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谷 画竹课徒稿选页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柳子谷画竹图片 柳子谷 画竹课徒稿选页分享

柳子谷 画竹课徒稿选页分享

2023-12-03 2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小青竹竹竿画法

此竿宜用大狼毫秃头笔画。笔头秃,湿后易使之压平扁,竿之大小系笔头平扁宽度大小画成。画时,在笔头平扁后,一边着浓墨,画成竹竿既有半浓半淡效果。落笔稍用力,使笔身成折坐状,笔管靠右倾斜,约成桌面成45度角。顺竿势平整顿挫拖行运笔。画到节处,笔略停顿,笔尖向上挑出,使成节状。笔再前行,每行一笔,笔逐渐提高,笔亦逐渐画细。画成全竿或半截竿都能达到“四要”效果。(即竿要直、要圆、要匀和要下粗上细。)

2.水竹竹竿两种画法

(1)甲竿系两笔画成,先用自制笔(将羊毫笔毛剪去一部分)画时着深墨,将笔毛剪断部分压在竿上,横扫而去,常产生飞白效果,在飞白之一边加洗一笔,使色阶略显调合,有圆润感。

(2)乙竿系一笔画成,宜用大斗笔,笔头应剪平,运笔动态与用墨方法用第一图。

3.毛竹竹竿的画法

此竿宜用排笔画,笔毛应齐平,运笔动态与用墨方法基本同第一图。惟执笔宜用力,不宜轻松(拖行运笔宜轻松),笔管宜竖立,不宜靠左倾斜。

4.勾节画法

勾节运笔如书法,节在视平线上者,如写宝盖去中点:节在视平线以下者,如写心字去两点。

5.画枝两种执笔姿势

(1)向右画枝,手掌朝上,笔管躺在食指上,用拇指、中指及无名指握住。

(2)向左画枝,手掌朝下,笔管轻松地吊在拇指、食指及中指间,用无名指抵住。如能领会两种执笔姿势的作用,方能发挥出轻松、快速、顿挫、拖行运笔的效果。

6.画枝的两种透视变化

竹枝从正面看,如甲图;从侧面看,如乙图。此为双枝透视变化,单枝照此类推。

7.竹枝的三种形象

(1)风枝飘荡;(2)晴枝向上;(3)雨枝低垂,雪枝亦低垂。

8.一片竹叶画法

画叶宜用大狼毫笔(兰竹笔),运笔形态:正面形象竹叶宜用中锋(即笔尖对准竹叶中间线——图中AOB线画法),悬腕,笔管垂直于O点,用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握住笔管中心点,用中指与无名指操纵笔管,两指伸,笔头在A点落,两指收,笔头在B点起。笔头在AO线上,力重,故需“实按”;笔头在OB线上,力轻,故需“虚起”。“一抹而过”,极言运笔之快。所以能画准确。正面形象的竹叶应如此画,画透视面竹叶亦然。

9.一组竹叶画法

甲组为新篁竹叶,乙组为成竹竹叶。每组竹叶画法,先画梢叶,余叶照数字依序画成。

10.一丛竹叶画法之一

此丛竹叶如何画成?学者必须能自行分析。何者为组形竹叶?何者为散片竹叶?明乎此,画叶始能胸中有数。

11.一丛竹叶画法之二

甲枝为上幅组形竹叶,乙枝为上幅散片竹叶。开分如此,不分如前。两种效果显明,研究关键即在此。

12.一枝竹叶画法

此枝竹叶,系甲、乙、丙三丛竹叶所组成。甲丛有五个组形竹叶,乙丛有四个组形竹叶,丙丛仅见一个组形竹叶,学者可通过以上各幅范图学习研究。此幅按甲、乙、丙各丛中的各个组形竹叶先后(有数字)画去即成。

13.竹叶前后枝空间关系处理画法

此法关键在画远叶,梢叶宜深,逐渐虚淡下去,即可产生空间感。

14.一枝侧面透视竹叶画法

此法关键在后边有部分短叶,否则即画成偏生一边的毛病。

15.远丛竹画法

此法关键在画远丛竹叶时宜小、宜淡,宜从上到下逐渐虚淡下去。

16.大风画法

大风一边倒,叶倾斜,枝倾斜,竿亦倾斜,如处理无变化,每易画呆板。

17.微风画法

清风徐来,叶动枝不动。

18.画雨竹,需先将纸喷湿,趁湿作画,注意纸的湿度,过湿过干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19.画雪竹,应将“雪”附在枝叶上,画雪竹一般先画竹叶上的雪,再画未被雪覆盖的竹叶和枝竿部分。

20.画竹笋从笋的下部向上画。几个大小不山的竹笋与一小枝竹叶的穿插,其疏密、空白、线面、墨色浓淡均需很好处理。(素材摘录自《柳子谷画竹课徒稿》,柳子谷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