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经典构图技巧提升你的拍摄水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构图的12种方法图片 20种经典构图技巧提升你的拍摄水平

20种经典构图技巧提升你的拍摄水平

2024-06-28 09: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拍摄创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毕竟除了你以前的学校校长或人力资源部的主管,谁会喜欢规则呢?不过,还是有一些方法提升你的拍摄水平。

在本教程中,我列出了20条经典法则以及每个的示例。我从最基本的开始,到一些更高级的构图技巧。

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构图”。构图是指场景中各种元素在画面中的排列方式。正如我已经提到的,这些不是硬性规定,而是指导原则。也就是说,它们中的许多已经在艺术中使用了数千年,它们确实有助于获得更具吸引力的构图。当我准备拍摄时,我的脑海中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指导方针。

我们将从最著名的构图技巧开始。

1、三分法则

我刚刚告诉过你,构图没有硬性规定,我介绍的第一种构图就是三分法“规则”。三分法很简单,将框架分成9个相等的矩形,3个横向,3个纵向,如下图所示。许多相机实际上都有在取景器显示这种网格的功能。查看您的相机手册,了解如何打开此功能。

这个构图方法是沿着一条或多条线或这些线的交点放置场景的重要元素。我们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希望把主体放在中间。用三分法将物体放在偏离中心的位置往往是更有吸引力的构图。

在这张照片中,我把地平线大致放在画面的下三分之一处,把最大的、最近的树放在右边。如果把大树放在相框的中央,照片效果就没这么好。

在这张布拉格老城广场的照片中,我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处。大多数建筑位于中间三分之一的位置,而广场本身则占据了框架底部的三分之一。教堂的尖顶位于框架右侧的水平线附近。

2、中心对称构图

前面我已经告诉过你不要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现在我要说的又恰恰相反!有些时候,把一个主题放在画面的中央效果很好。对称的场景最适合中心构图。

这张在我的家乡都柏林的哈彭尼大桥的照片使用中心构图的一个完美选择。建筑和道路往往适合中心构图。

包含反射的场景也是使用对称构图的好机会。在这张照片中,我实际上使用了三分法则和对称性来混合来构图。这棵树的位置在画面中偏右,但静止的湖水营造了对称性。你通常可以在一张照片中组合几个构图法则。

3、前景和景深

在一个场景中加入一些前景是增加场景深度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照片本质上是二维的,在画面中加入前景是给场景一种更有立体感的技术之一。

在这张荷兰瀑布的照片中,河流中的岩石正好作为前景。添加前景尤其适用于广角镜头。

我在都柏林码头拍了这张照片。码头上的金属桩成为这张照片的前景。我认为它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种真实的深度感。当我拍这张照片时,这个场景中的船坞金属桩离我只有几米远。这个离我非常接近的元素、还有远处的桥梁和建筑为整个场景描绘了一种深度感。

4、框架内构图

用拱形框架场景——摄影构图

包括一个“框架内的构图”是另一种有效地描绘场景深度的方式。寻找一些元素,如窗户、拱门或悬挑的树枝来框住场景。“框架”不一定要包围整个场景。

在上面这张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拍摄的照片中,我用拱门来装裱圣马可大教堂和广场尽头的钟楼。通过拱门观看风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描绘深度。如你所见,当我拍摄时,广场上空无一人。这是早上5点起床的好处之一。清晨是我最喜欢带着相机出去走走的时间之一。

框架不限定于人造物体,如拱门或窗户。下面的照片是在爱尔兰基尔代尔郡拍摄的。这一次,我使用右侧的树干和悬挑的树枝在场景周围创建了一个框架,框内有桥和船屋。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框架”实际上并没有包围整个场景,但它仍然增加了一种深度感。

使用“框架中的框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利用你的周围环境来构图。

5、引导线

引导线有助于引导观众通过图像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元素上。任何来自路径、墙壁或图案的东西都可以用作引导线。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中,我用铺路石上的图案作为引导线。地面上的线都把观众引向远处的埃菲尔铁塔。你也会注意到我在这个场景中使用了中心构图。我周围环境的对称性使这种构图效果很好。

如上图所示,引导线不一定要笔直。事实上,曲线可以是非常吸引人的构图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路径引导观者到画面的右侧,然后向树的左侧摆动。我在构图时也运用了三分法。

