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专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桐华还有新小说吗知乎 福布斯中国专访

福布斯中国专访

2024-06-30 06: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725 2020年01月17日

福布斯中国专访 | 桐华:不设限人生,天马行空创作、随遇而安生活

作者:Forbes China

2005年是桐华开始创作小说《步步惊心》的年份。当初为了疏解初到异乡的苦闷,而“无心插柳”创作出这部作品的她,没有想到,这部小说在15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2017年3月,《散落星河的记忆》第一部出版。到2018年5月,这部小说正式完结。这是桐华最近的一套作品,也是她创作的第10部长篇小说。

15年间,桐华从未停止创作的脚步。快的时候,一年一部作品,不仅创作效率极高,作品质量同样可圈可点。比如最新的这部《散落星河的记忆》完结篇,曾获得央视主办的“2018年度中国好书”。

创作小说的间隙,桐华还去尝试了影视策划、编审和监制等工作,在多重身份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步步惊心》后,她也有更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登上荧幕,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和喜爱。

在创作中,桐华不会提前写大纲,不会给作品设定框架;在生活里,她也不会规定自己必须要去做什么、要在多少年内做到怎样的高度。她打趣道自己的智慧不允许她看到太遥远的未来,她只能做到在面对当下的每件事时,投入百分百的认真与热情。

如果说一定要问问她成功的密码,大概要归结于两个字——真诚。

“你很真诚地调动自己的所有智慧和情感去创作的东西,它里面所带的那种情感的力量,也自然而然地能打动人。”

写作是一种本能

对于从未接受过写作科班训练的桐华来说,写小说就是一种凭借喜欢的本能去做的事情。而在创作《步步惊心》时,她又养成了边写边想的习惯。她一般只会为小说构思一个开头,之后的情节走向就完全“随缘”了。

有时候创作遇到了瓶颈,她也不会硬逼自己写下去,会索性放下,和身边的朋友出去旅行,“胡吃海喝,侃侃大山”,回来发现思路好像又通了,就继续写下去。

解决写作瓶颈的过程被她比喻为道路清障,出去散心的时间就是清除障碍的过程,好像路上有一个障碍物,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怎么搬走障碍物,或者原来此路是不通的,那就换一条路再走。“所以我觉得在写作中解决瓶颈其实不是一种‘好像突然之间有灵感的感觉’,更像是想通了。”

言“情”小说不仅仅是言爱情

尽管爱情被大众认为是桐华小说中的主线,例如《步步惊心》中,若曦和四爷的感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与观众。但在桐华看来,小说中,若曦和十三爷“无关风月,只为真心”的友情,同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桐华坦言自己是以“情”为核心创作,爱情、友情、亲情不分高低和轻重,都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举例,小说《最美的时光》里,亲情线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主角苏蔓在父亲最后的弥留之际辞去工作,对父亲不离不弃的照顾,还有她和麻辣烫之间的友情,全部合在一起才是“最美的时光”。如果读者只是去看爱情,这部作品是很单薄的。

所谓言“情”小说,言的不单单只是爱情的部分。尽管读者会先入为主地跟着爱情线走,但仔细看来,桐华小说中的友情和亲情线同样非常完整。而这,与她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分不开。

在生活中,桐华同样也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我觉得这(感情)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家庭和睦,这是非常好的,因为家庭和睦相当于令你的身心永远有一个休憩之处,然后再有三五知己,你这辈子在任何时候都不用害怕孤单,心里是有底的。”

灵感源于生活

这些生活中的感情故事也变成了桐华创作时的灵感,“灵感源自生活”。

在采访过程中,桐华三次提到她的一位好朋友与初恋不断错过的故事,那段感情发生时的天气、他们走过哪些路、坐了哪路公交车等等细节,至今都令桐华印象深刻,后来她将这个错过的情绪写进了小说《云中歌》。

而小说《最美的时光》中,又暗含了她另一位朋友的故事,“相亲对象是暗恋了一整个高中时代的男生”这种戏剧化的场景,也曾在生活中真实上演。她创作《散落星河的记忆》的初衷,则是看了一个和基因有关的纪录片。

对于桐华来说,创作基于对生活的点滴体验。尽管有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但人的情感是共通的。“我们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对温暖友情的需求,是永远不变的。”她说,“所以我虽然写的有可能是一个遥远时空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所阐述的情感,其实源自当下,只不过它被放在了另外一个时空中去发生。”

每部小说都是一段珍贵的记忆

从2005年创作第一部小说至今,桐华基本保持着超高的创作效率,有时一年一本书是常态。回想起来,每一部作品都包含着她一段时间的回忆,它们不分伯仲地存在于桐华的心中,都很珍贵。

有些经历想起来会令她忍不住笑起来,比如闺蜜与初恋的爱情故事,也有些故事回想起来令她神伤。比如她讲到,自己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心情很低落,有位同学邀请她去自己的老家三亚散心。桐华去了三亚,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她至今还记得朋友家的院子,记得院子里的番石榴,记得朋友的妈妈用镰刀开椰子给她吃,还记得用公孙桔做“醋”、蘸马鲛鱼吃的经历,她把这些经历感受写进了小说《那片星空,那片海》。

