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全文/辨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广瑞书法是哪里人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全文/辨析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全文/辨析

2024-04-10 0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学习视频网_名家书法学习课程 » 历代书法论文选_书法理论知识 » 正文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全文/辨析 2022年03月17日 23:20:2752920人参与0邓丁生

本文收编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全文与李廷华先生于2015年发表于书法报的辨析

广艺舟双楫[节录]

叙目

可著圣道,可发王制,可洞人理,可穷物变,则刻镂其精,冥其形为之也。不劬于圣道王制人理物变,魁儒勿道也。康子戊己之际,旅京师,渊渊然忧,悁悁然思,俯揽万极,塞钝勿施,格细于时,握发抃然,似人而非。厥友告之曰:“大道藏于房,小技鸣于堂,高义伏于床,巧奰显于乡。标枝高则陨风,累石危则坠墙。东海之鳖,不可入于井;龙伯的人,不可钓于塘。汝负畏垒之材,取桀杙,取檐栌,安器汝。汝不自克以程于穷,固宜哉!且汝为人太多,而为己太少,徇于外有,而不反于内虚,其亦闇于大道哉!夫道无小无大,无有无无。大者小之殷也,小者大之精也。蟭螟之巢蚊睫,蟭螟之睫,又有巢者,视虱如轮,轮之中,虱复傅缘焉。三尺之画,七日游不能尽其蹊径也。拳石之山,丘壑岩峦,{穴叫}深窅曲,蠛蠓蚋生,蛙掞之衣,蒙茸茂焉。一滴之水,容四大海,洲岛烟立,鱼龙波谲,出日没月。方丈之室,有百千亿狮子广座,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反汝虚室,游心微密,甚多国士,人民丰实,礼乐黼黻,草木茏郁,汝神禫其中,弟靡其侧,复何鹜哉!盍黔汝志,锄汝心,息之以阴,藏之无用之地以陆沈。山林之中,钟鼓陈焉,寂寞之野,时闻雷声。且无用者,又有用也。不龟手之药,既以治国矣。杀一物而甚安者,物物皆安焉。苏援一技而入微者,无所往而不进于道也。    于是康子翻然捐弃其故,洗心藏密,冥神却扫,摊碑摛书,弄翰飞素,千碑百记,钓午是富。发先识之覆疑,窍后生之宦奥,足无用于时者之假物之游戏莫也。国朝多言金石,寡论书者,惟泾县包氏,钅(簸)之扬之。今则孳之衍之,凡为二十七篇。篇名如左: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序目”辨析

《广艺舟双楫》之序目开宗明义云:“可著圣道,可发王制,可洞人理,可穷物变,则刻镂其精,冥其形为之也。不劬于圣道王制人理物变,魁儒勿道也。”南海又云:“大者小之殷也,小者大之精也。蟭螟之巢蚊睫,蟭螟之睫,又有巢者,视虱如轮,轮之中,虱复傅缘焉”。此说与素来谓书法乃小道雕虫者异趣,颇可以为崇扬书法乃“中华文化核心之核心”之论张帜。比较前贤,若苏东坡以为书法乃事业学问之余事,黄道周更谓书法乃学问外“七八等事”,康氏之于书法之热衷岂不远迈前贤乎?然康子之论书,本与其政治谋划有关,非为纯学术也。南海云:“且无用者,又有用也。不龟手之药,既以治国矣。杀一物而甚安者,物物皆安焉。苏援一技而入微者,无所往而不进于道也。”此即可见其尊碑抑帖,非为书法,实为其颠覆前修以书法之变法为己之“素王”事业立则也。其论书乃论政之余绪,长处在世事洞达中辨析书法之去马来牛,具文化社会学之价值;谬悖在以六经注我,未凑书艺之单微,更兼示例率意,前后冲突,子盾子矛,自相攻伐,使书法传统中本来明白之道理又陷混淆,本可渐趋明晰之现象复入朦胧。百年以来,虽有诸多反驳,然其莫衷一是之论,加于书坛似是而非之说,仍为悖论叠出之渊薮,此乃不得不为之辩也。

辨析之先,拟将有清一代学术云其大概。康有为可谓清末学术之殿军,上朔之,则顾炎武可谓有清学术之先冠。南海身当清季末世,其成长环境与二百多年前处明、清易代之顾炎武恰可作一对比。顾炎武之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为后世崇拜,其人在国家朝廷沦亡之际,曾亲身参与抵抗强敌之战争,在明白抵抗无望之后,遂潜心学术,倡扬“以考据为义理”,其所撰《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实开有清三百年学术之先河。顾氏自道积数十年而成之《日之录》云:“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昆山之政治抱负,岂亚于南海,然就学言学,则真学也。康有为之世,乾、嘉考据之学已为强弩之末,“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之悠然确凿与世事风撩火急之煽惑招引,询难为同日之语。康有为撰《广艺舟双楫》之前,于书法并无深研。渠自广东赴北京应顺天乡试落第,遂上书光绪皇帝求变法而受守旧官僚攻击,蛰居北京宣武门外之南海会馆谋进阶,居处临近琉璃厂,闲中淘购碑版杂书,遂以一年时间,于辗转北京广东间完成《广艺舟双楫》。据康氏自述,此书之正式命笔,在巳丑之腊月,以十七日之功而毕,杀青之日,已在除夕。次年,康氏乃在学生陈千秋、梁启超等多人协助下开始撰著《新学伪经考》。《广艺舟双楫》实撰作于《新学伪经考》之前。康有为早期之撰作,多得梁启超赞助,然师徒因性情心理之不同,于纷繁人世之变幻中终分道扬镳。盖康有为一生以“素王”、“魁儒”自命,大言煌煌,颐指气使,胸胆开张而肌理枵蔓,强词夺理复乖谬显然,又绝少反求诸己之诚,终落自相矛盾之谬。梁启超则具修辞立诚初心,随时代发展进步,渠于1925年在清华为国学讲授,即针对脱离客观之学术现象云:“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搀以他项目的,而绝不愿为纯客观的研究。例如文学,欧人自希腊以来,即有‘为文学而治文学’之观念。我国不然,必曰因文见道。道其目的,而文则其手段也。结果则不诚无物,道与文两败俱伤”(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37页)。此为梁启超一生学术澹定之论。渠早年受康有为影响,笔端感情饱满而于事实考据不甚讲求,至晚则服膺乾、嘉,其云:“思想批评必须建设于实事的基础之上;而非然者,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19页)梁启超作为康有为变法思想之参与者,充分肯定康有为运用今文经学的思路和方法鼓吹变法、倡导改革的历史功绩,称《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同时,他又于《清代学术概论》中明白指出康有为学术思想之局限:“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其对自己也能一分为二,尝云:“启超之在思想界,其破坏力确不小,而建设则未有闻。晚清思想界之精率浅薄,启超与有罪焉。”不带成见的反思及与自我为敌之意念,促成梁启超以后对学术的深入研寻。梁启超并非甘于考据之学,然而非实事难以求是,欲得明晰之判断,须先明了事实之真伪。其云:“我国治史者,惟未尝以科学方法驭史料,故不知而作非愚则诬之弊,往往而有。吾侪今日宜筚路蓝缕以辟此涂,务求得正确之史料以作自己思想批评之基础;且为后人作计,舍踵吾业者,从此得节啬其精力于考证方面,而专用其精力于思想批评方面,而专用其精力于思想批评方面,斯则吾侪今日对于斯学之一大责任也”(《中国历史研究法》119页)。其所论,于自我反思中亦可视为对乃师之批评。康、梁既分难分,梁启超亦于《清代学术概论》中总括而论云:“有为、启超皆抱启蒙期‘致用’的观念,借经术以文饰其政论,颇失‘为治学而治学’之本意,故其业不昌,而转成为欧西思想输入之导引。”惜康有为毕生未有此反思之论。梁启超谈及清代考据学之发达,与元代戏曲发达为比较云“元代剧曲最发达,清代考证学最发达,两者之方向,可谓绝异;然其对于政治问题之冷淡则同,较之汉、唐、宋、明四代之士风截然矣。吾侪因此可得一假说,谓在异族统治之下,人民必惮谈政治也”(《中国历史研究法》131页)梁启超谓撰文修史最忌三病:夸大,附会,武断。衡之南海之书,三病俱在焉。金石学乃乾隆嘉庆考据之附丽,因金石而出碑学,是其衍续也。清人若钱晓徵,叶昌炽之论,皆考据金石碑版,而于书法论列非多,阮元之《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于书法流派自分畦町,已启扬碑之序,包世臣撰《艺舟双楫》,更张非帖之帜。南海广其义而论艺,颇有续其前修之雅,然独张“卑唐”之目,则阮仪征、包安吴之莫敢焉。南海谓“国朝多言金石,寡论书者”,即以乾嘉考据为饾饤,必欲作携卷登山之唱。当其时也,国势渐蹙渐危,士心思离思变,南海以改弦更张之想,欲奏一药百施之功,致有其十七日之书焉。渠以宏才巨手,少年心胸,开一代之傥论,百年之后,吾侪于文化澹定之倾,回观往史,当汇综源流,探析幽微,是其所真是,非其所实非,以俾书道之正论,直凑艺术之真髓。

关于《广艺舟双楫》之成书,海宁沈曾植与瑞安黄绍箕所起作用非小。海宁为显宦大家,著论辉煌。黄绍箕亦多可称道,渠比康有为年仅长四岁,却科场顺遂,南海蛰居宣武门外之倾,瑞安已居翰林,且于康氏之变法思想大为举赞,联络南海与翁同龢,即此黄公。南海初次上书未达而致噱纷纷,颇具落荒之态,亦瑞安百计抚慰。南海撰作《广艺舟双楫》之初,黄即得观,二人于变法大计多相契,然及于书法考论,则多不侔,黄氏后从梁鼎芬处得《广艺舟双楫》写本,为批注七十余则,多纠正其偏颇,而康在《广艺舟双楫》中论及《苏慈碑》亦曾言及黄氏。据王守民之“从清黄绍箕《广艺舟双楫评注》看其与康有为书学观之异同”一文(《书法导报》2014年2月5日),知黄批注现存于温州博物馆。黄氏之基本观点,亦尊碑而不否帖,且就诸多细节与康氏切磋。倘黄氏稿本得全文刊布,亦可证南海之论发表当时,亲近者亦不甘雷同也。

发表于《书法报》2015年4月22日

原书第一

  文字何以生也,生于人之智也。虎豺之强,龙凤之奇,不能造为文字,而人独能创之,何也?以其身峙立,首函清阳,不为血气之浊所熏,故智独灵也。凡物中倒植之身,横立之身,则必大愚,必无文字。以血气熏其首,故聪明弱也。凡地中之物,峙立之身,积之岁年,必有文字。不独中国有之,印度有之,欧洲有之,亚非利加洲之黑人,澳大利亚洲之土人,亦必有文字焉。秘鲁地裂,其下有古城,得前劫之文字于屋壁,其文字如古虫篆,不可识别。故谓凡为峙立之身,曰人体者,必有文字也。以其智首出万物,自能制造,不能自已也。  

