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朝鲜:朝鲜人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如何?对中国人的感情怎么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来中国留学的朝鲜人 走进朝鲜:朝鲜人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如何?对中国人的感情怎么样?

走进朝鲜:朝鲜人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如何?对中国人的感情怎么样?

2024-06-24 0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朝鲜和中国同为东亚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相近的文化印记。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其实绝大多数的朝鲜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是相当友好的。

尽管朝鲜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摩擦与纷争,但两国人民整体上还是有着较为深厚的情感。

抗美援朝奠定深厚友谊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霸权扩张的目的,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若中国坐视不理,美国极有可能在征服朝鲜后实行殖民统治,将朝鲜转变为其在亚洲的战争中转站。

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旦侵略朝鲜成功,中国的国土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

即便当时才建国没两年,新中国尚处于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阶段,但对于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既是出于人道主义反帝反侵略的正义之举,又是间接保卫国土安全的迫切需求。

于是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越过鸭绿江,来到异国他乡征战。志愿军战士的装备落后、作战环境恶劣,但他们硬生生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战胜了美国侵略者。

多少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至今都有英烈的遗骨尚未还乡。

对于朝鲜人来说,这段鲜血浸润的历史更是难以忘怀的。作为被入侵的一方,朝鲜同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即便是知道中国志愿军是为了间接保家卫国,但这份雪中送炭、避免朝鲜灭亡的深厚情义,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代朝鲜人的心里。

当时的朝鲜军队装备非常落后,士兵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且补给线也无法得到合理保障,很容易被美军空袭切断补给。

正面战场上面对军备精良、体格强健的美军,面对大炮、坦克、飞机等先进战争机器,朝鲜军队几乎生不起抵抗的念头。未战先怯、战力悬殊,若无中国志愿军参战,朝鲜难逃亡国灭种的厄运。

尤其是在老一辈朝鲜人心里,对中国军队、中国人民的感情是极其厚重的,甚至说许多朝鲜老兵在听到志愿军的冲锋号都会激动得不能自已、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挺直腰板敬礼。

朝鲜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近代史会着重教学。对于抗美援朝战争这场足以改变朝鲜命运的重大战事,朝鲜的历史课本上详细阐述了战争的始末,对英勇奋战最终击溃美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是颇为推崇。

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使得朝鲜人对中国人的良好印象根植心底。除此之外,每次朝鲜举办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也都少不了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缅怀其伟大牺牲。

在朝鲜的新义州等地区修建有抗美援朝纪念碑,并镌刻有中国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名册,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永远烙印在纪念碑上,也烙印在朝鲜人心中。

朝鲜人感恩中国的援助

近代以来中国与朝鲜之间有着相当多的援助,其中以我国对朝鲜的援助居多。

除了派出数十万志愿军战士远赴朝鲜战场浴血奋战外,中国还帮助朝鲜进行了战后建设。

当时的新中国要面对着内忧外患:内部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与资源进行各行业的基础设施与秩序的重建;而外部还要面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裁、施压、封锁。

说直白点就是当年新中国尚且处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阶段,但即便如此,在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将美帝侵略者驱逐出朝鲜土地后,我国仍留下了一部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帮助他们进行战后建设。

这份真挚的援助之情,比雪中送炭更珍贵,朝鲜人民也非常感动。当地人对于这些帮助他们保家卫国的战士们非常尊重,村民们经常为志愿军战士送去衣服和食物,并帮助他们搭建住宅,让战士们的衣食住行不用发愁。

朝鲜战争结束后数年时间里,许多自愿留下的志愿军战士们忍受着艰苦的条件,帮助朝鲜人从废墟上重建家园。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轻工业、农业,甚至水坝、发电站等工程都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很快得到重建。

当年中国志愿军帮助建造的许多建筑和工程,被朝鲜沿用了几十年后才翻新,甚至部分水坝一直用到今天都还在正常运转。

时间推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朝鲜发生大饥荒。就连国库储备粮读消耗殆尽了,依然远远不够赈灾。我国及时送去了大米、小麦等粮食救急,并调集了一批耐存放的制成食品驰援朝鲜。

这批粮食能称得上是救命粮,因为中国的援助,朝鲜有无数在生存线边缘挣扎的平民百姓得以活命。

中国对朝鲜的援助几乎都是无偿的,志愿军驻扎朝鲜的八年时间里总共帮助修建了公共建筑约九百座,桥梁约四千座,房屋超过两万间……

此外中国还对朝鲜无偿捐赠了超过两千万斤粮食,并于1950至1957年间拨款援助了总计超过150,000亿人民币,用于朝鲜政府进行战后重建。

八年建设结束,久久阔别家乡的志愿军战士终于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而这么多年的相处中,两国人民早就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情谊。

战士们回国时,许多朝鲜居民都自发地全村倾巢而出,为淳朴善良、无私付出的中国志愿军送行。

他们眼含热泪,虽然自己也并不富裕,但还是各自拿了农家自制食品、土特产等等,坚持要送给志愿军。

战士们也十分不舍,这些质朴的人们像极了自己的远在故土的乡亲们。

而朝鲜人也是知恩图报的,其实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朝鲜就为东北解放军提供了一系列的援助。

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毫不犹豫地为我军送来了缴获的日军先进武器,并且还分批送来援助物资,有弹药、保暖衣物、急救药品等等,解决了东北解放军的燃眉之急。

后来中苏交恶,朝鲜也没有做出落井下石之举,反而是坚定地站在中国这一边,不惜间接得罪苏联。

可以说中国与朝鲜之间的交情还是挺深的,尤其近代以来多次相互施以援手,让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经济发展促进了解

