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井杨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氏祖祠堂名称大全 良井杨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良井杨氏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2023-08-08 0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福地围屋的“三相”“四知”对联。

家族名片

明朝末年,杨法遵从梅州五华县来到惠东白花打铁为生。明末清初,杨法遵带领一家人从惠东白花迁居惠阳良井上洋围,在此开基立业,成为良井上洋围杨氏一世祖。至今,良井上洋围杨氏已繁衍了十七代左右,历经近400年。“杨氏十三家”指的是良井上洋围杨氏六世祖学潜公和七世祖宏谟公这对叔侄的儿辈,共十三家。这十三家主要聚居在今良井镇霞角村、围龙村,血缘较近,人口数量在良井杨氏旁支中也是最多的。据悉,如今良井镇三分之一的人口姓杨,有2万多人,而“杨氏十三家”就有6000人左右(在良井镇居住的2000多人,分布在海内外的三四千人)。杨氏家族是良井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家族,而“杨氏十三家”又是杨氏家族中最强势的一支。

如今,良井保留有十余座杨氏祖屋,“杨氏十三家”所建的有9座,其中霞角村就聚集了5座大型祖屋且保存较好。这些建于清代各年间的客家围屋,见证了“杨氏十三家”的光辉岁月。“杨氏十三家”先祖靠做小生意发家立业,但世代恪守祖训,崇文重教,后代人才辈出,近现代尤以政界、军界、教育界所出名人为多。

老宅

气象

城内屋(象岗楼):坐落在霞角村中部,建造于清乾隆末年,是良井上洋围杨氏六世祖学潜公和七世祖宏谟公叔侄两大家共建,也是“杨氏十三家”后人的大祠堂。该围屋是堂屋、围龙屋兼而有之的另一种“坐栏式”建筑,前半部分是三进两横,后半部分是围龙屋格局,依山而立,若从高处俯视,就像一把旧式太师椅。围屋门前有口圆形水井,井水四季长流,至今仍是村民日常取水处。水井旁曾一个石盆,后被人盗走。

大福地:坐落于霞角村口,建造于清代道光五年(1825),是良井上洋围杨氏七世祖宏谟公的次子宝辉公和三子宝泉公合建。这是一座气势恢宏、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客家古建筑,堪称杨氏祖祠中的佼佼者,是市级文保单位。该围屋属四进堂屋类型,共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共150多个房间。据村里老者称,由于此屋气势非凡,闻名遐迩,故清代后期出版的归善县(惠阳县)地图上并没有“良井”,却有“大福地”的地名。如今仍有人在该围屋内居住。

水尾仔:位于大福地和城内屋中间,霞角村内。建于光绪五年(1879),是良井上洋围杨氏七世祖宏谟公的四子宝辉公所建,现是市级文保单位。这座围屋和其他围屋的结构大致相似,坐北向南,三进两横,是方形的客家围屋。门口曾有一颗“阴阳”龙眼树(一边活,一边死)。该围屋南面的正门被严实地封住了,只开了东面的侧面,据称是风水缘故。据杨氏族人称,水尾仔正大门60年开一次,每开一次必出一个大人物。从后代发展来看,从水尾仔走出来的名人确实很多。“武状元”杨电昌出自该屋,围屋的前厅堂上曾挂着镌有“恩荣三锡”四字的红漆金字牌匾,但可惜的是该牌匾2008年7月被窃贼盗走了。

乌洋福: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位于霞角村内,是良井上洋围杨氏六世祖学潜公的长子和均公所建,现是市级文保单位。该围屋属三进两横格局围屋,最具特色的是它直径达52米的半圆形月池。围屋后有一个古树公园,公园内有多棵百年老樟树以及后人新种植的奇花异草。

忠心屋:坐落在城内屋和乌洋福之间,又名叫“九福堂”,因该屋祖先学潜公排行第九而得名。位于今良井镇霞角村内,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是良井上洋围杨氏六世祖学潜公的六子和锴公所建,该围屋也是三进两横的格局。

