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十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楚辞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十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十三)

2024-04-11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楚辞

       一、楚辞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名词解释:“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①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②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③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贾谊等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招魂》等,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为何称其为《楚辞》而不是别的什么名称呢?〔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中说的较正确:“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汉代称楚辞为赋,这是不十分恰当的“楚辞”与汉赋体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后者为压韵散文,但汉赋是直接受楚辞影响发展而来,这里有一个继承关系,这留待至汉代文学时再学习。   

         2、特点:楚辞富有鲜明的南方地方色彩,在风俗习惯、自然景色等描写上都带有南方文化的代表,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楚辞把比兴发展为象征手法,使诗歌蕴含更加丰富;楚辞扩展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形成六七言居室为主,参差自由的新句式,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楚辞多为文人创作,作品铺张夸饰,讲求辞藻华丽,形成了一种“宏博丽雅”的风格; 楚辞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变革的斗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她不仅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而且代表着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中充满了浪漫的激情, 保留着绚烂鲜丽的南方远古传统,残留着强有力的巫术宗教, 充满着奇异想象的神话传说。因此, 楚辞本身就是一个既鲜艳又深沉,  既炽热又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里,原始的活力,无羁的联想,狂放的思绪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表现。楚辞不仅是楚文化的代表,也是汉文化教育的代表,楚汉文化是不可分的。在汉王朝建立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楚辞仍然是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出现典型的汉赋,也是和楚辞一脉相承的。楚辞不但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而且还主宰了四百多年两汉文学艺术的思潮,给予中国文学极大的影响。

         3、就体式而言,楚辞实际上有两种:

          一种是类似《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橘颂》和《天问》,基本是四言体。

        另一种就是以《离骚》、《九歌》为代表的“骚体”,是楚辞的典型样式。典型的楚辞体,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屈原的作品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如《离骚》),描摹事物层叠铺张(如《招魂》),而宋玉的作品在铺叙描摹方面似更进一步。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容量。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4、楚辞与赋的区别。

         从体式说,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赋则很少虚字,句式铺排偕偶,比较整齐。

         从性质说,楚辞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以客观的咏物、摹画、夸饰为主,缺少主观感的抒发。

          二、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和楚国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楚文化又有自己的特色。

         1、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如前所述,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等。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成为楚辞的主要句法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2、楚地盛行的巫教“巫歌,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祠”,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①《九歌》就是在民间神乐的基本上加上而成的。②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成不同神祗,载歌载舞,神秘浪漫而有故事性,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 ③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和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

        3、楚辞中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4、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楚祖先芈姓氏族兴起于周初,受到周文化影响。尤其是春秋以后,楚地受周文化影响更深。楚国士人自觉学习中原文化,对《诗经》已经相当熟悉,这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他们“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的形成起了不小的影响。

       总之,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