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民:我们学电子信息的,一刻都不能懈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乐民电子科技大学院士团队 李乐民:我们学电子信息的,一刻都不能懈怠!

李乐民:我们学电子信息的,一刻都不能懈怠!

2024-07-08 0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乐民,我国通信领域专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32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其父曾留学美国并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李乐民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天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跟随苏联专家进修学习,1956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至今,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乐民,通讯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乐民从事通信工程科研与教学60余年,发表论文400余篇、专著4本。他首次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决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窄带干扰的方法,在理论分析上进行了突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解决了高精度自适应均衡问题;研制出“数据转接终端机”,解决了高可靠数字传输问题;取得了“抗毁光纤以太局域网”和“电视与数据综合光纤传输网”等成果,对数字通信传输和通信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1项。培养硕士生120名、博士生88名。2015年李乐民院士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乐数理,换专业学通信

受父亲影响,李乐民酷爱数学和物理。1949年,李乐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东吴大学附中毕业。他本可以免试就读东吴大学,但他更想去被誉为“东方的MIT”的交通大学学习。

李乐民的二舅金忠谋当时是交通大学机械系的教授。他告诉李乐民,纺织专业容易找工作,而当时只有交通大学有纺织专业。于是,李乐民便听从了二舅的建议报考了纺织专业。

但一年后,李乐民发现纺织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于是申请转到电机系。当时电机系分为“电力组”和“电讯组”,李乐民对“电讯组”十分感兴趣,他认为:“电讯组研究的都是电话、电报、收音机等人们常用的东西”。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为了适应国家建设要求,李乐民和同学提前一年毕业。经过慎重思考,他服从统一分配成为了交通大学的教师。

乐吃苦,迁成都入成电

1955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全国要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其中要以成都为中心建设西南无线电工业基地。二机部和高教部牵头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1988年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专门培养高级电讯技术人才。

1956年,李乐民前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教,从此成都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来成都时,李乐民只带了两个箱子,他心里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多年后,李乐民回忆这段经历:“虽然远离父母,但是服从了国家需要,到了中国最新建设的以电子工业为背景的新型大学,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1957年,李乐民晋升讲师。他根据专长开设了《脉冲多路通信》课程。多路通信是指用一条公共信道建立两条或多条独立传输信道的通信方式。这门课在当时国内高校比较少见的。讲课时,他力图用最通俗的方式,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听,因此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1961年,《脉冲多路通信》讲义出版,书中特别对“时分多路通信”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与当时国际科技前沿密切呼应。当时,通信技术正在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多路通信技术也正在从频分多路通信向时分多路通信转变。

乐创新,研制国内首套“载波话路用9600bit/s数传机”

1970年,成电接到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研制“载波话路用9600bit/s数传机”。

以前的电话使用的是模拟通信,在传输距离拓展,信号会发生畸变和衰减,经多次转接,信号失真越来越大。要在属于模拟通信的载波电话话路中传送数字信号,需用数传机(也称调制解调器)。“载波话路用9600bit/s数传机”,就是解决9600bit/s的数据在一个频带约为3千赫的载波话路中传输,9600bit/s指的是传输能力。该机要采用高精度的自适应均衡器。

当时中国通信核心技术、设备和基础建设都非常薄弱,只有清华大学曾完成了“载波话路用4800bit/s数字传输”。

成电组织了近百名科研人员,进行研究试制。在前期方案论证中,李乐民提出的“相关编码”方案得到大家认可,被作为“数传机”的总方案,他在研究中负责总体技术,并具体负责“自适应均衡”研究,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

国内当时还没人做过高精度的自适应均衡器,李乐民千方百计搜集了国外文献资料,经过研究后,他觉得国外的技术方案相对复杂,根据基本原理应该可以设计出更简化的方案。

1972年,李乐民在阅读“数传机”相关学术文献

简化后行不行、会不会影响性能呢?李乐民还要用大量的实验进行验证。定下总体设计方案后,他把方案细化成很多部分,分给均衡组的老师。

因为当时只有用集成度不高的器件组成电路,整个均衡功能的实现需要40多块板,再将其连通调试。联调后,如果能起到自适应均衡作用的话,示波器观察会明显出现六个“眼睛”。