羊角头: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今良井镇围龙村内,是良井上洋围杨氏六世祖学潜公的次子丕谟公所建。客家话称“藏私房钱”为“打斧头”,据传丕谟公当家时藏了不少私房钱用于建房,且他排行老二,遂后人称该屋为“斧头二”。该屋做工和用料十分用心,据称当时屋顶房梁排列细致,连拳头都伸不进去。

早闻惠阳良井有多座保存完好的杨氏客家围屋,也听闻“杨氏十三家”的名号,但这个家族在良井到底有什么故事,却一直未能详闻。8月初,记者花了两天时间,走访了“杨氏十三家”的多座祖屋。良井杨氏宗亲会会长、上洋围福利促进会会长杨运祥是良井上洋围杨氏第十四代后人,也是十三家中“六众”裔孙,今年63岁。热情的杨会长,不辞辛劳,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向记者讲述了良井“杨氏十三家”的风云故事。

【第一阶段】

第一世至第十世明末清初至民国前

开基立业

良井上洋围杨氏的开基始祖是杨法遵。据《杨氏族谱》记载:法遵公,字肖梅,生于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岁三月十一日(1585),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寿终63岁。明末清初年间,杨法遵先从梅州五华县迁居到惠东白花,然后再迁居到良井上洋围。

在中华民国以前,良井上洋围杨氏繁衍至十一代左右。“杨氏十三家”在清朝道光年间崛起,十三家人大兴土木建造多座大型围屋,迅速发展成为良井最为强势的大家族。

上洋围开基

公元1595年的一天,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杨家,10岁的杨法遵被父亲叫到房间里。父亲对他说:“我恐怕你再被人为难,你还是跟着你的伯父一起出去谋生吧。”原来,杨法遵自幼丧母,父亲随后续娶了两个妻子。怎奈,这两位后母并不喜欢杨法遵,处处为难他,有一次竟然在他的饭菜里下毒,想置他于死地,幸被人发现才未得逞。

就这样,10岁的杨法遵离开长乐老家,追随伯父来到归善白芒新陂仔 (今惠东县白花镇境内),跟着伯父学打铁,帮别人打造镰刀、锄头等农具。

杨法遵吃苦耐劳,渐渐学得了一手打铁好手艺。长大后,他便向伯父提出单干。由于没钱,起先他是搭了个草棚,开起了打铁铺。慢慢地,杨法遵攒下了一笔血汗钱,然后娶妻生子。杨法遵和妻子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华茂、玉茂、昌茂、胜茂、永茂。

在积累了本钱后,杨法遵便打算离开新陂仔,另择风水宝地建房子。他找了个风水先生,来到良井看地盖房子。风水先生在良井转了一圈后,先是看中了山井村附近地块,但杨法遵说“这里还不够圈马”的。于是,风水先生再来到上洋围(包括今霞角村、桥背村、官田村、围龙村等村委会),大赞上洋围是块风水宝地,在此地开基外可聚四方财宝,内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

杨法遵听从了风水先生的建议,来到上洋围开基。除小儿子永茂部分子孙留居新陂仔外,其余四大房均从新陂仔迁居上洋围。根据杨法遵的生卒年推算,迁居良井上洋围的时间应该在明末清初。

良井杨氏宗亲会会长、上洋围福利促进会会长杨运祥说,根据族谱及老辈族人讲述,后因发展需要,二世祖中的第三房——— 昌茂公一支一路向西,迁居广西桂平。至今,广西桂平有众多杨姓后人就是昌茂公的后人。

据称,当时上洋围一带的大姓人家是郭姓。但自从杨法遵一家在良井上洋围扎根后,杨氏家族的发展很快超过了郭姓家族。在 《杨氏族谱》中,杨法遵被尊为“法遵公”,是良井杨氏的第一世祖。

杨氏十三家

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法遵公的二儿子———二世祖玉茂公一支发展最为繁荣,后代人口最多。“杨氏十三家”就是玉茂公的后人。

