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林业局 重要文件 关于印发《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森林防火督导检查工作方案 威海市林业局 重要文件 关于印发《2021

威海市林业局 重要文件 关于印发《2021

2023-07-04 0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威海市林长制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1—2022年冬春全市森林防火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及南海新区总林长、林长制办公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全力抓好2021—2022年冬春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切实维护我市生态资源安全,实现我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的工作目标。现将全市2021—2022年冬春森林防火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

(一)提高重视程度。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批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推动大预防、大监管、大宣传、大保障的新型森林草原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甚至是不发生森林火灾的底线,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

(二)强化责任落实。结合林长制改革,全面构建森林资源管理“一长两员”管护信息矢量化架构,实现全市林地林木的“鱼鳞图”管理,全面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网络,夯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全面实行市级包区(市),区(市)包镇(街),镇(街)机关干部、村(居)两委成员、护林员“包片、包村、包山头、包墓地”的责任包干制,建立起“上下贯通、通力协作、高效有序”的防控体系,形成“林有人看、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护格局。

(三)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制度,在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等森林防火重点时段,以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林城结合部、林村结合部、林缘地带、山区道路两侧、重要设施等关键部位为重点,采取全面排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有效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对《威海市森林防火工作标准体系》要求的道路网、阻隔网、水源网、监测网、通信网等建设任务进行定期调度、现场抽查,并将结果予以通报。

二、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四)多措并举开展传统宣传。按照宣传标语“简单化、口语化、实用化”的原则,采取村内主干道、进山路口、墓地等重点区域悬挂宣传横幅、道旗和设置喇叭语音提醒,集贸市场、农村大集等场所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农村IP广播每日早、中、晚3个时段播出禁止野外用火通告,森林防火宣传车高频次循环广播森林防火警示标语,市(区)交界处及高速出口1公里范围内密集设置森林防火横幅及彩旗等多种方式,形成农村、城郊、城市以及外来人员森林防火宣传的全覆盖。

(五)加大力度开展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持续播放森林防火注意事项,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知识和安全扑救常识,切实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宣传覆盖网络体系,形成视频、声音、文字的全覆盖。

(六)扎实有效开展警示宣传。加大野外用火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野外用火行为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造成森林灾害的要依法查处,该追究刑事责任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加大违法用火案件的宣传警示力度,将造成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起火现场、警示录拍摄成视频资料,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报道,通过镇、村级森林防火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真正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

三、完善队伍建设,建立网格化巡查管护体系

(七)健全专业队伍。遵循“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人有担”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镇级森林管护队、检查站值守队、林区巡逻队三级森林防火队伍,逐步提高工资待遇,达到“人数达标、装备齐全、分工专业、训练有素、管理规范、全年值守”的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标准。

(八)加强应急保障。各区市、开发区要组织开展辖区内应急拉动演练或技能比赛,对森林防火指挥员及队员进行培训,确保人人掌握防扑火及安全避险技能。要配齐、配足山地消防车、高压水泵、串联水泵等以水灭火装备,注重装备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加强大中小各类装备串联、远中近各类机具结合训练,切实提高装备的使用率和优良水平。

(九)建立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镇级森林资源管护队的作用,划分责任区域,配备摩托车带装巡逻、不间断巡逻,通过“森林防火可视化对讲系统”对森林管护员实时监控,准确掌握管护员的位置及行动轨迹,了解履职尽责情况,并与其工资待遇相挂钩,真正让管护员“动”起来、“管”起来、“硬”起来,切实打通森林资源管护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及时对辖区内通讯信号薄弱区域进行逐步升级改造,确保障定位准确、通信畅通。

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水平

(十)加快推进预警监测网建设。以升级改造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为抓手,持续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综合构建地面巡护、山地瞭望、视频监控“三位一体”的林火监测体系,全面提升预警监测能力。在重点火险区较高点、距道路较近处、视野条件较好位置,新建人工瞭望台,配备高倍望远镜、定位仪等人工瞭望设备;在森林集中连片、资源丰富及人为活动频繁部位,增设固定检查站,实行扫“防火二维码”进山登记管理;在高危火险期、旅游旺季等重要时节,设置临时检查站,实行全员上岗、死防死守;在关键路口,增设无人值守智能语音和图像采集卡口,实时提醒、监控。结合重点林区分布,对视频监控增点加密,对老旧监控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具备360度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监控能力和热成像摄像机红外探火、热感、烟感、火点定位、自动报警等功能,整合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实现镇、县、市三级系统联通。

(十一)加快推进林火阻隔网建设。以组织开展清坟头、清地堰、清林缘、清路边的“四清”活动为主,重要林区主要道路两侧平均50米、防火通道两侧30米范围、军事管理区和集中墓地周边平均50米范围,结合森林抚育,采取人工割除、搂除或喷洒有机除草剂等方式,持续做好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将生物隔离带与造林绿化、林分改造、森林经营等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林田、林区与道路、园区、景区、居民区相接处,构建以刺槐、皂角、花椒、火棘、大花月季、枸桔等为主的生物隔离网,与现有防护网相结合,有效防范火源进山入林。

(十二)加快推进路网水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先急后缓、逐步实施的原则,对现有的森林防火通道按照不低于6米的标准进行升级改造,陡峭山坡以及弯度过大的防火通道要设置临时会车区域,实现一般林区半小时、部分高山深山1小时到达火场的目标;拟新建的防火通道严格按要求办理林地审批手续及林木采伐许可手续等,杜绝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法情况的发生。针对今年雨量较大,部分防火通道受雨水冲刷损坏较为严重,村居与防火通道相连道路存在缺少指示牌及宽度不达标等问题。各级要加快推进修复维护进度,合理设置指示牌和路线图,拓宽联通道路或重新规划建设联通道路,确保防火通道畅通。按照500米的取水半径,采取积蓄地表水和人工补水的方式,紧邻防火通道规划建设塘坝、蓄水池、水窖、水囊箱等设施,定期检查补充存水并做好水源地周边警示、围栏等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防灭火水源供应充足及防溺水安全。

附件:2021—2022年冬春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安排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