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那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枝子花开 栀子花开,那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栀子花开,那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2024-01-05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栀子花,是爱情的花。是永恒的爱,是守候,是喜悦,是幸福。

 

栀子花有许多别称,如木丹、卮子、越桃、鲜支、林兰、同心花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栀。”

 

而其中最能体现栀子花花语的当属“同心花”

 

栀子花语为“永恒的爱!一生守候和喜悦。”

 

 

很多人喜欢栀子,是因了何炅的那首《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在夏季5-7月,是每年的毕业季,也是人生第一次离别的季节。

 

当年,尚属清纯、青涩的何炅,一头青春飞扬的碎发,站在舞台上唱着: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

这是个季节

我们将离开

……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

从那一刻起,栀子花便如青春的初恋般,纯真、洁白,开在了每一个少男少女的心里。

很多人便以为栀子花是属于现代的、青春的花。其实不然,早在南北朝时期,栀子花便已经是风雅的诗人词客笔下赞美、吟咏的名花了。

只是那时候人们喜爱赞颂的不只有栀子花,还有栀子的果实。

 

比如著名山水诗人谢眺的《咏墙北栀子花》:

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

金蕡发朱采,映日以离离。

幸赖夕阳下,余景及西枝。

还思照绿水,君阶无曲池。

余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

复留倾筐德,君恩信未赀。

 

栀子四季常绿,夏日开花,秋来结果。熟果呈橘红色。因此,谢眺赞它“霜露未能移,金蕡发朱彩。”

 

诗圣杜甫亦有诗《栀子》赞美栀子果: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在另一首诗《寒雨朝行视园树》中,杜甫在欣赏了一众“园树”之后,仍被雨水洗礼过的栀子红果吸引,赞其曰:“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果不仅是可以悦目的“奇果”,其性寒味苦,有清热泻火凉血的药用价值,还有染色作用。

 

在秦汉以前,栀子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东汉应邵所撰《汉官仪》载:“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最高级、最尊贵的衣服是栀子染就的。

 

据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染织品中的黄色,便是由栀子染色。

世人爱栀子,因了它为良药,因了它染就高贵的颜色,因了它红艳可爱的果子,更是因了它素洁一身的花色,淡雅绝俗的芬芳。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咏栀子花》: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里叶,復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风,风还影合离。

 

栀子花洁白如玉,生于水边;池中水澄澈清明,水波与花影相映,互为增色。

 

“霜里叶”、“雪封枝”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栀子花开时的景象。

 

以“霜”、“雪”比喻栀子花,不仅因为花的颜色洁白如雪,也是因为栀子花同雪花一样都是“六出”花瓣。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诸花少六出者,为栀子花话六出。”

 

陶弘景云:“栀子,剪花六出,剖房七道,其花甚香。”

 

宋代诗人舒岳祥有诗曰:“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

 

杨万里也说:“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正因为栀子花冰雪般纯净、洁白,因此历来都是纯真爱情的象征,且被美其名曰“同心花”,只是最初的“同心花”却是用来传递友情的。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此时蜀地的百花都已凋落,越桃却刚好盛开了。栀子花高雅洁白,超凡脱俗,犹如天上的仙树,那芬芳馥郁的花香也似来自天宫。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同心”指的是相知交心,相同追求,共同爱好。

 

“那忧别叶催”,是双关之语,表面是说我们有如此美丽的栀子花同赏,又何必忧虑其他的叶催花落呢?

 

其实是表达只要两人诚挚相交,是“同频”之人,就不会担心被外在的人和事挑拨我们的关系。

 

但“同心”二字形容栀子花,并不是刘禹锡的首创,他是化用了一位南北朝时著名的女诗人刘令娴写给好友谢娘的《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就如许多描写友情的古诗词如今都被用来表达爱情一样,栀子作为“同心花”的意象,也从最初的友情之花变成了“爱情的花语”。

相信每一个喜欢诗歌,喜欢栀子花的人,都不会忘记席慕蓉笔下的那个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和那个应该是穿着白色衣裙,有着长发及腰的少女的《盼望》: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那短短的一瞬”,在心底总觉得是发生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觉得那样洁白无瑕的栀子花是开在月色里的绰约仙子。

 

正如宋代才女所吟《水栀子》:

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只是,可惜的是有着惊世才华的朱淑真并没有遇到栀子花般“同心”的爱情。

 

她遵从父母之命,离别了自己的恋人,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一个庸俗的小官吏。

 

一个是冰雪聪明的才女,一个是庸夫俗吏,这样的两个人是注定无法共赏“同心花”的。

 

朱淑真的才华与情思都注定被辜负,只是不知道她是否也曾在一个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邂逅了她的爱人拂花踏月而来?

 

从此“那短短的一瞬”就成了她的一生。

 

 

栀子花开时,但愿不要只像何炅唱的那样是“我们将要离开”的季节,而要像刘若英的《栀子花》所盼望的那样:

栀子花盛开满满期待的六月,

这就是属于我们幸福的季节。

 

 

栀子花开,那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作者-

水云初静,闲来无事读书,心有所感写文。爱诗词,更爱《红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