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 “偏师扫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桑达姆败亡之谜 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 “偏师扫北”

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 “偏师扫北”

2023-11-07 05: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偏师扫北”李秀成在长达数万字的亲笔供词末尾写了“天朝十误”,实际上是十一条,原文如下:“计开天朝之误有十: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李秀成在长达数万字的亲笔供词末尾写了“天朝十误”,实际上是十一条,原文如下:“计开天朝之误有十: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五、误应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相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六、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能,不能保国而误。七、误主不问政事。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九、误国不用贤才。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 “偏师扫北”

  “偏师扫北”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第一大原因,即使主力北伐依旧会失败。

  李秀成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与杨秀清,洪秀全等人一样,太平天国的领导阶层都是农民出身,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有着局限性。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问题,这是首要且根本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当时虽然也提出了一些社会改革的方案,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可大都脱离社会实际,根本就无法实现。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之初始,洪秀全是利用拜上帝发动的起义,这就让太平天国运动蒙上了一层封建迷信的色彩。待到后期,高层的领导内部如一盘散沙,洪秀全任人唯亲,加官进爵之人和各种王多达余人,权力机构涣散,丝毫没有凝聚力。李秀成也有独特的敛财癖好,在他占领苏州后,命手下士兵四处强取豪夺,聚敛钱财。不光如此,此人还拥兵自重,将手下百万大军当作自己的私军,即使是最高的领导天王洪秀全都无法命令他手下的军队。

  从客观角度来评论,太平天国的敌人不仅有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总代表——清王朝,还有入侵中国的资本主义列强,这些外国侵略者有着先进的枪支弹药,再联合清政府的武装力量,已经不是太平天国那些拿着大刀挥舞着短矛的农民能够抵抗的了。

  剖析李秀成所谓太平天国败亡一大原因: “偏师扫北”

  最后一点就是李秀成自己所言的“偏师北伐”。此举乃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综合起来考量,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其主观原因远远大过客观原因。领导者的特权思想和贪图享乐十分严重,而广大将士参加起义的目的根本就不甚明确。

  纵使太平军所有主力北伐,依旧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场起义在历史上是注定要失败的。李秀成死前所言,并不准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