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第三角视图的基本方法(机械识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模型的三视图怎么看 识读第三角视图的基本方法(机械识图)

识读第三角视图的基本方法(机械识图)

2023-07-16 0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识读第三角画法视图时,应根据其画法的特点来构思立体形状。

1.熟悉第三角投影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

在识读第三角画法的视图时,由于其视图的配置方式与第一角画法不同,因此在识图时,应先学会辨认主视图和其他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否则识图时,将无法搞清各个视图的投射方向及相互位置关系。下面介绍五种常见的第三角画法视图的组合形式及投射方向。

如图13-7a所示,该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的组合。主、俯、右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13-7b所示,该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组合。主、俯、左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13-7c所示,该视图是主视图、仰视图和右视图的组合。主、仰、右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如图13-7d所示,该视图是主视图、仰视图和左视图的组合。主、仰、左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13-7e所示,该视图是主视图、仰视图、右视图和后视图的组合。主、仰、右、后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识图的习惯,在识读第三角画法的视图时,容易将其投射方向与第一角画法视图的投射方向搞混淆,如将俯视图误认为仰视图,将仰视图误认为俯视图,将右视图误认为左视图,将左视图误认为右视图。由于将视图投射方向混淆,所以容易导致构思的形体错误。

2.熟悉各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关系

识读三视图时还必须搞清各视图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这样才能正确地构思出形体各部分的前、后位置关系。要想搞清视图的前、后位置关系,必须牢记第三角投影面的展开方向。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思维方法,帮助读者分清视图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1)视图归位法。如图13-8所示,设想主视图不动,在主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画-条线,以此线为转轴,将俯视图绕此轴向后旋转90,恢复原投影面的位置。借助原投影面便很容易想象出俯视图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样在主视图和右视图之间画一条线,以此线为转轴,将右视图绕此轴向后旋转90,恢复到原投影面位置,想象出右视图的前、后位置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手掌翻转法。如图13-9所示,右手背模拟右、俯视图,左手背模拟左、仰视图,然后把手掌翻转90,使手心朝向主视图,此时,大拇指表示的是前方位,小拇指表示后方位,以此用来识别和想象右、俯和左、仰视图所表示的前、后方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识图的思维方法

1)明确视图名称和投射方向。根据已知视图的配置关系,确定主视图以及其他视图,并在主视图上确定各个视图的投射方向。

如图13-10a所示,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其投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分线框、对投影和想形体。对已知的视图的相对投影关系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物体的组成部分,想象出各组成部分的形状。

以主视图为主,按“三等”关系,确定线框1’、1、1"和线框4’、4、4"的对应关系,由线框1’和线框4’,想象带圆孔的底板1,并切出方槽I;根据线框2、2’、2"和线框3、3’、3"的对应关系,再以线框2"3"为主,想象出竖板11上贴有凸缘1,并切有U形槽。

3)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通过视图分析出各组成部分形状后,还必须使用视图归位法,或手掌翻转法,综合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从俯、左视图所表示的前、后“方位”关系,确定竖板11叠加在底板1的右后方,底板1上的方槽IV在前方,立体图形如图13-10b所示。

4.已知两面视图求第三面视图

根据两面视图求作第三面视图时,应先根据已知视图构思出物体的整体形状,然后按“三等”关系,作出第三视图。在作图时,必须清楚所求视图的投射方向和前、后“方位”关系。

例13-1 如图13-11a所示,已知第三角画法的主、俯视图,求作右视图。

通过分析主、俯视图的投影关系可知,该物体由底板和竖板两部分组成,如图13-11b所示。

求作右视图的过程如图13-11c所示。画底板时需注意,矩形槽在物体的前方,故应画在右视图中靠主视图的一边;画竖板时应注意,竖板叠加在底板的右后方,故应画在右视图的右上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13-2 如图13-12a所示,已知第三角画法的主、右视图,求作俯视图。

通过分析主、右视图的投影关系可知,该物体是在长方体上左边切出方槽,右边切出四分之一圆柱后形成的,如图13-12b所示。

求作俯视图的过程如图13-12c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