玉茂公生有五子,二房杨奇相(字廷辅)生有四子,分别为子英、子华、子万、子苍。到第四世祖子英公时,该支系分出迁居老楼下(今霞角村围龙村)。子英公生有五子:凤林公、凤山公、凤起公、凤堂公、凤岗公。其中,五世祖凤山公生有两子:长子学深公、次子学潜公。

“杨氏十三家”的故事,就是从六世祖学潜公和七世祖宏谟公开始的。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学潜公与宏谟公这对叔侄之间相亲相爱的感人亲情。

据《杨氏族谱》记载,长子“学深公敕命诰封县丞,生于(雍正)甲寅年(1734)八月十三日已时,公聪明敏捷博学多闻,二十岁而仙游矣……”次子“学潜公生于乾隆十年 (1745),卒于嘉庆癸酉年(1813),公性好学,心存仁爱,持发家业,周恤族邻……”长子学深公20岁即过世,过世时他的妻子已怀有身孕,之后生下遗腹子宏谟公。宏谟公比叔叔学潜公只小了11岁。

后来,学潜公、宏谟公叔侄相继长大成人。叔侄两房共同从鹤嘴楼 (桥背村境内,该楼现已不存)迁出来,在福兜仔(今霞角村)建造了城内屋(象岗楼,清乾隆末年)。学潜公和宏谟公相继娶亲生子,学潜公生了7个儿子,宏谟公生了6个儿子,亦即族人所称“七家”和“六众”,一共十三分支。这对叔侄两大家共同生活在城内屋。

学潜公、宏谟公叔侄的儿子们长大后,不得不面临两大家分家。当时,学潜公的母亲尚健在,这位德高望重的祖婆主持了这次分家。这位祖婆严格维护宗法秩序,按照“东尊西卑”的传统给叔侄两大家分家,认为分家必须按学深、学潜两个儿子分成两等分。学深公是凤山公长子,学潜公是凤山公次子,所以因此尽管宏谟公比学潜公小一个辈分,但宏谟公六家仍居住城内屋东侧,而学潜公七家则居住城内屋西侧。“杨氏十三家”也由此而来。

杨运祥说,后来“七家”中因兄弟纷争发生严重斗殴,其中一个兄弟连夜举家搬离良井,一路往西,往广西去了。也就是说,“七家”在良井也只剩下“六家”。“后来,这一支就一直不知所踪。直到‘文革’期间,他的后人回来还找过。”杨运祥说,只是当时各家都忙于生计,错过了这次宗族间联系的机会。

做生意起家

杨运祥说,在民国之前,上洋围杨氏家族发展至十一世左右,人口并不多,先祖中并无显赫达官、商贾巨擘。这些先祖几乎都是传承了一世祖法遵公的衣钵——— 做小生意,靠双手辛劳积累财富。

“在外挑货运输贩卖鸡鸭,在家打油晒糖养鹅,只要给把秤给姓杨的,他就能出去做小生意。”杨运祥说,上洋围杨氏先人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也靠小生意发家,除了先祖基因遗传,盖因上洋围土地少,他们只能走出去。

除了做小生意起家,杨氏家族先祖还恪守勤俭节约的传统。杨运祥从上辈老人那儿听说过一个关于“六众”先祖宏谟公勤俭的故事。宏谟公做的是贩卖油米的小生意,有一次,他到广州卖完油米后肚子饿了去饭馆吃饭,为了节约,他向小二点了一道在家里常吃的“鹅油炒空心菜”。谁知,吃完后一结账,这道菜竟然比鸡鸭荤菜还贵,宏谟公连连称悔。

随着学潜、宏谟叔侄两大家人口增多,城内屋已不够住。学潜公的七家、宏谟公的六家便利用做生意赚来的钱,纷纷在外广置田地,建造围屋。

绕祖屋建房

据载,学潜公生的7个儿子分别是:和均公、丕谟公、和铃公、和鸾公、和莹公、和锴公、和谆公,其中第四个儿子和鸾公和第七个儿子和谆公继续住在城内屋,长子和均公建造乌洋福围屋,次子丕谟公建造羊角头围屋,三子和铃公建造下园围屋,五子和莹公建造糖寮屋,六子和锴公建造九福堂(忠心屋)。

