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看这一篇就够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材料的论证特点有哪些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看这一篇就够了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看这一篇就够了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看这一篇就够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论证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层进、正反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4.论证的逻辑性方法,然后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性要求比较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一篇文章的论点是一个体系,文章中的所有观点结论都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②观点和材料之间契合度要高;③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具有严密性,如下定义要精准,做判断要有分寸。

识破八类陷阱

一、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等。识破时需注意原文重要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如少数、部分,全、都、部分,特别、十分、稍微,通常、偶尔等。

二、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识破时须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如已经、曾经、现在、将要、完成、成功等。

三、因果混乱

1、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

2、一果多因,转述时故意漏掉一个原因;

3、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识破时须关注原文与选项中表因果关系的词语,看因果关系是否混乱。

四、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识破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表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词语。

五、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识破时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六、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识破时应仔细检查选项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七、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是乙的。

八、曲解原文

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意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识破时应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精准答题

一、找得准

要想找得准,正常情况下只要根据选项内容就能找到原文段落中对应的语句,且对应的语句最多三句。但个别题目要找的范围不限于该段,有时会跨越段落。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信息前后间是否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仔细辨析有无强加关系或颠倒关系的现象。

另外,要找得准,还有个快速诀窍,就是题号是与原文段落顺序对应的,选项顺序与段中语句顺序相一致。如第一道题目往往对应的是第一段,A项对应的是段中的前几句。当然,命题总有意外的。

二、比得狠(比对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

(一)比对词语,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下列表中的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比对词语 比对方法 设题陷阱 范围、程度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混淆范围 以偏概全时间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等。 偷换概念 是非词 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每、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二)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句子之间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等,句间的语意关系,制约着句意的表达,关系的改变意味着句意的改变,即理解与作者看法的不同。

考试中常遇到的句间关系及比对方法见下表:

关系类型 比对方法 设题陷阱 因果关系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比较: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关注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语句错断为“果”,“果”的语句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三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假设关系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如:假设、如果、若等。看命题人是否把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无中生有不合逻辑 条件关系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如:只要……就……,只有……才……等。看命题人是否把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递进关系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如: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看命题人是否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虽然……但是……等。看命题人是否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比对关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选项中的“因”和“果”与原文相比是否一致,有无倒置现象。

(2)对比选项中的改变因果关系句表达的语意与原文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3)对比选项中的条件、假设、目的关系等,与原文的语法关系、表达意义是否相同。

(三)比对依据与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1、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2、看所述结果(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3、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考场四“记住”

(1)记住:留意分散信息。有的选项信息涉及文章中不同的地方,甚至彼此间相距甚远。故要找足找全信息。

(2)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对错,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3)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一般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4)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中国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古老民族比较起来,从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是十分逊色的。在西周以前,少数的人像,如半山彩陶罐上的人首器盖,头上长了角,脸上有文身,下面是蛇身,似乎还介于半人半兽之间。商代铜器中的人面杯、人面器盖、错金铜像,以及西周的玉人,夹杂在多彩多姿的各种动物兽面之中,不仅数量孤单得可怜,在造型上也十分简陋粗略,比例极小,实在不能和埃及巨大威严的人像雕塑相比。

②西奥多·鲍伊说:“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如果商周铜器上作为图腾的兽面之说可以成立,我们的确发现,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凤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③一直到相当晚近的时代,中国人并不喜欢替自己立像,立像留影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自然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俑”的起源目前还有争论,有人认为殷商安阳墓中出土的玉石带枷人雕,一男一女,即人俑的起源。但是,一般数据仍以春秋战国前后为中国“俑”的重要发展时期。《史记·秦本纪》记录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活人陪葬的事:“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这件事,《诗经·黄鸟》之中也有反映,表达了春秋时代一般人对这种活人陪葬的反感。这可以说明,文化水平较高于秦的其他中原国家,在春秋时代,恐怕已经普遍以俑来代替活人陪葬了。这个俑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一直到宋,改木雕、陶塑、金属为纸扎人像,才结束了俑与人像艺术密切的关系。

④从这一线索思考可知,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是俑,俑是活人陪葬的代替品,活人陪葬在早期大部分是俘虏和地位低卑的奴隶,所以,中国早期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民族不同,并不具备“崇拜”或“纪念性”的意义。除了秦始皇墓出土的秦战士俑比较高大外(通常是180厘米左右),中国大部分以俑为性质的人像雕塑都十分小,只是代替活人的符号。

⑤除了俑以外,春秋以后,中国人像艺术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成为新的纹饰;但是,这些人像,仍是“人群”,而不是英雄式的个人。我们在春秋时代的许多镶嵌的铜器表面,看到狩猎、采桑、宴乐、农耕、征战……各种生活的主题被表现出来。人,脱离了以兽为符号的图腾时代。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生活的尊严,脱离了对自然的神秘的恐惧,完成了西周以来便努力建立的理性的人文精神。但是,这里的人,绝不同于埃及至尊的王,不同于希腊完美的神和城邦贵族,也不同于印度神秘的巫神,中国最早出现的人,的确是“人群”,是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这里并不强调个人的英雄式的威严和奇迹似的能力,而更看重现实生活中最平凡的共同活动的每一个人,采桑、狩猎、征战都是部族的共同生存经验。[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⑥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像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中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

(选自蒋勋《美的沉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出土的西周和西周以前的人兽形面夹杂的器物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像艺术比起其他民族,还是显得十分落后。

B.以木雕、陶塑、金属、纸张为材料制作的俑,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直到宋朝才结束它与人像艺术的密切关系。

C.春秋以后,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形象,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成为主要的人像艺术。

D.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体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通过西周和西周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少数人像器物的举例,从数量和造型角度比较介绍了中国古代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的差距。

B.第②段先用引用论证,说明西方人像艺术能繁盛的主要原因是重视个人,再谈及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以部族的图腾作为崇拜对象。

C.第③④段引出话题“俑”,结合史料,论证了中国俑起源于殷商,发展于春秋战国前后,转型于宋,概括了俑的特征及与人像艺术的关系。

D.第⑤⑥段介绍中国人像艺术出现的最早的“人”是“人群”,在发展过程中,部族共存的观念未被放弃,为中国以后的文化符号奠定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不喜欢为自己立像,是因为觉得立像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B.作为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的“俑”,本身不具有“崇拜”或“纪念性”的意义,却是文明进步和艺术发展的必然。

C.各种生活的主题被镶嵌在铜器表面表现出来,人兽符号的分离,表明这一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理性人文精神的建立。

D.中外人像艺术的比较,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不相同。一个民族,其文化典型的形成,也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1.D解析 A项,“其他民族”错,原文是“其他几个古老民族”。B项,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一直到宋,改木雕、陶塑、金属为纸扎人像,才结束了俑与人像艺术密切的关系”。C项,“主要的”无中生有。

2.C解析 C项,“论证了中国俑起源于殷商”与原文“目前还有争论”“有人认为”不符。

3.B解析 B项,“艺术发展的必然”于文无据。

来源: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