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男偶像帝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杰尼斯现有组合 从日本男偶像帝国

从日本男偶像帝国

2024-01-15 0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Jr.与已经出道的杰尼斯艺人有着三个不同的显著的特点。一是Jr.没有发行出道唱片,也没有与公司的专属合同,只是相当于派遣员工 的存在;二是Jr.的流动性十分之强:即使已经加入了事务所,但可以随时退出,且达到一定年龄仍未出道公司也不会强制开除。有的Jr.在照顾自身学业的同时还要参加平日里高强度的工作和训练,许多人都会因压力过大退出,但更多人是在杰尼斯呆了多年后人气低迷、没有出道的同时年纪日益增大,看不到希望而无奈退出的。与之相对,公司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优质少年加入;三是Jr.有着更大的潜力和爆发力。杰尼斯对于新团体的推出十分之谨慎,出道人数远远少于现有的Jr.人数,有时甚至一到两年都不会推出新人。同时,公司内部会有Jr.的选拔,优秀者会得到很多的工作机会,这基本与同出道的概率成正比。因此,在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都十分之激烈的Jr.里,这群十几岁的少年都会拼尽全力去达到作为偶像所需的所有职业技能和探索自身优势。

图片来源:@和风usag

基数庞大、质量优良的Jr.可以说是整个杰尼斯偶像帝国的根基所在。这种“养成式”培养模式,一方面能让艺人在出道前就积累了大量的演艺经验,“择优”出道的新偶像们绝对是同代中专业水平最高或最有个人特色的一批。另一方面从Jr.时期就积累下来的粉丝群体,在偶像出道后会变得更加有粘性,单个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也会大大提升。可以说,事务所将推出新团时失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而且市场的回报速度十分之快。再者,虽然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新人成为加入Jr.,但从艺的专业知识需要Jr.在实践中自学或外报培训课程,事务所只提供简单的舞蹈培训,前期投入十分之少,且在事务所为Jr.们提供的演唱会伴舞、舞台剧出演等的机会中还不免有榨取Jr.劳动的成分。

图片来源:@大魔王小桃

总之,低投入,高质量产出,是杰尼斯Jr.培养制度的两大优势,该制度也源源不断地为杰尼斯提供着新鲜的血液,支撑了杰尼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二)形象运营与市场推广

偶像不同于专业的演员、歌手和主持人,他们一出道就需要有明确的人物形象做支撑,来以此准确快速地抓住特定的观众群体。人物形象中包括性格特点和个人所长,或帅气或亲和或可爱,或舞蹈突出或擅长演戏画画等,总之一定要有自身独特的魅力点,只有在这样的定位清晰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各种演艺活动。

图片来源:速报日娱

人物形象一般都会在偶像出道之前就由本人自行探索形成,Jr.管理方和出道前辈也会给予指导。但这样的形象能否受到当下市场欢迎、在未来有无发展前景、是否与你一同出道的组合契合等问题的判断权都掌握在事务所手中。组合出道对于偶像们来说只是一个更漫长道路的开始,在当今日本“养成系”偶像盛行的情势下,杰尼斯的许多组合成员十几岁时进入公司成为Jr.,20代得到出道的机会,迎来事业的一次高峰,有的在几年市场冷静后从此沉寂,有的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才在30代时成为了国民级别的偶像团体,这时才算是正式进入产品的“利润收获期”。期间各成员的性格、发展方向都会根据组合情况和市场需求而出现调整。

以目前处于杰尼斯中坚力量的国民天团ARAHI(岚)为例,五人在1999年出道时其中三人的性格都相对沉静内敛、一人为活力、可爱,另一个则为在精英形象与叛逆青年中摇摆不定。出道两三年后至2008年间都始终沉寂,但也在这将近10年的时间里,五人都找到了自身正确的定位:队长大野智以艺术家的形象专注于画画与舞蹈;樱井翔正式建立起精英形象,以主持人的形象活跃与新闻及大型电视晚会中,实现了跨界的成功;相叶雅纪继续以亲善活力的形象参与了多档热门综艺,确立了在综艺界的地位;二宫和也则以演员身份获得日本第89届电影旬报最佳男主角、日本最权威的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等多个专业大奖;松本润主演了多部高收视率与高票房的电影。五人在不同领域的成功将使更多人关注到了这个组合,实现了“1+1>2”的效果。截止2018年1月,ARAHI的粉丝俱乐部人数达到212.1万人,远高于排在同公司第二位55万的関ジャニ∞。

图片来源:柠檬杂志

组合的成功当然与偶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但事务所在这其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刚出道与上升期的艺人,公司都会给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出演影视剧、举办演唱会、主流媒体的宣传还是杂志发售上,事务所可以说是从全方位展开推广,有时甚至会出现为了支持公司选中的上升期的艺人而打压同公司其他组合的情况。而这当然也是基于杰尼斯垄断了日本男偶像市场以及积累了大量演艺媒体资源的特殊前提下才有的。然而支持只是短暂性的,能否把握住机会,成功打开市场,借此争取到公司以外的演艺资源,取得长久性的发展,还是要看艺人自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