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杭州西湖古称什么湖 盘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盘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盘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前 214 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攻克岭南。2000 多年来,经历代修整,灵渠一直发挥着巨大功用。

杭州西湖水利

杭州西湖,又名钱塘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但在历史上他还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

西湖原为古海湾淤积形成的泻湖,杭州城即建在淤积而成的陆地上,地下水味咸苦,不宜饮用。唐代宗时,刺史李泌命人在杭州城内挖了6口井,在井底埋设瓦管、竹筒引西湖水入井,以供居民饮用。

后来,人们对西湖进行了多次整治,以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明代杨孟瑛三个人为代表的三次修建最为著名。

近千年以来,西湖不仅提供了杭州的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更吸引了无数文人名士在湖上流连、题咏,使西湖由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转化为中国各阶层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哈尼梯田的水利工程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为了经营这片梯田,人们在靠近水源的上半山挖出长长短短的大沟,把山上的水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下面开梯田,以保证梯田得到合理的灌溉。

因为从山上流下的水夹带着碎石泥沙,人们在沟水入田处挖一个坑来沉淀砂石,防止梯田沙化和堆积碎石,保证灌溉水流的畅通。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挖出的水沟跨州连县、密如蛛网,灌区内的人都十分注意护养沟渠。

坎儿井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人们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坎儿井引出地表,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艾山渠 (古代鲜卑族的水利工程)

艾山渠,是北魏时期,将军刁雍在今宁夏平原主持修建的引黄灌溉工程。

刁雍在对前代灌渠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后,才开始修建艾山渠。他在西河上筑雍水坝,在壅水坝西面河岸上开渠口合旧渠,沿旧渠80里至灌区,共灌田4万余顷。开渠后3年即可向今内蒙古五原一带运送军粮60万斛。

艾山渠的修成,促使银川平原农业获得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北魏西北边疆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奠定了其"塞北江南"形成的历史基础。

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时期,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阻拦淮河形成洪泽湖的大型堤堰工程。

洪泽湖大堤既是先民综合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水系的工程,又是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的历史文物、治水丰碑。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并且一直使用。

春秋时期,吴国为讨伐齐国,开凿邗沟。隋朝,隋炀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北京,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