  文字之始,莫不生于象形。物有无形者,不能穷也,故以指事继之。理有凭虚,无事可指者,以会意尽之。若谐声假借,其后起者也。转注则刘歆创例,古者无之。仓沮创造科斗虫篆,文必不多,皆出象形,见于古籀者,不胜偻数,今小篆之日、月、山、川、水、火、草、木、面、首、马、牛、象、鸟诸文,必仓颉之遗也。匪惟中国然,外国亦莫不然。近年埃及国掘地,得三千年古文字,郭侍郎嵩焘使经其地,购得数十拓本,文字酷类中国科斗虫篆,率皆象形。以此知文字之始于象形也。  

  以人之灵而能创为文字,则不独一创已也。其灵不能自已,则必数变焉。故由虫篆而变籀,由籀而变秦分(即小篆),由秦分而变汉分,自汉分而变真书,变行草,皆人灵不能自已也。  

  古文为刘歆伪造,杂采钟鼎为之(余有《新学伪经考》辨之已详)。《水经注》称临淄人有发齐胡公之铜棺,其前和隐起为文惟三字古文,余同今书。子思称今天下书同文,盖今隶书,即《仓颉篇》中字,盖齐鲁间文字,孔子用之,后学行焉,遂定于一。若钟鼎所采,自是春秋战国时各国书体,故诡形奇制,与《仓颉篇》不同也。许慎《说文叙》谓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今法、德、俄文字皆异,可以推古矣。但以之乱经,则非孔子文字,不能不辨。若论笔墨,则钟鼎虽伪,自不能废耳。  

  王愔叙百二十六种书体,于行草之外,备极殊诡。按《佛本行经》云,尊者棨黎教我何书(自下太子实为说书),或复梵天所说之书(今婆罗门书王有四十音是),佉虱卢叱书(隋言驴唇),富沙迦罗仙人说书(隋言华果),阿迦罗书(隋言节分),瞢迦罗书(隋言吉祥),邪寐尼书(隋言大秦国书),鸯瞿梨书(隋言指言),耶那尼迦书(隋言驮书),娑迦罗书(隋言牜孛牛),波罗婆尼书(隋言树叶),波流沙书(隋言恶言),父与书毗多荼书(隋言起尸),陀毗荼国书(隋云南天竺),陀罗低书(隋言形人),度其差那婆多书(隋言右旋),优波迦书(隋言严炽),僧佉书(隋言等计),阿婆勿陀书(隋言覆),阿{少兔}卢摩书(隋言顺),毗耶寐奢罗书(隋言杂),脂罗多书(鸟场边山),西瞿耶尼书(须弥西),阿沙书(硫勒),支那国书(即此国也),摩那书(科斗),末荼叉罗书(中字),毗多悉底书(尺),富数波书(海),提婆书(天),那罗书(龙),夜叉书乾闼婆书(天音声),阿修罗书(不饮酒),迦罗娄书(金翅鸟),紧那罗书(非人),摩睺罗伽书(天地),弥伽遮迦书(诸兽音),迦迦娄多书(鸟音),浮摩提婆书(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书(虚空天),郁多罗拘卢书(须弥北),逋娄婆毗提诃书(颇弥东),乌差婆书(举),腻差婆书(掷),娑迦罗书(糊),跋阇罗书(金刚),梨伽波罗低犁伽书(往复),毗弃多书(食残),阿{少兔}浮多书(未曾有),奢娑多罗跋多书(如伏转),伽那那跋多书(等转),优差波跋多书(举转),尼差波多跋书(掷转),波陀与佉书(上句),毗拘多罗波陀那地书(从二增上凶),耶婆陀输多罗书(增上句已上),末荼婆晒尼书(中流),梨沙邢婆多波恀比多书(诸山苦行),陀罗尼卑爪梨书(观地),伽伽那卑丽爪尼书(视虚空),萨蒲沙地尼山陀书(一切药草因),沙罗僧伽何尼书(总览),萨婆韦多书(一切种音)。《三藏记》云,先觉说有六十四种书,鹿轮转眼,神鬼八部,惟梵及佉楼为胜文。《西阳杂俎》所考,有驴肩书,莲叶书,节分书,大秦书,驮乘书,牜孛牛书,树叶书,起尸书,右旋书,覆书,天书,龙书,鸟音书,凡六十四种。然则天竺古始,书体更繁,非独中土有虫籀缪填之殊,芝英倒薤之异,其制作纷纭,亦所谓人心之灵,不能自已也。  

  《隋志》称婆罗门书,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盖天竺以声为字。《槃涅经》有二十五字母,《华严经》有四十字母。今《通志·七音略》所传天竺三十六字母,所变化各书,犹可见也。唐古忒之书,出于天竺元世祖中统元年,命国师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千余,母四十一,皆相关纽,则采唐古忒与天竺为之,亦迦虑之变相也。我朝达文成公,又采唐古忒蒙古之字,变化而成国书,至乾隆时,于是制成清篆,亦以声而演形,并托音为字者。然印度之先,亦必以象形为字,未必能遽合声为字,其合声为字,必其后起也。辽太祖神册五年,增损隶书之半,制契丹文字。金太祖命完颜希尹依效楷书,因契丹字合本国语为国书。西夏李元昊命野利仁荣演书,成十二卷,体类八分,此则本原于形,非自然而变者。本无精义自立,故国亡而书随之也。  

  欧洲通行之字,亦合声为之。英国字母二十六,法国二十五,俄德又各殊,然其始亦非能合声为字也。至其古者,有阿拉伯文字,变为犹太文字焉;有叙利亚文字,巴比伦文字,埃及文字,希利尼文字,变为拉丁文字焉;又变为今法、英通行之文字焉。此亦如中国籀、篆、分、隶、行、草之展转相变也,且彼又有篆分正斜大小草之异,亦其变之不能自已也。  

  夫变之道有二,不独出于人心之不容已也,亦由人情之竞趋简易焉。繁难者人所共畏也,简易者人所共喜也。去其所畏,导其所喜,握其权便,人之趋之若决川于堰水之坡,沛然下行,莫不从之矣。几席易为床榻,豆嵒易为盘碗,琴瑟易以筝琶,皆古今之变,于人便利。隶草之变,而行之独久者,便易故也。钟表兴则壶漏废,以钟表便人,能悬于身,知时者未有舍钟表之轻小,而佩壶漏之累重也。轮舟行则帆船废,以轮舟能速致,跨海者未有舍轮舟之疾速,而乐帆船之迟钝也。故谓变者天也。  

  梁释僧祐曰,造书者三人,长曰梵书,右行;次佉楼,左行;少仓颉,下行。其说虽谬,为文字之制,欲资人之用耳,无中行左右行之分也,人圆读不便于手,倒读不便于目,则以中行为宜,横行亦可为用。人目本横,则横行收摄为多,目睛实圆,则以中行直下为顺。以此论之,中行为优也。安息书革旁行以为书记,安息即今波斯也。回回字右行,泰西之字左行,而中国之书中行,此亦先圣格物之精也。然每字写形,必先左后右,数学书亦有横列者,则便于右手之故,盖中国亦兼左行而有之,但右行实于右手大不顺,为最愚下耳。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皆以形为主,即假借行草,亦形也,惟谐声略有声耳。故中国所重在形,外国文字皆以声为主。即分、篆、隶、行、草亦声也,惟字母略有形耳。中国之字,无义不备,故极繁而条理不可及。外国之字,无声不备,故极简而意义亦可得。盖中国用目,外国贵耳。然声则地球皆同,义则风俗各异。致远之道,以声为便,然合音为字,其音不备,牵强为多,不如中国文字之美备矣。  

  天竺开国最先,创音为书亦最先,故戎蛮诸国悉因之。《西域记》称跛禄迦国字源三十余,羯霜那国、健驮罗国,有波尔尼仙作为字书,备有千颂,颂三十言,究极古今,总括文书。《八弦外史》及今四译馆所载,悖泥、文莱、苏禄、暹罗、吕宋诸国书,皆合声为字,体皆右行,并未原于梵书。日本国书字母四十有七,用中国草书为偏旁,而以音贯之,亦梵之余裔也。  

  声学盛于印度,故佛典曰,我家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又以声闻为一乘,其操声为咒,能治奇鬼异兽,盖声音之精也。唐古忒、蒙古及泰西合声为字之学,莫不本于印度焉(泰西治教,皆出天竺,予别有论,此变之大者也)。  

  综而言之,书学与治法,势变略同。前以周为一体势,汉为一体势,魏晋至今为一体势,皆千数百年一变。后之必有变也,可以前事验之也。今用真楷,吾言真楷。  

  或曰:书自结绳以前,民用虽篆草百变,立义皆同。由斯以谈,但取成形,令人可识,何事夸钟、卫,讲王、羊,经营点画之微,研悦笔札之丽,令祁祁学子,玩时日于临写之中,败心志于碑帖之内乎?应之曰:衣以揜体也,则裋褐足蔽,何事采章之观?食以果腹也,则糗藜足饫,何取珍羞之美?垣墙以蔽风雨,何以有雕粉之璀璨?舟车以越山海,何以有几组之陆离?诗以言志,何事律则欲谐?文以载道,胡为辞则欲巧?盖凡立一义,必有精粗,凡营一室,必有深浅,此天理之自然,匪人为之好事。扬子云曰:“断木为棋,梡革为鞠,皆有法焉。”而况书乎?昔唐太宗屈帝王之尊,亲定晋史,御撰之文,仅《羲之传论》,此亦艺林之美谈也。况兹《书谱》,讲自前修,吾既不为时用,其他非所宜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因搜书论,略为引伸。蒙子临池,或为识途之助。若告达识,则吾岂敢?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原书第一”辨析

  南海以十七日之功写成此书,其雄才捷思,盖古今少见。前述《广艺舟双楫》实撰作于《新学伪经考》之前,而刊刻流布其后。盖以南海落第潜退之间,拟于与政治较远之书法立论,寄托变法思想。形势变幻之间,知书法之道,附丽金石小学,终不能与经学之居四部之首相比配焉,遂与弟子陈千秋、梁启超一同撰作,以《新学伪经考》先期问世。康氏之蜚声播誉,最著者实为其“二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经学今古文之辩,为中国学术史上之老问题,历代争论未休。康氏于今古文经学,先曾膜拜古文,曾于23岁(清光绪六年,1880年)即著《何氏纠谬》,专攻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后改念焚稿。34岁时(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撰《新学伪经考》,认刘歆代表之古文今学为伪学,倾全力以攻。此种变化,谓其青年心志未定可也,谓其见异思迁,以学术为工具亦可也。任何人之思想,于时世变换中有所变化,皆属正常,即若梁启超之为学,最重自我攻伐,然其用心在实事求是,非若康氏之“六经注我”。陈寅恪亦自谓:“余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涑水迂叟之迂。盖验以人心之厚薄,民生之荣悴,则知五十年来,如车轮之逆转,似有合于所谓‘退化论’之说者。是以论学论治,迥异时流,而迫于声势,噤不得发。”(陈寅恪《寒柳堂集》)学固无论新旧,要在修词立诚,不为曲学阿世。康氏则每以学术为政治工具,其在《新学伪经考》一书中,即对“实事求是”此一流传千载之成语,亦别出心裁,自为定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云“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本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南海以司马迁《史记》谓献王“唯‘好儒学’,(刘)歆即云‘修学好古’,以立伪作古文伏之矣;以己之出于欺,则云‘实事求是’矣。国朝经学家动引河间之‘实事求是’,而不知为歆谩语也”(古籍出版社《新学伪经考·汉书辩伪第四》1956年版第123页)。班固之书以断代史较司马迁之通史内容扩展,于人物记述有加,以“实事求是”谓此河间王刘德,本为其人品质之概括。南海为证刘歆造伪,谓班固《汉书》为刘歆所造,又谓“实事求是”之赞语亦为造假铺垫,此种论列,真胆大及身,凭空虚构。即以此种笔法,撰《广艺舟双楫》,皇皇大言不加思量则随处可见也。

