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南门大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佩佩工作室 成都老南门大桥

成都老南门大桥

2023-04-06 1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都的桥】南河上有名的桥 - 知乎

上期我们理了一下府河上比较出名的桥,今天我们继续完成南河上的桥。

送仙桥

送仙桥位于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附近,相传农历的二月十五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的生日,在唐宋时期,有一年的老君的生日那天,青羊宫举办了盛大灯会,十分热闹。清晨,有位秀才漫步在锦江南河桥时,奇怪地看到两个人在桥墩石上一上一下地睡觉,上面那个人的口水正好流到下面那个人的嘴里,不禁脱口说出:“此为‘吕’字也。”旁边游人仔细一瞧:“嘿,这不是八洞金仙吕洞宾吗?他也来观灯赏花不成?”众游人争相观看,睡觉人在晨阳轻雾之中渐渐地飘渺起来,随即便无影无终了。 在传说中不仅百姓要来赶庙会,天上的神仙也要来赶庙会,而且是从东边来,到西边去。于是人们就把东边的小桥叫作遇仙桥,也叫迎仙桥,西边的小桥叫作送仙桥。两座桥过去都是拱桥。 送仙桥位于清水河和磨底河的汇流之处,清水河在以上的一段曾经分为了两支以后又重新汇合,其中从草堂之侧流过的一支又叫浣花溪,是当时诗圣杜甫昔年流连吟咏之所。近年来,成都将送仙桥西南方的一大片地区建造了面积达553.8亩的开放型城市森林公园—浣花溪公园,北邻杜甫草堂,东邻新建的四川省博物院,在一片自然风光中,修建了长达388米、建有25位诗人雕塑的诗歌大道,重点打造诗歌文化之城。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的浣花溪公园已经成了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也是被国内外观鸟爱好者公认为我国观鸟第一城的成都市区的最佳观鸟地。

这里有一个送仙桥古玩市场,由于与杜甫草堂为邻,送仙桥长期是文化人游憩之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了成都最大的,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文物古玩书画工艺品市场。1999年修建了古玩艺术城,有铺面680多个、商家上千家,其交易额在全国十大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名列第二。

百花潭桥

清水河和磨底河汇合后,流经百花潭公园。1961年修建一环路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长54米、宽18米的大桥,当时命名为百花大桥,1981年更名为百花潭大桥。后来经过多次扩建。

今日的百花潭与古时的百花潭名同地异。古百花潭遗址在今杜甫草堂西南的龙爪堰。唐、五代时是成都著名的郊游胜地。宋代以后,水系变动,原来的潭址已淤没不存。清末,黄云鹄寻访古迹,认定这一水潭为百花潭,并于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在北岸的宝云庵竖“古百花潭”石碑一通,同时还在石碑周围修造供游览的凉亭敞轩。至此百花潭复现于世,并渐成名胜之地。

锦官桥

早在汉代,政府就设置了专门的“锦官”,修了“锦官城”,既是管理蜀中各地织锦业的官署,又是官营的蜀锦生产工场。汉魏时期锦官城的位置就在今天的百花潭公园一带。在府河、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就在修建了当年锦官城的附近新建了这座大桥,所以就以锦官桥为名。

虹桥

这是一座只过行人的拱形便桥,因为很像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又位于彩虹花园之前,所以被正式命名为虹桥。这座桥虽然是新建,但是就在这个位置,十多年前还是一座索桥,而且是成都市区内唯一的一座索桥。 这道索桥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根据《华阻国志·蜀志》中关于“李冰造七桥”,万里桥“西上日夷里桥,亦曰笮桥”的记载,这个位置极有可能就是李冰开成都二江所造七桥之一的笮桥的位置。“笮”就是竹索,我国古代的索桥大多数都是竹索桥,包括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的索桥在20世纪60年代也是竹索桥。笮桥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如陆游的《夜闻浣花江声甚壮》一诗中就有“浣花之东当笮桥”之句这里的笮桥是何时毁去的,目前未见到记载。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的桥就已经被洪水冲毁,以后就出现了羊皮坝渡口,行人过河都是用的渡船,在河边的那棵老树上至今还能见到船家用竹索拴船而留下的痕迹。20世纪70年代,南河北岸的成都军区被服厂在南河南岸的倒桑树街修建了宿舍区,为了方便生产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交通,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只供行人通过的小型钢索桥,长53米,宽2米。后来在府河南河的综合整治工程中,拆除了索桥而修建了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的弧形拱桥。

南河桥(彩虹桥)

20世纪末,成都市为了解决市内交通的拥堵问题,在市政建设中开始了著名的畅通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将东城根街南北打通,在市中心新增一条南北向的通道。在向南的方向,从西御街西口南侧开始,向南拆除了不少民房,辟建了一条直通南河的文翁路,在文翁路南端的南河上新修了一座通向武侯祠大街的新桥,就命名为南河桥。

南门桥(老南门大桥)

被当代成都人称为老南门大桥的南门桥是一座古桥,因为早在战国末年这里就有桥梁;南门桥更是一座名桥,因为它的前身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桥。 李冰开成都二江之时在二江上修了七座桥,其中有一座桥就在这个位置。当时成都的二江都从城南流过,为了交通的方便,内江和外江上各有桥,内江上的叫江桥,外江上的就是这座万里桥。 万里桥的得名是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在桥头饯行时,费祎感叹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后人就把这座桥叫作万里桥。

锦江桥

人民南路通过南河的锦江桥建成于1959年,人们一般称为锦江大桥。在这一段的南河南面,新中国成立以前是著名的文化区华西坝,可是多年来就没有修过永久性的桥梁。一直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方便城内居民“跑警报”,才在瘟祖庙街的城墙上挖开一个供行人出入的豁口,在河上修建了简易的木桩木板桥,当时被人们叫作疏散桥。后来因为过桥往南的南河岸边就是当时著名的南虹艺术专科学校和南虹游泳池,所以才把这座木桥命名为南虹桥。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开人民南路时才在这里修建了锦江大桥。 今天在锦江大桥上来往的人们很少有人知道,这座车水马龙的大桥并不是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而是一座目前全国都十分少见的用我国传统建桥技术修建的大型砖砌拱桥。三孔砖砌拱净跨都是15米,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当年拆除成都南城墙的42.8万块城墙砖(另用了条石1805立方米)。当这座桥在它的26岁生日即1985年人民南路扩建时,城建部门曾经进行了认真的检测,认为此桥仍然完好,无须拆除重建,所以只是重铺了路面,让其继续服役直到现在。就在笔者对本书的书稿进行加工修订时,成都地铁一号线的掘进工程于2008年7月从锦江大桥下面的锦江底下双线穿过,因为河床上面是一座长64米、宽50米的大型砖砌拱桥,所以特地在2008年3月至4月先将锦江大桥加固之后,再采取了在专业上称为“高压旋喷桩加固隔离左线隧道与桥基之间主体、保护锦江大桥安全的加固方案”,在据进的盾构与大桥之间竖起了道“保护墙”。 锦江大桥的北头就是著名的锦江宾馆与锦江大礼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都修建的第一座高级宾馆与第一座大会堂,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1年,是在拆除了一段老城墙和金字街、东桂街、纯化街的大部分房屋之后修建起来的。锦江宾馆与锦江大礼堂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川籍建筑大师徐尚志,而以锦江”二字命名,则是由两位川籍元帅朱德和陈毅在1960年选定的。 锦江大桥北头东侧,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成都英语爱好者与外国朋友交流、学习口语的“英语角”,在成都的青年中有过很大的影响。

复兴桥(新南门大桥)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为了南城居民在有空袭警报时向城外疏散的方便,1937年新开了一道复兴门,并在复兴门外的南河上新修了一座木桥,也就叫复兴桥,成都人一直都俗称为新南门与新南门大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原来的木桥在194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由于施工质量较差,不久就出现桥墩沉陷,成为危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次改建,这座桥已经成为宽阔的带有下穿式通道的新式大桥。直到今天,这座桥的名称仍然是复兴桥,虽然成都人没有把这座桥叫作复兴桥,只叫作新南门大桥。

新安桥(安顺桥)

距复兴桥下游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桥叫安顺桥。这个位置在古代既是桥梁,又是码头,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场所。 安顺桥原名长虹桥,最早的建桥时间已经无从知晓,只知道它被命名为安顺桥和它的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由当时的华阳县令安洪德主持重修的安顺桥,是一座七洞木质廊桥,长20丈,宽1丈,桥上架有风雨长廊,在当时应当算是比较大的桥梁(就桥洞数量看在成都城区仅次于九眼桥,与万里桥相当,在木桥中居第一)。到了民国时期,廊桥逐步垮塌,只剩下桥面和简单的扶手。1947年,久未维修的木桥完全被洪水冲毁,当时未能再建。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两次修复,1981年的大洪水中,此桥再次垮塌。现在的安顺桥是在1983年新建的,位置较之老桥向下游略有移动,所以命名为“新安桥”,但是人们仍然是按过去的习惯称它为安顺桥。

成都,100座桥,100种风景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原创 小微 微成都

桥,qiáo

据《说文解字》:橋,水梁也

所谓“水中之梁”

是指方便行人往返于河流两岸的通道

成都的桥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它们有的记载历史、承载回忆

有的带着时代新使命而落成

它们跨越南北西东,见证繁华变迁

100座

成都人走过的桥

100种

成都人看过的风景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天府文化

左中括号

成都古来是水城

桥,是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阡陌纵横,水网交错

雕琢装饰,千姿百态

它们曾是浓缩传统的建筑精髓

更将天府文化的底蕴

从历史深处延续到了今天

看到它们,就看到了回家的路

01

安顺桥

成都锦江上曾有一座古桥叫安顺桥

桥上有风雨长廊

这里曾是一处重要的码头

1923年

成都青年李尧棠在此登船离家

日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巴金

现在的安顺廊桥

位于合江亭下游不远

是于2003年仿上游的老安顺桥而建

是成都最知名的形象代表之一

今日安顺廊桥。图据武侯区住建局

02

万里桥(老南门大桥)

万里桥建于

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

是李冰修建的七桥之一

相传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

在此桥下登舟东去

临别时费祎道:“万里之路,始于此桥”

万里桥由此得名

20世纪40年代,老南门大桥与桥头枕江楼。图据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

1939年

万里桥改俗称为“老南门大桥”

1995年在原址上

修建了一座混凝土大桥

2003年又加修了一座高架桥

便是现在人们熟知的老南门大桥

今日万里桥。图据“武侯发布”微信公众号

03

东门桥(东门大桥)

