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桂林经典系列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桂林山水是哪个省的景区名称 聚焦桂林经典系列报道

聚焦桂林经典系列报道

2024-07-03 0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气晴好,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象鼻山。王战飞 摄

象鼻山的由来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内的核心区域,远看象鼻山,宛如一头巨大的石象垂鼻饮水于漓江之中。漓江如同一面明镜,把象鼻山的倒影映衬得栩栩如生。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约3.6亿年前,当时的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约2亿年前的地壳变动中,桂林的山峦才渐渐“浮出海面”,岩层上升后经历长期的风化、冲刷、侵蚀,变成了一座座石山,象鼻山就是其中的一座。

象鼻山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圆洞——水月洞。据岩溶地质专家考证,水月洞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大约2亿年前,当时的漓江比现在宽得多,西岸在今天的榕湖之西,象鼻潭水下溶出了一个圆月形状的大洞粗胚。后来,漓江水消退河道变窄,水下的大洞逐渐露出水面,由于山体前端裂隙较多,在江水不断的冲刷、溶蚀下,洞体逐步被溶出了一个洞壁光滑的水月洞。

而作为这头“大象”眼睛的象眼岩,其形成原理与水月洞一样,只是由于岩石结构不同、位置更高、出水更早,同时形成的象眼岩就不似水月洞那样圆润。

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位于漓江西岸的象山水月与不远处漓江东岸的穿月岩正好相对,一浮于水,一挂于天,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象鼻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经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外是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从南眼张望,高耸的漓江大瀑布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历历在目;从北眼远眺,只见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关于象鼻山成因,在桂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象鼻山原是天上的神象,当时由于凡间的百姓常常深受水灾的侵扰,看到百姓生活艰难,神象偷偷下凡帮助百姓疏通河道。但天有天规,玉帝得知后,命神象立即返回天庭。神象觉得人间更有温情,决定留在桂林。玉帝为此大发雷霆,派托塔李天王下凡捉拿它,双方大战了三天三夜。神象口渴了,跑到江边饮水。这时李天王悄悄地从后边偷袭,一剑把神象钉死在漓江边。神象瞬间化作了石山,在美丽的漓江边和桂林百姓日夜厮守。

象鼻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优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桂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游览观光。

2017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设置在象鼻山前漓江水域,当晚的演出美轮美奂,惊艳世人。记者唐艳兰 摄

象鼻山是桂林山水之魂

早在新生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象鼻山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考古专家在这里挖掘、出土了多种石器、陶器和骨器。

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下,地处湘桂古道南端的象鼻山,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水月洞逐渐发展成为古码头,见证桂林文明开化的历程。

“漓山,在訾家洲西,一名沉水山……世乱民保以避寇,旱或祷祀颇灵。”这是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的记载。早在唐宋时期,象鼻山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说,每到科考时节,各州县的考生都会汇集到桂林来赶考。当时的考生,有钱的骑马,没钱的走路,而更多人选择坐船。所以每年科考时节,漓江上满眼皆是舟船。夜幕下、江面上,渔火点点、书声琅琅。

明嘉靖年间《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中记载:“象鼻山,訾家洲之西,突起水滨,形状类象,故名。”而明代张鸣凤著《桂胜》中则记载:“阳江西来东入漓水,魁然起据南皋之端,是为漓山。”可见漓山、象鼻山这两个名称当时都在使用。后因山形与“象鼻山”名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象鼻山这个名称便逐渐流传下来。

唐宋以来象鼻山逐渐开发成游览胜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到此。宋蓟北处士有诗《和水月洞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象山水月”奇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粤西游记》中这样描述象鼻山:“……出其前,直盘至西北隅,是为象鼻岩,而水月洞现焉。盖一山而皆以形象异名也。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成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而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

唐元和年间,柳宗元在赴柳州刺史任上,过桂林时游訾家洲亭,眺望象鼻山,不由感慨桂林山水“甲于天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这两句诗巧妙地将碧澄蜿蜒的漓江誉为仙女飘飘的裙罗带,将桂林的山比作女子头上的碧玉簪,成为描写桂林山水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为送好友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时所作的《送桂州严大夫》,是镌刻在象鼻山水月洞的40余件摩崖石刻之一。韩愈虽未到过桂林,却有咏桂林的诗,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已闻名遐迩,令人向往。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在宋高宗主持的殿试中,张孝祥被钦点为状元,同榜进士还有范成大。十几年后,这两位同年围绕象鼻山水月洞名称还闹出了一场笔墨官司。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刚上任一年的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祥遭谗言被降职。离任的日子到来,张孝祥和好友同游象鼻山。当时正好漓江水涨,朝阳从江对岸的东方冉冉升起。面对此良辰美景,张孝祥即景挥毫,赋诗写序,把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

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的一天,范成大也来到象鼻山游玩,看到刻在洞中的张孝祥的诗文后,范成大觉得朝阳洞这个名字不太妥当,他认为水月洞“剜漓山之麓,梁空距江”,这个地方“石门正圆”,而且“春水时至,湍流贯之”,形成了月与水之间的一种交融关系,所以,水月洞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而且由来已久。于是,范成大做《复水月洞铭并序》,为水月洞恢复旧称,并刻石于张孝祥碑刻的对面,大小尺寸也差不多,并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水月洞从命名,到更名,到复名,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人认识山水的一个历程。所以有人说,桂林山水是有历史故事的山水,是有文化气质的山水。