  南海云:“夫变之道有二,不独出于人心之不容已也,亦由人情之竞趋简易焉。繁难者人所共畏也,简易者人所共喜也。去其所畏,导其所喜,握其权便,人之趋之若决川于堰水之坡,沛然下行,莫不从之矣。几席易为床榻,豆嵒易为盘碗,琴瑟易以筝琶,皆古今之变,于人便利。隶草之变,而行之独久者,便易故也。钟表兴则壶漏废,以钟表便人,能悬于身,知时者未有舍钟表之轻小,而佩壶漏之累重也。轮舟行则帆船废,以轮舟能速致,跨海者未有舍轮舟之疾速,而乐帆船之迟钝也。故谓变者天也。”“盖凡立一义,必有精粗,凡营一室,必有深浅,此天理之自然,匪人为之好事。扬子云曰:‘断木为棋,梡革为鞠,皆有法焉。而况书乎?’”康氏谓中国古今书体之变,周为一体势,汉为一体势,皆千数百年一变。至其时又当有变。周秦之间,为篆籀书时代,汉可谓隶书时代,而在汉魏晋之间,楷书已然大行,中国书体已备。南海以为书体流变,又当有变,谓“今用真楷,吾言真楷”,则甚混沌也。碑帖之争,倘于艺术风格之研判弘扬,自有其价值,若为书体又当变化而开新纪元,则妄论也。此乃康氏《广艺舟双楫》附会《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欲以学统之变而启道统之变,亦梁启超所反思“借经术以文饰其政论”之一端。自阮元至包世臣、康有为,研寻碑学之优长,于中国书法之风格学发展,其功均不能湮灭,然康氏立论,却以为书体至其世又当一变,其所谓“今用真楷,吾言真楷”,堕读者于五里雾中,南海实非在雾中耶。南海至今又百年有余,中国文字之变化,惟繁体简化招致个性化之书法创作与规范化之传媒展布之参差,论字体则并无变化。因观念之影响,书法艺术之发展在动荡间不断沉淀,书法学术亦在贲张中渐趋澹定。此一发展态势,亦与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全部脉络厘清之因应。

  南海又比较中外语言文字之不同云:“盖中国用目,外国贵耳。然声则地球皆同,义则风俗各异。致远之道,以声为便,然合音为字,其音不备,牵强为多,不如中国文字之美备矣。”中国文字最近图画,故发展而成具有独特艺术形态之书法,此为中国文化之瑰宝。南海于书法艺术之特质颇为珍重,其云:“昔唐太宗屈帝王之尊,亲定晋史,御撰之文,仅《王羲之传论》,此亦艺林之美谈也。况兹《书谱》,讲自前修,吾既不为时用,其他非所宜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因搜书论,略为引伸。蒙子临池,或为识途之助。”此段言语,乃为书法艺术之重要性作说明,亦为己撰《广艺舟双楫》作申辩。南海于北京赶考之期,倡言变法,虽遭困沮,已然声名煊赫,于一年间突撰此谈艺之书,于变法同道间未免玩物丧志之讥,故以李世民于《晋书》中惟亲笔撰写《王羲之传论》为说,谓虽为谈艺小道,亦在帝王学中,且明言身处困顿不能言政治之际,穷处有闲暇之时,方为此撰焉。倘康氏乡试登第,或上书得采,于庙堂间经纬无暇,或终身不为此论书之著。然既论书焉,又心萦政治功用,期待款曲暗通。其之尊碑,固亦为有清以来阮、包等倡扬之前导,亦因帝师翁同龢之书以碑派为骛耶。 

  康南海之学术文字,经常因形势需要而改变,其早年尊古文今学,变法之际则攻击之不论,其《孔子改制考》亦有不同版本,社会刊行之《孔子改制考》序言,极力倡扬民权,而呈献光绪皇帝之书,则另撰序言,竭力推崇帝制。可见以学术为政治工具,于南海非一书一撰之偶然,实贯串前后之惯技。翁同龢观其两本,亦觉康有为其人居心叵测,未敢遽然引见,然南海之煽惑术广,引动风潮,致成舆论,亦非人力可弥。陈宝箴为湖南巡抚,亦主改良,于湖南筹建时务学堂,委其子三立遴选执事,以当时南海声名之隆盛,改良舆论之喧哗,必以南海为首选。三立兼听审慎,于改良诸子中终属意于梁启超。新会固南海弟子,然其为人为学与乃师之最大不同,在新会诚实,以知行合一为圭臬,每能于抚躬自问中寻前路。南海则英雄欺人复欺世。除《孔子改制考》以不同版本以应世外,即其尊碑之说,亦非其心底之学,南海致朱师晦札即透露消息。其弟子任启圣文章《康有为晚年讲学及逝世之经过》云:南海去世后,渠曾在康同璧家整理康氏遗书,发现一封致某君书,谓“前作《书镜》(即《广艺舟双楫》)有所为而发,今若使我再续《书镜》,又当尊帖亦”(台湾《传记文学》第六十八卷第二期)。一作者倘因思想知识之变化积累而弃旧绪抒新衷,当寄理解之同情,观康氏一生反复,非以思想改变,多为缘时际会,其与梁启超之与时俱进相较,非弟子有愧于师,实师不堪于弟子也。

尊碑第二

  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别。国朝之帖学,薈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    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怀宁一老,实丁斯会,既以集篆隶之大成,其隶楷专法六朝之碑,古茂浑朴,实与汀洲分分隶之治,而启碑法之门。开山作祖,允推二子。即论书法,视覃谿老人,终身欧、虞,褊隘浅弱,何啻天壤邪?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为窥其笔法,亦似得自《张黑女碑》,若怀宁则得于《崔敬邕》也。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比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惜见碑犹少,未暇发蒨,犹土鼓蕢桴,椎轮大辂,仅能伐木开道,作之先声而已。    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乾嘉之后,小学最盛,谈者莫不藉金石以为考经证史之资,专门搜辑,著述之人既多,出土之碑亦盛,于是山岩屋壁,荒野穷郊,或拾从耕父之锄,或搜自官厨之石,洗濯而发其光采,摹拓以广其流传。若平津孙氏,侯官林氏,偃师武氏,青浦王氏,皆缉成巨帙,遍布海内。其余为《金石存》《金石契》《金石图》《金石志》《金石索》《金石聚》《金石续编》《金石补编》等书,殆难悉数。故今南北诸碑,多嘉道以后新出土者,即吾今所见碑,亦多《金石萃编》所未见者。出土之日,多可证矣。出碑既多,考证亦盛,于是碑学蔚为大国。適乘帖微,入缵大统,亦其宜也。    泾县包氏以精敏之资,当金石之盛,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秘藏,著为《安吴论书》,表新碑,宣笔法,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祉,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辨析

  南海云:“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南海斯论,并非从书法艺术之高下分判碑帖,而以时代变异则书法亦当变异为说,此已脱却书法美学风格范畴而以便宜适应为考量,将实用主义之变幻,就其变法之窠臼也。阮元至包世臣,均于晚明以来书法之渐趋衰飒不满,然未预变法之役,故尚能就事论事,非至指鹿为马。南海为申其说,则移鹕就矢,文愈至后则纰漏愈明。

  言帖札之优劣,每以真伪之分混淆高下之判,继又以高下之辩依真伪之分,此近世书坛所闻见也。考据学之首义乃辨析真伪,此亦帖札于清世大遭诟詈原因之一。叶昌炽治学谨言,其谈帖札,亦有云:“至隋则浑一区宇,天下同文,并无南北之限。乃审其字体,上而庙堂之制作,下而闾巷之镌题,其石俱在,未有如世所传法帖者。岂平陈之后,江左书派亦与国步俱迁乎?以此愈可知宋时阁帖,转展响拓,钟、王、郗、谢,半由虚造。余尝欲辑《隋石记》,以明书法流别,觉阮文达南北两派之说,犹不免调停之见,覃溪论唐初欧、褚诸家,一归于山阴法乳,更为町畦未化已。”细考叶文,谓钟、王之书,半由虚造,并非完全否定,尚有一半或非为虚造焉。《淳化阁帖》为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一部汇帖,其保留前代书法经典,功莫大焉,然其颠倒时序,张冠李戴之舛错亦甚明显。若卷五秦程邈书,竟为楷书,同卷蔡琰书,虽留章意,已然连带为行草,显然非真。又卷二之郗愔书,连绵大草,与卷九、卷十之王献之草书一般无二。此种种明显错讹,自然影响《淳化阁帖》的学术严谨性。然而,若以一部刻帖之缺点即全然否定刻帖于书法经典传承之功,否定刻帖经典之艺术价值,因之发生对中国书法历史认识混淆,则未免唐突。叶昌炽之研究,即不同康有为之大而化之。其云:“今人碑帖不分,凡刻石之文统呼为碑,及墨而拓之纸,又统呼为帖,虽士大夫亦未免俗。甚矣其陋也!夫碑之不可为帖也,石刻之不尽为碑也,周、秦、汉、魏而下,欧、赵而降,撰述源流,雕造形制,其为体也屡迁,其称名也杂而不越。《礼》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叶氏之论碑,非若康氏“遽数之”,乃追索源流,条分缕析,若其比较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同一刻本之不同拓本云:“同此一碑,并未重刻,先后工拙,霄壤悬绝。似三本并陈于几,即谓从一碑出,其谁信之。”越为名碑,则椎拓愈甚,至晚越离原作细节失真。故于历史变衍间追寻书法遗迹,若仅从保存现状定取舍,则未经拓摹之碑或新出土者,或艺术价值不高者,岂可与广被人口,历经拓摹之名碑同日而论?故不论碑帖,问其艺术价值,均须探索源流,撷取真髓。南海之尊碑,虽云谈艺,其开篇之辙,乃为物也,世间之艺术与物质,虽寄托融汇,然云艺术者,终必超越升华成形而上之精神,倘斤斤计较于物态,终必失却艺术真髓也。南海之云碑论艺,终落此障也明焉。若云对书法艺术之真实体验,南海自身非耽深趣于书者,自会心者少,志向本在仕途,惟以改弦更张自命,得包氏迥异前人之论,拾其牙慧盖多。南海云:“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怀宁一老,实丁斯会,既以集篆隶之大成,其隶楷专法六朝之碑,古茂浑朴,实与汀洲分分隶之治,而启碑法之门。开山作祖,允推二子。即论书法,视覃溪老人,终身欧、虞,褊隘浅弱,何啻天壤邪?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为窥其笔法,亦似得自《张黑女碑》,若怀宁则得于《崔敬邕》也。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比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惜见碑犹少,未暇发蒨,犹土鼓蒉桴,椎轮大辂,仅能伐木开道,作之先声而已。”