东门大桥的“东门”二字

就是指老成都的老东门迎晖门

东门大桥是一座古桥

早在清末修补时曾发现宋碑

可见最迟宋代就已建桥

20世纪60年代的老东门大桥。图据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

1950年、1952年、1956年

以及早年府南河整治时

东门大桥均有扩建

如今“夜游锦江”的东门码头就在这里

今日东门大桥。图据“成都范儿”微信公众号

04

武成门桥(新东门大桥)

武成门是1914年

在东门城墙上新开的一道城门

1927年在门外建成一座五孔砖石拱桥

当年修这座桥的大部分资金

是由川剧泰斗杨素兰捐款而来的

20世纪50年代新东门大桥。图据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陈德龙/摄影

老成都人将这座桥

通俗地喊为“新东门大桥”

1997年则正式命名“武成门桥”

今日武成门桥。图据“书香成都悦行地铁”微信公众号

05

北门桥(北门大桥)

今天的北门大桥

是清代北门外的大桥

曾经是成都茶铺云集的地方

原来桥下的“十八梯”

是民间天然的水文标志

也是深埋老成都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过去北门大桥附近的茶铺。图据“先锋成都”微信公众号

如今成都打造的网红文旅街区

——“北门里·爱情巷”

就位于北门大桥与太升桥之间

如今的北门大桥。刘蕊/摄影

06

驷马桥

驷马桥位于成都北门

原名升仙桥

是古代成都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后因司马相如“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而得名“驷马桥”

这一称呼流传至今,已历时2100余年

驷马桥旧影。图据“方志金牛”微信公众号,岛崎役治/摄影

1951年因修成渝铁路时河道改道而拆除

后来又在沙河上新建一桥

80年代时仍定名为“驷马桥”

新建后的驷马桥。图据四川道路交通安全网

07

九眼桥

九眼桥

修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

位于府南河两江汇合处

是重要的水运码头

长期有成都“东南形胜”之誉

当年郭沫若从家乡乐山沙湾到成都求学

就是乘船而上在九眼桥停靠

清代九眼桥。图据杜满希(法),翻拍于袁庭栋《成都街巷志》

随着成都经济发展

古老的九眼桥不堪重负

1986年在老桥附近建了新九眼桥

如今这里是成都夜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今日九眼桥。刘蕊/摄影

08

十二桥

十二桥修建于1913—1915年间

之所以取名“十二桥”

是因为这座桥周围的景色不错

有人提出“取扬州24桥之半”的缘故

100年前,十二桥正对着成都正西门。图据杜满希(法)

1985年

在十二桥路南边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院中

发现了商代建筑遗址

被认定为三星堆文化的延续

后学术界将青羊区各地同时代的遗址

统称为“十二桥文化遗址群”

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图据“成都文博”微信公众号

09

洗面桥

相传三国时期

蜀将关羽败走麦城,为吴国所害

刘备没取回他的尸首,就立了座衣冠冢

每次刘备前去祭拜时

都会桥边下马,用河水洗去脸上风尘

以示对亡人的尊敬

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纪念历史典故而建的“洗面桥”。图据四川新闻网

原本洗面桥所在地已没有桥了

建有一座洗面桥广场

洗面桥街。图据“映像玉林”微信公众号

10

高升桥

位于今武侯祠大街

与一环路西一段、南四段、高升桥路

相交会的十字路口

1953年,高升桥因修筑川藏公路而被拆除

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纪念历史典故而建的“高升桥”。图据四川新闻网

虽然现在原址已没有桥

但留下了因桥得名的高升桥路

2017年,武侯区实施“增花添彩”工程

高升桥路两侧种上了紫薇花

老川藏路高升桥段。图据武侯城建

11

磨子桥

磨子桥建于清道光年间

因桥有水磨而得名

图据“望江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

当年的磨子桥老桥已经没有了

但留下了地名

现在这一片区已成为

国内外知名IT、科技企业聚集地

今日磨子桥跨线桥。图据四川日报

12

二江寺古桥

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

成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石拱桥

位于锦江与江安河汇流处

二江寺古桥旧影。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目前二江寺古桥旁增设跨锦江桥梁

预计2022年3月底完工

今日二江寺古桥。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13

通济桥

修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

位于华阳街道西侧府河上

曾是川西平原不可多得的传统石拱桥之一

原通济桥旧影。图据“四川农村日报”微信公众号,朱德成/摄影

后来老通济桥因洪水损毁

重建后的新通济桥

于2015年8月正式通行

今日通济桥。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14

邛崃老南桥

南河

是成都平原与西南山区的一条界河

被邛崃人称为家乡的母亲河

南河有一座南桥

建于光绪年间,被称为“川南第一桥”

是川藏线的咽喉要道

邛崃老南桥旧影。图据“醉美邛崃”微信公众号

1995年

南桥下游建了一座

钢筋混凝土的新南大桥

于是它的名字也由“南桥”

变成了“老南桥”

今日邛崃老南桥。图据“醉美邛崃”微信公众号

15

驭虹桥

位于蒲江县东门,横跨蒲江河两岸

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

形似长虹卧波,故名“驭虹”

驭虹桥旧影。图据“蒲江文博”微信公众号

驭虹桥在漫长岁月里几经周折

于2011年修复后重新亮相

两百多年时光赋予这座桥的意义

早已远超交通往来

更是数代蒲江人关于故乡的记忆

今日驭虹桥夜景。图据“绿色蒲江”微信公众号

16

姚渡大桥

位于青白江姚渡镇

是一座为区域交通做出极大贡献的百年古桥

300年前的姚渡大桥下

来来往往尽是穿梭的木筏舟楫

这里原是小川北通往成都的水旱交通要道

姚渡大桥旧影。图据“又见新观”微信公众号

如今的姚渡镇

有着发达的农业链和水产业

历经岁月的大桥经过修缮

继续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作用

今日姚渡大桥。图据“又见新观”微信公众号

17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末期

是我国五大古桥之一

也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

1905年安澜索桥。图据“遇见都江堰”微信公众号,山川早水(日)/摄

它飞架岷江南北,全长320米

见证都江堰滔滔江水福泽成都平原

今日安澜索桥。图据“遇见都江堰”微信公众号

18

都江堰南桥

都江堰的南桥

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

被誉为“西蜀第一桥”、“雄踞江源第一桥”

都江堰南桥旧影。西德尼·戴维·甘博/摄影

现在的南桥于2009年改建完成

桥梁重檐彩绘,雕梁画栋

入夜之时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是都江堰旅游名片之一

今日都江堰南桥。图据“青城山都江堰”微信公众号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市井烟火

左中括号

许多城市都有桥

成都的桥有什么独到之处?

或许最鲜活的风景

就是这座城市里流淌的市井烟火

烟柳画桥,参差人家

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图就图一个快乐富庶的生活日常

19

通锦桥

通锦桥的前身

原是抗战期间成都人跑警报的一座救命桥

1952年改建后命名“通锦桥”

意思是方便郊区群众进出锦城

这一片是成都“铁半城”老小区聚集地

有着天然的市井烟火气

蔬菜、水果、杂货铺、小吃美食店…

装满了老成都人的记忆

图据“掌上金牛”微信公众号

20

百花潭桥

位于清水河和摸底河汇合不远处

1961年修建一环路时修了这座大桥

1981年更名为百花潭大桥

其所紧邻的百花潭公园

是成都老牌公园名胜

不论娃娃,还是老年人,都爱去耍

图据成都方志

21

三洞桥

三洞桥

过去是横跨二道河上的三孔石拱桥

建国后改建为平桥

后再次扩建为长12米、宽6米的双孔平桥

附近80多岁的“带江草堂”

至今仍是成都人心中的知名老字号餐厅

图据“方志金牛”微信公众号

22

遇仙桥

位于青羊宫附近

传说天上神仙要来赶庙会而得名

从东边来,到西边去

所以人们把东边的小桥叫“遇仙桥”

桥边的散花楼

是如今天府锦城寻香道中“十景”之一

图据“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

23

送仙桥

同样来自于上文所述

关于神仙来青羊宫赶庙会的传说

东边的是遇仙桥

而西边的小桥就叫“送仙桥”

这里长期是文化人游憩之地

改革开放之后渐形成了

成都最大的、也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

文物古玩书画工艺品市场

图据“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

24

望仙桥

与送仙桥及遇仙桥呈“品”字排列

因交通和防洪需要

仿造原来万里桥的样子修建而成

80年代附近曾有一小有名气的宠物市场

不少老成都还记得当年的热闹

图据“青羊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25

复兴桥(新南门大桥)

复兴桥始建于1939年

后曾改名为“新南门大桥”

2015年红星路综合整治期间

大桥改为双向10车道,两侧扩建6米

提高了滨江路车辆通行能力

也增添人行景观通道

2016年全新改造后恢复旧名“复兴桥”

图据华西都市报,雷远东/摄影

26

锦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开人民南路

1959年建成了现在的锦江桥

也被称作“锦江大桥”

桥北头的锦江宾馆和锦江大礼堂

是新中国成立后

成都第一座高级宾馆与第一座大会堂

它们登上过成都风光明信片、信封、甚至粮票

是成都人记忆中的鲜明地标

锦江大桥与锦江宾馆。图据“四川锦江宾馆”微信公众号

27

红星桥(一号桥)

这座桥

是1954年市政工程建成的木桥

最初编号一号桥

完全建成后命名红星桥

由于叫太久了,老成都还是习惯喊“一号桥”

这里是成都城区唯一四区交点

连接金牛区、成华区、青羊区、锦江区

如今还是春天赏花的打卡地标

红星桥上看泡桐花。图据“成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28

新华桥

1954年

与“一号桥”同时上马的市政工程

还有“二号桥”

也就是后来的新华桥

即新中国成立后修建新华路时建的大桥

站在新华桥上可以近距离观赏

繁华的猛追湾名片——天府熊猫塔

图据“成华发布”微信公众号

29

万福桥

而“三号桥”,就是万福桥

俗称“人民北路大桥”

当年万福桥有一家馆子

擅长做“麻、辣、脆、嫩、烫、鲜、浑”

又物廉价美的红烧豆腐

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陈麻婆豆腐”