曾经中国历史上有着一段动荡的时期,这也给朝鲜人留下了一些刻板印象。加之朝鲜常年闭关锁国,对外界的信息较为滞后,因而许多朝鲜人认为中国这些年还是保持着闭守和落后。

但实际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而经济腾飞带来的最直观反馈,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与精神生活都迈上了新台阶。

与此同时,朝鲜因为闭关锁国政策,与国际脱轨的程度越发严重,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为落后和闭塞的境地。

朝鲜人民也逐渐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水平和国家发展状况,民意逼朝鲜政府改变了治国策略。近几年来朝鲜也解除了长期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包括边境、海关、互联网等等都解除了封锁与限制。

同处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老大哥”与“好邻居”中国,成为了朝鲜解除闭锁禁令后、要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经济合作的首选对象。

许多朝鲜高层领导人都没有亲自访问过中国,并且因为闭关锁国导致的信息闭塞,就连他们也对中国如今的发展情况并不完全清楚。

通过国际权威数据可以得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个震撼的消息对于朝鲜人来说与固有认知之间太过割裂,导致他们都不太相信。

在展开深入合作前,朝鲜也派出了官员来到中国进行访问和考察,得到的考察结果令朝鲜国内非常震惊。

自上而下的“破冰”以后,中朝两国之间的互访变得越发频繁。随着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发全面和完善,许多朝鲜人亲自来到中国看过以后,才感到惊愕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如今的发展已经颠覆了想象。

高楼大厦、车流如织、金融商圈,这些不过是大城市中最常见的景象。生活上也有手机支付、外卖、快递等便捷服务,让体验过的朝鲜人无不啧啧称奇,以至于回到朝鲜本土感到颇为不适应。

很多朝鲜居民因为信息闭塞形成固有印象,加上某些居心不良的媒体刻意宣传,导致他们还认为中国依旧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景象:人们吃大锅饭、骑自行车、实行公有制分配、计划经济等等。

但随着一部分与中国有深入接触的朝鲜人回国后,有更多的朝鲜人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此同时朝鲜闭锁令的结束,也让朝鲜人能够自由上网,通过网络渠道刷新他们对中国的认知。

近年来我国的软文化实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上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份“名片”。

对于朝鲜人来说同样如此,他们通过我国的优秀文娱作品——例如小说、影视剧、游戏等等,从一个生动的侧面感知到了中国如今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只有一个自由、民主、富足、发达的国家才能在文化软实力上展现出自信与强大,如此一来某些不良媒体口中妖魔化的中国形象也就不攻自破了。

继往开来,中朝关系看今朝

朝鲜人对中国的看法是较为复杂的,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友善的,不过历史上毕竟两国长期不平等,朝鲜常年作为中国的附属国而存在。

不过国际关系日新月异,如今朝鲜人对中国不再充满敬畏情绪,而是以国际化的、开放的、平等的目光来看待中国与中国人民。

两国之间的合作更是基于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不存在中国凭借大国优势,在合作条款中为自己谋取不平等利益。

朝鲜的教育程度较高,大学生很多,甚至去农村随便抓个农民都是高中生。他们识字率极高,也对历史很了解,对于中朝之间的深厚渊源也知之颇深。

许多新一代的朝鲜人都比较务实,他们了解历史上中朝关系紧张的时刻,但更倾向于崇敬、向往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对朝鲜鼎力相助,让朝鲜的发展至少加速了五到十年。

此外,朝鲜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还是想避免被战争波及。朝鲜地处东亚关隘,是为兵家必争之地。四周大国环伺,而朝鲜本身的军事实力又较为薄弱,一旦发生战事,它连自保的能力都不具备。

为此中国也出于自身国土安全考虑,为朝鲜提供军事技术援助。朝鲜将自己武装起来后,其他国家想通过朝鲜登陆、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就会困难许多。

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建设水平,这使得绝大多数务实的朝鲜人对中国无比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未对外入侵,这也使得历史上蒙受中原王朝阴影的朝鲜能缓一口气。

闭锁令结束后,很多朝鲜人都来到中国旅游或者是扎根发展。他们认为中国就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相比于朝鲜简直是“人间天堂”。

来到中国发展的朝鲜人通常会从事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朝鲜的特色饮食、民族歌舞吸引着许多中国人前去一睹异域风采。

这些朝鲜人发现只要勤恳踏实干活,在中国一个月就能就能挣到朝鲜几个月的工资,更不想回去了。

而中国便捷的生活服务,例如无现金支付、外卖送餐、发达的快递物流等等,都让这些朝鲜人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愈发体会到了中国与朝鲜之间发展程度的鸿沟。

这批人在回到朝鲜后,不自觉地成为了宣传中国的活招牌,吸引着更多朝鲜人对中国、对中国人民产生好感。

所以总体来说,尤其是2000年以后,朝鲜人对于中国、中国人民的看法是非常尊敬、友好、积极的。中朝关系也将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闫红果.21世纪以来中国对朝鲜救灾援助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3,25(01):73-80.DOI:10.16147/j.cnki.32-1569/c.2023.01.001.

[2]郑智超.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式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17-26.DOI:10.14168/j.issn.1672-8572.2023.01.03.

[3]金傲寒.功勋永恒:朝鲜政府向志愿军授勋始末[J].军事史林,2022,71(02):20-29.

[4]汪宁,田建.一位志愿军战士的朝鲜岁月[J].世纪,2021(01):22-25.

[5]刘玉桃.永不磨灭的记忆 追寻先辈在朝鲜的战斗足迹[J].政协天地,2020(11):59-6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