刚开始,实验结果总不理想,不是一团糟,就是只有一两个“眼睛”。研究组仔细检查发现,元器件质量参差不齐,40多块板子上的元器件很多,只要一个元器件没有调好,电路就不能正常起作用。最终,在攻关工作进行半年多时间之后,示波器终于出现了睁开的“眼图”,证明自适应均衡器设计成功了。再经过一年改进,得到了很清晰的“眼图”。

1970年,李乐民在成电做数传机实验

李乐民不但要解决自适应均衡的问题,还要负责整机调试,研制期间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但他从不觉得苦,从来没叫过累,以科研为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乐。

1973年,数传机送北京进行检验。实验证明,李乐民主持设计完成的数传机能对从北京到成都这样的远距离通信畸变问题进行校正。

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诞生了。

乐开拓,描绘未来网络之梦

上世纪90年代,李乐民逐渐把研究中心转移到光纤通信。1990年,光通信传输系统由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研发和生产技术均比较落后。随着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都急需的大容量光通信系统都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国家每年花费大量外汇购买该类产品,在进口中,常常会被“卡脖子”限制购买。

1988年,李乐民带领曾大章等课题组成员,帮助南京有线电厂(734厂)进行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实用化三次群光纤通信系统”攻关,一举攻克电路设计难关。该项目在骨干网进行光纤通信,实现了长距离、大容量传输,从技术上突破了国外的封锁,产品达到了国际同步先进水平,在国内生产将大大降低售价,设备市场需求量巨大。研制完成后,团队将图纸移交给南京734厂,734厂迅速大量生产解决了市场急需。该成果由734厂申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迅速攻克,也让李乐民团队在通信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制作能力进一步名声在外。

1989年,团队和成都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多结构可单芯光纤3+网络系统”系列产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很多单位找上门来请团队协助做网络传输。该项目获198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设备获得了1990年四川省发明展览会发明金牌奖,四川省“七五”期间计算机开发应用成果展览会优秀项目等荣誉。

由于李乐民的突出表现,《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卷聘请李乐民撰写通信分支条目(约8000字),含“数据通信”条、“调制解调器”条、“均衡技术”条、“基带传输”条。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成电“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李乐民为该博士点唯一的指导教师。

未来通信将向何处去?李乐民一直在孜孜探索。2010年,李乐民曾撰文回顾了我国长途通信行业六十多年科技变革的脉络,记述了自己感触最深的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长途通信线路由铜线变成了光纤。20世纪50年代,即李乐民大学毕业时,从上海打电话到北京,是通过路边的电线杆上挂的铜线把话音传到北京。铜线的容量很小,一根铜线一般只能通16路电话。变成光纤以后,一根光纤就能承载成千上万路电话。

第二个变化是,通信信号从模拟变到数字。模拟是指原始信号,数字是把模拟信号变成1和0组成的数字序列。20世纪50年代,从上海打电话到北京,电话里沙沙沙的杂音很大。如今,数字信号使长途通信的声音质量特别好,打国际长途和国内近距离通话几乎一样。

第三个大变化是,通信设备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20世纪50年代,长途电话设备里的元件还是灯泡一样的电子管,后来有了晶体管、集成电路,设备可以做得很小,使用十分轻便,功能也更加强大。

未来通信技术将深入链接到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整个产业链条中。李乐民非常赞同“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的概念,认为“大智移云”不仅代表了计算机行业的趋势,同时也是通信、信息、制造业、材料、能源等多学科的前进方向,是新信息时代大的发展方向。通信研究也应该顺应潮流,吸取时代活力,及时更新科研思路。

1986年,李乐民在研制光纤以太网设备

李乐民的人生像一条宽阔的河流,在平静之中孕育着壮阔波澜。他用毕生的精力为信息社会的到来做着各种努力,如今,信息社会已然来临,但他依然奋斗不息。对他来说,生命已经与通信事业凝为一体。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乐民院士的一生,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一直在用生命拥抱信息时代!

原标题:《李乐民:我们学电子信息的,一刻都不能懈怠!》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