平叔/摄影

30

五丁桥

五丁桥建于1936年

“五丁”二字

源于古蜀文明里一个大力士的传说

除了五丁雕塑外

近年来这里也是市民赏梅花的热门地

五丁桥府南河边,盛开的梅花吸引市民拍照。王强/摄影

31

虹桥

20世纪70年代

位于南河北岸的成都军区被服厂

为方便生产区与宿舍区交通

修建了一座

当时成都市区唯一的索桥

后来在府南河整治中改建为现在的虹桥

图据“先锋成都”微信公众号

32

南河桥

改革开放后

为解决市内交通拥堵问题

成都启动了不少市政建设工程

当时修建了一座通向武侯祠大街的桥

命名为南河桥

因为形状如彩虹,夜间又五光十色

不少成都人会称它为“彩虹桥”

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刘蕊/摄影

33

合江桥

南河与府河交汇处

自古以来就是成都的游览胜地

但这里长期无桥

1987年才建了合江桥

1989年则重建了合江亭

如今这里是“夜游锦江”的标志景点之一

合江亭与合江桥。图据华西都市报

34

太升桥

太升桥

位于太升北路与马鞍南路之间

也称“太升北路大桥”

是新建太升北路时新建的大桥

桥边曾有一位90多岁的鞋垫婆婆

卖了十几年的鞋垫

许多老成都人都记得她

图据封面新闻

35

建设桥

横跨府河之上

位于原成都老工业基地东郊核心区域

曾经这座桥上

承载了无数上下班的国企职工

近年桥下人行隧道增加了艺术照明装置

一举变身市民打卡之地

图据川报观察,郝飞/摄影

36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长桥

长桥长418米

横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之上

号称“中国高校第一长桥”

桥的一头是宿舍商业区,另一头是图书馆教学楼

长桥连接了学业与生活

为莘莘学子印下难忘的“健步走”回忆

图据“四川大学”微信公众号

37

桂龙大桥

横跨锦江

连接中和大道与天华一路

解决了过去造成交通瓶颈的“Z”字形问题

为城南上班族带来更多便利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38

牧华路锦江斜拉桥

锦江斜拉桥

位于双流区牧华路东终点

于2009年开建,2011年投用

如今已是锦江上一道出彩的风景线

2020年初一群海鸥飞来成都

与锦江斜拉桥形成飞舞灵动的美丽画面

引来大量市民围观

图据“天府华阳”微信公众号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光影纵横

左中括号

新中国成立前

成都市道路总长只有86.1千米

建国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精心设计的立交桥、高架桥开始登上舞台

为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

打通“任督二脉”

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我们从桥上看风景,桥本身也是风景

39

府青立交桥

成都市第一座立交桥

于1987年随一环路扩建工程而实施

是南北通行要道

最初是一座环形转盘立交

2015年改建为三层立体式交通

图据航拍四川、果冻/摄影

40

双桥子立交桥

1992年4月开建

是当时中国西南最大立交桥

是连接成渝高速公路、

蜀都大道、过境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如今的双桥子立交桥

堪称成都“最浪漫立交桥”

从空中俯瞰

一颗巨大爱心映入眼帘,心都美化了

图据航拍四川、果冻/摄影

41

天府立交桥

90年代诞生了“五路一桥”工程

其中“一桥”就是天府立交桥

于2001年完工

连接天府大道与人民南路

是成都城建标志建筑

也是通往天府国际机场的重要枢纽

它以高耸端立之姿

将古蜀金沙的“太阳神鸟”标志送向天际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42

娇子立交桥

2002年10月底,成都三环路通车

其中的狮子山立交桥

于2004年改名为“娇子立交桥”

并于2018年变身全互通“4D”模式

新建11条匝道,上下四层

成为三环路通往天府国际机场的起始点

图据市住建局,海椒/摄影

43

人民南路立交桥

位于二环路与人民南路相交节点

是通往市中心、高新区、天府新区的主要通道

桥下有一座老成都民俗公园

已陪伴成都人20多年

图据市住建局,阿光/摄影

44

川陕立交桥

川陕立交桥建于2002年

系成都市北向主要出入城主通道上的

重要交通枢纽

2018年提升为全互通立交

图据“成华发布”微信公众号,汤宏炜/摄影

45

龙潭立交桥

连接三环路、成华大道和成金快速路

是青白江、金堂进入成都主城区的重要节点

2010年改扩建为全互通

图据“成华发布”微信公众号

46

羊犀立交桥

羊犀立交

西向通道上的重要立交桥

于2018年改造为全互通式立交

极大提升了三环路通行转换能力

带动三环路周边商业圈的建设和发展

改善成都市城西交通压力

图据市住建局,冷冰/摄影

47

苏坡立交桥

据说苏东坡到成都赶考时

曾在清水河附近读书

后来当官后就捐钱在河上修了座桥

人们称之为苏坡桥

曾经的苏坡乡已经不再

在三环路与日月大道相交处重要交通节点

一座大型立交桥拔地而起

命名为“苏坡立交”

2013年,成温射线高架桥与三环苏坡立交接通。王效/摄影

48

兴隆湖立交桥

2015年9月

占地 12.9 万m⊃2;的兴隆湖立交桥

屹立了起来

标志着天府大道南延线最重要立交节点完工

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49

营门口立交桥

地处成都西二环路交通要道

上下道路共四层

入夜后打开灯光,一片璀璨华丽

是城市摄影师的心头好

图据市住建局,段辉/摄影

50

十陵立交桥

连接成华区与龙泉驿区

呈十分规则的圆形

不论白天黑夜,都相当亮眼

图据市住建局,向安顺/摄影

51

永丰立交桥

成都二环路高架重要组成

白天是二环沿线立体绿化的靓丽景观

夜色下是曼妙的“时尚美人”

图据航拍四川、果冻/摄影

52

凤凰山高架桥

位于城北片区北星干道与川陕路之间

于2019年1月18日通车

串联北星干道、升仙湖、凤凰山等重要节点

将成华区、金牛区、新都区联系在一起

极大方便了城北周边片区数十万群众出行

图据成都城投建设集团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生活美学

左中括号

有人说

成都堪称生活与美学结合最紧密的城市

一次散步、一次路过

都可以是一次幸福的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桥梁的功能需求

已经发展成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或蜀风雅韵、或大气秀丽、或国际时尚

新时代的成都之桥

正成为一道独特而极具魅力的城市标识

53

清水河大桥

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座自锚式悬索桥

独特的川剧“脸谱”设计

也是成都市“桥文化”的一抹亮色

图据“成都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

54

世纪城东延线跨锦江桥

设计灵感

来自于成都高新区Logo

一缕飘舞的火焰——“高新红”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55

红星路跨锦江桥

恰如一只巨大的蝴蝶飞舞着张开翅膀

成是锦江上亮丽的桥梁风景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56

戛纳湾风情廊桥

位于华阳滨河路旁

是一座别致的大型铁索桥

被网友称为成都版“伦敦大桥”

图据“天府华阳”微信公众号

57

成龙·锦归桥

总长322米

跨越成龙大道及收费站

造型设计汲取了

川西民居的轮廓及廊桥线条灵感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58

剑南·星虹桥

横跨剑南大道中段

以传统民俗活动“成都灯会”为蓝本

采用光影的设计理念建造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59

大源·月牙湖桥

位于大源商务核心区

跨湖小桥犹如弯弯的月牙形

将水域连接起来,优雅而秀美

图据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60

毗河大桥/二桥/三桥

毗河大桥于1997年竣工

后来陆续修建毗河二桥、毗河三桥

2020年

金堂毗河湾省级旅游度假区

开启光彩提档升级

桥梁设计以暖色为基准

以灯光表现“风吹麦浪”主题

目前该度假区已上榜成都十大夜间旅游景区

图据“印象金堂”微信公众号

61

五津廊桥

成都市新津区首座廊桥

命名来自“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于2020年5月亮相

通过高低变化的连廊相互连接

中轴对称,雄伟壮丽

扶桥远望,新津的景色尽收眼底

图据“水城新津”微信公众号

62

五岔子大桥

西临红星路南延线、世纪城会展中心

东接中和片区

2020年成为热门“网红桥”

设计以莫比乌斯环“∞”为灵感

寓意无限发展的可能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63

老成仁路跨锦江人行天桥

在天府大道以东730米

跨越锦江及两岸滨江规划步道

桥上的两朵马蹄莲造型装置

寓意“锦上添花”

图据“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64

安公桥

以“锦鲤跃龙门”为设计理念

用钢结构、格栅等元素编制出优美的曲线

将曾经只能隔江相望的

观音湾片区、四河片区和安公片区

紧紧连成一个整体

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65

江安桥

位于锦城公园二期

横跨于双流区成双大道及江安河之间

一个拥有彩色炫目外观

观赏飞机起飞的绝佳观景台

图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

66

交子之环人行桥

位于位于金融城双子塔正对面

国内首座拥有多元场景的人行天桥

以北宋时诞生于成都的

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为设计原型

其总体形态来自交子纸币上的铜钱纹路

用飘逸的曲线展现纸的轻柔

图据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公园绿道

左中括号

公园绿道中的桥梁

是串连水系绿地的“项链”

是优雅自在“回家的路”

也是“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出行之路

它们拉进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行走其间,就是置身于在山水之间

“入则自然清幽,出则繁华拥簇”

好一番自在,好一番怡然

67

锦城湖亲水栈桥

锦城湖4号湖区上“最美水上钢桥”

整体呈流畅波浪形

是天府绿道中一片独特风景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68

新川之心空中飞廊

新川之心中央公园包括西区和东区

是“四川省绿色示范城区”

漫步飞廊之上

可观赏公园各水系、植被等特色景观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69

红桥

都江堰蒲阳河绿道

是成都天府绿道的源头

横跨于河上的红桥是一座海派风格的桥梁

仿上海外白渡桥而建设

在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微信公众号

70

三岔湖马鞍山观景桥

位于被誉为“天府明珠”的三岔湖北岸

几何造型极具设计感

可登高远观、凌空眺望

观近岸嬉水、碧湖泛舟

图据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71

三道堰堰桥

西蜀古镇三道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

拥有千余年历史

堰桥是三道堰的标志性建筑

因紧邻三道堰的第三“堰”而得名

是成都地区为数不多的廊桥结合的建筑典范

图据“天府郫都”微信公众号

72

三道堰双虹桥

同在郫都区三道堰

还有成都首条空中绿道

一座“双虹桥”架空于徐堰河河面

水乡风貌如同“小江南”

