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桃子被称之为“仙果”、“寿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桃子在古代怎么说 在古代,为什么桃子被称之为“仙果”、“寿桃”?

在古代,为什么桃子被称之为“仙果”、“寿桃”?

2024-06-30 2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道教中的桃子

说完了神话时代,我们又不得不说到那些经典之中的关于桃子的传说。按照道教的经典记载,神话时代的桃子不仅可以让人与神相沟通,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和驱鬼的作用。

在《三言二拍》中,就有很多关于道教的神话故事,其中有很多都强调了桃树可以制成驱鬼神器。我们看80年代的僵尸电影也可以看出,桃木剑可以杀死僵尸,也可以赶走鬼魂,可以说是杀敌利器。

除此以外,在葛洪等人的著作中也特别提到,如果一个人想要走到成仙的地步,必须要常年饮用道教神仙食物,这些食物之中包括了甘泉玉露,也包括了桃子。而且葛洪老先生甚至在炼丹的时候,甚至还提到了桃子对于人体内气韵的引导。所以道教神话中,桃子拥有着不俗的地位。

三、佛教概念中的桃子

在佛教概念中,桃子也同样是摆脱轮回,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存在。其实大家如果观察一下周围的佛教用品,会发现很多的东西与桃子非常相似。例如像木鱼,例如像各种各样的驱魔物品,这些都暗示着这些东西与桃子有关,都代表着祥瑞与祛邪。

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野史故事,有一位僧人也为了打倒吊死鬼,结果居然在屋子里面堆满桃子,来让鬼迷失方向,最终,把吊死鬼困住,救了那个被折磨的书生。

由此可见,在佛教领域,桃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与积德和轮回有关。

四、现实中桃子的作用

在《本草纲目》的记载中,古代人特别讲究以形养形,所以桃子看起来非常像我们的心脏,因此,古人认为桃子对于心脏的养护很有作用。

所以,《本草纲目》关于桃子的作用有三个,一个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爱护我们的心脏。另一个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化解皮肤溃烂等问题。具体的过程,可以把桃子熬成汁液,并且把桃肉敷在自己的皮肤之上。最后一个效果也是比较让人惊叹的,桃子居然还有去除寄生虫的作用。

据说当时,有一些人利用桃子来进行房屋整洁,还有当年的疾病预防。清朝曾有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桃子来实现对于瘟疫的阻隔,但关于其中的效果是否明显,这还不确定。不过总的来说,《本草纲目》认为桃子的医用价值很高。

五、桃子在民间的演绎

在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还有《本草纲目》的引导之下,很多人都把桃子视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可能大家并不喜欢吃桃子,也不一定认为它的应用效果有那么好,但是大家普遍性的传承着这个桃子的概念,并且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例如,古代人在祭天的时候,经常性的会摆放桃子,以此来宣告自己与神的接近。又例如,古人在做寿的时候,往往会摆上寿桃,以此暗示着自己长命百岁。还有一些人更加夸张,他们在民间戏曲中引入到了济公与寿桃的概念,还有所谓的寿星老人,他们希望自己每天和寿桃接近,然后可以获得神仙的感悟,这样就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让神能够及时的荡平世间痛苦。

不得不说,在民间来看,这个关于桃子的传说搞得很复杂,那当年桃子的具体使用价值早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按照当时的历史记载,桃子在古代,特别是在汉朝与宋朝之时,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果”。当年东方朔老先生对于桃子之类食物可谓是非常推崇,后来人也是以讹传讹,对于桃子进行各种各样的塑造。

如果真的要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类比一下当年徐福所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因为有很多学者认为,徐福寻找到的长生不老药真的存在,但只不过是猕猴桃,因此那只是以讹传讹的产物,它的功效被放大了无数倍。

由此可见,当年古代的寿桃应该也是在这样的传承方式之下,被变成了“天下第一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衍生了无数的鲜果与寿桃的传说。

小结

总的来说,大家应该对于寿桃的概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古代人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并不能怪他们,毕竟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面谁都想活的久一点,谁都想要摆脱那些痛苦,所以就会对某些东西进行幻想。对于桃子的幻想,想要长生,想要延年益寿那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片蟠桃园,每个人都想要来到神仙之地。

至于说,关于寿桃之外的种种传说,那也只不过是人们对于痛苦时代的一种不甘与想象,在现实世界我们没有济公,我们没有猪八戒,也没有葛洪这样的修仙老神仙,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己虚构一个理想国度。

虽然到了现在寿桃满地都是,我们可以花几块钱买好多,但是这个桃子之上承载着我们过去古人的那些历史底蕴,实在是不值这些钱。

因此,在回首当年的古人之传统,我们不要嘲笑他们,而应该要读懂其中的韵味。战乱疾病与饥饿曾经折磨着我们的前辈,但他们从来都没有低过头,他们永远都能够在困境之中幻想出自己的美好,然后砥砺前行。

所以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寿桃,其实真的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沉重的东西,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真的值得继承。

参考资料:《神异经》《三言二拍》《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