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之魂,在桂林人民心中有着重要地位,因而衍生出了一系列象山地名群,如象山区、象山街道、象山南路、象山公园、象山广场、象山渔人码头、象山博望园等,给这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物以“象山”之名,寄托着桂林人民对象山的喜爱与祝福。

象鼻山,地处漓江和桃花江交汇处。在桂林鹦鹉山上,至今留存的南宋时期《静江府城池图》显示,古时的漓江水深江阔。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用“汪洋”来形容漓江。漓江和桃花江构成了古代桂林的护城河,而位于两江交汇处的象鼻山,成为古代兵家争夺的制高点。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将朱亮祖攻取桂林时,曾屯兵于山下。元军守将凭借天然形成的护城河,死守三个月而城不破。

如今,在象鼻山脚下云峰寺内陈列着一尊土炮,记载着170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北上时,以象鼻山为前沿阵地,以山脚下的云峰寺为指挥部,在山顶设火炮阵地攻打桂林城。奈何水深城坚,太平军在攻打30多天后绕道北上。

寺的西面有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诉说当年盛事。

抗战时期,桂林守城部队制定了桂林防御计划,利用石山、岩洞构筑防御工事,曾在桂林大大小小的山顶上如象鼻山、叠彩山、铁封山、鹦鹉山修筑了数十个碉堡。象鼻山顶上的碉堡至今仍存。当时桂林守将何宣将军书写“西南保障”四个大字,凿刻在象鼻山山门上,以表达抵御日寇的气概与决心。之后在1944年打响的桂林保卫战中,桂林城军民同仇敌忾,在绵延五公里的漓江两岸让日军付出了死伤3100多人的代价。

1994年,桂林市向全世界征集城徽。当时年仅23岁的桂林小伙何旻听到消息后,对自己儿时最熟悉的象鼻山、水月洞、普贤塔和漓江倒影进行了艺术造型,再配以四瓣桂花环绕,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征集而来的3000多份设计方案,经过56名国内知名专家三次评议,最终,何旻设计的桂林城徽标志脱颖而出。

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标志符号,也勾连着这座名城的历史记忆。其脚下的漓江水千载悠悠,川流不息,诉说着象鼻山的前世今生。

象鼻山以“象山水月”千古绝景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最美赏月地”。记者何平江 摄

桂林城徽背后的文旅转型发展探索

从1986年象山景区开园,到2023年以象鼻山为代表,包括叠彩山、伏波山等景点的象山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象鼻山,已经成为桂林最具标志性的旅游名片。

2003年被列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游览景区”;2007年与法国艾特大市象鼻山景区结为友好景区;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上,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团在创意舞蹈《符号中国》中展示了象鼻山,这是象鼻山第一次由外国演艺团体利用特殊舞蹈形式表现;2017年获国家5A级景区称号。

2017年除夕夜,象山景区成为央视春晚四个分会场之一。漓江之畔,象鼻山前,人们踏水欢歌,浑然天成,宛如仙境。

2021年,对桂林市和象山景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桂林视察,并到象鼻山调研,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使命、新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桂林建设“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即“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发展新定位,桂林在全国、全区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2022年1月31日(除夕)开始,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伴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桂林又一次获得各级媒体的重磅聚焦,也吸引了全国游客的目光。免费开放以来,游客们纷纷来到象鼻山景区打卡,景区周边的食、宿、娱乐等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一波发展机遇。周边餐饮场所时常爆满,漓江啤酒鱼、醋血鸭等桂林特色菜品供不应求。“免费开放后,当年2月和3月游客量同比增加了96%。”象山景区相关人员表示。

象鼻山景区门票免费是桂林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也是桂林市牢记领袖嘱托、努力对标世界标准的自我革新,一个景区的免费开放“一小步”,折射的是桂林迈向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大步”。正如《经济日报》的评论所说:“桂林象鼻山景区是全国少数紧邻中心城区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它的免费开放将提升整个‘大桂林’的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水平。”

走进象鼻山景区内的邮局,一张张印着象鼻山的明信片、一个个桂林山水元素的文创产品,昭示着象鼻山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象鼻山公园考察时,在主题邮局与大家一起看画册,聊邮票,赏文创产品,说党史丛书。如今,该邮局成为游客的必打卡之地,营业员介绍,总书记翻阅和称赞过的《漓江赋》画册,以及印有山水图案的搪瓷杯最为畅销。象鼻山造型的文创雪糕旺季时每天售出1500根,手持雪糕在象鼻山前合影是大多数游客的必选项。

为给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游览体验,象山景区还建设了智慧景区,加大景区配套项目及公共设施投入,加快研发景区体验项目,丰富产品线,提升服务品质;试运营“象鼻山—龙船坪—叠彩山—象鼻山”观光游船路线,高峰期一天发出13班,日均接待游客350余人。

