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最近苗期虽好,但是一定要注意促空相结合,小心后期棉花旺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棉花根主治 【棉花种植】最近苗期虽好,但是一定要注意促空相结合,小心后期棉花旺长!

【棉花种植】最近苗期虽好,但是一定要注意促空相结合,小心后期棉花旺长!

2023-04-01 1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栏目由 北京普绿通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约播出

劳道APP 来啦

苗期管理关键

但是我们都知道,“三分种、七分管”是棉农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

鉴于今年的一些情况,现给大家一些棉田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大田播种难管苗,真叶未现根不牢”,

棉花苗期管理的关键:促根、壮苗、早发。

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从出苗到现蕾约35一4O天)期间、促根养叶是重点。

因苗小抗逆性差、易遭受低温冷害或高温灼烧感染苗期病害!,此期苗情特点及主抓工作有以下几点:

苗期生育特点

1、以营养生长为主。

棉花苗期生长主要是扎根、长茎和生叶,并开始花芽分化,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并为以后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奠定基础的时期。

2、根系生长快,地上部分生长缓慢。

由于苗期温度较低,地上部生长慢,地下部根系较快,主根从子叶展开到第2-3片真叶平均每天长1.5厘米,较地上部分快4-5倍,发苗先发根,壮苗先壮根,故苗期应着重根系的培育。

3、对肥、水吸收量小。

由于苗期温度低,地上部生长缓慢,棉苗营养体小,蒸腾量低,吸收较小,据测定,苗期吸收氮只占全生育期的5-10%,吸收磷、钾各占3%,其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0-15%。

4、抗灾能力弱。

苗期营养体幼嫩,对恶劣、外界环境抵抗力弱,特别是在3叶以前,其幼茎尚未木质化,侧须根少且嫩,抗御灾害能力差。

苗期的长势长相

壮苗早发棉株的长势、长相要求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达现蕾期。主茎日平均生长量0.3-0.5厘米,现蕾时株高18-20厘米,真叶数6-8片。棉株外观矮壮墩实,茎秆粗壮,节间紧凑,下红上绿,红绿各半,宽略大于高;叶色油绿、叶片平展、大小适中、真叶生长快;旺长的棉花则表现棵大、脚高、节稀,青茎大于红茎,现蕾节位上升,叶片肥大乌黑。相反,弱苗的表现为棵小株矮,秆细叶小色黄,红茎升顶。苗期以发展根系为主,棉苗的主侧根均发达,主根扎得深,粗壮、侧根多,分布均匀。

苗期看苗诊断

一看棉苗倒数第4叶的宽度。

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都可以通过测量这片叶子的宽度辨别是壮苗还是弱苗。

二看两叶平、四叶横。

当棉苗有两片子叶和两片展开的真叶时候,其真叶展开的角度与子叶平行的棉苗为壮苗,不平行的为不正常苗。当棉苗有4片展开的时候,测量棉田这片叶到那片叶之间最宽处的宽度,应该大于棉苗高度(从顶心到地面的高度),宽大于高为正常苗,高大于宽为弱苗或旺苗。

三看棉苗倒数第四叶的颜色。

棉株叶片绿色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棉株内部的营养壮况。若叶色太深说明肥水多是旺苗,棉株容易疯长,进头水可适当推迟;叶色太浅,说明肥水不足是弱苗,可能要提前进头水,促进棉苗生长。

四看顶部4叶的叶位。

看棉苗顶部4叶着生位置,从上往下数的排列次序来辨别棉苗的长势。苗期壮苗早发的叶位是“4321”,即从上往下数第四片叶最高,第三片次之,第二片叶再次,第一片叶最低。

五看棉苗主茎红绿比。

幼嫩主茎皮层含有叶绿素,呈绿色。随着棉苗的生长,接受充足的光照,花青素大量形成,茎杆颜色由下而上逐渐转红。棉花茎杆红绿的不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长势和老嫩程度。苗期主茎红绿以各占50%为好,红色部分过长,说明偏弱,绿色部分过长,说明偏旺。

六看棉苗主茎日平均增长量。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主茎日增量以0.3-0.5cm为宜,过大说明棉花生长偏旺,过小说明棉苗偏弱。

近期根据苗情采取措施如下:化调的方法,因地、因苗、因品种化调是化调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在化调的用量和方法上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照抄书本和条条框框,要灵活掌握用量和时间,该走上限走上限,该走下限走下限。

1、早放苗封土。

防降温跑墒,特别是有些敞洞出苗或侧封土播种的地块。

(2)早中耕,显行即可中耕:

深度16一18Cm、护苗宽带8一10Cm、做到不起垄土、不埋苗、不压苗、不铲苗、不伤苗。下潮地可多中耕、以利提温。沙性地少中耕、以利保墒防风沙打苗。棉花苗期对水分要求低、其中播种至出苗、0一20Cm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70一80%为宣。苗期生长0一40cm土层含水量60一70%为宜。做到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

(3)因苗管理:

三四叶期弱苗可喷施叶面肥。壮苗、旺苗可用0.3一0.5克缩节胺调控一次。控制2一3节的伸长,以利营养向蕾发育,降低座蕾节位。

(4)早防治病虫

棉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抓早。苗期早害主要是蓟马、盲蝽、蚜虫、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进行防治。

来源:农之道,如需转载,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点击右下角

“写留言”

跟劳道君进行互动吧!

欢迎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