宏谟公生的6个儿子分别是:宝善公、宝辉公、宝泉公、宝光公、宝传公、宝贤公。其中长子宝善公仍继续住在城内屋,次子宝辉公和三子宝泉公合建大福地,四子宝光公建水尾仔,五子和六子共建草塘下。

从围屋建造时间来看,“杨氏十三家”的围屋多数建于清道光年间。十三家先后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庞大的围屋,其家族财力令人不得不赞叹。但杨运祥认为,先祖建造这些围屋,除了各家靠做小生意积累的财富外,兄弟间也互帮互助。而且各座祖屋建造时并非都是一步到位,而是经过多年慢慢建成的。据称,大福地祖屋原本计划“三进”,后建好后发现大门不够气派,又追加了一进,成为现在的“四进”。“围屋的四个楼角当时没建好,可能缺资金,到民国时期才续建好。”杨运祥说。

“杨氏十三家”建房时还有个传闻:“七家”中的老二丕谟公建的羊角头围屋又称 “斧头二”,该围屋房顶所搭的横梁密集得连拳头都伸不进去,意即围屋质量非常之好。“客家话里,‘打斧头’就是藏私房钱的意思。据说当时‘七家’由老二丕谟公当家,丕谟公藏了不少私房钱。后来分家建房时,他就把私房钱拿出来,所以他家的房子所用材料最好,质量也最好。”杨运祥说。如今,位于良井围龙村的羊角头围屋房顶横梁早已更换,但从房檐下的壁画以及斗拱、窗户上的精美雕花可以看出,该围屋建造得颇为精致。

有意思的是,“杨氏十三家”所建围屋均环绕祖屋——— 城内屋建造。这些围屋在布局上也秉承两大家在城内屋的居住方位而定:叔叔学潜公的“七家”所建围屋均建在城内屋西侧,而侄子宏谟公的“六众”所建围屋均建在城内屋东侧。

很快,“杨氏十三家”后代人口不断增加,人才辈出,财富规模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良井杨氏家族中最强势的一支。杨运祥说,老辈传闻,抗战时日军打到良井都畏惧杨氏家族,只要看到 “三相”、“四知”的对联,就知道是杨世祖屋,不去焚烧。

杨运祥介绍,如今“杨氏十三家”族人主要聚居在现今的霞角村、桥背村、围龙村等地,人口在良井杨氏支系中是最多的。良井三分之一的人口姓杨,而杨姓中约一半人是十三家后人,数量有6000人左右。

书不可不读

除了做生意、勤俭持家让家运亨通,杨运祥认为,先祖发家皆因一直秉承杨氏家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而“杨氏十三家”对教育又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良井各大杨氏祖屋中,每一栋围屋的正大门门楣上都刻有“关西流芳”四个大字,正厅的神位两侧都写着“经纶盖世推三相 清白传家守四知”的楹联,这都是为了纪念杨氏家族先祖杨震公。此外,不少围屋的大厅横梁上都有写有“诗礼传家”四个大字,以标榜家风。而“杨氏十三家”的家训,是从杨氏二世祖玉茂公手中传承下来的一副对联——— “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句家训不仅体现了“杨氏十三家”对读书的重视,也体现了家族宗亲观念之重。

为此,记者专程寻访了这座被杨氏后人保管完好的玉茂公祠堂。玉茂公生于1621年,这座祠堂少说也有350多年 (以玉茂公50岁左右建造此屋推算)。这也是一座围屋,只不过规模较小,是两进一厅的格局。从祠堂内干净的环境和地上堆积的香灰可以看出,这座祠堂是杨氏后人重要的祭祀场所。

在祠堂的第二进大门上,记者看到了分别刻在两扇木门上方的祖训,右边门上刻的是“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左边大门上则刻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副对联的字刻得非常漂亮,与门下方的雕花相映成趣。

