗低,电价更低!使用成本低,这是我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适用男来说,目前感受到另一个高能爽点,28.4KW.h的电池,满电能跑150KM,即使夏季开空调的情况下,充满一次电也能跑将近三个上下班,使用成本低至0.12元/Km(上班单边21.6KM,重庆电价0.55元/KW.H)。如今油价居高不下,家里的老车的将近1.0元/Km,相比之下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纯燃油车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充电快:Z6 IDD既可以慢充也可以快充。根据目前使用情况来看,快充半小时可以充到80%往上,基本满足长途出游既不想烧油又不想太耽搁时间的个人需求。慢充没详细计算过,感觉跟官宣的4个多小时差不都,因为我一般是晚上下班回家后充电,充电过程根本没感觉,反正第二天上班都是满的。送的充电桩,造型很科幻,和外饰匹配度高。蓝色表示待充电绿色表示正在充电最爱的仪表界面车辆优缺点1.米色内饰不耐脏:米色内饰确实跟海报中一样高端上档次,但也像意料之中的那样不耐脏,没法兼顾,自己买了一瓶浅色内饰清洗剂,经常清洁擦拭的话应该还可以。2.使用无线充电时手机会发烫,好像是行业通病,隔壁宋PLUS也一样,无伤大雅。

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璞玉,目前来看IDD已经满足了我对动力和智能化的追求,综合下来性价比达到预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