象鼻山景区的免费开放,正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也是献给游客的一份大礼,充分彰显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所释放的“欢迎来做客”的热情和友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这份“邀请函”化为来桂林旅游的实际行动。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象山景区旁的滨江路上,自驾车、旅游大巴排成长队,景区附近的特产店内不时有游客询价消费。景区游人如织,冬日暖阳下,不少身着广西特色民族服饰的游客兴致勃勃在象鼻山前留影,还有游客走进象山景区主题邮局选购山水画册、明信片,加盖纪念戳。在象山景区的辐射下,周围的中心广场、正阳步行街、东西巷等街区亦是人头攒动,可以说,地标性景区的客流直接拉动了城市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体现出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全方位产业发展的态势。

象鼻山,这座桂林城徽标志有了新的意义与内涵——它是桂林从“谋一山”到“谋一城”城市经营理念变化的生动体现,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目标、不断探索文旅转型升级、国际交流合作更频繁的现代桂林市的形象。

春节假期,象山景区迎来了龙年的第一波旅游热潮。记者唐艳兰 摄

霞光中的象鼻山。王战飞 摄

经典访谈

象鼻山是他创作之魂

帅立功[桂林旅游学院终身教授(国家二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届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桂林山水甲天下”尽人皆知。但多数人并不知晓桂林的山水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就浓缩在象鼻山。千百年来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心拥明月,吟诗作画,倾诉着每个朝代、每个作者不同的心境。

自打拿起画笔,帅立功便与象鼻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六十年从艺之路上,看山、画山、爱山,构成了他艺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那部分。象鼻山是他创作的作品中很浓重的一笔。为了创作好象鼻山的作品,帅立功多次到象鼻山全方位对景写生,和象鼻山近距离倾情交流,记录下不同角度的山色,不同季节的风景,只为感悟桂林山水灵魂深处的温度。

专注于象鼻山,帅立功先后创作的作品有国画系列、书法系列、扇画工艺、陶瓷工艺、水晶工艺、纺织工艺、金石篆刻、设计书法等等。“作为一个桂林人,我希望透过象鼻山的灵气,穿越桂林山水之秀,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传递到千家万户。”

因为对象鼻山的钟爱,帅立功还将其元素融入设计创作的旅游产品《象山水月》茶具。他把壶把设计成象鼻山的象鼻、把壶盖把纽设计成象鼻山山顶的“普贤古塔”。当使用者将茶壶放入有水的茶台后,“象山水月”被圆满呈现出来。令人叫绝的是,茶壶上还有一联“藏头”篆刻,印文表面上看只有“不去还流”四字。仔细端详后却发现中间还藏着“水月”两字的大篆变形体。“月不去,水还流”,千古名句就这样与现代人的生活呼应上了。2002年4月,《象山水月》茶具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大赛银奖。在同年召开的“桂林博鳌亚洲旅游论坛”上,桂林市政府将这套茶具作为礼品赠送给了前来参加论坛的16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015年,这套茶具还斩获了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中国百佳旅游商品”荣誉称号。

2021年是帅立功从事艺术创作60周年,他特意创作了桂林山水画《桂林有座象鼻山》。这幅画长10米、高1.8米,没有过多的颜色,仅用深浅不一的水墨,用大写意的精神呈现了象鼻山的左侧、右侧、正面三个不同的视角,将多座象鼻山汇为一景、相辉相映。

这些年,帅立功还设计了许许多多以象鼻山为主题的工艺品和日用品,涵盖茶具、水盂、印盒、果盘、餐碟、镇纸、扇子、抱枕、背包等。他甚至还填词创作了以象鼻山为主题的歌曲。

“漓江风景迷四海,象山水月照五洲。”现在的帅立功还带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创作以象鼻山为主题的作品。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通过他了解象鼻山,喜欢象鼻山。(记者陈静)

提质升级,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莫函佳(象山景区管理处副总经理)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规模最大的岩溶峰林游览区,被誉为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五大洲均有首脑到过漓江游览,漓江已经成为中国山水外交的名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漓江航区游船启动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提档升级改造。更新改造后的漓江游船以“一船一景”的新姿态与漓江变幻多姿的山水交相辉映,带给游客便捷低碳舒适的游览体验。

星级游船需要星级的服务,世界级的漓江呼唤世界级的讲解员。硬件在升级,软件也要不断提升,才能无愧于漓江这条世界级的河流。

在漓江入选首批“桂林经典”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漓江服务品牌的提升。

持续开展漓江星级讲解员的考评工作,着力提升讲解员的文化内涵、自身素质,深入挖掘漓江两岸的文化底蕴,讲好漓江故事,争取打造出一批优秀的中高级漓江游船讲解员。

漓江游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也要逐渐与世界接轨。如在外语口语交流等方面可以加强培训,多吸纳一些中高等旅游学院的学生加入漓江游船服务人员队伍中,逐步提升漓江游船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鼓励企业打造更具特色的主题游船,创新求变,努力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游客的游览需要。

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漓江更是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旅游从业人员,我们唯有不断修炼内功,才能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增光添彩。

(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旭 整理)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陈 静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唐新颜

值班编委丨陈小东

桂林日报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