“可以说,我们良井杨氏家族,尤其是十三家,就是秉承这个祖训发展壮大起来的。”杨运祥说,老一辈经常说,“做官要有文化,做生意要有文化,就是种田也要有文化”。因此,民国之前,杨氏先祖们虽大多经商,但骨子里都很重视对子孙的教育,要求子孙多读书。

1903年,“杨氏十三家”中的“六众”,即宏谟公后人在今霞角村建造了第一个学堂———宏基小学,造福整个上洋围村民。110多年来,宏基小学生源不断,从未停止过办学,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如今,这所小学将“感恩”打造成特色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和质量是都是良井各小学中最好的。

四代受诰封

从《杨氏文史——— 惠阳良井上洋围》一书中记录的“上洋围科目文武功名录”可以看出,从上洋围杨氏四世祖至十二世祖,几乎每一世都有人取得文武功名,诸如恩进士、岁贡生、庠生、廪生、增生、武生、文举、武举等,比比皆是。除了通过正途考取上述功名的,《杨氏族谱》中记载,杨氏各代后人也热衷纳捐博取功名。且从多位武生、武举名录来看,良井杨氏先祖应颇重视习武。

在良井上洋围杨氏世祖中,赫赫有名的是十一世祖杨电昌在光绪五年(1879)中了武进士。杨电昌是上洋围“杨氏十三家”中水尾仔围屋人。据载,杨电昌自幼习武,光绪年间参加武举科考,进入殿试时,单脚把数百斤的铁球踢开数丈远,落地旋转许久才停下。皇帝看到这一幕惊问:“这是什么功夫?”杨电昌回答:“这叫狮子滚球。”皇帝见杨电昌武功过人,当即诰封他为武进士及第,赏黄马褂、蓝花翎,并钦点为营用守备。

杨电昌中了武进士后,他的曾祖父宏谟公、祖父宝光公和父亲国平公等一连四代被诰封“武功将军”。据称,杨电昌是上洋围第一个武进士,也是唯一的武进士,这无疑是上洋围杨氏的至高荣耀。此前,水尾仔祖屋大门上一直挂着当年的圣旨牌匾——— “恩荣三 ”。只可惜,2008年这块牌匾被盗走,至今未能找回,这让杨氏后人痛惜不已。

【第二阶段】

第十一至十二世:民国时期

鼎盛

“杨氏十三家”在清代发展壮大后,进入民国时期则达到了顶峰。翻开《杨氏族谱》和《杨氏文史——— 惠阳良井上洋围》,这个时期的良井上洋围杨氏家族与国运紧紧联系。当时中国风云变幻,但“杨氏十三家”似乎在这场变革中愈加强大,进入政界、军界的人物颇多。

军界:杨温将军

杨运祥说,民国时期,上洋围杨氏家族有十几个人曾就读于黄埔军校,后都在军界担任重要职务,只是这些名单尚无法一一列举。记者查阅 《杨氏文史——— 惠阳良井上洋围》发现,里面记录的从黄埔军校出身的良井上洋围杨氏后人有4人,分别是杨温、杨策、杨仕良和杨洪先,他们都是“杨氏十三家”后人。

“那时,家里有人去参军当官了,自然就会提携家里宗族间的兄弟去。”杨运祥说,上洋围杨氏家族口传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家里的哥哥去当军官了,他的弟弟原本是卖花生的,但不久人们见到这个弟弟时,弟弟也是一身军服了。于是人们对弟弟说:“昨天还见你卖花生,今天你就当军官啦!”

