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构建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校级家委会的职责和作用PPT 家委会:构建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家委会:构建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2024-07-13 12: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本的家委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期。彼时的家委会更像是“家长会”“后援会”,主要对学校进行资金支援与资助。至1945年,日本战败后,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在当时驻日盟军总司令主导下,PTA的规模开始在日本各地扩大,至1952年10月,日本东京举行“日本父母与老师会全国团体结成大会”,标志着日本国家级PTA组织的出现。

我国家委会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早提出,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以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家委会分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与校级家委会三种,不同层级的家委会的职责有共性也有不同。

班级家委会首先要关注班级的教育教学基本工作,帮助班级解决困难,多为班级办实事;同时家委会成员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与优势,为班级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并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班级家委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年级家委会与学校家委会反馈家长对于班级和学校的意见与建议,协助调解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年级家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定期会议。在班级家委会的职责之上,年级家委会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各方资源、渠道,为班级家委会活动提出帮助;并从孩子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召开学生或家长座谈会、举办专题性的讲座、研讨会或沙龙活动等。

与班级家委会和年级家委会相比,校级家委会的职责要更加多元。校级家委会要时刻关注学校各项工作,参与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近期发展规划与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要积极与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保持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面对教育焦虑 家委会需走向规范

在当今时代,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更甚从前。良好的教育背景,优秀的成绩学历,是进入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双减”政策出台前,“幼升小”“小升初”等考试的压力为家长带来的恐慌曾引发深层次的教育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庭中至关重要,但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与关注不仅限于家庭教育之中,更希望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希望能够通过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的关注与更加专业的培养。应运而生的家委会便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增进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的角色。不甘屈居人后,希望孩子受到学校重点培养的心情日积月累在家长的心中形成焦虑,这种焦虑又变成家委会中争先恐后的对于学校工作的无条件支持与对于老师工作的无条件支持。

这种支持逐渐变成了家长期待通过家委会对学校的支持而给孩子“走捷径”,也促成了学校希望“换资源”“找劳力”而把家委会变成“学校临时工组织”“变相小圈子联谊会”,这些不仅偏离教育本质,更影响教育公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将提醒教育工作者继续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缓解教育的焦虑。

教育焦虑或许一直存在,但家委会的运行却可以走向规范。构建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不仅需要家长的理解,也需要学校的配合。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规定,让家委会的运营权责清楚、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让家长理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心态的重要性,同时理性的认识到家委会的作用,用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家委会的工作,让这一平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记者:姜玉婷

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汝元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