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的特点 我国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2024-02-02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了在国际家蚕功能基因资源和相关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将采取部省(市)合作方式,集合人才资源经费,尽快挖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应用前景明确的家蚕重要功能基因,克隆与蚕丝产业和品质改良有重要关系的重要功能基因,为改善蚕丝产业结构和延伸蚕丝产业提供新的途径。这项攻关计划于7月1日在重庆通过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专家组论证。

    家蚕既是支撑蚕丝产业的生物基础,又是鳞翅目昆虫研究的典型模式种类,同时,也是开发新一代生物反应器和新型昆虫产业的材料。2003年底,我国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工作,获得了大量重要的家蚕基因组信息,使我国在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优势和有利地位。目前,开发和利用家蚕基因组巨大的基因信息,抢占蕴藏着巨大潜在商机的家蚕功能基因,已成为国际蚕丝生物技术领域和相关产业的竞争焦点。

    “家蚕功能基因研究”专题,将重点开展4个方面的研究:家蚕资源评价的分子基础研究,主要解决如何将我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规模家蚕基因库中的珍贵遗传资源提供给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所用这一关键问题;家蚕功能基因表达序列数据库扩展和基因表达特征谱研究,旨在分析研究特定材料、特定时间、特定组织活跃表达并起重要作用的功能基因,以及大量的基因信息,以确定重点研究分析的家蚕功能基因;家蚕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研究,以迅速分离克隆一批家蚕重要功能基因,获取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重点,同时对其控制家蚕相关性状的机理进行分析;家蚕功能基因的利用技术平台研究,着重解决获得的家蚕功能基因与产业应用相衔接的问题。

    据介绍,这项攻关计划将在科技部和重庆市的合作支持下,由西南农业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苏州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力争在三年内,使我国家蚕功能基因组学的研发能力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确保我国在蚕丝生物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我国蚕丝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背景: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意义

    新华网重庆7月1日电(记者朱彬)人类、水稻等生物的基因组计划的顺利推进,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正发生着深刻革命,由此带动和促进了以研究生物功能基因组为核心内容的新的、高起点的研究热潮。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意义。

    据专家介绍,开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丝绸产业的发展。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对丰富的家蚕遗传资源的分子评价,与蚕丝产业有重要关系的丝腺功能基因、蛹期发育变态关键基因、性别调控关键基因等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与产业应用,将改造和提升传统丝绸产业,为我国年产值达700亿元的丝绸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拉动农林相关学科发展。鳞翅目昆虫是农业和森林害虫的主要类群,所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是条虫剂的主要靶标。家蚕作为鳞翅目害虫研究首选的典型模式,其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对鳞翅目昆虫特异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生理机制、活动方式和危害特征的阐明,以及对防治新途径和新一代环保型农药的开发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促进以家蚕为代表的昆虫产业开发。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和最丰富的生物资源,许多国家都在开创新的昆虫产业。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绢丝蛋白的分泌机理,突破工程蛋白实用表达效率和下游加工技术瓶颈,促进昆虫反应器的实用化和生物药业的发展。

    推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家蚕是重要的昆虫工厂和疾病研究模型。通过家蚕这一重要模式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和比较基因组研究,将为我国人类疾病研究提供比较和参考,有益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人类及其他基因组研究中的竞争力,并推动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