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的发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柏林航空最后一次飞行时间是多少 航空器的发展史

航空器的发展史

2024-06-29 2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到了兰利的时个候,他是莱特兄弟成功前的最后一位航空先驱,1896年他制造的蒸汽机模型试飞距离达1280米,但在全尺寸飞机的试飞中却未能成功,尽管如此,他的许多发现给后来的飞机研制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903年,奥维尔·莱特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法国于1908年首先给他们的成就以正确的评价,从此掀起了席卷世界的航空热潮。 其他早期的飞行探索:

1909年,美国华侨冯如驾驶自己设计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试飞成功。 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试飞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1913年,俄国人研制了四发大型客机成功

到1913年,飞行速度已达200km/h,航续时间超过13小时,飞行高度达到6500m。

理论的建立和实践

虽然古代中国有众多的有关飞行的成就,比如在春秋战国的木鸢、西汉的风筝、王莾时代有人造翅膀学习鸟类飞行,到唐代有火药,由此火箭的原形神火飞鸦被发明,之后还出现了走马灯、孔明灯、竹蜻蜓等,到明朝更有人利用火箭与风筝制造载人飞行器,但是只是停留在玩具的阶段,没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达芬奇的《论鸟的飞行》一书,提及了两个旋翼绕垂直轴转动支承的思想,但是由于发现年代较远,起到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工业革命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组成了现代航空器学理论。

最早的载人航空器是热气球,1783年11月21日,法国人法兰特和德•罗尔在巴黎上空完成首次载人飞行。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将气球装上螺旋桨,用

2.2kW蒸汽机驱动,在巴黎上空以2.68m/s的速度作了首次飞行,这就是在动力、可操纵气球——飞艇的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节能环保,结合现技术开发出以安全气体氦替代氢的新一代飞艇,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值得一题的是从飞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19世纪的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经过前人不断的尝试,最后在19世纪末由德国的O.李林达尔完整地完成了滑翔飞行试验,此后他还做了许多次成功的试验,最后在1896年的一次滑翔试验中丧生,致使他在滑翔机上安装蒸汽发动机的愿望未能实现,但他多年的研究给后人很大的教益,也就是后来飞机的出现。

航空器的发展——飞机的发展

(一)军用

战争促进了航空科学技术和航空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间的20年,称为航空黄金年代,是由于在那段时间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如硬壳式轻型合金结构、悬臂单翼、可收放式起落架、密封座舱、发动机增压器以及包括自动驾驶仪在内的一系列供飞行和导航使用的设备等。在二战中开始使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螺旋桨飞机,其中还出现的比较有名的战机有P-51等,在二战后期,最大速度达到780km/h的速度极限(由于“音障”)。

(二)民用

1956年苏联的图-104、1958年美国的波音707和DC-8进入航线,标志着民用喷气航空时代的开始。波音707的速度为900~1000km/h,航程可达12000km,乘客158人。

1969年出现宽体式大型客机(波音-747),标志着航空客运已经走向大众化。此时,民航飞机的航程大增,座位增加了许多,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2000—2005年间,出现A380大型双层客机。同时,各国还在不断地预研制新型的高速、远航程、低油耗的未来客机。

在人类的历史里,飞机的历史已有百年,给人类带来的既有战争的痛苦,也有生活的便捷。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航空器将会向着速度更快、能耗更低、航程更远、操纵性更好、可靠性更高、应用更广的方向发展,继续为人类服务,让人类走得更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