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组织部先锋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构树种植一亩年收入 六安组织部先锋网

六安组织部先锋网

2023-04-30 1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在六安市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科集中锻炼

1.png

 

  黄河燕,女,汉族,24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2021年定向选调生,现在六安市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科集中锻炼。

 

关于返乡创业促乡村振兴的

几点思考与建议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之“魂”,推动乡村振兴,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要打好“乡情牌”,切实将人才理念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位置,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让曾经“走出去”的乡土人才“走回来”,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造福乡梓。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六安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如何抓好“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对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在六安市乡村振兴局支持下,笔者选取了六安有代表性的6户返乡创业企业,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看资料等方式,向乡村干部、企业负责人、群众职工等了解基本情况,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下一步发展思路,希望对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所裨益。

 

  一.基本情况

 

  调研发现,各级党委政府对返乡创业人士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带来人才、技术和资金,发展特色种养、休闲旅游和服装加工等产业,以“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等形式,开发闲置资源、整合土地资源,一批产业蓬勃兴起,有的已经成为当地支柱和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当地困难群众就业,吸引了更多外出务工者返乡就业创业,又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对当地百姓增收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优秀人才返乡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调研发现,返乡创业回归了大量乡土人才,他们带回先进理念、致富道路和资金技术,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案例:裕安区丁集婚纱小镇。2018年5月,苏州大量小微婚纱企业面临迁移危机,丁集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鼓励在苏州婚纱企业打拼的老乡返乡创业。此后一大批从事婚纱产业的老乡回到丁集创业。通过几年发展,丁集镇办理税务登记的婚纱生产、加工企业达407户,从业人数约13000人,近三年累计销售额约36亿,生产的婚纱产品占据苏州婚纱城50%的市场。随着产业向好发展,总投资21亿元的“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项目启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实现年税收8亿、年接待游客41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

  

  六安市小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金安区东桥镇)。汤XX是厦门大学的硕士,2020年6月毕业后回到家乡金安区东桥镇做农村电商。2021年1月成立六安市小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农特产品推广、品牌打造和电商运营。2020年“牧鹅”牌产品网销额突破1000万。公司通过务工助农、订单扶贫、统购统销等模式,用“电商平台+社区团购”渠道销售,带动当地青峰岭、莲花村等6 个村发展,参与人数近200 人,当年人均年收入增加约6000元。

 

  (二)特色农业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环节是科技赋能。调研发现,一大批返乡创业者带回先进农业科技,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案例:安徽大艾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霍邱县彭塔镇)。2017年,郭XX、李XX夫妇从湖北等地学习艾草种植加工技术,回家乡霍邱县彭塔镇西隐贤村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艾草,当年种植,当年产生收益。2019年开始开发艾草深加工产业。目前已建成艾草种植培育、加工研发及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自种艾草12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余亩,2020年产值达600余万元,盈利9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获益20万元,群众获得土地流转收益72万元;带动近80户户均就业增收5000元。

 

  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霍邱县彭塔镇)。霍邱县彭塔人王XX2017年带着构树种植、加工、养殖等技术回到家乡,创建了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杂交构树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专注于开发无抗安全的农产品。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消费帮扶”模式,建成了构树循环全产业链,开发的构香猪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公司带动群众获得土地流转年收益15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带动季节性用工近百户每户增收超4000元。

 

  (三)社会资金返乡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支持,除了财政资金,还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调研发现,随着一大批创业人士返乡,社会资本的“星星之火”,已成为引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

 

  案例:金安区张店镇九月山庄。六安人陈X,早年在江苏泰州打拼,2013年带着多年打拼的资金3000万元到张店镇流转洪山和太平桥两村近5000亩土地,打造九月山庄。山庄地处九十里山水画廊中心区,设有种植区、客房餐饮、户外研学、手工作坊街等功能设施,先后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四星级示范园、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等荣誉称号。2019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年盈利超3000万元。2020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年盈利超1000万元。山庄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为周边农户开发岗位,就业人数35人,年均增收3万元。山庄还积极为沿线农户代销农产品,帮助村民增收。

