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陈依妙:我要把二胡拉得很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林依妙二胡 封面人物|陈依妙:我要把二胡拉得很酷!

封面人物|陈依妙:我要把二胡拉得很酷!

2023-03-29 0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总是用二胡模仿一些小动物的声音来哄我,这让我对二胡慢慢产生兴趣。”陈依妙回忆道。

在4岁时,陈依妙开启了自己的二胡生涯,在她的回忆里,童年几乎每天都是在练琴当中度过。

只是每到练琴的时候,平日里温柔的长辈就会变得很严厉。或许对于当时只有三、四岁的陈依妙来说,这种严厉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磕绊中成长,坚守中突破,日复一日的磨练让拉二胡成为了陈依妙生活中的一部分,长辈对她练琴的态度也温和了许多。

▲陈依妙在央视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参与表演。

12岁时,陈依妙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教授,并以最年轻获奖者的身份实现了中国三大二胡比赛金奖大满贯。

但陈依妙并没有因此松懈,反倒对自己更严格:“如果拉不好会对自己比较狠,练的也会较之以往更多。”

因为从小学习二胡,陈依妙与二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从来没有想过转行或者去学习其他乐器。“这种感觉就像是打游戏没有通关,这个游戏对你来说就是一直有吸引力的,二胡对于我来说也是这样一个状态。”

用自己的方式通关新时代的二胡游戏!长辈们创作的作品贯穿着他们对于二胡艺术的理解,但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当代青年的表达,成了陈依妙目前遇到的新“关卡”。

好在年轻人的思维总是跳跃的。

陈依妙说:“我希望可以在继承二胡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我自己特有的、能代表我们这一代的声音。所以我一直在想,怎么去打破大家对于二胡现有的认知,去创造一些属于二胡的新的东西。”

▲陈依妙与父亲、爷爷同台演出。

在陈依妙的这一场“二胡游戏”里,以新生代视角来诠释二胡的魅力,成为她“通关”的“独门秘籍”。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15岁时,陈依妙发表了自己的首支二胡曲作品《金字经·胡琴》。基于元代散曲家张可久一首散曲,陈依妙进行了创作。

16岁时,陈依妙创作的首支原创单曲《途中》获得了2020年QQ音乐“毕业季·定格时光”原创歌曲大赛冠军。

2020年,陈依妙参加了真人音乐秀《国乐大典》第三季,并在节目中与其他歌手乐手一同改编演奏了《秋意浓》《达拉崩吧》等流行歌曲,赢得了广泛赞誉。

对陈依妙来说,当二胡与现代音乐流派互相激荡,总能创造出全新的火花。

“其实二胡不止这一慢一快的表现形式,它还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去探索。我希望能够努力找到二胡的未知空间,走出一条全新的艺术道路。”陈依妙说道。

而每一次全新的创作背后,都是陈依妙探索二胡的一次新尝试。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突破的时代,人与乐器之间也有许多的未知,像《战马奔腾》就是我爷爷在人与乐器之间寻找到的未知领域。对未知领域的不断发掘,需要对二胡有着强烈的喜爱和探索欲。”

对于去伯克利学习的这个决定,陈依妙自己也觉得很突然。

在这之前,陈依妙以为自己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从附中一直读到大学。但在2021年8月,无意中看到伯克利招生消息后,陈依妙打算试试看。

对于这场面试,陈依妙坦言:“其实我没有准备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报考其他学校。”

而这一试,改变了陈依妙的人生轨迹。

在面试结束后不久,陈依妙收获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offer,且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对她来说,这个收获来得十分意外。

背上二胡,带上自己对传统民族乐器的“执念”,陈依妙远赴他乡,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陈依妙在波士顿。

10月,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启了主题推广曲的征集活动,陈依妙为成都大运会创作了一首《锦城少年行》,最终从2700多件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20首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曲之一。

在创作初期,陈依妙开始尝试将二胡与西方音乐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之间诸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二胡是‘五声调式’,爵士音乐也是一样的,两者在音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谈及这首歌曲的创作时,陈依妙说。

“同时,二胡的声音和音调也非常适合演奏爵士乐,那我就可以尝试用二胡演奏一些爵士的曲调。”

▲陈依妙在学校即兴演奏。

不仅如此,陈依妙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从很多奇特的视角,感受二胡的魅力。

2021年11月,世界顶级电影配乐大师Hans Zimmer在社交平台发起了电影《沙丘》配乐的合奏挑战。陈依妙将二胡加入配乐中,与Hans Zimmer来了一场隔空合奏,还得到了本人的转发与力赞。

▲Hans Zimmer在社交平台上为陈依妙的《沙丘》合奏点赞。

在陈依妙极具想象力的改编创作下,西方质感与东方国潮巧妙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陈依妙觉得,外国听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惊叹更多来自于对这种文化的陌生与好奇,因为这是一种区别于西方音乐语境的另一种音乐表达形式。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陈依妙有着自己的想法。在她眼中,中国的⺠族乐器与所有世界上其他的乐器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所演奏和表现的方式和语言是否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是否可以作为国际性交流沟通的桥梁。

▲陈依妙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与乐团一同演出。

“在国外学习,我喜欢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演奏一些世界范围内知名的曲子。通过皮亚佐拉、圣桑、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让二胡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产生共鸣,使中国⺠族乐器的神奇和魅力一展无余。”

▲陈依妙用二胡演奏皮亚佐拉《四季》组曲中的“春”乐章。

“我想有一天,只要我奏响二胡这充满中国基因的两根弦,古老的中国声音就开始讲述全人类都能听懂的情感。”

相信听过陈依妙上述二胡作品的听众,会有一种清晰的“道路感”。

这种“道路感”来源于她对二胡不断加深的理解,以及对更加宽广世界音乐的新认知。

从15岁创作的第一支单曲《金字经·胡琴》,到《途中》《初征》《锦城少年行》……从旋律、和声、调式到编曲配器,陈依妙在每一个环节上尝试融入更多新的元素,发掘二胡更加新颖与宽阔的音乐性。

在谈及未来的创作方向时,陈依妙说道:“创作是很多元的,二胡的创作和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真正追求的是人类内心的反应。至于是用传统的曲调,还是用时尚的曲调,是用古典的风格,还是用流行的风格,是用中国的江南丝竹,还是用西方的爵士,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表现出来。”

“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尝试音乐创作中新的可能性,做一个在⺠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冲锋者。”

编辑:柯荫繁

校对:陶铮

审校:余治国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