从《杨氏文史——— 惠阳良井上洋围》记载的“良井上洋围军界名人录”可以看到,民国时期,上洋围走出去的中将、少将、少校、上校等军官有十几人,多是上洋围杨氏第十一世、十二世人,且其中大多是“杨氏十三家”后人。在抗战时期,上洋围杨氏家族后人为保卫国家和家乡,许多人热血奋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民国时期,从上洋围杨氏家族中走出来的第一个军界名人,当属曾任新一军代理军长的杨温。《杨氏文史——— 惠阳良井上洋围》记载:杨温,字伯和,生于1900年,上洋围霞角水尾仔人 (十三家中的 “六众”),上洋围杨氏第十一世人。

据载,杨温年轻时,怀有救国雄心,遂投考黄埔军校,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先后在国民革命军任连营、团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香港、菲律宾、南洋及印度诸国。国民政府协同英、美盟军作战,派遣以孙立人、杨温将军为师长的远征军,开赴缅甸。杨温带领部队战斗在缅甸的山岭草地、热带丛林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解围和营救了英军7000多人,打通和保卫了中国西南部的国际交通线。杨温将军在协同英美盟军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受到英女王的嘉奖和授封将军勋章。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远征军被改编为新编第一军,简称新一军,全副美式现代化装备,是国民党中央军的王牌精锐之师。

杨运祥曾从一个也当过国民党军官的族人口中听闻,杨温将军从缅甸打了胜仗后回良井上洋围,当时他带了一个警卫排,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威风。但一进入良井,杨温将军便下马走路,他的警卫们很不解。杨温说:“回到良井就是回到家了,在家里,哥就是哥,嫂就是嫂,辈分不能乱,这里没有师长、将军了。”杨温将军对重视宗亲,受到了族人的爱戴。

如今,杨温将军的后裔侨居美国。杨运祥记得,在“文革”期间,杨温将军的儿子杨运时曾回到水尾仔祖屋住过较长一段时间。

学界:两村三小学

民国时期,良井杨氏家族继续兴办学校。继“杨氏十三家”的“六众”1903年开办宏基小学后,几乎同一时期,“七家”也创办了一所小学——— 广育小学。这两所小学均在霞角村内,相隔不到2公里。

“我小学就是在广育小学上的。”今年33岁的“七家”后人杨建业说,他并不知道广育小学何时开办,但他听闻,这所学校过去曾因涨大水被淹过,然后族人便在不远处的围龙村建了一所围龙小学。

杨运祥说,过去因河道不通,良井镇经常涨大水。在大福地、城内屋等祖屋中,先人们都曾备有小船,一涨大水即靠舟船出行。记者在城内屋看到,屋进门的小厅里至今仍悬挂着一艘木船,为围屋增添了一丝神秘;大福地前厅墙壁上,仍可看到以前被水淹没过的水印。

杨运祥记得,良井镇分别于1959年、1966年、1979年发过三次大水。而围龙小学建于1959年,确实是在广育小学被淹后兴建的,由此可知,广育小学应该就是1959年被淹毁的。“围龙小学兴建时,所用的砖头就是拆了广育小学的围墙而来,学校建好后,就把广育小学的课桌椅搬过去了。”围龙小学与广育小学相隔不到1公里。

1989年3月,在良井杨氏后人杨振华、杨润华的捐助下,广育小学得以重建。1990年,广育小学重新开学。杨建业说,他就是广育小学重新招生后入读的。

在上世纪90年代,霞角、围龙两村齐聚三所小学,这一现象甚为罕见。前几年,广育小学停办,围龙小学也被改成了一所幼儿园。

除了上述三所小学,创建于1927年、建成于1930年的良井中学也是当地教育事业的典范。该校是由杨寿昌、杨季明、周仁甫、杨淑庄走访南洋、新加坡等地华侨筹资创建的。

政界:县长杨寿昌

民国时期,从良井上洋围杨家走出去的政界、教育界名人,享誉盛名的当属惠阳县第一任县长杨寿昌。杨寿昌不仅是政界名人,更是民国时期对广东教育影响深远的教育家 (《东江时报》曾分别于2010年12月26日、2011年1月16日报道过杨寿昌的故事)。