6、对角线和三角形

人们常说三角形和对角线会给照片增加“动态张力”。我们所说的“动态张力”是什么意思?这可能是一个棘手的解释,可能看起来有点浮夸。水平线和垂直线表明稳定,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站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除非他在凌晨2点跌跌撞撞地走出酒吧,否则他看起来很稳定。把这个人放在斜坡上,他会显得不太稳定。这会在视觉上造成一定程度的紧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习惯对角线,它们下意识地暗示着不稳定。在我们的照片中加入三角形和对角线有助于创造这种“动态张力”的感觉。

将三角形加到场景中是引入动态张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三角形可以是实际的三角形形状的对象或隐性的三角形。稍后我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

这张都柏林塞缪尔•贝克特大桥的照片将大量的三角形和对角线融入到场景中。这座桥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三角形(它实际上被认为代表一面凯尔特竖琴)。场景中还有几个“隐含”三角形。请注意,框架右侧的引导线都是对角线,形成三角形,它们在同一点相交。这些是“隐含三角形”。对角线朝不同的方向移动会给场景增加很多“动态张力”。再一次你可以看到我是如何结合两种技术来组成图像的:引导线和对角线。

7、图案和纹理

人类天生就被图案所吸引。它们在视觉上很有吸引力,并暗示和谐。图案可以是人造的,像一系列的拱门,也可以是自然的,就像花朵上的花瓣。在你的作品中融入令人愉悦的图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那么规则的纹理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上面的照片是突尼斯拍摄的。我用铺路石的图案把视线引向圆顶建筑。这座建筑本身就融入了一系列拱门的形式。圆顶搭配下面的圆形拱门很和谐。

在第二张照片中,同样是在突尼斯拍摄的,我真的很喜欢地上石头的纹理。和第一张相比照片中的图案不太规则,但表面的光影效果非常令人愉快。通道的墙壁和屋顶也有有趣的纹理。你可能还注意到,拱门和另一边的人、咖啡馆营造了“框架内构图”。

8、赔率法则

在摄影界,当然有很多“倍率”,但“倍率法则”是完全不同的。这条规则表明,如果有奇数个被摄体,图像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该理论认为,一个场景中偶数个元素会分散注意力,因为观看者不确定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一个元素上。奇数个元素被认为是更自然更和谐。老实说,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但它确实适用于某些情况。

上面的照片就是倍率法则的一个例子。我特意拍摄场景中的三个拱门。我认为两个拱门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现场还有三个人。这张照片还利用了图案和“框架内构图”。

在上面威尼斯的两个船夫的照片中,你会看到我完全忽视了倍率法则。的确,你的注意力可能在每一个船夫之间来回移动。然而,两个人之间谈话本来就是你来我往。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偶数个主体适合这个场景。

9、填充画面

在某些情况下,将你的拍摄对象填充画框,在周围留下很少或没有空间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助于观众完全集中在主要的主题上,没有任何分心。它还允许观众探索主题的细节,如果从更远的地方拍摄,这是不可能的。填充框架通常需要非常靠近,这样你就可以实际地从你的主题中剔除多余的元素。在许多情况下,这可以产生一个非常独特、有趣的构图。

10、留白

又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构图!在最后一条指导原则中,我说过填充画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构图。现在我要告诉你,完全相反的构图也很有效。在你的拍摄对象周围留下很多空白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创造了一种质朴和极简的感觉。就像填充画框一样,它可以帮助观众集中注意力,而不会分散注意力。

这张毛里求斯印度教湿婆神巨型雕像的照片是使用空间留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座雕像显然是照片主要的主题,但我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周围只有天空。这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雕像本身,同时也给了主要的主题“呼吸的空间”。构图也创造了一种简单的感觉。现场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那座被天空环绕的雕像,仅此而已。我还用三分法把雕像放在画面的右边。

11、质朴和简约

在最后一条指导原则中,我们看到了在主体周围留下空间可以创造一种极简的感觉。简化本身可以是一个强大的构图工具。人们常说“少即是多”。简化通常意味着用简单的背景拍摄照片,而不会分散主要拍摄对象的注意力。你也可以通过放大主题的一部分并聚焦于某个细节来制造一个简单的构图。

在第一张照片中,我放大了花园里叶子上的水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主题,但也非常美丽,因为它很简洁。一支好的微距镜头可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来拍摄这类型的照片。

在这第二张黎明时的树的照片中,我利用了一个非常简单和整洁的背景让注意力集中在这棵树上。这张照片利用了“空背景”来营造一种简约和简约的感觉。我也用了三分法和前导线。

12、主体分离

用浅景深来突出主体是简化构图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使用大光圈,你可以模糊干扰你的拍摄对象的背景。这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拍摄肖像的技巧。