  南海尊碑,欲从清代书法状态而上溯先古,其先否定扬州八怪之金农、郑燮,谓为怪书,此解亦当为辨析。金农之漆书,郑燮之隶草,颇有别于帖札,二子皆可纳入崇碑之畴,缘何操同室之戈耶?盖南海得安吴熏陶,于篆隶宗脉亦仅推崇伊秉绶、邓石如。当代推崇个性之书家,于金农之怪奇之状更所寄托,或以邓石如辈尚不肯逾越古人藩篱也。南海秉序安吴,尊碑溯古,亦必于当世树立翘楚,以伊、邓为楷式而排斥金、郑,亦见其虽云尊碑,即于碑版中亦欲删除野道,然此绪即肇,脱却书法个性亦远矣。南海又藐视翁方纲,谓其褊隘,实自显偏颇也。翁氏于乾隆朝执书坛牛耳,居“翁、刘、成、铁”之首,其于金石考据学亦堪为先驱,有《粤东金石略》等传世,其书法以颜真卿为楷模,亦传统所谓帖学之属。然帖学之中,亦面目多具,即以唐人书法而论,颜平原、李北海之擘窠较虞世南、钟绍京小楷,其风格相去又岂在道里?倘以美学风格而论,颜真卿实为壮美之尤也。故包安吴、康南海相继以尊碑而訾议翁氏,实堪贻撼树之讥也。近人马宗霍于《霋岳楼笔谈》称:“覃溪以谨守法度,颇为论者所讥;然其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其朴静之境,亦非石经残字到也。”翁方纲之于书法,颇具毕生精勤,其心骛颜书之博大,亦会心钟繇“宣示”、王献之“玉版”之精微,年届八五尚可书蝇头细字,此又绝非包、康之善大言而乏深功者之愿为能为也。倘宛平翁转为当世常熟伯,以其书法之广大精微俱在,南海岂不移樽以献焉。

  将丰富复杂之中国书法艺术,简单划分为碑帖两造,已显画地为牢之弊,又强为此分派人马,点拨兵将,洵难免张致仓皇,捉襟见肘也。阮元论南北书派,北碑南帖,于书法美学风格之分析自具发轫,然其具论之初,即显露诸多偏颇,若以书法人物之生活地域强分南北之派,则草书大家张芝、卫瓘皆为北人,岂草书仅属北派乎?翁方纲为宛平人,毕生心慕山阴,当归何派?康有为对阮元此种胶执之论,即有批判,自谓:“书派可分南北,人不必分南北。”此说足可为后世钱锺书“诗分唐宋,人不必唐宋”张本。然康氏虽具洞察之眼,无奈其为学使才之倾,更多政治之障,故难免东食西宿,左右支绌耳。或云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多有勉强含混处,其因金石学而大盛则显然耶。然金石学之上溯乃三代秦汉,而非六朝北魏。南海本非考据家,其所见仅囿居宣武门外年余辰光撷拾厂甸摊头物什,较翁方纲、阮元、叶昌炽诸家之心力倾注、日就月将相距何啻道里,故论碑终落于北碑魏体,亦拾安吴牙慧耶。不见南海有云“泾县包氏以精敏之资,当金石之盛,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秘藏,著为《安吴论书》,表新碑,宣笔法,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祉,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所云尊碑之五条,甚少艺术内涵之评判,全从物质现象而立论,因法帖真迹难寻,即不得不尊碑,然若《兰亭序》摹拓诸什,下真迹一等,为后学楷模,岂让何碑;谓唐碑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亦非事实,现存唐代名碑若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李邕等诸家碑,完好无损,何让于龙门诸什。康氏于经学欲自张素王之裔,于书学欲强为开山之雄,视中华书法传统经典若王羲之、颜真卿之作品不能入其肯綮,亦不敢公然否决,则以新出土之碑版新鲜易识为说,谓其可代替前贤墨妙,此说全无艺术精神笔墨内涵之比较,唯以“便、易”二字涵盖丰富幽微之书法,于谈艺之途,又焉可云乎高耶。

翁方纲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购碑第三

  学者欲能书,当得通人以为师。然通人不可多得,吾为学者寻师,其莫如多购碑刻乎!扬子云曰:“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仲尼、子舆论学,必先博学详说。夫耳目隘狭,无以备其体裁,博其神趣,学乌乎成!若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盖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有成效,断非枯守一二佳本《兰亭》《醴泉》所能知也。右军自言,见李斯、曹喜、梁鹄、蔡邕《石经》、张昶《华岳碑》,遍习之。是其师资甚博,岂师一卫夫人,法一《宣示表》,遂能范围千古哉!学者若能见千碑而好临之,而不能书者,未之有也。  

  千碑不易购,亦不易见。无则如何?曰:握要以图之,择精以求之,得百碑亦可成书。然言百碑,其约至矣,不能复更少矣。不知其要,不择其精,虽见数百碑,犹未足语于斯道也。吾闻人能书者,辄言写欧写颜,不则言写某朝某碑,此真谬说,令天下人终身学书,而无所就者,此说误之也。至写欧则专写一本,写颜亦专写一本,欲以终身,此尤谬之尤谬,误天下学者在此也。  

  谓又有学书须专学一碑数十字,如是一年数月,临写千数百过,然后易一碑,又一年数月,临写千数百过,然后易碑亦如是,因举钟元常入抱犊山三年学书,永禅师学书四十年不下楼为例,此说似矣,亦谬说也。夫学者之于文艺,末事也。书之工拙,又艺之至微下者也。学者蓄德器,穷学问,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岁月,耗之于无用之末艺乎?诚如钟、永,又安有暇日涉学问哉?此殆言者欺人耳。吾之术,以能执笔多见碑为先务,然后辨其流派,择其精奇,惟吾意之所欲,以时临之,临碑旬月,遍临百碑,自能酿成一体,不期其然而自然者。加之熟巧,申之学问,已可成家。虽天才驽下,无不有立,若其浅深高下,则仍视其人耳。  

  购碑当知握要,以何为要也?曰:南北朝之碑其要也。南北朝之碑,无体不备,唐人名家,皆从此出,得其本矣,不必复求其末,下至干禄之体,亦无不兼存。故唐碑可以缓购,且唐碑名家之佳者,如率更之《化度》《九成宫》《皇甫君》《虞恭公》,秘书之《庙堂碑》,河南之《圣教序》《孟达法师》,鲁公之《家庙》《麻姑坛》《多宝塔》《元结》《郭家庙》《臧怀恪》《殷君》《八关斋》,李北海之《云麾将军》《灵岩》《东林寺》《端州石室》,徐季海之《不空和尚》,柳诚悬之《玄秘塔》《冯宿》诸碑,非原石不存,则磨翻坏尽。稍求元明之旧拓,不堪入目。已索百金,岂若以此一本之赀,尽购南北朝诸碑乎?若舍诸名家佳本,而杂求散杂,则又本末倒置,昧于源流。且佳碑如《樊府君》《兖公颂》《裴镜民》者实寡。小唐碑中,颇多六朝体,是其沿用未变法者,原可采择,惟意态体格,六朝碑皆已备之。唐碑可学者殊少,即学之,体格已卑下也,故唐碑可缓购。  

  今世所用号称真楷者,六朝人最工。盖承汉分之余,古意未变,质实厚重,宕逸神隽,又下开唐人法度,草情隶韵,无所不有。晋帖吾不得见矣,得尽行六朝佳碑可矣,故六朝碑宜多购。  

  汉分为正楷之源,以之考古,固为学问之事,即诸书法,亦当考索源流,宜择其要购之。若六朝之隶无多,唐隶流传日卑,但略见之,知深变足矣,可不购。  

  汉分既择求,唐隶在所不购,则自晋魏至隋,其碑不多,可以按《金石萃编》《金石补编》《金石索》《金石聚》而求之,可以分各省存碑而求之。然道、咸、同、光,新碑日出,著录者各有不尽,学者或限于见闻,或困于才力,无以知其目而购之。知其目矣,虑碑之繁多,搜之而无尽也。吾为说曰:六朝碑之杂沓繁冗者,莫如造像记,其文义略同,所足备考古者盖鲜,陈陈相因,殊为可厌。此盖出土之日新,不可究尽者也。造像记中多佳者,然学者未能择也,姑俟碑铭尽搜之后,乃次择采之,故造像记亦可缓购。  

  去唐碑,去散隶,去六朝造像记,则六朝所存碑铭不过百余,兼以秦、汉分书佳者数十本,通不过二百余种,必尽求之,会通其源流,浸淫于心目,择吾所爱好者临之,厌则去之。临写既多,变化无尽,方圆操纵,融冶自成体裁,韵味必可绝俗,学者固可自得之也。秦、汉分目,略见所说《说分》《本汉》篇中,今将南北朝碑目,必当购者录如左。其碑多新出,为金石诸书所未有者也。造像记佳者,亦附目间下论焉。  

  碑以朝别,以年叙,其无稽考,附于其朝之后。  

  有年则书,不书者,无年月也。  

  书人详之,撰人不详,重在书也。  

  石所存地著之,不著者,不知所在也。  

  其碑显者书人名,不显者并官书之,欲人易购也。  

  吴碑

  《葛府君碑》(江苏勾容)  

  《九真太守谷朗碑》(凤皇元年)  

  晋碑

  《南乡太守郛休碑》(太始六年)  

  《保母志》(宁兴三年王献之书)  

  《枳阳府君碑》(隆安三年)  

  《爨宝子碑》(太亨四年)  

  〔按:安帝元兴元年改元太亨,次年复为元兴,四年已改义熙元年。此碑盖在偏远,未知,故仍书太亨四年也。〕  

  《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姑附于此,海山仙馆刻石)  

  宋碑

  《宁州刺史爨龙颜碑》(大明二年,云南陆源,有碑阴)  

  《始康郡晋丰县□态造像》(元褵廿五年山东王氏)  

  《高勾丽故城刻石》(己丑元年,长寿王当刘元嘉六年,宋平壤吴氏)  

  齐碑

  《吴郡造维卫尊佛记》(永明六年,浙江会稽)  

  《保佛弟子萧衍造像题字》(永明二年,四川云阳)  

  梁碑

  《太祖文皇帝神道东阙》(反刻)  

  《太祖文皇帝神道西阙》  

  《南康简王神道东阙》(反刻)  

  《南康简王神道西阙》  

  《临川靖惠王神道东阙》(反刻)  

  《临川靖惠王神道西阙》  

  《吴平忠侯萧公神道东阙》(反刻)  

  《吴平忠侯萧公神道西阙》  

  《始兴忠武王碑》(有额有阴)  

  《散骑常侍安平王碑》  

  《天监五年残碑》  

  《鄱阳王益州军府人题记》(天监十二年,四川云阳)  

  《石井阑题字》(天监十五年,江苏勾容)  

  《章景为梁主造佛依碑石像》(丁未年即大通元年,四川绵州)  

  《许善题名》(大通三年,四川绵州)  

  《□□□等造观世音像》(大通三年,四川绵州)  

  《□道□造像》(□□三年,四川绵州)  

  《刘敬造像》(大同三年,山东福山王氏)  

  《赞观音》(与大通元年石同,四川绵州)  

  《释慧影为父母师僧及身造释迦佛像题字》(中大同元年,浙江石门李氏)  

  陈碑

  《斯罗真兴大王巡狩管境碑》(戊子年,真兴王麦宗陈光大二年也,朝鲜咸兴)  

  《赵和造像记》(永定三年)  

  魏碑

  《邑主秦从州人造像王银堂画像题名》(道武天赐三年)  

  《巩伏龙造像》(大魏国元年,即太武延和元年)  

