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梵高的雏菊和银莲花教程 说画

说画

2024-07-17 18: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色罂粟花》(Vase With Poppies),梵高

1886年,美国沃兹沃思艺术学院博物馆

这次调查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借由数字X射线成像技术,这幅画底部的花瓶处显露出另外一幅画。当画布旋转180度时,画面中会出现一个男人的肖像,最容易识别出耳朵。专家认为,这一点发现更可以佐证这幅画的真实性。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内,梵高开始了自画像的创作。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梵高为了省钱重复使用画布。

《罂粟花》底部的隐藏画作

沃兹沃思博物馆已经决定将于2019年4月26日重新展出《红色罂粟花》,这是近30年以来,普通观众可以首次近距离欣赏到梵高的这幅画作。柏林郊外的巴贝里尼博物馆,还将在明年10月举办梵高的静物画展。这幅画作在过去的29年时间里从未展出过。这幅画创作于1886年,大约在梵高抵达巴黎前后。1957年,收藏家安妮·帕里什·蒂齐尔(Anne Parrish Titzell)将包括雷诺尔、莫奈、雷东等画家作品在内的一批收藏捐给了伟兹沃尔斯博物馆,其中包括了这幅《红色罂粟花》。

据《哈特福德报》报道,1990年德国艺术史学家 Walter Feilchenfeldt 最先对这幅画作的真伪提出质疑,美国沃兹沃思艺术学院博物馆因此将这幅画作撤展,并搁置在博物馆库房中。

该馆随后委托荷兰梵高博物馆对画作进行进一步鉴定,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油画的颜料、画布材质以及画风,最终确认这幅油画是梵高的作品。“虽然对梵高的研究进展缓慢,但我们确实在该领域取得了实际进展——部分存疑画作确认为梵高真迹,《红色罂粟花》正是其中之一。”梵高博物馆高级研究员 Louis van Tilborgh 表示。

而对中国艺术爱好者而言,比较熟悉的是梵高的另一幅罂粟静物画《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

《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

66 × 51cm,梵高,1890年,王中军藏

2014年11月4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的《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由中国内地娱乐业大亨——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6,180万美元(人民币约3.77亿)投得,刷新梵高静物画的拍卖纪录,据称,这幅作品目前被悬挂在他香港的家中。

《雏菊与罂粟花》交接仪式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左)和王中军(右)

《雏菊与罂粟花》是梵高于1890年画就,那时候,梵高已经患上了狂躁抑郁症,时而精力、情感和创造力疯狂爆发,时而陷入抑郁,两者情况交替出现。

同年5月,梵高离开圣雷米疗养院并定居于奥维,接受他的医生兼资助人保罗·嘉舍(Paul Gachet)的治疗,这幅《雏菊与罂粟花》就是在保罗·嘉舍的家中完成,完成后或许直接归其所有,而梵高在几星期后就用近乎于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雏菊清丽姣娆、生意盎然。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发疯投河那场戏中,她一边唱着自编的歌谣,一边编织花环,组成花环的四种花中,其中一种就是雏菊。罂粟花绚烂华美、香气浓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古埃及尊称罂粟花为“神花”。梵高将它们肆意的放置于同一画面中,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目前已经不得而知,但花朵们却已在画布上绽放了百年,仍在继续,如同梵高的艺术生命一样。

梵高的画中的花朵相传采自于梵高自杀的那片荒原,以他对生活的饱满热情描绘了出来,画作折射出这位狂躁而压抑的绘画大师的另一面。就像怒放的雏菊和罂粟花一样,梵高在生命最当年华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永远绽放在最美丽的时刻。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热爱生活,然后决绝的死去。

罂粟田(Field with Poppies),1889年,梵高,71x91cm

德国-不莱梅美术馆(Kunsthalle Bremen_Germany – Bremen)藏

而《罂粟花》创作于1886年,是早于《雏菊与罂粟花》的同类题材作品。花卉主题在梵高的静物油画中最为常见,他在巴黎期间共绘制约230幅油画,其中30幅为花卉静物油画。

从这两幅作品中,我们其实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画风的转变。这一副《红色罂粟花》相较于《雏菊与罂粟花》显得更为严谨和慎重一些。梵高于1880年代中期在巴黎完成的静物画较为保守,作品中罂粟的刻画极为生动,梵高以大笔触描绘了罂粟花略带轻薄飞翔的花瓣,并在画中细致的表现出了罂粟的花苞以及浆果和即将凋谢的罂粟花朵。风格偏向学院派。

《罂粟花》(Vase With Poppies)局部,梵高

《罂粟花》(Vase With Poppies)局部,梵高

后一张作品则以浓郁的红色,真实的表现出肆意绽放的大捧罂粟花束,明显感觉到无拘无束的狂热力量。用笔粗犷肯定,甚至用了刻意扭曲的笔法,近乎完美地展现出罂粟的鲜艳夺目以及高傲,并用了雏菊的清新与罂粟进行对比刻画,由不同深浅绿色组成的、极具力量感的线条构成了花朵的枝叶,从陶瓶的口沿处肆意放射出来,随意而富有张力,足够令人感同身受于其蕴藏的无限生命力。

《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局部

66 × 51cm,梵高,1890年

《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局部

66 × 51cm,梵高,1890年

本次新确认的画作完成于1886年,当时的梵高刚刚抵达巴黎。这一时期是梵·高一生中最幸福的一个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与提奥一起住在蒙马特尔区,他本人在费尔南德·科蒙画室学习绘画。他开始接触其他印象派画家,如毕沙罗、图卢兹-劳特累克、爱弥尔·伯纳德,并与他们一道作画。这个时期,梵·高的作品受到新印象派画家的影响,这个画派追求更加自由、更加富于象征意义的风格。高更便是这个画派最活跃的画家之一,他与梵·高的友谊直接影响了梵·高的画风。