在这张猫躲在盒子里的照片中,我设置了f3.5的光圈,这个光圈比较大,使得背景非常模糊。让注意力集中在猫身上,模糊的背景现在不那么分散注意力了。这种技术是简化构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上一条法则中,我也使用了这种技术让集中注意力在叶子上的水滴上。

13、换个视角

大多数照片是以眼睛的水平高度拍摄的。对我来说,只有5英尺!从更高或更低的角度取景可以让熟悉的景物看起来更有趣更独特。我经常看到野生动物摄影师趴在泥地里拍完美的照片。

这张夜间巴黎的照片是在15区蒙帕纳斯大厦的屋顶上拍摄的。每当我参观一个城市时,我总是试着去找是否有任何带有观景台的建筑物,以便从上面拍摄城市。站在高处,你有机会捕捉到一个城市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在晚上。

有时候,找到完美的视角意味着要把脚弄湿。上图是我站在爱尔兰利默里克郡巴里霍拉的一条小溪中拍摄的照片。事实上,我不得不等了很长一段时间,等阵雨过去,太阳又出来了。但它是值得的,因为最后我能俯下身捕捉到水的运动,就好像流过岩石。我需要喝几杯热威士忌来让自己暖和起来。

14、寻找谐调的颜色搭配

色彩本身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构图工具。色彩理论是平面设计师、时装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都非常熟悉的东西。某些颜色的组合很好地相互补充,可以在视觉上非常引人注目。

看看上面的色轮。你可以看到这些颜色在一个圆的分段中按逻辑排列。在色轮上彼此相对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作为一名摄影师,我们可以寻找那些融合了互补色的场景,以此来创造出吸引人的、引人注目的构图。

你有没有注意到有很多电影海报使用蓝色和黄色/橙色的配色方案?这样做是为了创造吸引眼球的广告效应。

在这张都柏林海关大楼的照片中,我自己利用了醒目的蓝/黄颜色组合。被照亮的建筑物的黄色色调与蔚蓝的夜空形成了美丽的对比。

红色和蓝色也是色轮上的互补色。去年圣诞节,都柏林的史蒂芬绿色购物中心被点亮成红色。这在清晨深蓝的夜空中显得格外醒目。我喜欢在蓝色天空时拍摄城市。此时深蓝的天空给城市的建筑和灯光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背景。而深夜天空的纯黑色就没有那么醒目,因为与城市的灯光的对比太刺目。

15、空间规律

空间规则与照片中的对象面对或移动的方向有关。例如,如果你在拍摄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那么在汽车前面的相框中应该留有比后面更多的空间。这意味着车架中有空间让汽车进入。看看下面的船的例子。

在这张照片中,船被放置在框架的左侧,因为它从左到右移动。请注意,船在其运动方向前方(右侧)的移动空间要比后面的空间大得多。我们可以想象,当船沿着河流航行时,它会进入这个空间。人们潜意识里会朝对象的运动方向看。如果船正好在画面的右边,视线会引到画面外面。

这也可以用于人的照片。空间规律表明,被摄对象应该朝画面里而非画面外看。看看上面照片中的演奏者。我和他坐在画面的左侧构图,面朝画面右侧。如果他朝另一个方向看,他就会往画外看,这看起来很奇怪。通过观察画面中的空间,他引导我们的视线到靠在栏杆上的男人和在右手边跳舞的夫妇。

16、从左往右规律

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从左到右“阅读”图像,就像我们阅读文字一样。因此,有人建议照片中描绘的任何动作都应该从左向右流动。但是,许多语言都是从右向左读的,例如阿拉伯语。我看过很多从右到左的精彩照片。

上面的照片遵循“从左到右”的规则。在巴黎杜伊勒里花园遛狗的女人从画面的左边走到右边。这张照片也符合“空间法则”。你会注意到,女人面前的空间比她身后的空间大得多。她在画框里有足够的“空间”。我还用了三分法和“框架内构图”来构图这张照片。

17、平衡场景中的元素

我们在本教程中看到的第一个构图法则是“三分法则”。这当然意味着我们通常会把照片的主体放在框架的一侧,沿着一条垂直的网格线。有时这会导致场景缺乏平衡。它会在画面的其他部分留下一种“空白”。

为了克服这一点,你可以在镜头的另一边添加一个次要的、不太重要或尺寸较小的物体。这样就平衡了构图,而不会把太多的注意力从照片的主体上移开。

看看这张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上华丽灯柱的照片。

灯柱本身填充了框架的左侧。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在画面的另一边与之相对应。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似乎违背了法则10中提到的“留白”的概念。这也与“倍率规则”相矛盾,因为我们现在在场景中有偶数个元素。正如我在本教程一开始所说的,摄影构图没有牢不可破的规则。有些指导方针互相矛盾,这没关系。有些指导原则适用于某些类型的照片,而不是其他类型的照片。这是一个判断和实验的问题。