  《定州中山赵褵造像》(皇兴三年)  

  《中岳蒿高罗灵庙碑》(太安二年,寇谦之书,筱额,阳文,有阴)  

  《宕昌公晖福寺碑》(太和十二年,陕西澄城,有碑阴)  

  《孝文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皇构迁中元载,岁御次阉茂望舒)  

  《孙秋生造像》(太和七年。以下为龙门二十品,故合录之)  

  《始平公造像》(太和十二年,朱义章书,有额)  

  《北海王元详造像》(太和十八年)  

  《北海王太妃高为孙保造像》  

  《长乐王夫人尉迟造像》(太和十九年)  

  《一弗造像》(太和廿年)  

  《解伯达造像》(太和年造)  

  《杨大眼造像》  

  《魏灵藏造像》  

  《郑长猷造像》(景明二年)  

  《惠感造像》(景明三年)  

  《贺兰汗造像》(景明三年)  

  《高树造像》(景明三年)  

  《法生造像》(景明四年)  

  《太妃侯造像》(景明四年)  

  《安定王元燮造像》(正始四年)  

  《平乾虎造像》(正始四年)  

  《道匠造像》  

  《齐郡王祐造像》(熙平二年)  

  《慈香造像》(神龟三年)  

  《优填王造像》  

  《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永平二年,太原典签王远书)  

  《左援令贾三德开复石门题记》  

  《司马元兴墓志》(永平四年)  

  《郑文公碑》(永平四年,郑道昭书,有上下二碑)  

  附云峰山石刻四十二种(不列详)

  《仙和寺造像》(永平四年)  

  《杨翚碑》(延昌元年,直隶唐山,有额)  

  《司马景和妻孟敬训墓志铭》(延昌三年,河南孟县)  

  《刁遵墓志铭》(熙平元年,直隶南皮张氏)  

  《兖州贾使君碑》(神龟二年)  

  《赵阿欢造像》(神龟三年)  

  《司马炳墓志铭》(正光二年)  

  《张猛龙清颂碑》(正光三年,有额有阴)  

  《樊可憘碑》(正光二年)  

  《郑道忠墓志》(正光三年)  

  《马鸣寺根法师碑》(正光四年,有额)  

  《高贞碑》(正光四年,篆额阳文)  

  《泾州刺史陆希道墓志盖》(正光四年,篆书)  

  《鞠彦瑽墓志》(正光四年,有盖)  

  《李超墓志铭》(正光五年)  

  《吴高黎墓志》(孝昌二年)  

  《六十人造像》(孝昌二年)  

  《刘玉墓志铭》(孝昌三年)  

  《张玄墓志》(普泰元年)  

  《元匡造泗津桥堰石人题记》  

  《皇甫摐墓志》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购碑第三”辨析

云购碑,实可入艺术经济学之辙。南海科举未达之时,已然为书院山长,束修课徒,允为师尊,其于子弟辈,久擅耳提面命之行,论书亦师授之术焉。其云“学者欲能书,当得通人以为师。然通人不可多得,吾为学者寻师,其莫如多购碑刻乎!扬子云曰:‘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仲尼、子舆论学,必先博学详说。夫耳目隘狭,无以备其体裁,博其神趣,学乌乎成!若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盖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有成效,断非枯守一二佳本《兰亭》、《醴泉》所能知也。右军自言,见李斯、曹喜、梁鹄、蔡邕《石经》、张昶《华岳碑》,遍习之。是其师资甚博,岂师一卫夫人,法一《宣示表》,遂能范围千古哉!学者若能见千碑而好临之,而不能书者,未之有也”。教授学子广临摹,多阅览,洵为学书正途。渠自云右军之成,乃博取而得,其所举之《石经》、《华岳碑》均所谓碑学经典,故右军之所来自,非某家之囿某派之限明耳。倘云宋、明人即当学帖,清人则必学碑,为时世所宜,则右军之世,又何必超迈《宣示》等类而上朔《经》、《碑》耶?南海教学子当广收博取,终落于门户自限,子矛子盾之悖论,亦当为发撷。以书法艺术之流布发展而言,刻帖,刻碑,均乃书法作品之印刷方式,凡一件艺术品原作衍生为二,至于衍生为千万,均为印刷流布手段之变化,若钩填,摩拓,雕版,刻碑,所得非一,其意则一耶。现今印刷技术之发达,若日本“二玄社”等类,可使印刷品与原作一般无二,若以学习欣赏论,亦不必究其何为原作何为印品。艺术品流传之历史,某阶段亦曾有印刷品之价值不低于原作之时代,若当年傅雷助黄宾虹于沪上办画展,印刷画册若干册,发售若干,赠送若干,剩余若干,皆珍惜几乎与作品同。盖当时之出版著作乃甚难为之事,画家作品则较易得矣。如今之印刷品精良可以乱真,然其价几何?君不见每次书画展览研讨之后,弃置之书籍画册真琳琅满目耶,又谁惜之?此乃物质经济生活发展过程中之自然现象,康氏以佳帖难求而非帖,以碑版易得而尊碑,真舍本求末之尤也。盖当时传统捐弃,海禁初开,任事多功利以求,学书亦捷径必趋,又岂堪以辨析幽微而求诸南海焉。

广泛师承,选取楷模,皆为学之道,碑拓易得,法帖难求,为权宜之别。南海之悖,在于以权宜之术而淹书学大道。且书法经典,历千秋而不磨,学者倘增广见识,积累学养,临碑临帖,自当多多益善,然真入书艺之奥妙,则须“取法乎上”,以最具书法艺术内涵之经典反复揣摩,体贴入微,方为学书正途。南海讥前人每以《兰亭》、《醴泉》寝馈终身,若翁方纲之老而不疲,以沉以潜,非南海之愿为也。临百碑而未入帖,是康氏之书徒有笔力而无笔法,有气势而乏气韵也,不过依恃名气,培植弟子,广为张扬,其风气流被书坛,又何益焉。

南海云:“谓又有学书须专学一碑数十字,如是一年数月,临写千数百过,然后易一碑,又一年数月,临写千数百过,然后易碑亦如是,因举钟元常入抱犊山三年学书,永禅师学书四十年不下楼为例,此说似矣,亦谬说也。夫学者之于文艺,末事也。书之工拙,又艺之至微下者也。学者蓄德器,穷学问,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岁月,耗之于无用之末艺乎?诚如钟、永,又安有暇日涉学问哉?此殆言者欺人耳。吾之术,以能执笔多见碑为先务,然后辨其流派,择其精奇,惟吾意之所欲,以时临之,临碑旬月,遍临百碑,自能酿成一体,不期其然而自然者。加之熟巧,申之学问,已可成家。虽天才驽下,无不有立,若其浅深高下,则仍视其人耳。”康氏此谓,乃以快捷入门之法以授学子,盖其既非如前代颜真卿、苏东坡等毕生以书法涵养性情之真书家,亦非阮元、叶昌炽等潜心于学问事业之真学者。身当鼎革之世,岂甘沉潜之为,举手必作指麾之势,发声必期万众之和,其之书法,固堪为文人字、名人字之一脉,然施于有心以书法为学问而非仅视为余事者,则大谬不然。沈从文先生尝云:“康南海先生喜谈书法,谈及近百年笔墨优劣时,有所抑扬,常举例不示例,不足以证是非。至于南海先生个人用笔结体,虽努力在点画间求苍莽雄奇效果,无如笔不从心,手不逮意,终不免给人一芜杂印象。一生到处题名,写字无数,且最欢喜写“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一联,却始终不及在云南昆明黑龙潭相传为陈抟那十个字来得秀雅奇逸!昔人说,鲜于伯机、康里子山笔下有河朔气。南海先生实代表‘广东作风’,启近代‘伟人派’一格”(沈从文《谈宋四家、康有为及其它》)。沈先生终身笔墨,虽不堪以书名,然其精勤,亦若晚年不得为小说,则潜心于文物,是有心得人也。南海膺名人书法之名,非佳名也。书法有道,南海亦论道巨擘,然终非道也。昔苏东坡与章子厚为同门友,皆耽书,子厚每日临兰亭序一篇,东坡颇不然。盖以子厚无心得耶。南海之说,稗贩肤授,又岂堪谓心得耶?其当落沈从文之讥也必。

南海又为指授云:“去唐碑,去散隶,去六朝造像记,则六朝所存碑铭不过百余,兼以秦、汉分书佳者数十本,通不过二百余种,必尽求之,会通其源流,浸淫于心目,择吾所爱好者临之,厌则去之。临写既多,变化无尽,方圆操纵,融冶自成体裁,韵味必可绝俗,学者固可自得之也。”中国书法之金石、书卷两大类,金石之极致在先秦两汉,而非北魏,书卷之极致在晋唐亦非北魏。即以碑刻书法而论,汉隶诸经典,其浑茫气概,精严笔致,于艺术格调之高华古奥,亦远胜于南北朝诸碑。北魏者动乱时代一过渡之期也,藐视其文化,无视动乱间亦有零星建设固非宜,片面夸大则更为乖谬。金石书法之发展,最终入于装饰性质,盖其虽为书,离先民造字未远,图绘之迹犹存,此尚与世界其他民族之文字发展之初类同。此装饰性质之发展,非无美学存焉,工艺美术亦有允称大师者。然中华文字之最终与世界其他民族不同而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则必当在书卷之艺术形成后。在实用间自然发展趋于抽象又立则树楷。衡论中国书史,篆籀、分隶及工楷,均在金石工艺中可揣端倪,惟草行书则为书卷之极则,其艺术内涵、个性价值、变化规律皆非金石工艺之属可比。此乃中国书法艺术之基本线索,非任何局部之发现与张扬可为改变也。

南海之谈碑,亦若叶昌炽所讥,谓刻石即碑,不问其内容所来自,故渠将王献之书《保母志》亦标碑列。二王書迹倘入碑学,则碑自无存焉。安吴之崇尚,犹在怀宁通汉隶秦篆,尚非以南北朝碑版为圭臬,亦未以所得之难易定艺品之高低。若以风格权衡,《曹全碑》之书风娟秀雅逸,纯乎可为所谓南派,相类者更若孔庙三碑《礼器》、《史晨》、《乙瑛》,皆宗雅秀而非旷悍,岂不摒除碑派门墙?以此推彀,自阮元至于康有为,虽极力划分书法之风格流派,因游离书法艺术之涵茫内涵,终不免自见凿枘。以碑帖强分书法风格,莫若具体而微观其互相渗透影响,若《刁遵墓誌铭》为北魏熙平二年(517)刻,清雍正间(1723——1735)在河北南皮县出土。杨震方先生云:“六朝墓志以峻劲胜,此誌有六朝之韵度而无其习气。转折回环居然两晋风流,唐人若徐浩、颜真卿等皆胎息于此”(上海古迹出版社《碑帖叙录》1982年第一版第6页)。现世陆续出土之碑版,依然可为说明,若1959年在苏州虎丘出土之《元师孟墓誌》,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所刻。杨震方先生谓其“书法秀丽,似学赵孟頫一派”。此《元师孟墓誌》总不能谓其为帖,但其书法风格直接赵孟頫,又焉可遽指为碑?可见寻绎书法艺术之风格内美,还须观察透辟,具体而微。倘以唐人书有北朝气,遽断为唐书法北朝,不亦陋乎;南北朝书风佳者方得谓两晋流风,不亦宜乎。虽然,吾不欲强晋以伐魏,只须分判吾华书法之金石、书卷两造,具体寻觅其美学风格之幽微,则不致迷离张皇也。