图据“郫都发布”微信公众号

73

白鹤滩湿地公园高铁桥

绵峨高铁过境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

形成了新津独有的湿地高铁桥

每个周末都会吸引很多

爱好摄影的市民朋友前来取景

图据“水城新津”微信公众号

74

画云桥

位于温江区江安河

是“回家的路”社区级幸福绿道打造中

一处别出心裁的风景

桥名画云桥

取如诗如画,美丽图案之意

图据“温江住建”微信公众号

75

长流河景观桥

长流河

见证青白江先建厂后建区的历史

河畔22万m⊃2;的长流河公园

已成市民悠闲必去之所

这里的观景桥则成为一处拍照打卡点

图据“成都青白江”微信公众号

76

漫花玻璃桥

位于新都漫花庄园

凌空360°飞跨600亩花海

不仅能上帝视角赏花

还能在半空中遥看整个新都

图据“这里是新都”微信公众号

77

桂龙公园观景桥

位于高新区桂龙公园

于2021年5月上新一座公园里的“彩虹桥”

充满童话般的缤纷感

贺丽/摄影

78

如意桥

高新区一座网红人行桥

连接大源中央公园与城市空间绿地

像一件“如意”镶嵌道路之中

寓意吉祥如意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微信公众号,Nick Kuratnik/摄影

79

天府·鸿锦桥

横跨天府大道

连接桂溪生态公园

不只是人行桥梁

也是跑友们常打卡的运动通道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80

伏龙天桥

位于柏条河边

是都江堰市首座人行天桥

于2021年初开放

整体曲线流畅的桥梁

好似一条在锦江绿道上的“巨龙”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微信公众号

81

紫云桥

位于剑南大道

连接锦城湖公园和桂溪生态公园

状似树枝盘错

寓意公园城市的勃勃生机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82

世纪城东路步行桥

位于世纪城东路

连接桂溪生态公园和江滩公园

桥身通体为红色,蜿蜒交替,向上生长

与紫云桥互为姐妹桥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83

龙骨桥

麓湖生态城一座极具标志性的人行桥

如游龙般蜿蜒的骨架流畅回旋

令人过目不忘

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84

鹿溪智谷云廊

空中云廊位于鹿溪智谷绿道

是蜿蜒在绿意如海中的

一条红蓝相映的300米“长龙”

图据©存在建筑

85

成渝·玉蕊桥

锦城绿道上一座如花蕊般的桥梁

跨越成渝高速公路

桥的形状犹如花瓣中绽放出来

宛如“金苗从此出,玉蕊自天来”的胜景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86

科智路跨猫猫沟大桥

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东侧猫猫沟湿地公园

桥梁全长160米

其结构形式及建筑造型

宛如一颗巨大的水滴落在桥面上

图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

87

蓉遵·飞龙桥

位于江家立交南侧200米左右

连接中和湿地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

如一朵红色浪花在绿道中穿行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88

锦江·桐锦南桥

桐锦南桥全长694米

是目前世界最长单边斜拉索人行桥

连接桂溪公园与中和湿地公园

获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世界人行桥奖”

图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

Chengdu

左中括号

有一种桥之风景&未来之城

左中括号

一座座千姿百态的桥

也是一条条通向八方的路

这些桥梁

饱含着参与者的智慧、创新和心血

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道路上

它们也是“便民桥”、“致富桥”、“连心桥”

连接未来、连接梦想

89

简蒲高速公路沱江特大桥

位于简阳市

猫猫寺水利枢纽上游1.1公里处

横跨沱江,全长1239米

是简蒲高速公路“两桥两隧”重难点工程之一

简阳至蒲江段高速公路

(即成都三绕南段)

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开放

对强化成都主枢纽功能

完善四川交通路网布局有重要意义

图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90

云龙湾大桥

位于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

于2018年正式通车

设计创意取义“天府之门”

壮观大气令人赞叹

该桥有效地打通了南、北两岸区域交通

助力新区建设发展

图据“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严永聪/摄影

91

盘龙寺大桥

成都金堂县盘龙寺大桥

位于县城沱江主干流上游

2018年2月正式通车

连接了成金大道与金堂大道

对实现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微信公众号

92

琴鹤大桥

2019年1月15日正式通车

全长880米

横跨在文井江上,气势磅礴

大桥串联起了崇州主城区和滨江新城

让城区到成温邛高速崇州西有了最便捷的通道

图据“今日崇州”微信公众号

93

绛溪河大桥

2019年正式通行

位于简阳市简城街道,横跨绛溪河

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不仅改善两岸出行难的问题

还有利于加快葫芦坝旅游开发

更是城区快速到达天府国际机场的关键工程

图据简阳市

94

天保湾大桥

位于成都天府新区

“四横四纵”路网之一的沈阳路上

是目前成都已建成桥梁中单跨跨径最大的桥梁

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通车

进一步加强了

锦江西片区与天府新区核心区的联系

对完善区域路网、带动片区内锦江两岸协同发展

起到基础性作用

图据“天府公园城市建设”微信公众号

95

中兴大桥

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华兴社区

是联系蒲江县城和寿安新城的重要桥梁

原桥建于1990年

于2020年4月启动重建,8月正式通车

通车后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方便

也让当地企业尝到了甜头

运输货物到城区只需几公里路程

减轻了财力运力压力

图据“绿色蒲江”微信公众号

96

白鹤大桥

位于新津南河片区团结岛

路线总长875米,于2020年正式通车

不仅方便居民出行

更带动主城区西翼区域及周边发展

连接两岸产业发展

图据“水城新津”微信公众号

97

简州大桥

2021年6月22日

简阳简州大道简州大桥全线合龙

简州大桥全长1003米

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新老城区交通组织

从简阳城区前往天府国际机场只需约30分钟

对做强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功能支撑

和加快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意义重大

图据“简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98

西河大桥

连接邛崃城区与西部山区的重要枢纽

2019年因安全隐患而被拆除

2021年7月1日

崭新的西河大桥正式通车

作为邛崃市2021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

将极大优化“一河两岸”交通路网

提升城市品质魅力

图据“邛崃融媒”微信公众号

99

三渡水大桥

串联金马河两岸的成都医学城园区

同时连接金马和崇州

是成温邛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建成后将对两岸园区产业发展、员工出行

提供极大便利

预计2021年8月全面竣工

图据“金温江”微信公众号,何畔/摄影

100

韩滩双岛大桥

位于金堂县沱江上游600米处

是成都市在建的

跨度最大、主塔最高、钢箱梁最重的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大桥目前已基本具备通车能力

正进行收尾施工

建成后将构建完善天府水城

“内联外通”交通道路体系

图据“金堂发布”微信公众号

在世界桥梁业有着这样一句话:

“世界桥梁建设

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

90年代,看日本

21世纪,则要看中国”

可以是沟通的纽带

可以是建筑的瑰宝

也可以是城市的一道风光

更可以是国家繁荣强大的见证

20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九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指出

要把践行新发展理念作为最持久的战略优势

把公园城市作为最鲜明的形象标识

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最重大的时代机遇

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强劲的动力引擎

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最根本的价值依归

连接古今,迈向未来

成都之桥,美哉!

参考资料:

1、袁庭栋著《成都街巷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6月;

2、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官方微信平台、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成都市住建局官方微信平台、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信平台、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成都各区(市)县官方平台等公开资料;

3、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封面新闻、成都日报锦观、成都商报等公开报道。成都之桥,无限风光!

原标题:《成都,100座桥,100种风景》

阅读原文

成都万里桥_百度百科

成都万里桥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境内桥梁

万里桥即今成都市南门大桥(俗称老南门大桥)

[1]

,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它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历史志籍记载颇多,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

中文名

万里桥

外文名

wanli bridge

原    址

成都南门大桥

唐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卷三一载:“万里桥架大江水,在(成都)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饯行)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

据史籍资料记载,万里桥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进行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葺。当时为七孔石砌拱桥,长85米,宽15米。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水泥路面石平桥,保持了七洞拱桥的桥墩。1988年4月维修万里桥时,水下发现秦汉时期的砌砖和基石,基石上还可见成排的木桩孔洞,这是当时建桥的技术和形式,证明万里桥确实始建于秦汉时期,早期应为木石混合结构平桥。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现代交通发展和防洪的需要,对清朝时期所建的桥墩进行了完全拆除,并移植到青羊横街望仙桥处仿建,保留了五洞石拱桥的形式。在万里桥原址新修了

钢筋混凝土

的现代桥梁,桥面加宽了一倍多。

[2]

此桥传说最早为李冰所建,当时李冰为对应天上的七星,在府南河上修了七座桥,此桥为七星之首,叫做“长星桥”。长星桥又叫笃泉桥,因桥南有畜水大湖,名笃泉。1988年维修此桥时,曾经在水下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砖砌文物,及成排的木桩孔网。到三国时,长星桥已成为成都南门十分繁华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口。只不过,因诸葛亮送费祎出使吴国的《三国演义》故事的介入,将此桥作为故事演绎的背景,有人物有对话,有情有景,“万里桥”又比“长星桥”叫得响亮,就这样叫开了。原来桥侧还有关羽的衣冠墓,可以想象,那时候蜀国文臣武将出入此桥的不少,此桥为三国时期得名并成名,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3]

成都的古桥,比成都的老井存在的时间更为久长。因为历代对于修桥和修庙,以及修成都老城墙一样重视。以万里桥为例,从秦朝建桥,一直到清代,其间的历朝历代,始终未停止过修复。康熙年间,新任四川巡抚叫张德地,带领官员捐款,修复了万里桥,在桥边立“万里桥”石碑,挂“武侯饯费祎处”的匾额。到光绪年间,再次修复万里桥。可惜,由于城市化的步伐飞速,这座千年古桥于1995年被拆。新桥为单孔水泥,桥面宽阔了许多,来往交通无疑好了许多,旧桥却已经只能在旧照片之中寻觅了。桥南岸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海洋巨轮式样的建筑,叫“万里号饭店”,倒也应了张籍的那句诗:“万里桥边多酒家。”

万里桥的名声,也和历代文人短诗长赋无尽的咏叹有关。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刘禹锡有:“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薛涛有:“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陆游好像写得最多,也最细致真切,有:“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映花辗草钿车小,驻坡蓦涧青骢骄。入门翠径绝窈窕,临水飞观何岧峣。”还有:“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还有:“万里桥边带夕阳,隔江渔市似清湘。”他在离别成都东归时写的最后一首诗,还是关于万里桥的:“万里桥边白版扉,三年高卧谢尘。半窗竹影棋僧去,满棹苹风钓伴归。”在陆游的诗里,可以看到宋代万里桥桥上桥边的风景人物,有花有竹,有车有马,有船有帆,有翠径有银烛,还有热闹的鱼市……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3]

参考资料

1

陈明华, 诸葛亮与巴蜀古迹. 文史杂志, 1994(03): 第46-47+18页

2

谭良啸, 成都名胜万里桥. 四川文物, 1995(04): 第75-77页.