上面的照片是在威尼斯拍的。再一次,装饰性的灯柱占据了框架的一侧。远处的教堂塔楼在框架的另一边提供了平衡。

这对构图也有次要影响。远处的教堂塔显然比现实生活中的灯柱大得多。它在照片中显得更小,因为它离得很远。这有助于为场景添加深度和比例感。

18、并置式意象组合

并列是摄影中非常强大的构图工具。并列是指在一个场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它们既可以相互对比,也可以互相致意。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并在使照片讲述故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看看这张在巴黎拍的照片。在画框的下半部分,我们有一个略显粗糙和摆好的书摊,上面挂满了杂物和海报。然而,矗立在这一切之上的是宏伟的中世纪圣母院大教堂。这座建筑瑰宝是秩序和结构的缩影,不同于下面朴素但吸引人的书摊。他们似乎彼此形成了直接的对比,但他们在一起很谐调。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代表了巴黎。他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城市两个不同元素的故事。

上面的照片也是在法国拍摄的,但这次是在西南部风景如画的小村庄梅萨克。在这张照片中,老款雪铁龙2CV汽车在背景中典型的法式咖啡厅前看起来非常居家。这两个元素完美地相互补充。咖啡馆里背对着我们的那个人是车的主人,当我问他是否可以给他的车拍照时,他似乎很惊讶。他问我为什么要拍一张“那个老东西”的照片。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他把车停在那家特别的咖啡馆门前,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典型的法式场景。

19、黄金三角

黄金三角的构图方式与三分法则非常相似。然而,我们用一条从一个角到另一个角的对角线来划分框架,而不是矩形网格。然后从其他角向对角线再添加两条线。两条较小的线以直角与大线相交,如下图所示。这将画面分成一系列三角形。正如你所看到的,这种构图方式有助于引入我们在法则6中所学的“动态张力”的元素。与三分法则一样,我们使用线(在本例中是三角形)来帮助我们定位场景中的各种元素。

上面的照片包含沿着“黄金三角形”线的强对角线。交通灯的轨迹完全遵循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左边建筑物的顶部靠近左边较小的对角线。右边的小线与建筑物顶角的大线相交。

上面的照片更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法则”。雕像的头部形成了一个“隐含的三角形”。这条线把我们引向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左边的小线和右边的长线在埃菲尔铁塔的中点相交。右边较小的一条线正好在两座雕像之间。三角形规则看起来像是一种复杂的排列照片的方法,但它可以产生一些真正引人注目的构图。

20、黄金比例

黄金分割率是多少?其实很简单:如果两个量的比值等于它们的和与两个量中较大的一个的比值,那么这两个量就是黄金比例。等等,现在怎么办?好吧,如果这听起来太复杂了,也许这个数学公式会有帮助:

诚然,黄金比例构图法一开始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这就像是三分法则的一个稍微复杂的版本。与常规网格不同,框架被划分为一系列正方形,如下面的示例所示。这就是所谓的“斐波纳契网格线”。然后你可以用这些方块画一个看起来像蜗牛壳的螺旋。这就是所谓的“斐波纳契螺旋”。正方形有助于在场景中定位元素,而螺旋形则让我们了解场景应该如何流动。这有点像一条无形的引导线。

人们相信,黄金窝构图法在古希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类型的艺术和建筑,作为一种创造审美愉悦的构图方式。它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被广泛运用。

好吧,我得承认一下。我从来没有刻意用黄金比例来构图。当我回顾我的照片时,我确实注意到我无意中用过几次。

我在威尼斯拍的这张照片。左边的桥和台阶占据了右边的大广场。斐波那契螺旋线引导我们从这里穿过桥的顶部,下到坐在桥旁边的两个女人。这也许是一个幸运的意外!

黄金分割率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方向。在这张摄于布拉格的照片中,螺旋带着我们穿过大桥到达了对岸的城堡。又一次幸运的意外!

显然,当你外出拍摄时,不可能把所有这些构图准则都记在脑子里。你的大脑会融化的!然而,一个好的锻炼方法是每次外出时努力使用其中的一两种。例如,你可以专门寻找使用“框架内构图”的情况。

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些指导方针已经根深蒂固了。你将开始自然地使用它们,而不必去想它们。正如你从黄金分割率中看到的,我甚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使用了其中一个!

我希望你觉得这个教程很有用,它将帮助你把你的摄影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