同一年,梵高还创作了许多的经典作品。

唐吉老爹肖像( Portrait of Père Tanguy),梵高,65 x 51cm

1886-87年冬巴黎作,巴黎罗丹美术馆收藏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with Dark Felt Hat), 梵高,1886年春, 41.5 x 32.5 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收藏

花瓶中15朵向日葵(Sunflowers),梵高

1888年, 95x73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收藏

1890年6月,在经历了几度大崩溃后,梵高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完成《雏菊与罂粟花》没多久,年仅37岁的梵高就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历经一百多年,《雏菊与罂粟花》仍旧如梵高完成作品之时的模样,色泽鲜亮,笔触历历可见,每一笔,都流淌着梵高对生命的热爱。

1885年-1890年这一时期,是梵高的巅峰时刻,被学术界称之为“后巴黎时期”,这时梵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塞尚静物画的影响,比如画中的桌面,圆形边缘和总体布局与塞尚的绘画相似。他用红色、明亮的绿色、黄色创作,与他之前的更为保守和学术的静物画相比,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梵高说“我现在做得很多,我试图表达现代生活中迅速消逝的东西”,这一点和塞尚有点相似,塞尚力图表达的是“不能”的东西。

梵高的画作,从最早灰暗克制的色调,再到后来亮丽而充满生机的色彩,奔放、像火焰般的笔触。他早期时候的画作,与梵高去世之前的《星空》《鸢尾花》《自画像》《向日葵》等作品有所不同,画作显得宁静而美丽。也许他后期的作品是在狂躁不安、孤独抑郁之后短暂平静时完成的作品,充沛的感情、对生活的无限渴望以及创作时迸发的灵感,让我们从他的花卉系列中体察到一个对生活有着无尽挚爱的梵高。

“我不想让自己闲下来,不回避诸多苦难和情绪,我根本不在乎我能长命百岁还是英年早逝,我只在乎在这个世界上,我有一种义务,也可以说是职责,要留下点什么纪念我的感恩之心,并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毕竟我都三十岁了。”

——梵高

梵高曾在一幅《盛开的桃花》上题写:“只要还活着,死去的人总会活着。”梵高画过很多花卉题材的作品,他将这些普通的花卉赋予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也许也是个人生命的写照。

《盛开的桃花》,梵高,1888年

1888年12月23日,梵高与高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加上收到西奥打算结婚的消息,忧虑重重。高更出于恐惧逃到酒店过夜,梵高觉得他的朋友会永远离开。这双重威胁使梵高陷入幻觉、自责。拿出一把剃刀,把左上耳朵的一部分剪了下来,包好作为礼物送给了加布里埃,一个在当地妓院当女佣的年轻女子。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梵高,1888年

51×45cm,私人藏

一个月后梵高再次犯病,西奥将梵高安置在一个小型的私人疗养机构中。旺盛的花朵、夹竹桃、鸢尾花、丁香和蓬蓬勃勃的枝叶,很快就成了他在圣雷米创作第一批油画和素描的充沛灵感源泉。梵高相信,工作是他康复的关键。他完成了“紫罗兰色的鸢尾花”(藏于洛杉矶的保罗·盖蒂博物馆),“淡紫色的灌木”(藏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圣彼得堡)。1889年5月9日至1890年5月16日的大多数早晨,梵高从床上起来,透过房间里的一扇窗户凝视着外面的世界,就是这幅画的情景。在1889年8月的最后几天里,这位艺术家开始绘画,描绘了农夫耕作土壤的情景,于9月2日完工。“多么美丽的土地,多么美丽的蓝天和多么灿烂的阳光啊!然而,我只看到了花园和我能从窗户里看到的东西” 。

鸢尾花(Irises),梵高,1889.5

71x93cm,洛杉矶盖兹美术馆

1889年5月,梵高又被医生诊断为癫痫症,入住普罗旺斯圣雷米(Saint-Rémy)精神疗养院。梵高在沃阿塞河畔的阿佛儿(Auvers)给弟弟里奥的信中写道:“这是一个地道的乡村,风景美如画,美得让我心里想,尽管我的画卖不出去,画总比不画好。”在疗养期间的最后一个星期,梵高对鸢尾花和玫瑰花投入了巨大而持续的创作热情。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他的画作上,我们看到那个奔放热情、情感肆意的梵高。1890年5月11日和13日,梵高写信给他的弟弟,告知他自己如何被这些蔓草丛生、花开遍野的迷人的花束吸引并投入创作,“我在发狂地工作,大捧的鲜花,紫色的鸢尾花,大束的玫瑰”。肆意、游刃的笔触,灵气、流动的色彩,梵高用急促的画笔在画布上奏出了一个个快速流畅的音符,将他朴素顽强的生命激情倾泻在这色彩交织成的音符之中。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写道:“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梵高将他对于生命的渴望、眷恋、热爱,全都倾注于他的画作中。这是属于他的“希望”之花,无论是在他生时或逝去后,它们都在盛开,在安静的画布上,在人们的心中。

《杏花》,梵高,1890年

73.5x92cm,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藏

“我希望我的画像音乐一样能给人带来慰藉”

在梵高短暂的一生里,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昔日,人们只看到一个癫狂的梵高;但今天我们透过他的作品,看到的却是他的真挚并热烈的对于生活充满着热爱的情感。他,是不可替代的梵高。

《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梵高,1888年

《有丝柏的道路》,梵高,1890年

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