3

肖复兴

.蓉城十八拍

:贵州出版社

,2013

成都十大桥梁 成都有几座大桥 成都现代桥梁介绍→MAIGOO生活榜

导语

READ

成都有哪些大桥?成都现代桥梁,有天府立交桥、安顺廊桥、成渝立交桥、凤凰立交桥、金牛立交桥、擦耳大桥

……其中,天府立交桥是成都市政府确定的城建标志性建筑,该立交桥由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获

2003

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本文为大家盘点成都十大现代桥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都十大现代桥梁排行榜,本榜单是小编主要依据地区的现代桥梁进行选择,通过对比桥梁所获荣誉、知名度、结构、长度等条件,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

/

榜单进行推荐,帮助您了解当地的现代桥梁,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

/

批评指正。

成都市天府—南站城市立交桥是成都市政府确定的城建标志性建筑,该立交桥由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开工时间为1999年7月,竣工时间为2001年12月,获2003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挺立于城南的斜拉桥犹如高悬于都市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造型独特,大气磅礴,如一座抽象的雕塑,为现代大都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成为成都市政府确定的城建标志性建筑。

【 详细>>】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天府立交东

安顺廊桥位于成都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横跨南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建筑踪迹可以追溯到元代。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安顺廊桥是他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四座大桥之一。二十一世纪初,安顺桥几经修建才得以恢复其大致的原貌,直到2000年成都府南河工程指挥部重新设计建造,经过三年地精心雕琢,崭新的安顺廊桥于2003年8月3日亮相。

【 详细>>】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滨江东路66号

成渝立交桥,即成渝(高速)互通式立交桥,坐落在成都市三环路上,是成渝高速公路和成都三环路相互连接的互通式大型高架立交桥。该高架立交为双柱常规结构,造型优美,气势恢弘,在市区三环路上宛如彩虹横跨,天桥架临。桥上不能调头,一过桥就只能开到成渝高速收费站调头从双桥子到成渝高事收费站是笔直的一条路,而成渝立交就是这条直路上最后一个十字路口了。

【 详细>>】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凤凰立交桥处于北新干线与三环路的交汇处。连接北新高架与人民北路延线。设计为“单马蹄匝道+两个定向匝道+两个上下行匝道”,其中主线桥宽18.5米、共长806.333米,马蹄形匝道宽13.5米、共长664.594米,定向匝道和上下行匝道宽8.5米、总长约1432米。新干线与三环路相交处就是现在的凤凰立交。

金牛立交桥是三环路全线32座跨河桥及立交桥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为上、下垂直交叉的两层立交桥,全长651.38米,地处成都市西部,与成都市的迎宾大道金牛大道相连接,为从金牛宾馆进入成都市区的门户,同时又是成都市的生态路--成灌路的入口,连接着都江堰、九寨沟等风景旅游胜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成灌路方向望去,该桥犹如一道气势磅薄的飞虹横跨在成灌路上方,在桥下绿地和周围环境的烘托下,雄伟壮观。

擦耳大桥是连结成都双流县至崇州市(即双崇公路)的重要桥梁,始建于1994年,是一座钢性轻型拱桥。擦耳大桥是连结成都双流县至崇州市(即双崇公路)的重要桥梁,始建于1994年,是一座钢性轻型拱桥,共7跨,桥宽9.5米,最宽的跨距达50米。该桥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长372米、宽18米,是连接双流县与崇州市的重要桥梁。

成都人所熟知的老南门大桥所在的位置,就是七桥中的长星桥的位置。长星桥因为三国时诸葛亮在此送别出使东吴的费祎时说过“万里之路,始于此桥”,故而长期被称作万里桥,是当代成都古桥中位置可考的历史较悠久的一座名桥。老南门大桥是一座石桥,重修于清康熙五年。由于南大街扩建的需要,已经在1995年拆掉了,在原址修成了一座宽阔的混凝土大桥,2003年在大桥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为雄伟的高架桥。

【 详细>>】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新南路2东北方向90米

府河桥(成都市境内河流府河上的桥梁统称),华阳府河桥全长141米、宽26.5米、高8米,投资1200多万元。

永安大桥,建于1973年,全长258.3米,桥面总宽9.42米,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省道S306线慈利县永安大桥建于1973年,这座四拱大桥跨越澧水河之上。2012年3月,经湖南交通科学研究院检测,定为五类危桥,按交通运输部养护标准应封闭交通,但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最终采取了限高措施管理通行。

磨子桥是在成都市新南路和一环路的交叉点上的一座桥,磨子桥的寓意是古时父母辛勤地用石磨磨出豆腐来供养子女,比喻父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现在的磨子桥的两旁是成都市最繁华的IT产品销售地带,磨子桥旁有成都电脑城、新世纪电脑城以及百脑汇电脑城,在离磨子桥不远还有时代数码广场、@世界电脑城以及东华电脑城,已经成为四川省甚至西南地区最大的IT产品交易地区。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历史文化】“成都第一桥”的历史风云_万里桥

原标题:【历史文化】“成都第一桥”的历史风云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成都第一桥”的历史风云

被当代成都人称为老南门大桥的南门桥是一座古桥,因为早在战国末年这里就有桥梁;南门桥更是一座名桥,因为它的前身就是被称为“

成都第一桥

”的万里桥。

李冰在开成都二江之时,在二江上修了七座桥,其中有一座桥就在这个位置。当时成都的二江都从城南流过,为了交通方便,内江和外江上各有一桥,内江上的叫江桥,外江上的就是这座万里桥。

万里桥(《老成都画卷》局部)

万里桥的得名是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在桥头饯行时,费祎感叹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后人就把这座桥叫做万里桥。

万里桥作为桥名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

《华阳国志·蜀志》

《水经注·江水》

。在唐代的一些诗歌之中,这个桥名就见得更多了,比如杜甫在《野望》一诗中就有”西山白雪三城 ,南浦清江万里桥”之句。

需说明的是,在绝大多数介绍成都的文字中,都把万里桥得名的这个典故搞错了,说是诸葛亮在这里说了什么话。根据最早的唐人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

卷三十一记载,“万里之路,始于此桥”这句话并不是送行的诸葛亮说的,而是被诸葛亮所送的费祎说的。

20世纪30年代的

里桥西侧南门城门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这里送别出使东吴的友人?是不是大队人马要从桥上通过?不是的,当时从成都出发去东吴的使者不是乘车骑马,而是在南河中乘船前往。今天万里桥的位置,在当时是一个重要水运码头。

三国以后,有关万里桥的各种记载历代都有,可以基本确认的有两点:

一是李冰时期所造的二江七桥只有这座桥的位置相对清楚,两千多年来位置未变,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桥梁之一。1988年在对万里桥进行最后一次维修时,在桥下发现过汉代的砖、时代不详的基石上的木桩孔洞和大量的清代的木质桥基,这是万里桥多年来位置未变的铁证。

二是这座桥不仅一直都是成都通向南大路并通往乐山、雅安、甘孜直至西藏的重要孔道,桥畔长期都是成都的商业繁华区域之一,曾是著名的“

南市

”。

唐代诗人张籍写有这样的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就正是在描绘万里桥畔的繁华。从唐代诗人薛涛的诗句“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来看,再从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来看,著名女诗人薛涛的住宅也应距此不远,而不是在望江楼。在历代诗人笔下,万里桥是成都所有文化景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

2

0

世纪40年代

的南门大桥桥下

万里桥边的繁华一直保持到了近代,而近代繁华市井图的亮点则是万里桥头西北南河边的“

枕江楼

”。开办于20世纪初的“枕江楼”是临江而建的著名川菜馆,以烹制江中的河鲜而享誉全城,以至在业内形成了“枕江楼派”。由于枕江楼既有把酒临江的环境,所有的鲜活鱼虾全都养在河边的大竹笼中,又有名厨制作的以醉虾和醋溜五柳鱼为代表的闻名全城的美味佳肴,所以成为了不少骚人墨客的聚会之所。1938年,著名作家张恨水到成都,成都同仁20多人就在“

枕江楼

”为其接风。张恨水对景感怀,提笔在店主人铺开的宣纸上题写了如下的诗句:“江流呜咽水迢迢,惆怅栏前万里桥。今夜鸡鸣应有梦,晓风残月北门潮。”

1995年老南门大桥爆破拆除

建国后,为适应交通发展需要,从1954年开始,曾对万里桥进行了三次较重要的维修扩建与加固,加了引道,把拱面改为平面,桥面铺了沥青,两侧新增了钢架人行道,各种汽车都可通行。

为加快城内交通的流量,

1995年2月23日下午3点15分,施工

用炸药炸毁

老的万里

之后予以全部拆除

老桥被拆除

之后发现,桥基是用无数根木桩打入河床,上夯沙石,沙石上再铺以数百根8米长的枕木,枕木上再铺石板石条起拱,建筑技术十分独特。

百花潭桥上正在修建的望仙桥

万里桥拆除后,在原址修建了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以后又在桥的上空修建了高架桥。

为让人们还能瞻仰古老的万里桥英姿,成都市政部门在百花潭桥上游不远的南河上新修了一座望仙桥,就是仿原来万里桥的样子修的,也有人叫它为“

新万里桥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

成都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府南河边的万里号邮轮,藏了太多都市传说和花边新闻

府南河边的万里号邮轮,藏了太多都市传说和花边新闻 原创 刘看看 试物所

是的,成都有艘轮船。

不是人民公园湖里划双桨的小船。而是在成都这个内陆、盆地城市的河边的,一艘轮船。

听起来有点荒谬,但更荒谬的是,这艘船是水泥做的船形建筑,下不了水。

万里号在哪里,一个冷知识:在高德地图app搜“老南门大桥”,系统会自动定位到“万里号”。

熟悉万里号的人,会把它当作浆洗街老南门大桥附近的地标。

不熟悉它的人,只是当作路过的一个大型猎奇建筑。

但万里号上的故事,比它猎奇的外表,还精彩得多。

每一个路过万里号的人

都忍不住好奇:这船里到底是做啥子的?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这首诗的上半句,已经成了很多成都人在朋友圈发雪山照的经典文案。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的下半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成都也可以有对照,那就是万里号。

听说是费祎出使东吴的时候,诸葛亮在万里桥头请客摆席。

费祎感叹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万里”的名字就从这儿定下了。

后来想在这儿摆席请客的,就不止有诸葛亮了。

2003年12月某一天的《天府早报》上,对刚开业的万里号有这样一段描述:

“令人头晕目眩的现代浪漫休闲餐饮豪华巨轮。”

“蓉城现今独一无二的主题酒楼,2003年蓉城餐饮的惟一亮点。”

不知道是18年前的广告法没有那么多限制,还是这位记者前辈在当时是真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用词华丽浮夸程度直逼自贡知名青春疼痛文学作家。

这也侧面说明了万里号18年前,在成都的影响力。

@Lazy 回忆起小时候,只要去万里号上吃过饭,就已经很洋气了。

万里号邮轮上集齐了观光、品茗、棋牌、保健、咖吧、水吧、KTV、会所……

美食不光有火锅、川菜。

还有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墨西哥、日本、泰国及我国港澳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名肴名食……

听完这些描述,你尽管把格局打开,往大了想:这不就是大型农家乐,初代339吗??