发表于《书法报》2015年7月8日

体变第四

  人限于其俗,俗趋于变,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钟鼎及籀字,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章法亦复落落,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钟鼎古文,虽为刘歆伪造,而所采多春秋战国旧物,故奇古可爱,考据经义则辟之,至于笔画之工,则不能以人废也)。秦分(即小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自此日变,若《赵王上寿》《泮池刻石》《坟坛刻石》,下逮《少室》《开母庙》《建初残碑》《三公山》《是吾》,碑体皆方扁,益笔茂密。至《褒斜》《郙阁》《裴岑》《尊楗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而秦分笔未亡。建初以后,变为波磔,篆隶迥分。于是《衡方》《乙瑛》《华山》《石经》《曹全》等碑,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夫汉自宣、成而后,下逮明、章,文皆似骈似散,体制难别。明、章而后,笔无不俪,句无不短,骈文以成。散文、篆法之解散,骈文隶体之成家,皆同时会,可以观世变矣。  

  汉末波磔,纵肆极矣,久亦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今观元常诸帖,三国诸碑,皆破觚为圆,以茂密雄强为美,复进为分(《书势》所称毛宏之八分增损此也)。此如骈体之极,复尚古文,而骈散之分,经数变之后,自是不可复合矣。  

  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南碑绝少,以帖观之,钟、王之书,丰强秾丽。宋、齐而后,日即纤弱。梁、陈娟好,无复雄强之气。  

  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综其大致,体庄茂而宕以逸气,力沉著而出以涩笔,要以茂密为宗。当汉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斓,当为今隶之极盛矣。  

  北齐诸碑,率皆瘦硬,千篇一律,绝少异同。  

  北周文体好古,其书亦古,多参隶意。至于隋世,率尚整朗,绵密瘦健,清虚之风,一扫而空。岂宙合不分,光岳晴霁,气运有当尔邪?南北书派,自是遂合。故隋之为书极盛,以结六朝之局,是亦一大变焉。  

  唐世书凡三变,唐初欧、虞、褚、薛、王、陆,并辔轨叠,皆尚爽健。开元御宇,天下平乐,明皇极丰肥,故李北海、颜平原、苏灵芝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元和后,沈传师、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然骨存肉削,天下病矣。  

  夫唐人虽宗二王,而专讲结构,则北派为多,然名家变古,实不尽守六朝法度也。五代杨凝式、李建中,亦重肥厚。宋初仍之,至韩魏公、东坡犹然,则亦承平之气象邪?宋称四家,君谟安劲,绍彭和静,黄、米复出,意态更新,而偏斜拖沓,宋亦遂亡。南宋宗四家,笔力则稍弱矣。  

  辽书朴拙,绝无文采,与其国俗略同。金世碑帖,专学大苏,盖赵闲闲、李屏山之学,慕尚东坡,故书法亦相仿效,遂成俗尚也。今京朝士夫,多慕苏体,岂亦有金之遗俗耶?  

  元、明两朝,言书法者日盛,然元人吴兴首出,惟伯机实与齐价。文原和雅,伯生浑朴,亦其亚也。惟康里子山,奇崛独出,自余揭曼硕、柯敬仲、倪元镇,虽有遒媚,皆吴兴门庭也。自是四百年间,文人才士,纵极驰骋,莫有出吴兴之范围者。故两朝之书,率姿媚多而刚健少。香光代兴,几夺子昂之席,然在明季,邢(侗子愿)、张(瑞图二水)、董、米(万钟)四家并名,香光仅在四家之中,未能缵一统绪。又王觉斯飞腾跳踯其间,董实未胜之也。至我朝圣祖,酷爱董书,臣下摹仿,遂成风气。思白于是祀夏配天,汲汲乎欲祧吴兴而尸之矣。香光俊骨逸韵,有足多者,然局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以之代统,仅能如晋元宋高之偏安江左,不失旧物而已。然明人类能行草,其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盖帖学大行故也。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至于今日,碑学益盛,多出入于北碑率更间,而吴兴亦蹀躞伴食焉。吾今判之:书有古学,有今学。古学者,晋帖唐碑也,所得以帖为多,凡刘石庵、姚姬传等皆是也。今学者,北碑汉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邓石如、张廉卿等是也。人未有不为风气所限者,制度文章学术,皆有时焉,以为之大界。美恶工拙,只可于本界较之。学者通于古今之变,以是二体者,观古论其时,致不混焉。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辨析

  南海云:“人限于其俗,俗趋于变,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钟鼎及籀字,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章法亦复落落,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钟鼎古文,虽为刘歆伪造,而所采多春秋战国旧物,故奇古可爱,考据经义则辟之,至于笔画之工,则不能以人废也)。”

  钱玄同极推崇康有为,为其重印《新学伪经考》所写长篇序言《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中亦指出:“康氏对于文字,又有极错误之论,他认古文经中的‘古文’是刘歆所伪造,这话固然极对,可是他又认为尊彝也是刘歆所伪造,那就完全错了。”又云:“康氏对于文字之学太不讲求,并无心得。他虽明知‘古文’为刘歆所造,而不能知其来源,竟误认为于尊彝文字为一系,因此而返疑尊彝亦是刘歆所伪造,实为千虑之一失”(古籍出版社《新学伪经考》1956年版第448—450页)。钱玄同比较王国维与康有为为学之不同,对于刘歆之伪造“古文”,王国维即以尊彝文字驳论刘歆,而康有为遽指尊彝亦为伪造,自失利器,致其学难以自圆。

  南海云:“秦分(即小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自此日变,若赵王、上寿、泮池刻石、坟坛刻石,下逮少室、开母庙、建初残碑、三公山、是吾,碑体皆方扁,益笔茂密。至褒斜、郙阁、裴岑、尊楗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而秦分笔未亡。建初以后,变为波磔,篆隶迥分。于是衡方、乙瑛、华山、石经、曹全等碑,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夫汉自宣、成而后,下逮明、章,文皆似骈似散,体制难别。明、章而后,笔无不俪,句无不短,骈文以成。散文、篆法之解散,骈文隶体之成家,皆同时会,可以观世变矣。”

  南海本为一文章家,骈散文均堪作手,于文学流变之知解强于书法。先秦之文,乃散文,亦谓古文,至汉兴而出骈文,变古简为繁奥,此文学状态演变之必然也,亦若诗自三百篇之简约渐渐变衍至成大调长歌。书法之自篆变隶,由隶至草、楷,本进化之道。然每一进化必失却古意若许,后世之变化发展,亦多以复古而出新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即一反两汉六朝以降因骈丽而至浮靡之文风,欲从先秦散文之古简而正士夫学子之风气。赵子昂处两宋尚意书风盛行之后,亦以笔法之渐懈而张复古之帜。此文学与书法以复古为创新之显例也。韩昌黎、赵湖州之为文艺,均以终身功课体验以之,且均以内容细节之充盈丰富而臻于成功,绝无前踬后颠之状,故其所得亦显然。南海欲承前修而不能详辨底细,遽张亮帜而终于漫卷声容,故其登高一唱之勇气可表,未入肯綮之弊亦不可不了然焉。

  南海云:“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此说不诬。两汉之于中华,非惟书法,即政治、法律、思想、学术诸端,均具创形立楷之功。书体之备,亦皋牢百代。若云书法之金石气,盖在秦篆汉隶之中,而书卷气则尚待王羲之之出也。南海继云:“夫唐人虽宗二王,而专讲结构,则北派为多,然名家变古,实不尽守六朝法度也。五代杨凝式、李建中,亦重肥厚。宋初仍之,至韩魏公、东坡犹然,则亦承平之气象耶?宋称四家,君谟安劲,绍彭和静,黄、米复出,意态更新,而偏斜拖沓,宋亦遂亡。南宋宗四家,笔力则稍弱矣。”所谓唐人尊二王,碑学家每有不怿,南海此说尚未入其彀,然南海之所云,亦多有悖于书法真实,若杨凝式神仙起居之属,开董其昌之萧散爽朗,岂堪以肥厚论。宋四家亦自有其非凡之造诣。后人论文,每有“不读秦汉以下”之说,今之学者,敢云苏东坡可以不读乎? 

  南海亦见出书法流转间一现象,云:“辽书朴拙,绝无文采,与其国俗略同。金世碑帖,专学大苏,盖赵闲闲、李屏山之学,慕尚东坡,故书法亦相仿效,遂成俗尚也。今京朝士夫,多慕苏体,岂亦有金之遗俗耶?”满族为金朝后裔,学赵学董,而究于苏东坡,非病也。倘以书法论,清代喜书者固以皇室风靡而兴董、赵,直至郑孝胥步趋东坡,然苏庵之世,在南海风靡之余,实乃别出心裁之为,南海之指斥,乃针对翁方纲,盖宛平之崇奉东坡,乃自东坡仙游以后之最虔诚恪守者,渠多年于东坡之寿丧之日礼服膜拜,人或谓之迂,然千载以下,口沫东坡者,何如翁氏之有终始。清室之汉化,而能服膺东坡者流,岂非斯文善举。《石语》亦有金人喜苏东坡书法文章之说。新出版之《中国书法全集·宋辽金卷》收录有赵秉文《追和坡仙赤壁词韵》、蔡松年等《跋苏轼书太白游仙诗》;除此等墨本之外,犹有教亨之《苏轼观音像赞》碑刻,可见苏东坡之诗文书法被金人慕爱之深。

  清代康熙、乾隆以雄强之主,专喜董其昌、赵孟頫之书法,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之倡扬大异径庭,其中之文化心理原因亦当探析。中原南国之士大夫,熏染浸淫于帖札书翰,日久因循,难有突变蜕化;北朝骑射勇武之裔,攻城掠地席卷风摧,入主中原则思典雅斯文,此乃中国历史朝代兴替屡见不鲜之状,非仅若南海之所云金、清两代。清本为金之灭国重复,元代之武力威赫,何逊金、清,然其皇室视赵子昂若天人,以致近百年之王朝,有赵体书法跨宋而续唐,传明而流清,成百代之风会,真书史之奇观。此外,即李唐盛朝,书风法步东晋,文皇死生皈依山阴,然李氏亦具西域血脉,起家战阵,此亦有与蒙古、女真民族之雄强相类处,故可云:雄强有健力者于功业成立之后思典丽文雅,秀弱悠然之得传统者蹒跚难进之间羡慕武勇雄强。此中国书法史之例证实人类心理发展间之自然现象,或可以钱锺书小说《围城》之隐喻为说,即城中之人思出去,城外之人想入来也。当此局囿,倘综汇往史,澹定文心,又岂可以时风之变幻为步趋?即以书法源流而论,又岂可舍弃千载论定之经典遽以突发乍显之新奇为鹜焉。南海即以追鹜为尚,即谓元、明两朝之书“率姿媚多而刚健少。香光代兴,几夺子昂之席,然在明季,邢(侗,子愿)、张(瑞图,二水)、董、米(万钟)四家并名,香光仅在四家之中,未能缵一统绪”“又王觉斯飞腾跳踯其间,董实未胜之也。至我朝圣祖,酷爱董书,臣下摹仿,遂成风气。思白于是祀夏配天,汲汲乎欲祧吴兴而尸之矣。香光俊骨逸韵,有足多者,然局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以之代统,仅能如晋元宋高之偏安江左,不失旧物而已。然明人类能行草,其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盖帖学大行故也”。

