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香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贵妃熏香起烟吗为什么 杨贵妃的香囊

杨贵妃的香囊

2024-06-26 16: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称道,并不断以各种的形式重新演绎,相信不少人都能道出一二。

比如说唐安史之乱,玄宗逃出长安,途经马嵬坡,将士因怨愤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面对兵乱的威逼,玄宗不得不处死宠妃杨玉环,并葬于此地。当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旧情,秘密派人改葬贵妃,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旧唐书》)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至今犹似怨香囊”,“怀得香囊作悲哽”......历代吟咏二人故事的诗句也不胜枚举。杨贵妃并未随历史“香消玉殒”,相反,借着香囊这一媒介,不仅唐明皇,乃至后世之人都不断回味着她的余韵。

古代女子用香斗熏衣

虽然用香文化在唐代达到鼎盛,香囊更成为了唐代贵族女性的必备之物,但那大多数都是丝织品制成,何以杨贵妃满葬后“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呢?

展开全文

不少壁画、石刻人物上都可见古代女子将香囊悬挂于腰间,或“香囊系肘后”。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关于它的名称和用途,《一切经音义》卷七载:“案香囊者,烧香圆器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

古代女子在被子使用熏笼熏香

可见,在唐人众多的熏香和用具中,还有这么一款精巧玲珑的圆形器具,按其形状和用途被称为“熏球”或“熏炉”。

唐代银薰球的外壳皆有镂空的花纹,既起装饰作用又便于香烟逸散。花纹多以卷草、禽果为题材,柔枝劲蔓,簇结缠绕,布满器表,而瑞鸟嘉果穿插点缀其间,显得玲珑剔透,富于变化。有些银薰球部分花纹鎏金,更加璀璨夺目。中国古代薰香器的种类虽多,但集构造之灵巧、装饰之优美与质地之贵重于一体者,很少能有超过唐代银薰球的。

燃上一盘盘香,香烟袅袅,

轻轻摆动间,岁月静好。

亦可做摆件,古色古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