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家李晓峰:我第一次见到书法大家李志敏就“高山仰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成禄书法工作室 艺术评论家李晓峰:我第一次见到书法大家李志敏就“高山仰止”!

艺术评论家李晓峰:我第一次见到书法大家李志敏就“高山仰止”!

2023-07-20 1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志敏、罗荣渠、张辛、华人德、白谦慎、刘小刚等与日本书道学校代表团在北大临湖轩交流书艺后留念

我第一次见到李志敏先生就高山仰止,他身材高大伟岸,一身洗得泛白的深蓝色中山装,很随和,很坚定,微笑的面容堆满细细的鱼尾纹又透着无比的刚毅。每次美术社聚会,他都不推辞地题写长短词句。看他书写,不仅是一种高度的美学享受,更如当头棒喝般的顿开茅塞。先生是北大燕园书画会会长,我是很晚才知道的,我更知道先生对学生美术社的坚定支持,参与了美术社几乎所有的活动。

廖静文、钱绍武、范曾、刘大为、李晓峰、刘小刚等参加李志敏主持的北京大学书画活动

记得一次美术社请校外顾问廖静文、钱绍武、范曾、刘大为等出席完“红楼画展”评奖活动,已是晚饭时刻,我们只好来到北大当时唯一对外的燕春园餐厅。那是寒冷的十二月,夜色降临,北风呼啸,涮羊肉的锅子已经摆好,我们一桌人一定饥肠辘轳,可多数人都客气着,特别是我们学生辈虽早已不断地咽着难以自禁的口水可还是装做不饿地硬撑着。我们几位美术社的学生谁也掏不出这顿饭钱,那时侯太贫寒了,最后是李志敏先生自掏腰包解围的,其实李老师那时也不宽裕的。至今还记得范曾用馒头沾着羊肉汤玩笑地说“涮羊肉改成涮馒头了”。

李志敏《书论》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画理,又是书道。惟书道随物宛转,探妙于物,舍物之形....

还有一次美术社请华君武来北大讲座,李志敏先生作为美术社顾问老师迎接。身边的崔育斌、刘小刚挤眉弄眼地告诉我:李先生刚刚从厕所出来的,一边系着裤扣一边赶上前去与华老握手。先生不拘小节得让人想到《庄子》的“解衣盘礴”。当时影响极大的华君武来北大讲漫画吸引了众多的北大学生,那场讲座学生提问踊跃,递条子问华老敢不敢画政治大人物的漫画,华老聪明地回答:漫画只重题材,人物是谁不是重点。

李志敏:欲破巨浪乘长风

一个秋天的傍晚,与李志敏先生邂逅未名湖畔,适逢漫天飞霞,与先生共同欣赏晚霞,吟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谈到青年与暮年,老年人与年轻人,谈论古今诗词,谈他希望我们能有一天画出古今诗词的不同意境,他愿意为我们书写那些诗词,我甚为感动。还记起他给我“红楼美展”奖品《历代诗歌选》扉页上题写的“欲破巨浪乘长风”诗句。

李志敏书论心得:无论软笔硬笔,皆以圆为得道境界。

还是一个晚上,我到新搬入中关园教师公寓的李志敏先生家书房,与先生交谈甚欢,从当代书家费新我、武中奇谈起,到八大、山水画,到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比较评价,对儒释道三教的评说 …… 那时志敏师在看《太平经》,研究八大,画山水,讲无为无不为的治学与人生态度,他还在撰写专著《书论》和《草论》,可惜数年后,他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书论》出版了,《草论》刚竣稿(《草论-三春堂狂草》已于2014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给珍重他的学生留下多少遗憾。

记得和李志敏先生去参加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的追悼会,巧遇央美钱绍武、朱乃正先生,钱绍武先生再次说起江丰就是一个花岗岩的脑壳,坚定的固执,虽然很左,但左的可爱……不禁使我想起1983年邀钱绍武先生讲座到央美,恰巧看到钱老做花岗岩的江丰头像。现在我来理解钱老的含义,就是他对江丰先生坚定而真诚的激赏,敢于担当也诚实地敢于承认错误。我毕业辞别钱老,他特别书录了陆游谈创作的诗句赠与我。

李志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要提及的是,我毕业后不多年,惊悉李志敏先生手术,我和新婚妻子去北京的医院探望,李老师还笑着说等出院把欠我的一幅字补上,我知道志敏先生还记得曾许愿在我结婚时再送一幅书法给我们做贺礼。不成想,我们回上海不久,就传来志敏恩师辞世的噩耗。望着李志敏恩师在我毕业送的那幅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书法,我真是百感交集,强烈感到人生会面的珍贵。

李志敏北京大学题匾:“德斋、才斋、均斋、备斋、体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