  此处可见康南海之于书学,固渊源于包安吴,然其心性识见,颇有高于安吴处,即若对王铎书法之品鉴,安吴尝以为董其昌草书远高于王觉斯,即眼谩心迷之说也。南海即未以为然,乃视王觉斯高于董其昌,固亦因二子虽均取法二王,然孟津之气格,实多壮阔雄强,华亭之风华,每在优雅雍容,倘分美学脉络,则孟津在碑,而华亭在帖也。学书者自可取精撷华,雅不必强为轩轾焉。南海即以成见示人课徒,则一任偏颇驰骋,其谓香光仅在四家中,是欲共香光与四家皆于帖学衰飒中尽扬弃耳。香光距今又五百年矣,其法乳流布,见者自明。

  董固未足开拓疆域,于米、赵之后,亦独擅渊雅,自见高华。南海谓其“局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乃其自具其病耳,与香光何涉。然后世颇有迷信南海者,不观香光之内美,真自误焉。清人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最堪称道者为其善于汲取中华文明之精华,若论雄强气势,开张魄力,康熙、乾隆允为千秋君王辈中豪杰,然渠等于弓马事业之间,竟知晓以赵孟頫、董其昌之书法上续于王羲之之法乳,其艺术眼光岂堪小视。康氏之倡扬北碑,表面张致雄强,实未了艺术文化与人情修养之复杂关系。此不可不于清代书法文化发展之幽微间予以辩白焉。

董其昌跋王珣《伯远帖》

分变第五

  文字之变流,皆因自然,非有人造之也。南北地隔则音殊,古今时隔则音亦殊,盖无时不变,无地不变,此天理然。当其时地相接,则转变之渐可考焉。文字亦然,《汉志》称《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则非刘歆伪体,为周时真字也。其体则今《石鼓》及《说文》所存籀文是也。然则孔子之书,《六经》藏之于孔子之堂,分写于齐、鲁之儒皆是。秦之为篆,不过体势加长,笔画略减,如南北朝书体之少异。盖时地少移,因籀文之转变,而李斯因其国俗之旧,颁行天下耳。观《石鼓》文字,与秦篆不同者无几,王筠所谓其盘灾敢叶,知文同籀法是也。今秦篆犹存者,有《琅琊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碣》《石门刻石》,皆李斯所作,以为正体,体并圆长,而秦权、秦量即变方匾。汉人承之而加少变,体在篆隶间。以石考之,若《赵王上寿刻石》,为赵王遂廿二年,当文帝后元六年;《鲁王泮池刻石》当宣帝五凤二年,体已变矣,然绝无后汉之隶也。至《厉王中殿刻石》几于隶体,然无年月,江藩定为“江都厉王”,尚不足据。左方文字莫辨,《补访碑录》审为“元凤”二字,《金石萃编》疑为“保岁庶”等字,则“元凤”固不确也。《金石聚》有《凤凰画象题字》,体近隶书,《金石聚》以为元狩年作,江阴缪荃荪谓当从《补访碑录》释为元康,则晋武帝时隶也。《麃孝禹碑》为河平三年,则同治庚午新出土者,亦为隶,顺德李文田以为伪作无疑也。《叶子侯封田刻石》为始建国天凤三年,亦隶书,嘉庆丁丑新出土,前汉无此体,盖亦伪作。则西汉未有隶体也。降至东汉之初,若《建平郫县石刻》《永光三处阁道石刻》《开通褒斜道石刻》《裴岑纪功碑》《石门残刻》《郙阁颂》《戚伯著碑》《杨淮表纪》,皆以篆笔作隶者。《北海相景君铭》,曳脚笔法犹然。若《三公山碑》《是吾碑》,皆由篆变隶,篆多隶少者。吴《天发神谶》,犹有此体。若《三老通碑》《尊楗阁记》,为建武时碑,则由篆变隶,篆多隶阙者。以汉钟鼎考之,唯《高庙》《都仓》《孝成》《上林》诸鼎,有秦少意。汾阴、好峙则似秦权。至于《太官钟》《周杨侯铜》《丞相府漏壶》《虑俿尺》,若《食官钟铭》《绥和钟铭》,则体皆扁缪,在篆、隶之间矣。今焦山《陶陵鼎铭》,其体方折,与《启封镫》及《王莽嘉量》同为《天发神谶》之先声,亦无后汉之隶体者。以瓦当考之,秦瓦如“维天降灵甲天下大万乐当”、“嵬氏冢当”、“兰沌宫当”、“延年瓦”、“方春萌芽”等瓦,为圆篆。至于汉瓦,若“金”字、“乐”字、“延年”、“上林”、“右空”、“千秋万岁”、“汉并天下”、“长乐未央”、“上林”、“甘泉”、“延寿万岁”、“高安万世”、“万物咸成”、“狼千万延”、“宣灵万有”、“喜万岁”、“长乐万岁”、“长生”、“无极”、“千秋长安”、“长生未央”、“永奉无疆”、“平乐何宫”、“亿年无疆”、“仁义自成”、“揜衣中庭”、“上林农宫”、“为年益寿”,体兼方圆。其“转婴柞含”、“六畜蕃息”及“便”字瓦,则方折近《郙阁》矣。盖西汉以前,无熹平隶体,和帝以前,皆有篆意。其汉砖有竟宁、建平、秦阿房瓦“西凡廿九”、“六月宫人”字纯作隶体,恐不足据。盖自秦篆变汉隶,减省方折,出于风气迁变之自然。许慎《说文叙》诋今学,谓“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盖是汉世实事。自仓颉来,虽有省改,要由迁变,非有人改作也。吾子行曰:“崔子玉写张平子篆,多用隶法,不合《说文》,却可入印,全是汉人篆法故也。”杜未谷曰:“《说文》所无之字,见于缪篆者,不可枚举。缪篆与隶相通,各为一体,原不可以《说文》律之。”盖子玉所写之隶法,《说文》所无之缪篆,皆今学家师师相传,旧字旧体,展转传变可见也。《志》乃谓秦时始建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许慎又谓程邈所作,盖皆刘歆伪撰古文,欲黜今学,或以徒隶之书比之,以重辱之。其实古无籀篆隶之名,但谓之文耳,创名而仰扬之,实自歆始。且孔子《五经》中,无籀、篆、隶三字,唯伪《周官》最多,则用《庄子》《韩非子》者,又卿乘篆车,此亦歆意也。于是篆隶之名,行于二千年中,不可破矣。夫以篆隶之名,承用之久,骤而攻之,鲜有不河汉者。吾为一证以解之,今人日作真书,兴于魏、晋之世,无一人能指为谁作者,然则风气所渐移,非关人为之改作矣。

  东汉之隶体,亦自然之变。然汉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如《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阳”、“都”字之“邑”旁,直是今真书,允似颜真卿。考《高颐碑》为建安十四年,此阙虽无年月,当同时也。《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杨震碑》似褚遂良笔,盖中平三年者。《子游残石》《正直残石》《孔彪碑》,亦与真书近者。至吴《葛府君碑》则纯为真书矣。若吴之《谷朗碑》,晋之《郛休碑》《枳阳府君碑》《爨宝子碑》,北魏之《灵庙碑》《吊比干文》《鞠彦云志》《惠感》《郑长猷》《灵藏造像》,皆在隶楷之间,与汉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阁》《永光阁道刻石》在篆隶之间者正同,皆转变之渐至可见也。不能指出作今真书之人,而能指出作汉隶者,岂不妄哉!

  八分之说,议论纷纭。蔡文姬述父邕语曰:“去隶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王愔曰:“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张怀瓘曰:“八分减小篆之半,隶又减八分之半。”又云:“八分则小篆之捷,隶亦八分之捷。”蔡希综曰:“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法,又以楷法变八分。”王应麟曰:“自唐以前,皆谓楷字为隶,欧阳公《集古录》始误以八分为隶。”东魏《大觉寺碑》题曰“隶书”,盖今楷字也。洪迈以晚汉之隶书为八分。吾邱衍以秦权、汉量为秦隶,未有挑法者为八分,比汉隶则似篆,以《石经》为汉隶有挑法者。包慎伯曰:“凡笔近篆而体近真者,皆隶书也。中郎变隶而作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按王愔、萧子良谓“上谷王次仲作八分”,卫恒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又叙梁鹄弟子毛宏,始云今八分皆宏法。按梁鹄已在魏时,毛宏更后,若毛宏始作八分,则汉魏有挑法者,《石经》等碑已备之矣。若如包氏说,中郎始变隶作八分,则中郎之前,《王稚子阙》《嵩高铭》《封龙山》《乙瑛》等碑,已有挑法,何待中郎之变邪?且中郎《劝学篇》云“王次仲初变古形”,则非邕可知也。若如吾邱衍以篆未有挑法者为八分,则张昶八分碑乃即《华岳碑》,卫觊金针八分书及《受禅表》皆有挑法者。若从王氏之说,以今楷书为隶书,以汉人书为八分,斥《集古》谓“汉人书曰隶”为误,则《序仙记》称“王次仲变仓颉皆为今隶书”,则谓八分为隶亦可,是永叔亦不误也。王次仲作八分,张怀瓘从《序仙记》,以为始皇时人,王愔以为建初时人,萧子良以为灵帝时人,虽不能辨,而有挑法之隶,起于安、和之时,亦必为建初前人,必非灵帝时人也。且建武时《三老》《尊楗》《郫县石刻》笔法,已有汉隶体,则次仲之作,亦不可据。张怀瓘《书断》又云“楷隶初制,大范几同,后人惑之,学者务益高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高南阜《八分说》:“汉末伯喈始添掠捺,八字左右而分布之,是谓八分。为分别之分,非分数之分也。”翁方纲《隶八分考》据此两说,引《说文》八字条:“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并引“丐”字“詹”字“尔”字有“八”字,义以为必作分别分列解,因考齐胡公棺有隶为伪。诸家以八分先于隶为谬,又谓分剂、分量、分数之分,《玉篇》“扶问功”,在去声,二十三问。《礼记》:“分无求多,礼达而分定是也。”此字自古无读平声之理。杜诗“大小二篆生八分”押平声。即以分字音义论之,其为分布分列之分,可无疑惑,其说甚辨。按古音无平仄之分,离骚“好蔽美而称恶”,与“恐导言之不固”,“哲王又不寤”为韵,则以入声之“美恶”,读为去声之“好恶”。《急就章》:“万方来朝,臣妾使令。汉地广大,无不容盛。”是以“于以盛之”之平声为去声也。则汉人无平去声之别可知。《玉篇》、杜诗,皆在沈约之后,岂足据乎?