初代“339”

万里号上的传说能连载三本《故事会》

2004年秋天的某个凌晨。

在成都老南门大桥的万里号旗舰娱乐会所,某一间包房门口,传来“砰!”的一声枪响。

一名男子头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不是香港电影《古惑仔之嗜血成都邮轮万里号》,而是2004年的一则真实新闻。

“包间门口,黑衣枪手,一枪毙命。”

是当时《天府早报》的新闻标题。

这一个小小的新闻,就是当时万里号邮轮上的会所氛围的缩影。

“小时候听一个叔叔说,万里号上有人妖表演。”

“听说那里的会所都是谈‘大事’的地方,来来往往都是哥老馆和扛把子些。”

“听说那时候中超球员,每次到成都必上万里号。”

“tou音上搜万里号,你会看到好多中年大哥在这里对暗号。”

关于万里号的众多传说,都像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府南河边的“闪电”段子。

传播全凭一张嘴,没有事实依据,但在时代背景下听起来却有那么一点点真。

三年前成都的酒吧数量就成为了全国第一,夜生活成了成都的代名词。

成都的年轻人们早就把唱歌喝酒蹦迪当成一种习以为常的娱乐方式。

坐着的哥师傅的捷达追过日落,最危险的地方大家都去过。

但时间倒回2004年。

那时刚刚拥抱千禧年,大部分成都人对于夜生活的想象还在旱冰场和莎舞厅。

突然有了如此大体量的魔幻娱乐场所,自然也就造就了一些极致的万里号传说。

万里号生锈的外立面

像是十年都没洗过脸

现在的万里号,远远看上去更像是栋烂尾楼,又老又旧。

@popo仔 记得有次一个外地朋友路过万里号,好奇地问他:

“这个船是从府南河打捞出来的什么文物吗?”

远看是蓝色的墙皮,走近一看是黑的。远看是白色的墙皮,走近一看,还是黑的。

只要你看过万里号外立面上层层堆叠的沧桑的污垢……

别说沉底府南河了,就算说万里号曾经在二战抢滩登陆过诺曼底我都会信。

一个人十年不洗脸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一栋楼十年不洗脸就是万里号这样的。

连船身栏杆上的装饰救生游泳圈,都从红白变成了黑色。

只有站在万里号船头下,才能感受到它曾经“乘风破浪”的气势。

阿杜来了忍不住要唱一句,我应该在船里,不应该在船底。

面对刀刃一般锋利的船头,感觉下一秒就会被并不存在的大浪掀翻。

睁开眼睛一看才回到连现实陆地。

船头划开的不是浪花,是楼上茶坊滴的空调水。

铁坨一样大的船锚,还有点大邮轮的气势。

看体积和重量,感觉这大铁锚掉在水泥地上,可以砸出一个猛追湾游泳池。

但最离奇还是万里号的船舵。

在背对万里号的5米开外,一个水泥墩子上安了一个孤零零的方向盘。

原来万里号是遥控船,不然没法解释,什么船的方向盘会在船体外面?

万里号一楼还是一些正常底商,除了大门紧闭的酒吧,就是药店、小超市、外卖店等小商铺。

特别是染靛街这一侧,街沿边看上去和正常街道无异。

登上轮船万里号

我在甲板上感受到了府南河吹来的海风

顺着染靛街,来到目前万里号的唯一电梯厅。

门口摆着密密麻麻的易拉宝,从谢师宴到酒吧到足疗按摩再到招聘广告。

像人生跑马灯一样,囊括了长大成人的所有体验项目。

走进接待大厅,虽然早就不是2003年的那些会所和餐饮了,但还是能从金灿灿的大门里的看得出一点当年的豪华。

接待大厅里写着每层楼的布局,5-8楼都是一家中餐酒楼,4楼是另一家足道按摩。

3楼有家club,正在打围装修,妄图以一己之力,嗨翻万里号锈迹斑斑的船体。

我只能站在一群准备上楼喝茶打麻将的叔叔嬢嬢之间,祝这家club好运。

4楼的足疗养生馆,也不把大家当外人。

直接在电梯里放了张洗jio宣传照,一点也不考虑我们要上楼吃饭的人的感受。

登上5楼海鲜酒楼,有种回到90年代TVB电视剧拍摄现场一样,处处都是充满年代感的富贵。

味道不好说,价格倒是很亲民。

穿过酒楼大厅,就是万里号五楼的甲板。

屋顶上的假草都枯萎了,花盆里的真草还在野蛮生长。

站在船头,举目远眺,视野正好被高架桥卡得死死的。

仔细感受还是能吹到府南河上吹来的阵阵河风。

要是没有高架桥上的车声和喇叭声,应该还是可以骗骗自己的耳朵,这是在海边。

6楼的茶坊,应该更像是万里号的船长室。

茶坊的玻璃都是一整片天蓝色的,窗边还真的模仿邮轮做了栏杆。

可能这样透过玻璃看府南河的水就是蓝色的了吧?

茶坊的最前方,有一尊金龙,正对着府南河和高架桥,不知道有什么用,我们也不敢乱猜。

可能这尊龙才是万里号真正的船长和方向盘吧,毕竟假的船舵还在一楼的水泥地上。

8楼甲板草坪婚礼专用场地,被一扇生锈的铁门挡住了。

还好门没锁,我们才有幸看到了万里号的“头盖骨”。

草坪是假草,假草下面却是真泥巴地,下过雨之后一脚一鞋泥。

桅杆下面有扇门,打开之后仿佛打开了垃圾场。

只有走到栏杆旁边,才懂万里号当年凭什么能红。

没有了高架桥的遮挡,府南河景色一览无余。

不得不承认,万里号这个选址在当时还是对了的,就是没有一直对下去……

关于万里号没落的原因,比它的存在更充满都市传奇色彩。

信八卦的人,说原来的老板赌钱跑路了;

信玄学的人,说高架桥挡了大轮船风水财路;

信科学的人,说被对门的耍都抢了生意……

事实上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太旧了。

历史悠久如八二小区,老小区的外立面都在一栋栋翻新,你万里号却十年都没洗过脸。

成都还带得动这艘船吗?带不动。

青山不改,府南河水长流,城市更新换代,只有万里号越来越旧。

现在还对它的辉煌过去津津乐道的,只有tou音上那些好汉只提当年勇的中年大哥。

剩下的成都年轻人,匆匆路过,瞥一眼,对它的好奇心只能保持三秒——路过之后就忘了。

万里号这一艘旧船,不但下不了水,更翻不起浪了。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知道什么万里号传说

/本文作者 刘看看 /

看什么看不许看

原标题:《府南河边的万里号邮轮,藏了太多都市传说和花边新闻》

成都“南门”到底指的是哪里,还有东、西、北门? - 知乎

作为老成都,希望这个回答你能满意。

成都人口中的东南西北门,从我小时候就是口头禅了,这个说法具体要推到最早什么时候产生的,我也不清楚。大致因为成都古时候跟大多数大点的城市一样,是被一圈城墙围起的,分别在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大门,解放后城墙被拆除(可惜),随着城市的扩大,新建的城区大致也是朝着这四个方向拓展,人们就自然容易以方位来形容自己住的位置。至于为什么成都人跟其他类似城市(比如西安)的人不同,把这个习惯性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我看来原因应该是成都在解放后在城市方位上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分布特征。

老城区以北主要是以铁路局、军区为代表的大型机关场所所在地,加上成都火车站位于正北方向,来往人流众多,这个区域没有繁华的产业但是车水马龙,所以成都土著戏称“北乱”。

老城区以东主要是工厂密集聚集区,这里大大小小的工厂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后逐渐步入衰退,被成都土著自嘲为“东穷”。你多半吃过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就是这里的下岗工人创造的。

老城区以西主要是大小国企政企事业单位的聚集区,这里以杜甫草堂、浣花溪周边一圈为代表,环境雅静,被成都土著戏称为“西贵”。

老城区以南主要是华西坝的教会学校造成了这里空旷肃穆的学术气氛,所以成都最早的高端民用住房就被开发商选在了这个区域,从最开始的玉林,到后来的桐梓林、棕南棕北、再到后来的美领馆也建在这里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被成都土著戏称为“南富”。

现在来正式回答你的问题,你想知道“南门”到底是指什么范围,我只能这么说,最早的南门是指锦江大桥以南,到一环路跳伞塔以内这个区域,主要是指华西坝;后来拓展到二环以内,同时两边像扇形扩大,往东沿科华路一条线覆盖了棕南棕北区域,往西覆盖了肖家河神仙树区域,这些区域都被纳入了南门。再后来除了沿天府大道一直往南的正南区域外,东边的科华路继续往东南方向延伸成为更大范围的南门,西边的益州大道和剑南大道继续往西南方向延伸,其沿线的区域也被认为是新的南门区域。

总之成都的东南西北门,这里的门早就没有了,只是称呼习惯而已,所谓东南西北门指的就是这四个大的扩城方向,其区域不是固定的。不过什么东西都在心理上有个边界,比如成都往南疯狂扩张到科学城,就很少有本地人再称呼这里是南门了,因为这里距离最早的南门,华西坝,已经有30多公里远了,这里可能会成为成都未来另一个中心区域,所谓往南到极致就转变了,不再是南门而是中心了,有点否极泰来的意思。

从锦官城到锦官驿_腾讯新闻

成都老南门大桥,前身为万里桥

蒋蓝文化随笔系列——

从锦官城到锦官驿

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逐渐成为中国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枢纽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成都在蜀汉时期的发展非常大,刘焉父子治蜀,府库充盈;刘备父子继之,达到商贾云集,人口摩肩接踵之地步,蜀锦在这一时期发展十分辉煌,从此,蜀锦成为了蜀文化飞向世界的一张华丽名片。

