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泾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2021年度泾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2021年度泾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2024-07-07 0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我县在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产业发展,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部署,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发展重点和任务,全方位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12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756.03万元,村均29.11万元。全年新增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7个,总数达到30个,占比23.3%,同比增长131%,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章渡村、龙潭村、查济村和花林村);经营性收入20-50万元的村31个,10-20万元的村68个,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现将我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职责

据中央和省市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文件精神,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21年泾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对19个扶优扶强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下达扶持资金850万元,有效促进了扶持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已建成项目10个,5个在建中,形成收益41.3万元,农户受益10万元;方案明确了全县的年度总体目标和各村具体发展任务,截止2021年底,上述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牵头调度。自5月份开始,实行一月一调度制度,7月份开始实行月通报制度,至12月底,印发通报文件6次,每月初,由县主要领导在重点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调度,问题直接点到具体乡镇、具体村,确保责任压力逐级转导,工作任务层层压实。到11月底,全年发展任务提前完成。

二、围绕重点任务,深挖发展潜力

(一)围绕乡村振兴,高位推进工作

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对乡村振兴有力支撑的重要作用,高位推进,加大投入,保证集体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三乡工程”作为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经验,并被省政府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了宣传推广。截至12月底,经各乡镇调查摸底,摸排出4430间闲置农房、560名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在外人士,编制135个产业招商项目。通过“三乡工程”,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9个,吸引68名在外人士回乡,引进57个企业下乡,实施各类产业项目227个、总投资达68亿元。如上海商人投资开发章渡老街,总投资10个亿分三期建设,为“江南千条腿”的章渡老街带来新的生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五年共捐赠1000万元,用于蔡村镇小康村“林下”产业发展;丁家桥镇黄和平等投资1.63亿元,建设宣纸综合大市场,成为促进宣纸书画纸等传统产业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在“三乡工程”的示范引领下,通过人才、资金、技术引进与培育,极大地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农村价值的新发现、功能的再开发。

(二)围绕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继续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盘活利用好农村闲置资源、资产、资金,探索将农村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等独特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径,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自2017年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县已建立了14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全部实现了登记赋码,开设银行账户,并完成了账务分设工作,具备独立运营的条件。2021年初,琴溪镇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了琴溪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成为我县第一家股份经济联合社,开启了抱团集成发展之路,联社首个项目为“琴溪镇现代农村创新创业基地项目”,8个村共投入集体资金520万元,项目目前总投资1300万元,建成后将形成集产业发展、办公研发、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农村创新创业产业基地,为琴溪镇整体和各村带来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等长足发展。

经2020年12月1日县长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蔡村镇蔡村村赵村组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该项目现已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完成了一期部分项目建设的建设工作,对赵村组58户约75.9亩土地进行登记,签订了46户49.2亩土地、9户20间闲置农房征、租用协议及30棺迁坟协议。累计接待外地客商20批次,重点洽谈赵村旅游接待中心、水上民宿、景区导览系统等业态项目。该项目现已为蔡村村集体带来直接经济收益42万余元。

在农村“三变”改革方面,全县村村有“三变”项目,落实“三变”改革项目380个,其中村集体资金入股7770.3万元,集体资源入股土地10577亩、房屋7432.41平方米。2021年,我县出台了《泾县“两山银行”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进一步盘活利用我县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集体资产,实现资源资产变资金,促进生态产品转化。目前已确定了5个试点乡镇,并着手建立全县生态资源项目大数据库,其中11个乡镇子公司已经注册完成4家。7月,与蔡村镇小康村在蔡村镇政府完成了“两山银行”首个入库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主要是对小康村老村部、老学校闲置资产进行整合,形成优质储备项目签约入库,通过对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盘活,结合林下经济发展,发挥产业效益的最大化,计划3年内盘活当地毛竹等闲置资源,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10月,与茂林镇溪口村开启村企合作新模式,与“隐居乡里”签订民宿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计划打造荀坑、朱坑、凤坑、溪口组,三坑一口民宿群,项目实施后计划能带动当地就业20余人。

目前,全县所有的村都有了集体资产收益,平均达29.11万元以上。实现股东收益分红的村有23个,比去年6个增加17个,分红资金668.04万元。

(三)围绕基层党建,加强体系支撑

围绕“强党建引领、强金融服务、促农村产业发展、促集体经济壮大、促乡村治理有效”(简称“两强三促”),实施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领导小组,成立4个巡回指导组,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工作体系,先后组织召开16次联席会议、推进会、培训会、调度会部署推动。选派118名金融专员担任信用村创建指导员,每月至少4天驻村开展专业指导,现已全面完成78604户农户、100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9个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评价工作,用户建档率100%,评定A级及以上信用户60435户,占比76.89%;评定A级以上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72个,占比86.59%,评定A级以上信用集体经济组织127个,占比98.44%,授信金额43.38亿元。通过信用村体系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撑。

10月底,根据《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泾办发〔2021〕10号)要求,对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本次获奖的24个村,兑现奖励资金71万元;对完成2020年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的134个村的村“两委”干部,在年度绩效报酬发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村“两委”正职提高15%,其他村“两委”干部(含后备干部)提高10%。 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惩专项行动,极大激发了乡村干部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认识程度不高,思路不清。少数村干部对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有模糊认识,对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等、靠、要”思想突出。还有少数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不管不问。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挖掘不充分。农村仍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资产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也存在大部分村集体土地、山林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无法直接利用带来效益。

3、受到土地和环保红线限制,影响项目的及时落地。因建设土地指标有限和泾川镇、琴溪镇、昌桥乡等地的国家扬子鳄保护核心区等生态环保的限制,影响了项目的落地。

四、2022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谋划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要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加强指导,统筹推进,切实细化、谋实好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村一级要认真制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可操作性强、有实效。规划要经过“四议两公开”形式,广泛讨论、深入征求意见,让村民明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措施和目标。

2、进一步落实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因地制宜定项目、招商引资引项目、全面发展寻项目,使项目做到一落地便开花。通过实施“三乡工程”,加大宣传招商引资力度,以良好工作作风、优质服务的热情、优良的工作生活和投资环境,吸引能人回乡、市民下乡、企业进乡。通过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认真谋划,盘活集体的资产资源和资金,每个村都要落实一个能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的项目。

3、进一步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助推器,各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要将此项工作任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抓紧抓实。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4、进一步落实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将围绕落实“强村带动发展、企业带动发展、产业带动发展、项目带动发展、能人带动发展”的“兴村五策”方式,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