  原诸说之极纷,而古今莫能定者,盖刘歆伪作篆隶之名以乱之也。古者书但曰文,不止无篆隶之名,即籀名亦不见称于西汉,盖今学家本无之,惟时时转变,形体少异,得旧日之八分,因以八分为名。盖汉人相传口说,如秦篆变《石鼓》体而得其八分,西汉人变秦篆长体为扁体,亦得秦篆之八分。东汉又变西汉而为增挑法,且极扁,又得西汉之八分。正书变东汉隶体而为方形圆笔,又得东汉之八分。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称,伸缩无施不可,犹王次仲作楷法则汉隶也。而今正书亦称楷。程邈作隶亦隶也,而东魏大觉寺亦称隶,八分可谓通称,亦犹是也。善乎刘督学熙载曰:“汉隶可当小篆之八分,是小篆亦大篆之八分,正书亦汉隶之八分。”真知古今分合转变之由,其识甚通。以两汉碑考之,其次叙诚可见也。又如今人以汉文为散文,以六朝为骈文,而六朝人又有文笔之异,汉魏之间,骈散莫分,而与西汉六朝少异,即可上列于散文,亦可下次之俪体,随时所称,以为文字。八分之说,殆犹是欤?中郎之说,盖当时之学家通称,但文姬述之不详,而为古学篆隶所惑,故乱之千载耳。今为别之。自《石鼓》为孔子时正文外,秦篆得正文之八分,名曰秦分,吾邱衍说也。西汉无挑法,而在篆隶之间者,名曰西汉分,蔡中郎说也。东汉有挑法者,为东汉分,总称之为汉分,王愔张怀瓘说也。楷书为今分,蔡希综、刘熙载说也。八分之说定,篆、隶伪名,从此可扫除矣。

李廷华《广艺舟双楫》辨析“分变第五”辨析

  南海云:“文字之变流,皆因自然,非有人造之也。南北地隔则音殊,古今时隔则音亦殊。盖无时不变,无地不变,此天理然。当其时地相接,则转变之渐可考焉。文字亦然。”这应该是语音文字发展历史之基本规律与常识。中国书法文字篆、隶之变即在此规律之中,隶、楷之变亦在此规律中。南海又云:“《志》乃谓秦时始建隶书,起于宫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许慎又谓程邈所作。盖皆刘歆伪撰古文,欲黜今学,或以徒隶之书比之,以重辱之。其实古无籀、篆、隶之名,但谓之文尔。创名而抑扬之,实自刘歆始。”南海此说,亦与其在《新学伪经考》中之全称否定判断类同,为否定刘歆,则刘歆之一切皆为伪造,趋同古文经学之班固《汉书》、许慎《说文解字》皆为刘歆伪造之作品,此真强六经以注我也。某种字体之发生,固然不可能为某一个人之独造,然以某一代表人物而标志之亦为正常。刘歆谓隶书为程邈所作,固然可疑,然秦篆为李斯所创,则南海亦认同,盖是时无今古文之辩也。南海谓“隶书”之得名,乃刘歆为贬抑今学而措施,则又太想当然,如同其为否定河间王之献书,即连“实事求是”此一评价亦遽断为古文家作伪而追加。此种绝对化的论断心理使得南海眼中一时芥可容舟,一时虚空无物,或将并非经典者抬高以自诩创见,或将千载有公论之名作视为虚幻。此种心理传诸后世,乃造成对书法经典若王羲之《兰亭序》的怀疑及否定,虽南海不及见,然肇端者非李文田一人也。

  南海考论“分书”之变谓:“东汉之隶体,亦自然之变。然汉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如《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阳’‘都’字之‘邑’旁,直是今真书,允似颜真卿。考《高颐碑》为建安十四年,此阙虽无年月,当同时也。《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杨震碑》似褚遂良笔,盖中平三年者。《子游残石》《正直残石》《孔彪碑》,亦与真书近者。至吴《葛府君碑》则纯为真书矣。若吴之《谷朗碑》,晋之《郛休碑》《枳阳府君碑》《爨宝子碑》,北魏之《灵庙碑》《吊比干文》《鞠彦云志》《惠感》《郑长猷》《灵藏造像》,皆在隶楷之间,与汉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阁》《永光阁道刻石》在篆隶之间者正同,皆转变之渐至可见也。”书体由篆变隶变楷,可谓时间变衍。由地域距离而至语音之变化,则可谓空间变衍。若我国湖北北部之语音,即近河南,而东部语音近江西、安徽,西部近四川,南部则近湖南。语音之空间变衍较文字之时间变衍更具自然属性而较少社会属性,若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以规定文字,并未规定语音。故言文字、书体与语音、语言之变化规律,知其同还当知其异,入于幽微方不致迷离支绌。某二十年前拜访王朝闻先生,曾以此话题请教议论(《中国书法》1996年2期《于随便处见深心——王朝闻先生谈书法》),可为参考。

汉《熹平石经》(残字,局部)

  南海之考辨书体源流,本为其尊碑张本,渠谓:“东汉隶书若《高君阙》《高颐碑》《张迁表颂》《杨震碑》已具楷意,与颜真卿、褚遂良书法略似。”后世推崇南海者,每以楷书是否带隶意而评骘高下,倘综观书史,此实非判艺之圭臬也。沈曾植跋《张猛龙碑》云:“此碑风力危峭,奄有钟梁胜景,而终幅不杂一分笔,与北碑他刻纵意书写者不同。”书法艺术,乃以字体之书写结构为基本因素,融汇多种文化意蕴而构成。篆、隶、楷三种基本字体在渐进变化发展中亦每有融汇。以较新出之字体掺杂较古旧之字体,既可谓其掺杂间领会古意,亦可视为此字体尚不成熟,亦若新文学之白话文代替旧文学之文言文之后,有作者以“半文半白”为文,亦略具古意,然作品之价值高低,初非以是否文体掺杂为判断。尊碑各家,于《张猛龙碑》之艺术价值均无异词,沈曾植跋语谓其无一分意,即在分判其与隶书之区别,谓此碑为完全独立之楷书。在同一跋语中,沈氏又云:“书人名氏虽湮,度其下笔之时,固自有斟酌古今意度。此直当为由分入楷第一巨制,拟之分家,则中郎《石经》已。”又若居北碑榜首之郑道昭诸碑,其结字尚多汉隶之意,且具行书之畅爽,即沈氏所谓“纵意书写者”也。东晋南渡之后,北方文籍荒芜,逾百年后始有北魏孝文帝崇尚文略。此时南北交通未畅,书法传续远落后于南方,其接续汉隶,乃社会条件所限制,实为社会文化之返古现象,不能谓为进步,但书体之隶楷相杂,自见古意斑斓,又成艺术风格。北魏时人作书铭碑,拘囿于环境,缺乏各种书体之艺术比较,于书法中得古意氤氲,与现代人于诸体齐备中着意追求,为另一意也。南海云:“不能指出作今真书之人,而能指出作汉隶者,岂不妄哉!”历史发展中的一般现象和特殊现象互相渗透融汇,往往造成后人分辨之困难。即以书法而论,亦不乏较前时代之作品流传确凿而较后时代之作品反致沦湮之个案。南海云:“古者书但曰文,不止无篆隶之名,即籀名亦不见称于西汉,盖今学家本无之,惟时时转变,形体少异,得旧日之八分,因以八分为名。盖汉人相传口说,如秦篆变《石鼓》体而得其八分,西汉人变秦篆长体为扁体,亦得秦篆之八分。东汉又变西汉而为增挑法,且极扁,又得西汉之八分。正书变东汉隶体而为方形圆笔,又得东汉之八分。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称,伸缩无施不可,犹王次仲作楷法则汉隶也。而今正书亦称楷。程邈作隶亦隶也,而东魏大觉寺亦称隶,八分可谓通称,亦犹是也。善乎刘督学熙载曰:‘汉隶可当小篆之八分,是小篆亦大篆之八分,正书亦汉隶之八分。’真知古今分合转变之由,其识甚通。以两汉碑考之,其次叙诚可见也。又如今人以汉文为散文,以六朝为骈文,而六朝人又有文笔之异,汉魏之间,骈散莫分,而与西汉六朝少异,即可上列于散文,亦可下次之俪体,随时所称,以为文字。八分之说,殆犹是欤?中郎之说,盖当时之学家通称,但文姬述之不详,而为古学篆隶所惑,故乱之千载耳。今为别之。自《石鼓》为孔子时正文外,秦篆得正文之八分,名曰秦分,吾邱衍说也。西汉无挑法,而在篆隶之间者,名曰西汉分,蔡中郎说也。东汉有挑法者,为东汉分,总称之为汉分,王愔、张怀瓘说也。楷书为今分,蔡希综、刘熙载说也。八分之说定,篆、隶伪名,从此可扫除矣。”此一大段引述兼议论,归根结底,是欲废除前代篆、隶、楷之名,统以八分为论。其实,刘熙载所论云:“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皆是浸趋简捷,独隶之于八分不然。”“以参合篆体为八分,此后人亢而上之之言也。以有波势为八分,觉于始制八分情事差近。”统观之岂为南海之意。南海以清晰而入朦胧,非论书也,直欲以刘歆之古文经学等同书体篆、隶、楷演替之序,其不谬哉。

  南海阐其“体变”时即云:“今学者,北碑汉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邓石如、张廉卿等是也。人未有不为风气所限者,制度文章学术,皆有时焉,以为之大界。美恶工拙,只可于本界较之。”以八分为书体源流衍变之说,否决篆隶之名,似得其理,但若加以草行,则又自谬也。于此对照,即见南海论书乃以偏盖全,支绌勉强。若衡诸书史,各时代均有其特色,非必以暗接前代之幽微为光耀。无论汉、晋、唐、宋之辉煌,即明代书法,虽近末世,亦名家辈出,至董香光、王觉斯与沈、文、祝、唐诸家,兼徐、傅、黄、倪诸贤,皆可超迈元代而接续两宋,即若南海所谓“然明人类能行草,其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耳,至有清三百年,可有一人堪与诸子比肩?南海又以晋唐为书法之古学,堪附会刘歆,以北碑汉篆为今学,为己张本。其北碑,即魏碑也;汉篆,则混淆汉隶为篆,实汉岂有篆,含混勉强间,即欲以邓完白、张廉卿二子所代表之“今学”与晋唐分庭抗礼且欲超而出之,其陋其悖,不亦显乎。篆隶之名,乃历史流衍所致,非一人数人之定,南海遽以伪为篆隶之名,统以“八分”概括之,似扫百世前修之定论,立千古书体之新说,此乃与其《新学伪经考》相呼应,欲以今之“素王”独步当世焉。然经学今古文之辩,自汉后未绝,尚有诸多学术内涵在,而遽以伪字谓篆隶,则益见其鼓努灭裂之状。钱玄同在评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时,即指出南海非文字学家,议论书体源流之变未入肯綮。倘衡诸《广艺舟双楫》,其荒悖则更有甚于《新学伪经考》也。

北魏《张猛龙碑》(局部)

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赞 (2)   打赏   二维码   分享 分享到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上一篇: 白蕉:书法十讲 (全)

下一篇: 朱和羹《临池心解》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书法理论知识毛笔书法理论知识书法论文   文章来源:邓丁生书法篆刻,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dengdingsheng.com/?id=8744 相关推荐

陈振濂 | 用笔迅捷和线条的质感

沃兴华|湖湘简牍书法研究

沈鹏 | 探索诗意——书法本质的追求

周同祥 | 乌程汉简书法特征浅析

北朝摩崖刻经的中国书法史地位

燕守谷 | 陶瓷印是一种自成天籁的艺术

鲍贤伦|书法实践的终极价值追求

陈振濂 | 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

李刚田 | 印道中人,冷暖自知

燕守谷丨过于务实,容易失去人性及发现美的能力

沃兴华 | 关于误读

于明诠 | 白砥小楷的意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