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粤东】梅州:传承客家文脉,记住美丽乡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梅州历史 【深读粤东】梅州:传承客家文脉,记住美丽乡愁

【深读粤东】梅州:传承客家文脉,记住美丽乡愁

2023-06-14 17: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化遗存是一座城市精神和气质的载体。从历史文化保护的大处着眼,从历史文化遗存的小处着手,保存城市记忆、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2015年,梅州市编制了《梅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2016年《梅江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案》实施,2017年梅江区启动了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工程,2020年《梅州城区江北及攀桂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以“绣花工夫”通过“微改造”进行保护活化。在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中,保留骑楼原有轮廓的基础上,对建筑外立面、水电网管、老旧线缆、街区道路等进行升级改造,并培育和鼓励现代商业模式和传统行当有机结合,让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活力。

千年古镇,记住客家乡愁

夏日,行走在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古街、古巷、古树、古居,36条古巷、120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述说着这个千年古镇的风雨与乡愁。

百侯镇,取“百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意,2010年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侯南村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包括众多的官宦富商深宅大院,如九厅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通议大夫第,以及星罗棋布的各式祠堂和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如杨氏宗祠、肇庆堂。36条石砌街巷将这些建筑连为一体,形成“三十六条巷,巷巷都一样”的神奇布局。

侯南村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其他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达42处,对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筑极具艺术价值。

同为大埔县的茶阳镇茶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却以独特的老街骑楼群著称。茶阳上游接梅江、下游通韩江,与福建龙岩永定相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河流和陆路交通便利,造就了古镇的商贾云集和贸易繁荣。

在茶阳老街,你可以品尝到客家传统美食茶阳企油饼,可以见到精湛竹畲箩手工编制技艺、非遗花环龙,逢年过节还有关岳巡城、鲤鱼灯舞、民间大锣鼓、狮子舞等精彩习俗和活动。

据了解,茶阳老街骑楼群由中山路、高福路、太平路、大华路、万川路、新马路、建设路7条街道组成,始建于明代,全长1000多米,共有店铺700多间。骑楼的沿街立面墙面装饰丰富多彩,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角、阳台栏杆等,既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筑装饰风格,也保留了岭南建筑风格,是至今保存完整的粤东最大骑楼群。

激活千年古镇,记住客家乡愁。为了推进侯南村历史文化街区和茶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大埔县编制了《大埔县百侯历史文化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大埔县百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埔县茶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设定核心保护区,严格进行建筑管控,加强保护性修缮。其中,百侯名镇旅游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古巷风韵”“虚市旧梦”“侯北人家”等五个主题片区,是一个集古镇观光、历史探寻、文化休闲、科教娱乐、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家古镇文化旅游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