唐玄宗统治时期,益州每年向朝廷交纳的各种纺织品在10万匹以上。其中的蜀锦则是享有盛誉的“成都造”。

清朝皇城坝,今四川省科技馆

锦城的来历,自然与蜀锦相关。汉时,蜀锦偕云锦、宋锦、壮锦而名声鹊起,国人争购,国库财赀,赖于此,故朝廷设衙,名曰“锦官”,专门负责其事。诸葛亮入蜀后,更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丹阳记》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种桑养蚕织绵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桑锦是农本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诸葛亮率先垂范,精心组织,使成都平原到处是“栋宇相望,桑梓接连”,“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的景象。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蜀锦的发展。杜甫有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等名句。《水经注》云:“夷里桥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它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锦江南岸,与现在的武侯寺相邻。“锦官城”遂为成都别称,而“锦城”则又为锦官城之简称。

明代朱椿蜀王府

与此相关的锦官驿,也引起游人的兴趣。“锦官驿”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从汉代起,一些专门供管理养蚕织布的锦官们南来北往居住的客栈在成都应运而生,于是便留下了规模宏大的“锦官驿”。这里保存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老宅大多有雕花的窗棱、穿斗的梁柱、青砖的围墙、高高的门槛,抹泥的壁墙,四方的天井,高翘的飞檐,代表了川西民居的典型特点,至今已经历经百年风雨,让游人流连忘返。

基本可以判定的是,马可•波罗到达和离开成都的 时间, 应大致在1279——1280年之间。

威尼斯人记载说:“穿山越岭,走过二十个驿站之后,来到了蛮子省境内的一片平川,那里有一个名叫成都府的地区。它的省城是一座壮丽的大城,也使用同一名称。”

马可•波罗一行经过了几十天的艰难跋涉,连绵不尽的秦岭山脉使他感到疲倦和绝望。而就在此刻奇迹出现了。他闯入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更重要的是,在这平原的深处,静卧着一座富丽繁华的都城——成都。徜徉街头巷尾,马可·波罗看见大小的河流在街旁交汇,河中是往返穿梭的木船,桥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鸟瞰老街

“这座城市大小河川都发源于远处的高山,河水从不同的方向围绕并穿过这座大城,供给城市必需的用水。有些河川宽达八百米。有些则宽二百米,而且都很深。大川细流和城下各条支流合成一条大江,东流入海。完成全线航行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沿河两畔有着许多市镇和要塞,河中船舶舟楫如蚁,运载着大宗的商品,来往于这个城市。”

这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最让我们熟悉的描述,这分明是对锦江的生动描述。《游记》里记录的一切:小桥、流水、人家,蜀地雾气弥散,让马可·波罗怀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威尼斯。“感谢上帝!”马可•波罗大发感叹:“在走过这么多险要的路程之后,让我见到一个水城,见到几丝与故乡相似的景象。”

“内有一座大桥横跨其中的一条河上。从桥的一端到另一端,两边各有一排大理石桥柱,支撑着桥顶。桥项是木质结构,装饰着红色的图画,上面还铺有瓦片。整个桥面上排列着工整的房间和铺子,经营各种生意。其中有一幢较大的建筑物,是税官吏的住房。凡经过这座桥的人都要交纳一种通行税。”

东门水码头

他对锦江河道宽窄的描述,也大体符合江水涨落的实情;成都顺江而下通达东海的路途,其描述大致准确;锦官驿就在廊桥正对的北岸上,纺织品税收在他眼里成为了“通行税”。如今的安顺廊桥是三孔仿古石拱桥,虽没有大理石的柱子,但依稀可以想象,那座元朝的雄伟“大桥”,不但是贸易往来、税收的集散地,而且是出入成都的要津之一。

这些非虚构实录,有力见证了马可•波罗亲眼目睹的成都城生机勃勃的市容。

自马可•波罗之后有更多的欧洲人,出现在天府之国的地域:1328年,意大利传教士和德理来成都;1618年,葡萄牙人傅汛际途径成都;1640年,意大利人利类思到四川成都传教;第二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后人安文思来到成都协助利类思传教,后来这两人出任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天学国师”;1702年,意大利传教士毕天祥、穆天池等再次入川……

船过望江楼

季羡林先生精辟指出:“古代西南,特别是成都,丝业茂盛,这一带与缅甸接壤,一向有交通,中国输入缅甸,又通过缅甸输往印度的丝的来源,不是别的地方,就正是这一带。”同时,三星堆古蜀文化也经由南方丝绸之路传向近东和欧洲。中外文献和考古发现表明,蜀锦从南方丝绸之路传到南亚,再传到近东、欧洲。这充分体现了成都作为纺织品输出地的重要性。

1378年,成都重新以青砖、长条石筑城,周围22里,城墙高3丈4尺高,西至同仁路,北到北大街,南到新南门,东到天仙桥北街、南街。城市东西距离九里三分,南北距离七里七分,所以旧时的成都流传一句话,就叫“穿城九里三”。

水井街酒坊,在明清成都城东门外,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此处设锦官驿。在府河与南河(锦江)交汇处,锦江北岸有合江亭,此亭毁于南宋末年战火,明朝在此设立锦官驿站,于是逐渐形成的街市延至今九眼桥(万历二十五年,即1597年修造成,当时称洪济桥,镇江桥)。

东门城门洞街景

明朝的锦官驿十分热闹。对站有旱夫、司库辨夫、厨子、站船夫,马100匹,船8艘;抚院轿夫、伞夫,布政司、按察司、分巡道、督粮道、提学道、驿传道及其督捕、清军、理刑的伞夫、轿夫驻扎址地;布政司、成都府的知事、照磨、核校、案牍等办事人员住在这里。锦官驿有各类吏卒差夫376人。他们各自有工食银,共计银2682两4钱。每年养马费银2600两。船费银数十两至数百两(每船3两,修船费另支)。锦官驿还住有迎送京堂官过境、还乡、致仕的民夫,每位官员拨5名人夫,每名银7两2钱。锦官驿四五百个当差人,每年开支五千多两银子,这是水井街酒坊的市场与购买力。

东门之外,距驿站不远处有“递运所”,这里各类当差人有302人,马船7只,红船12只,每年拨经费银2643两2钱(修理工船之年费)。这也是水井街酒坊的市场之一。

南河(锦江)小景

为什么蜀锦的巨大产出会影响城市的格局?在于当时的锦江一带的万里桥等地,逐渐成为了蜀锦的要津,商铺、酒楼、茶肆、旅店、乃至烟花业高度发达,大量的剿丝、刺绣、印染、运输等手艺人、役夫、商人生活在锦江一线,成为了当时成都最为活跃的“经济人”。

南来北往的商人,赋予了锦官驿海纳百川的气象,他们给成都带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百余年前,几位商人在锦官驿的东岳庙办起了学堂——私立锦官驿小学。1909年,10岁的陈毅成为这里的小学生。正是在这里,他的本名陈世俊改为“陈毅”,帮他改名的是锦官驿小学老师裴野堂。当时的学校,也随着这条街的改造而拆除了。

老九眼桥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豹子头荐书——

豹子头蒋蓝书院——

各位小伙伴,书院本月的阅读分享会将在4月23日晚八点举行,本次阅读分享的内容是公众号前面三期推送的蒋蓝新作《鸦经》,由作家庞惊涛对作品进行点评,作品朗读者冯耀教授。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让我们一起通过网络相聚书院,分享阅读的心得和喜悦,欢迎各位小伙伴继续加入我们。

成都老南门的东西巷子

原创: 闲谭编辑 平叔闲谭

成都老南门的东西巷子

作者 ▏姚锡伦

东巷子何以更名为黉门街,西巷子为啥改成染靛街,那就得从清末民初说起……

大凡年事已高的“老成都”都知道,从城里出城下老南门大桥——也就是万里桥往东拐的那条街原先并不叫黉门街,而叫“东巷子”;往西拐的那条街原先也不叫染靛街,而叫“西巷子”。

有光绪五年(1879年)成都地图佐证,的确如此。至于后来东巷子何以更名为黉门街;西巷子为啥改成染靛街。这当中又发生过哪些值得追述的往事?那就得从清末民初说起。

东巷子黉门街

原来东巷子更名为黉门街是与1910年“存古学堂”的创办有关。

光绪29年(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确立高等专门学堂体制,随之“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席卷全国,四川地区自1906年起相继举办了法政学堂、藏文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存古学堂五大专门学堂。其中于1910年(宣统二年)7月20日创立的存古学堂,是五大专门学堂中成立最迟的一个。

簧门街(姚锡伦拍于2019)

辛亥革命后,存古学堂几经更名最后于1927年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存古学堂与其它新式学堂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对国粹推崇备至,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沟通古今、切于实用为宗旨”,强调“专以尊孔为主,崇尚道德,期养成高尚之学风。”学生国学根底要求较高,年龄放宽到40岁,主要在前清举人、贡生、秀才、监生和新式中学堂学生中遴选。其校长、教员基本上都是前清遗老,有功名的饱学之士,先后有谢无量、刘师培、廖平、吴之英、骆成骧、宋育仁等蜀学宿儒。

一生经历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1884—1964)先生于1910年为首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校长)。这时谢无量年仅25岁,“众学子甚轻无量,故意多所问难,殊一经接谈,大为震惊,不意‘翩翩一少年’之无量,竟能引经据典、从容解答,其政既博,其议尤精。众始悦服”(见邓穆卿《名流谢无量》一文)一时之间,“存古”声名大噪,蜀中学人皆以读为幸,培养不少人才。如蒙文通、陈志学、刘晦愚、杨子敬等均出之门下。

后来存古学堂改为四川国学学校后,还有一大特色:学校办书局、出刊物。这是其他专门学校所没有的。出有《国学荟编》月刊共63期,木刻在全国发行,影响很大。经校定、刊印的重要古籍图书有三百多种,在青石桥设店销售。并在审定乡土志,搜访乡贤遗书,参与续修四川地方通志和光复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学校堪称为四川乃至国内的主要国学研究中心之一……

存古学堂是以国学巷(此巷辟于1925年)杨遇春别墅旧址作校舍创办的。存古学堂既设,于是在民国之初即顺理成章的将门前的东巷子更名为黉门街。《后汉书·仇览传》:“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黉,即古代的学校。黉门,即为学宫大门,旧时士子考上秀才,便称“身入黉门,天子门生。”存古学堂旧址,时为“四先生祠”。从学堂选址即可看出其倾向性,“四先生”者,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也。均是奉程朱理学为圭臬的宋代大儒,尤以鹤山魏了翁最为著名。其后因学校屡经变革,祠遂不存。其旧址曾改为济川中学校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成都第十六中学校。