 

  裕安区如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如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张XX,早年在江苏扬州从事外贸行业。2018年带资到裕安区青山乡芮草洼村,流转土地600亩,成立合作社,从事中草药、苗木花卉种植和水产、家畜等养殖。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种植中草药150亩、苗木花卉400亩、水产养殖40亩,养殖土鸡8000余只,山羊400余只,孔雀200余只。同时依托合作社开展农家乐和青少年农耕研学项目,年接待8000余人次,带动周边100多人次就业,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民农闲时就业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用人难”问题较突出,缺乏劳动人力资源。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批批产业已在老区悄然兴起。但六安是劳动力流出大市,发展过程中却面临招工难、留人难、人才培养难等问题。据如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张XX介绍,合作社雇佣的当地农民平均年龄超过60岁。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年轻人少,在家务农的多是年老体弱,劳动技能有限的人,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等,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优惠政策倾斜不够,影响创业工作积极性。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政策奖励补助较少。如构树产业作为新兴种植项目,多数大型收割机器等不在政策奖补名录内。艾草产业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作物秸秆,但享受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存在一定障碍。丁集婚纱小镇一些企业反映,在苏州经营时因规模较小,没有征收各项税费,返乡落地后税费相对苏州还有所加重。

 

  (三)持续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企业后续发展。部分返乡创业企业所选产业项目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个人资金不足,存在资金短期周转困境。如张店镇九月山庄,由于疫情原因,旅游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企业营收困难。原计划吸纳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但企业缺少资金,农户也无力改造设施,“扩容”规划一时难以实现。如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前期持续投入,2021年才开始盈利,资金回笼较慢。

 

  (四)“用地难”问题较普遍,影响规划全面实施。企业发展初期通过流转或租赁取得的土地均属于耕地或林地等性质,随着产业项目发展需要就地兴建办公用房、仓库、加工厂房等建设用地,但建设用地指标很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束缚手脚,一些规划无法实施。如丁集婚纱小镇有相当数量的婚纱加工制造企业因土地指标不足,无法兴建或扩建厂房,在婚纱小镇项目尚未建成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租用民房进行生产,不仅制约了企业发展,还存在安全隐患。

 

  (五)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增加后期投入成本。很多农业项目为发展生态农业、降低投入成本,选择在偏远荒山薄岭实施,这些地方多数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如如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入口处几公里道路狭窄,采收产品的货车和旅游观光的客车均无法通过,后期发展受限。有的项目基础配套设施无法满足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丁集婚纱小镇发展仓储、物流、电商等对供电、消防、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需要同步建设,这些仅靠企业无法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一)重视开发人力资本,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要多方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振兴乡村。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制定完善的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要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加大对当地群众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缩小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差距,不断优化乡村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二)制定落实帮扶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在鼓励创业者克服困难、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针对返乡创业企业的各项帮扶政策,包括融资、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资源优先保障、社会保障、专项补贴等政策。政策制定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在技术、资金和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督查优惠政策兑现执行情况,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及奖补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资金面源支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降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门槛,简化程序、放宽周期、降低利率,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进一步降低扶持政策享受条件,对返乡创业吸引就近农民就业的,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就可以享受就业、岗位、社保等补贴政策,也可纳入公积金扩面范围。

 

  (四)协助解决用地问题,切实做到排忧解难。要整合闲置且分散的土地,在规划、使用上加强统筹,保证土地使用与产业政策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在规划企业用地时,要充分调研和了解企业的用地需求,千方百计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优质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和争取用地指标。要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支持龙头企业合理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合理给予一定的用地指标,以匹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精简办理流程,切实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用地问题。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继续加大道路建设,农村道路硬化路重点要向土地成片流转区、规模较大的创业基地延伸,助力农民工创业。加大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对于水产养殖企业,政府可采取企业代建或奖补的方式修建水利设施,减轻创业者投入负担。协调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公司,尽可能解决创业基地内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问题,充分考虑生产、生活使用同网同价等问题。加强乡村的互联网、物联网建设,保障创业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