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呷!木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查尔木呷百度搜索 “木呷!木呷!”

“木呷!木呷!”

2023-09-30 2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凉山,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8年7月,当组织需要干警去支援凉山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时,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干警税孝夷主动请缨,独自奔赴大凉山,去打最艰苦的仗,攻最坚固的堡垒。

按照四川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选派,他被分派到盐源县官地镇马鹿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即负责资料收集整理、法律政策宣传、改善村民的卫生条件等。

创新销售模式

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马鹿村位于官地镇西北山区中,地貌特征为三山夹两河。现有耕地面积5500亩,荒山荒坡3000余亩,森林面积12000余亩。全村共112户 512人,是一个100%的彝族村,其中贫困户29户113人,2018年12月已全部脱贫。

在这里,彝族老乡常种植花椒、核桃之类的农作物,这些也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马鹿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光照条件好,当地的花椒品质高、产量多,基于此,村委会便决定发展每家每户种植花椒。然而花椒的采摘很麻烦,容易受伤,人工成本高,村委会便统一组织采用机器采摘,大大降低了成本。最后还组织合作社统一进行销售,确保产品顺利出售,卖出所得的收入根据各家种植的多少发放给村民们。

税孝夷也很想为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想过将这些品质好的花椒、核桃销售给江阳法院的同事,但还没来得及说,在村委会“统一采摘、统一售卖、统一发钱”这样强大的运作模式下,花椒、核桃很快就被一抢而光。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核桃、花椒还有一部分没有卖出去,税孝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江阳法院兄弟姐妹群里发布这一消息,随后全院干警纷纷进行预订。

异地搬迁 搬出好生活

在凉山脱贫攻坚进程中,安全住房建设是重中之重,住上了好房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马鹿村崇山峻岭、熊鹿出没,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具备基本的发展条件,为改变生存环境,国家专门修建金河集中安置点,进行异地搬迁。金河集中安置点的修建,不仅仅包括住房的改善,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社会建设三项内容。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四改”,也纳入其中。

在税孝夷等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山上的贫困户全部迁移下来。异地搬迁政策的落实,让搬迁户实现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真正走出了新天地,迎来了新希望,过上了好日子。

再次请缨

“转场”驰援布拖

为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攻克凉山深度贫困最后堡垒,2020年4月,经四川省委组织部和凉山州委同意,决定从雷波、甘洛、盐源、木里4县综合帮扶力量中,抽调政治过硬、经验丰富、作风优良的精干力量,组建综合帮扶决战收官攻坚队,“转场”驰援脱贫攻坚任务最重(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布拖、昭觉、金阳、美姑4县,开展决胜收官“百日攻坚”。获知这一消息后,税孝夷主动请战,成为凉山州“决战收官攻坚队”的一员,对口增援布拖县乐安乡莫合作村。

4月10日,他到达了大雪纷飞、气候恶劣的乐安乡莫合作村。

税孝夷和村第一书记以及其他村组干部交流沟通工作,根据他的初步了解,莫合作村今年脱贫摘帽没有问题,但还需要做一些具体工作,可以借鉴他在马鹿村的一些工作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乐安乡莫合作村,全村人口453人,贫困人口2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1.88%,平均海拔3200多米。

税孝夷到达莫合作村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遇到四场大雪。由于没有床,只能睡地上,加上高原反应,和税孝夷一起过来的百日攻坚队队员中,有三人住院治疗,返回了原扶贫单位。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税孝夷带的衣服也显得单薄,同时他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他向同事借了件军大衣后,仍然咬牙坚持在扶贫岗位上。

吉尔古莫家的八个儿子

为了帮助莫合作村尽快脱贫,税孝夷在驻村第一书记的领导下,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对标脱贫验收标准,一项一项查、一户一户过、一条一条审。

当走访到彝族老乡吉尔古莫家时,发现52岁的吉尔古莫夫妻俩竟生了8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吉尔多力26岁,最小的儿子吉尔小龙年仅2岁。目前大儿子吉尔多力在广州打工,经济基本上独立,其他孩子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已全部入学,其中二儿子吉尔多木在成都上大学,学费由村集体经济支助,三儿子上高中,四儿子、五儿子上初中,六儿子、七儿子上小学,小儿子上幼儿园。

税孝夷在和吉尔古莫夫妻俩交流时发现,夫妻俩都认为儿子生得越多越荣耀,对此,税孝夷告诉这对夫妻,按照当地政策规定,每家只能生3个孩子,你们家已经严重超标了,不能再生了,并不是孩子生得越多就越幸福,反而会导致越来越贫困。

由于吉尔古莫家孩子过多,仅靠种植乌洋芋、养猪和养鸡的收入不能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还达不到脱贫的要求。于是,税孝夷和第一书记一起想办法,给吉尔古莫夫妇俩争取到了2个森林防火员的公益性岗位。他们每天上山巡逻,预防火灾的发生,夫妻俩每月能拿到1600元的工资,对于这份工作,夫妻俩表示很满意。

一个月后,税孝夷了解到,吉尔古莫家已经顺利脱贫了。他为这一大家子算了一笔账:2个森林防火员的公益性岗位一年可增收19200元,再加上种植乌洋芋、养猪和养鸡的收入,一年下来收获不少,吉尔古莫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检查整改 保障村民住房安全

此外,由于有些村民的房屋不利于居住,为给村民提供高质量的住房,税孝夷每天步行40分钟到达建筑工地进行督促、检查,如果发现水电不合格,就立刻上报,督促建筑工人尽快整改。

“我现在就盼着这些房屋能够尽快修好,布拖县早日摘掉贫困帽。”税孝夷说,目前“两不愁”的目标已经实现,只要把安全住房建起来,村民搬进去,剩下的“三保障”目标也就完成了。7月20日,税孝夷完成“百日攻坚”任务,返回原扶贫单位马鹿村。

任务未完成 绝不收兵

作为驻村干部,税孝夷每天穿梭于大山之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8个月,剩下4个月则在盐源县金河安置点,作好彝族老乡的思想工作,宣传国家政策,扶贫政策,检查落实情况。

白天忙忙碌碌,和扶贫干部一起工作,一天就过去了,也没有太多思乡的情绪。但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十分想念家乡,想念自己的父母。但是转念一想,既然选择了便无怨无悔,再苦再累,也要坚守阵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单位,对得起国家,任务未完成,绝不收兵。

2018年12月22日,在扶贫干部和彝族老乡的共同努力下,马鹿村已经通过省脱贫验收小组的检查,正式宣布脱贫摘帽。目前税孝夷还在做一些收尾工作,随时待命,虽然两年期已到,但是按照国家要求,还要继续完善工作,等待国家扶贫的任务全面完成后,才凯旋。

盐源县官地镇马鹿村村长李拉史(右)对税孝夷(左)扎根彝区、忘我工作点赞:“木呷!木呷!”(彝语的意思是:你真能干)。

来源:江阳法院

编辑:吴凡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