杨寿昌 (1866~1938),字果庵,惠阳县良井镇草塘下人(十三家中的 “六众”),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光绪十四年(1888)入读两广最高学府——— 广州广雅书院,成为该书院首任山长梁鼎芬的门生。光绪廿八年(1902),应梁鼎芬聘请任教于湖北的两湖书院;秋,因母病回惠,任惠州劝学所长和惠州梌山师范学堂校长。翌年,应聘为两广武备学堂教员。光绪卅一年(1905),在两广高等学堂主讲经学。民国元年(1912),任两广陆军学校历史教员。民国三年(1914),受聘为两广高等师范经史教员。民国六年(1917),为广东大学教授。民国十一年(1922),任惠阳县长。他廉洁奉公,勤劳处事,倡导农民种桑养蚕,大力发展经济,严禁赌博。因用人不当,下属常出差错,遭政敌攻击,只好辞职。民国十三年(1924),任中山大学教授。民国十五年~廿七年 (1926~1938)任岭南大学教授。

杨寿昌待人真诚,宽和大度,治学精勤,对理学、经学体会颇深。他整理了陈澧(东塾)遗稿,著有《大义讲义》、《孟子文学的艺书之管见引言》等。

1926年,杨寿昌回乡督导筹办良井中学。1929年初夏,率杨季明先生赴南洋,为惠州梌山中学和惠阳良井中学建校及办学募集经费。

民国廿七年 (1938)10月,日寇从大亚湾登陆,广州人心惶惶,纷纷避难他地。杨寿昌应连县县长何春帆之请,举家往连县。同年11月8日,途中得病,17日病逝舟中。

【第三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今

长盛

良井“杨氏十三家”人才辈出的强势后劲,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延续。这几十年来,不论是政界、军界,还是科技界、医疗界、教育界,都有这个家族后人的身影和影响力。

“当今良井杨氏后人分布在各地,官至处级、厅级的干部以及各种专家、教授太多,许多都是十三家后人,我们都无法统计了。”杨运祥说,但上洋围杨氏家族宗族观念很深,每年的农历八月是祭祀先祖的重要日子,许多在外工作的杨氏后人就算过年不回家,但祭祖的日子一定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

在改革开放后,上洋围杨氏家族给外界的印象,除了人才辈出,似乎更多地体现在慈善事业。将慈善事业发扬光大的上洋围杨氏后人,“六众”后人杨钊先生之功高无人敢及。

翻阅《杨氏族谱》,良井“杨氏十三家”历代先祖都有仁爱之心,乐于助人。如凤山公“秉性尊严,存心仁爱”;学潜公“心存仁爱,持家发业,周恤邻族’;宏谟公“秉性宽宏,存心仁爱,独立矢志,持业兴家……公当家业丰盛之年,好善乐施,岁值荒歉,赈族姓而还乡邻,至今犹啧啧人口。”

作为上洋围杨氏十三世人,杨洪、杨钊、杨勋、杨玉怀四兄妹,则将上洋围杨氏家族的慈善、大爱发扬光大。杨氏四兄妹均是上洋围草塘下(今良井围龙村)后人。杨钊先生出生于1947年,不到20岁就来到香港创业。1974年,他创办了第一家制衣厂,取名“旭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创建的旭日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包括包括服装零售制造贸易、房地产投资等业务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杨钊先生立足香港,胸怀祖国,关怀桑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便开始在全国各地捐资助学,兴办公益。“上洋围福利促进会”便是杨钊先生创办的。

杨运祥说,从1994年开始,杨钊先生便在上洋围“杨氏十三家中”的“六众”中设立了奖学金,不定期地对优秀和贫困学子进行奖励助学。2009年,“上洋围福利促进会”正式成立,便开始大规模、定期地奖学助学。

“从2009年开始,促进会每年奖励和资助的良井杨氏学生均有100多人,至今7年已奖助七八百人,奖励和资助金额七八百万元。”杨运祥说,每年暑期就是促进会忙着奖学、助学的日子。杨钊先生很重视这一年一度的奖学、助学活动,且奖学、助学金额都很大,其中上洋围杨氏考取重本和二本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2万元和1万元,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则跟踪4年帮助缴纳学费。除了奖励本族人,该促进会每年也奖励外姓和外省市人。

“但凡我们听说的需要奖励和助学的,应该都帮到了。可以说,上洋围杨氏如今没有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杨运祥说。

A08~A11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A08~A11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