改革开放之初,黉门街曾经还创建过“成都大学”。想必这事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是闻所未闻。据《档案见证.高校篇》(四川省档案局编)记载:“1978年9月25日,在黉门街小税巷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电话室里,召开了第一次建校工作会。当时只有一張课桌,两条长木凳,一部电话,一只白炽灯泡,被戏称为成大“五个一”工程,真实反映了成大建校之初的艰难情景。

1978年成都大学建校时的大门

校园不足8亩地,有16间教室、10间平房和一个食堂。首届招生547人……校牌上的“成都大学”四字也是请人在白纸上书写,然后贴在墙面上”的。

1940年春,成都曾发生过一起“抢米事件”,地点也在黉门街。事件的起因是国民党当局滥发纸币,引起法币贬值,导致物价飞涨。加之抗战时期的成都不仅有大量外来人员涌入,且要全力筹措军粮支援前线,因此市场粮食供应本来就紧张,可部分军政官员、豪绅、奸商却大搞粮食囤积居奇,致使成都地区出现了人为“米荒”。

3月14日这天,饥民纷纷奔向黉门街重庆银行仓库呼求开仓售米,发生市民哄抢大米事件。国民党在蓉军政当局即派军警宪前往镇压,省会警察局特务逮捕了成都进步报刊《时事新刊》记者共产党员朱亚凡。然后篡改口供,伪造文件,诬指“共产党省委发动抢米风潮,朱被派任现场指挥。”即由成都行辕将朱公开枪杀。

事后,蒋介石借此批准很快成立秘密特务领导机关“四川省特种委员会”。继而大肆搜捕共产党地方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罗世文、车耀先、郭秉毅、汪导予等二三十人,以后分别监禁、残害于重庆或成都。

没想到,到了1966年,一场名为“破四旧、立四新”实为打、砸、抢、抄、抓的“革命”行动来势凶猛。突然间把包括黉门街在内的成都一大批有“四旧”之嫌的街名统统换成了“革命”的名字。就连当时的四川日报都不得不以《接受革命小将倡议支持革命造反精神,成都决定更改一批街道、公园、影剧院名称》为题进行过报道。报道说:“……从南门大桥(黉门街)至小天竺街东口为红专西路。”(见《百年激荡》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177页。)

殊不知,那次改名世人并不看好,也不认同。在1981年成都地名普查时,尊重历史,顺应民意,这才恢复了“黉门街”的街名。

很巧,就在“黉门街”复名挂牌不久,我家即乔迁到了这条街上,住在南桥商场东侧,有四幢四层楼高红砖房的一个纯居民大杂院里。

那时,这杂院是从不设门卫的,当然大家就更不知物管为何物。卖菜的、收荒匠、引车卖浆之流尽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虽说是住的楼房,但家家住房面积都很狭小,一般仅有10多平方米,福气好的顶多也不过20来平方米。且都谈不上有啥子客厅、卫生间、厨房和阳台之类。而最让人烦心的是每层楼近十户人家才共有一个小得来不能再小的旱厕。于是有人编了四句顺口溜把当时的情景调侃了一番:“进门就见床,室内无厨房。十家共一厕,煤炉搁走廊。”

当时我家就在临街那幢楼的二楼上,底楼正中即有一个储粪大坑,粪坑常年屎尿横陈,空气中老是弥漫着不快的味道,迫使着许多人家不得不将窗户紧紧关上。好在楼房与人行道之间筑有红砖围墙可将粪坑围在其内,要不然,街上行人见之,恐怕都会眉头紧皱,匆匆绕过。

欣逢上世纪90年代府、南河综合整治,加之旧城改造兴起,黉门街即大变其脸。原本一条窄街陋巷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一条车辆如织的通衢大道。街扩宽了许多,两侧破旧民房全被幢幢高楼取而代之,我曾住过的大杂院早就没了踪影,就在原址,重新建造了一幢与“万里号海洋巨轮”隔桥(老南门高架桥)相望的“麦田记忆私家菜馆”高大楼房。

街之南侧的29号,即是武侯区教育局所在地。走到教育局旁边的25号大门口,“红专西路小学”六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才让人醒悟——黉门街百年历史之中,确实有过短暂的15年叫红专西路。

其实,红专西路也好,黉门街也罢,它只是这条街的一种标签或一种符号而已。但于我这个“老成都”而言,我却更偏爱用她的“乳名”——东巷子呼唤她。不知这是一种习惯?还是一种情怀呢?

西巷子染靛街

“过了南门大桥——也就是万里桥,向右手一拐,是不很长的西巷子,近年来修了些高大街房,警察局制定的街牌便给改了个名字,叫染靛街。”这段文字见诸李劼人先生所著《大波》一书。

染靛街(姚锡伦拍于2019)

那么成都的警察局是何年才出现的呢?据《成都文史资料选辑》记载是“始于1902年,当时岑春煊署理川督,奏准清廷成都试办警察,以保甲局改为警察局。”由此可知,将西巷子改名为染靛街肯定是在1902年之后。至于具体是何年?笔者尚未见有确切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西巷子原为染靛业集中之地,故后来才以“染靛街”更名的。

成都大规模旧城改造之前,染靛街不算长。街长仅有246米,宽7米,沿街多平房店铺。街南曾有解放南路旅馆、城南粮管站、饲料公司、成都制锁厂……

街北西口,是“曾兴发大茶铺”。“老成都”都知道,在没用上自来水的年代,“成都之水,可供饮料者,以河水为佳,因源流来自灌县之雪山也。”(引自《成都通览》)于是过去成都人都有个爱喝“河水香茶”的习惯。

为招徕顾客,许多茶馆都会特意挂上个“河水香茶”的粉牌以示与井水有别。但这当中也难免有一些茶馆是以此为幌子,而实际用作烧茶的水却是比河水次之的井水。但上曾兴发大茶铺喝茶,谁也不会遭遇用井水冒充河水泡茶的这等不快之事。因为这家茶馆就开在南河边上。烧茶师傅只消一抬脚,便尽可在河中汲到绿色天然、清澈甘冽的南河水,然后再将其过滤、煮沸。用它来泡茶“口味纯正、甘甜沁人”,那绝对是没的说。

难怪在老街坊的记忆中,每天到这里来饮茶的老茶客是川流不息,从没间断过,哪怕是在寒冬天麻麻亮的清早八晨。

再看看街北之青瓦房沿南河南岸一线,则有好几家吊脚楼参差错落镶嵌其间。其楼临水而筑,一端紧靠岸体,另一端则依托河滩砌筑的砖柱或以石墩、圆木支撑,悬空而起,成为“江上楼,高枕锦江流”的独特景观。老百姓则形象地呼之为“吊脚楼”,此乃南河(染靛街)一旧景。无须增加宅基地,只将河滩巧加利用,便可得“近水楼台”,这的确不失为南河人家的一种聪明之举。

图左为染靛街

楼主一般是住家户,然因从古至今“万里桥边多酒家”,一些精明的店老板便看中这吊脚楼的水乡风情,也许还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就在这里开张做买卖。万里桥南、染靛街之东,以经营传统川菜小有名气的肇明饭店便是其一,的确在此享用美味佳肴别有一番情趣。春秋之时,邀友二三,登斯楼也,推窗下望,则见流水潺潺,鸭儿上下游弋戏水。笑谈中,把盏小酌,凉风拂面,好不惬意。

待到酒酣耳热杯盘狼藉买单时,店家结帐的方式也很特别,向来是以清点桌上盘碗作为计价的依据,这应该不会有错。但也不尽然,本土街坊有传闻耳食,言有“恶搞”食客,大快朵颐之后,趁着店家不防,择其桌上空盘一二,迅即推窗抛入河中。算账时,店家虽心生疑窦,却又有口难言,自认哑巴吃黄连。后,枯水期至,水落盘现,方才恍然,很是无奈,只能讪讪骂道:这狗日的……传闻是否真有其事,想来亦有可能。

改革开放之后,染靛街被辟为农贸市场,由国家工商部门实施规范化管理。市场很长,从染靛街西口往南拐,一直要拉到整个一条凉水井(街)。其各路生鲜猪、牛、羊、鱼、虾、禽蛋之类以及时令鲜果蔬菜是应有尽有。

市场临街铺面有家“陈记海椒面”小店,所售之海椒面全用地碓窝人工舂制而成。购者,多是些熟脸貌儿、老买主。时而有自封是“辣妹子”的老外,也到这里来“凑热闹”,还要专挑最辣的买!小店店主有一女。就在我当知青带队干部、恢复高考那年头,她即是我所驻公社的一名知青。我经常看见她蜗在生产队里,从早到晚,除了攻书,还是攻书。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她老家所经营的“陈记海椒面”小店风采依然,可她却“人面不知何处去”。前不久,我偶遇她弟,这才得知,她一家子早已移民美国。但她时不时都要回来看望日夜想念的亲人以及生她养她的这方水土……

上世纪90年代,锦江之上架起了一座宛如彩虹一般的“南河桥”。(民间都习惯呼它为彩虹桥)又在桥之南,将沿河的倒桑树街拦腰劈成东西两段,从中穿越新开通了一条通往武侯祠的“通祠路”。倒桑树街被一分为二后,其西段依旧叫倒桑树街;其东段则顺势加盟到毗邻的染靛街,与其合二为一。这样一来,染靛街的街长,就比过去增长了许多。

不久,染靛街的全新打造与南河综合整治即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老街上所有的陈旧民房顷刻间全被拆光,当然,沿河的吊脚楼亦随之没了踪影。

万里号(姚锡伦拍于2019)

尔后,就在当年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的饯行之地万里桥头,即今之染靛街东头新建了一艘“万里号”海洋巨轮,楼高八层,可谓宏伟壮观,成为锦江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是都市人美食、品茗、娱乐,忙里偷闲的一处胜景。

街之西沿河一段有新打造的一处全由石料砌筑、有石栏护卫的“万里码头”。在此品茗,江阔天空,锦江美景一览无余。虽不见“门泊东吴万里船”,但却有“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段之南侧则更有南河沿岸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餐饮娱乐休闲区,名“耍都”。入夜,霓虹闪烁,人流如织。满座高朋宾客拥,帅男靓女人人乐。齿颊留香兴味浓,快似神仙逍遥游。有《耍都赋》石刻碑立于其间,赋曰:“悠悠天下事耍字大文章”、“春江花月处无耍不成都”……

原标题:《姚锡伦 ▏成都老南门的东西巷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