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体外功能实验(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模联cdc是什么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体外功能实验(下)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体外功能实验(下)

2023-04-18 1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抗体能在体内发挥功效CDC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CDC在体内抗肿瘤特性的作用尚不清楚,有可能更多取决于肿瘤靶标而不是抗体。这些抗肿瘤的抗体在体内发挥CDC作用取决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量或者细胞表面某一部分的抗原密度。激活C1q需要高密度的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肿瘤细胞表面经常高表达一些补体抑制剂如CD46,CD55和CD59,这些分子能够保护靶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因此,以上这些因素导致许多IgG1的抗体只发挥非常弱的CDC作用。

与ADCC检测实验相比,CDC体外检测相对简单,先把靶细胞稀释至特定密度,加至96孔板中,然后加入梯度稀释好的抗体于37°孵育10-30min,然后加入补体于37°孵育1-24h。由于一些补体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所以我们研究人的靶点以及其对应的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或是全人的抗体时,我们必须用人的血清。即使在前期的快速筛选抗体阶段会用到兔血清,但对于临床有参考意义的数据还是需要人的血清。小鼠的血清在CDC实验中杀伤靶细胞的效果很差而且鼠血清本身对靶细胞的毒性相当大。这就导致实验结果分析时难以分辨是否是抗体介导的杀伤。因而用鼠血清做补体的CDC数据相对少。实验中,有不同的方法测量靶细胞的裂解。最常用的是用非渗膜的荧光染料PI (propidium iodide),它能结合已裂解细胞的DNA,但是不能穿透正常细胞的细胞膜,通过流式检测CDC作用。或者检测LDH(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或者calcein AM标记靶细胞,然后测Calcein AM的释放(以上都是通过测死细胞来检测CDC作用),也可以通过测ATP的量来检测活细胞数来检测CDC作用。

通过对ATP 进行定量测定来检测培养物中活细胞数目是一种均质快速的检测CDC结果的方法。ATP 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一个指标。均质的“加样- 混合- 检测”操作方案使得细胞裂解和产生的发光信号与存在的ATP 量成正比,而ATP量直接与培养物中的细胞数量成正比。结果见图12

图12: 通过测ATP的量检测CDC效应

Phagocytosis assay

小鼠体内进行的大多数据表明IgG抗体在体内发挥功能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巨噬细胞以及其表面表达的FcrRs。因此准确理解吞噬作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抗体体外活性检测的重要部分。吞噬作用从原理上理解包括两种一种是抗体的Fab段与靶细胞上的靶点结合,Fc 段与巨噬细胞上的FcrRs结合,进而发生ADCP作用(见图1);另一种是CD47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CD47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CD47是细胞表面一个重要的"self"标记,是调节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一个重要信号。CD47可以与巨噬细胞表面SIRPα结合,磷酸化其ITIM,随后招募SHP-1蛋白,产生一系列的级联反应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和组织都高表达CD47,是对应正常细胞和组织的3倍。通过CD47这个"self"信号,肿瘤细胞有效的躲避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CD47抗体block这个"别吃我"的信号,使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图13

图13: 阻断CD47使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的测定一定程度上与ADCC相似,因为他们都依赖于共孵育的两种细胞。靶细胞与效应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孵育1-4小时,但有些情况需要孵育更长时间。还有巨噬细胞是贴壁细胞,所以孵育完后需要消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而巨噬细胞是由新鲜的 PBMC加入一定量的HM-CSF诱导分化4-7天得到。检测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技术或流式细胞术的方法。由于显微镜的技术操作比较费力而且结果分析容易受到主观影响所以一般选用流式细胞术,此方法快速和并且容易定量。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见图14和图15

图14 吞噬作用流式图

Q1:未发生吞噬的巨噬细胞;

Q2:发生吞噬的巨噬细胞和靶细胞(双阳)

Q3:被标记的靶细胞;

Q4: 未被标记的靶细胞

图15: CD47 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

随着抗体类药物的快速发展,单抗的体外功能实验(ADCC和CDC和吞噬作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给抗体研发早期-抗体筛选阶段,抗体改造阶段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也可检测制品的批间一致性,从而间接反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保证每批制品应用于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M.A. Gillissen , E.Yasuda, G. de Jong, S.E. Levie, D. Go, H. Spits, P.M.vanHelden,M.D. Hazenberg ,The modified FACS calcein AM retention assay: A high throughput flow cytometer based method to measure cytotoxicity,J. Immunol. Methods (2016)

2. Josée Golay, Martino Introna,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Promises and pitfall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assays,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526 (2012) 146–153

3.Automated Non-Radioactive Assay Methods For ADCC and CDC Assays,BioTek Instruments

4. Xin Wang, Zhiqiang An, Wenxin Luo, Ningshao Xia Qinjian Zhao,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support of biologics development Protein Cell,DOI 10.1007/s13238-017-0447-x

5. Gregory P Adams & Louis M Weiner,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of cancer Nature Biotechnology, 23(9), 1147–1157. doi:10.1038/nbt1137

奥浦迈生物药体外活性质量分析平台,具备一支经验丰富的,操作熟练的团队,我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至臻至善的态度可以为您的研究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您的药物分析保驾护航。

欢迎垂询:021-68182622 或[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