可惜的是,朋友的妈妈后来生病过世。她讲到这里,用了很久才平复心情。“所以我说每部作品对我来说都有它很特殊的地方,每一段经历也都很特殊,都很珍贵。”

创作是一件没有遗憾的事情

桐华并不太在意网络上对作品的评价,她觉得创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个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属于作者的,但一旦发表出版了,就不属于自己了,读者有评判喜欢与否的权利。

创作小说和拍影视剧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影视剧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有无数次妥协,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而创作小说则更为自由和私人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创作每部作品的过程中,竭尽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努力,“我只能做到这个份上了。”她笑道,“尽管有缺点,但在能力范围内已经尽力,对我来说是没有遗憾的东西。”

对于桐华来说,尽管回头看那些以前创作出的作品,还是会觉得有缺点,但她认为这些缺点是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没有办法克服的。她尽力去做了,尽力过就没有遗憾。

而关于未来,她说:“再去写每一本新的小说,就像再谈一次恋爱一样,永远胜败未卜。”

福布斯中国对话桐华(节选):

福布斯中国:除了作家,您还是影视策划人、编审及监制等,在多重身份间切换对您来说有怎样的挑战?

桐华:这个过程比较自然而然,我是个没有职业规划的人,如果《步步惊心》没有改编影视剧的话,我可能会只是一直不停地写小说。这部剧的改编,让我接触到了(新的领域)。后来我做了编审的工作,也做了策划的工作,也有个别的去做了一些监制的工作。其实应该感谢一起工作的团队,(这个过程)主要是我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跟团队商量,最后在团队的帮助下,在很多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步步惊心》帮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走到门里面去,然后再在这条路上继续尝试着,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往前走,(挑战是)毕竟我是非科班出身,还是属于要边学边做。

福布斯中国:您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刻意考虑到影视改编,而做出一些文字创作方面的调整?

桐华:我不太会考虑,正是因为我自己从事了影视创作,所以我知道影视创作跟写小说,更像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但又截然不同的两朵花。我在做剧本的时候会发现,限制是非常大的,要考虑成本,还有画面到底能不能拍到。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小说里可以说“千军万马”,就是这简单的4个字,或者说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几十字到几百字的描写,这就是在电脑上敲键盘的事儿。但是“千军万马”这4个字放在影视剧里,它的局限性是非常多的,它有大量的成本考虑,还有场景、季节等等多方面的考虑。而且小说更多的是一些个人表达,它是作者自己的作品,而影视剧不一样,一般来说整个团队加起来几百号人,(影视剧)是由这几百号人来共同完成的一个东西,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

也正因为我知道影视剧的局限性,所以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反倒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我在影视创作中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影响我的写作。我希望写作是一个私人的东西,能够天马行空,能够想写千军万马就写千军万马。

福布斯中国:2019年,您的多部作品推出了全新修订的版本。为什么要在今年推出再版?全新修订版中新增了怎样全新的内容?

桐华:这个时间不是我刻意选择的,是正好所有的版权都到期了。(笑)再版的《长相思》从头到尾全文修订了一遍,《步步惊心》加了一个序,《曾许诺》以前在第2版的时候已经修订过了,所以基本上没有改动。它们都是我10多年来辛辛苦苦工作的见证。

福布斯中国:您会去在意网络上的一些评价吗?

桐华:不是很在意,因为我觉得我身边的人给我的东西很多,亲情、爱情、友情都给予了我很多的东西。当这些东西足够多的时候,内心是很丰盈,并且很坚强的。我写的每一本小说,对于读者来说,有可能他觉得不好看,但是对于我来说,创作每一部小说的时候,我都是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诚意和努力。虽然我认为它们是有缺点的,但是我知道我已经做到了当时的最好。

福布斯中国:在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心态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桐华:比如说写《步步惊心》的时候,就想的特别的少,完全是在靠本能去写。写《大漠谣》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云中歌》第一次用第三人称,那个时候很“痛苦”,好想改回第一人称去写,但又不行,必须要迈过这个坎。像《那片星空那片海》是写给自己的,那个故事就比较童话一点。每一本书都跟我当时的心态有关,是不一样的,一直在变。

福布斯中国:有没有是朝着一个方向,比如说变得更加成熟自信了?

桐华:不会。我举个例子,即使你谈了很多段的恋爱,但是当你又发生一段感情的时候,难道你不忐忑吗?或者说这次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已经谈过3次恋爱了?不会的。我觉得写作的过程就像恋爱一样,不会说因为我写了第9本书,我写第10本书的时候就不忐忑,我依然很忐忑。只能说我对于文字驾驭也许更娴熟了一些,但这并不成为这个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福布斯中国:有没有给自己设定过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桐华:希望能写出更好看的小说。能有一个作品,它既有真挚的情感,又有非常好的写作经验,能把这两者完美结合到一起。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每一部作品回过头看的时候都有缺点,永远好像觉得还是差那么一点。

本文为福布斯中文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