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机动车静态检测的工具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2024-03-08 1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跑马圈地,行业发展处于高度分散向市场集中度提升阶段

本报告论述的机动车检测市场,指的是机动车年检市场,即通常我们提及的机动车 年审,是法律法规要求的定期强制检测,符合检测标准后机动车方可上路行驶。在 第一部分,我们系统介绍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市场概况,具体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 局,行业壁垒,探究行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我们认为,站在目前时点看机动 车检测行业,行业正处于快速整合的发展初期,在高度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中,面 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率先布局的市场主体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将优 先受益,在行业发展到中期时点,后进入者将面对更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1.1. 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机动车检测市场规模扩大

机动车检测分为强制检测和非强制检测。机动车强制检测也称为定期检测,是由政 府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必须定期参加的检测;非强制检测主要指机动车生产及服务类 企业因业务开展需要而执行的机动车检测,如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厂和二手车交 易评估机构等企业都有较强的机动车检测需求。我们在本报告论述的机动车检测, 指的是机动车年检,即通常我们提及的机动车年审,是政策规定的定期强制检测, 符合检测标准后机动车方可上路行驶。机动车检测行业属于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范 畴,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即我们经常提及的 TIC 行业,机动车检测行业属于 TIC 行业 中的检测(Testing)领域。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政策属性较强,行业发展受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受国家政策影响, 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逐步规范,非正规渠道需求逐渐正规化,行业市场空间逐步扩 大。回顾行业发展历史,对于机动车检测行业而言,2014 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分水 岭。2014 年 5 月,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 作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加强检验监管,规范 检验行为,强化便民服务。《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对行业有较 大影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新车六年内免检;二是检测站与政府脱钩,允 许社会资本进入。新车六年内免检,对行业的影响,本质上是新的法律法规使得旧的政策背景下的新车检测市场消失,待六年之后逐步释放。检测站与政府脱钩,允 许社会资本进入,在检测站本身盈利的驱动下,社会资本迅速进入,检测站数量迅 速增长,非正规渠道的车检需求得到有效释放,行业空间扩大。

行业发展逐步规范,我们在 2019 年做的机动车市场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仍有 15% 左右的机动车主选择通过“黄牛”的方式进行车检,行业乱象犹在但规范化发展是 行业发展必然。机动车检测市场中的黄牛现象本质上是公共资源私有化,满足部分 人的个人利益,在行业发展初期和不成熟的阶段,容易出现公共资源寻租现象,是 事物发展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经阶段,严格意义上讲,这是行业乱象甚至是违 法违规的行为。随着机动车检测逐步市场化,黄牛等不规范现象将逐渐减少。现在 行业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根据山东省政府官网披露,为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严厉打击机动车检验违法违规行为,2019 年山东省市场管理监督局会同省公安厅、 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厅开展了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在这次监督检查,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共检查机动车检验机构 135 家,其中安检、环检、 综检三合一机构 56 家;安检、环检二合一机构 63 家;单一环检机构 5 家;单一安检机构 2 家,共发现各类问题 689 项,其中 80 家被责令改正,有 29 家受到行政处 罚,有 11 家被注销撤销资质,被责令整改的比例高达 59.26%。在 2014 年之前,机 动车检测行业尚未全完放开之前,机动车检测市场出现的奇怪现象是理论上机动车 检测站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机动车的检测需求,但是实际上机动车检测需求却全部被 满足,显然这其中充满了不规范不严格检测的问题。在检测站实现跟政府脱钩之后, 公共资源寻租空间将消失,原本通过“黄牛”途径的非正规渠道需求在市场化的环 境下开始释放出来,行业规范化发展在路上。

按照 2014 年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 意见》的要求,根据目前国内相应车型的存量规模,我们测算机动车检测市场规模 在 600-700 亿区间。国家以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形式对在用机动车的安全、环保以 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的强制性检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的检测频率依据车辆用 途、载客载货量、使用年限等有所不同。《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 要求,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辆 6 年内免检,提出:“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起,试行 6 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 座及 7 座以上车辆除 外)免检制度。对注册登记 6 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 包车、7 座及 7 座以上车辆除外),每 2 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提供交通 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后,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 理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申请前,机动车所 有人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但车辆如果发 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的,仍应按原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上述车辆注册登 记超过 6 年(含 6 年)的,仍按规定每年检验 1 次;超过 15 年(含 15 年)的,仍 按规定每年检验 2 次。”根据公安部《关于贯彻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 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辆 6 年内免检政策自 2014 年 9 月 1 日 (含)起实施。注册登记日期在 2012 年 9 月 1 日(含)之后的车辆,可以适用免 检 2 次的政策;注册登记日期在 2010 年 9 月 1 日(含)至 2012 年 8 月 31 日(含) 之间的,由于已检验过 1 次,可以适用免检 1 次的政策;注册登记日期在 2010 年 8 月 31 日之前的,仍执行原检验规定。另外,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起,对根据规定 6 年内免检车辆同时免予环保检验,具体规定以环保部文件为准。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根据机动车检测相关政策最新要求,结合目前相应类型机动车数量,我们计算的 2020 年市场规模为 600-700 亿区间,伴随未来机动车存量逐年增加,机动车检测市 场规模将扩大。以营运载客汽车检测市场计算为例,营运载客汽车检测次数的计算 过程和重要假设如下:按照法规要求,安检和环检的频次是 5 年以内,1 次/年,超 过 5 年的,2 次/年,综检频次要求是各地 3 至 6 个月不等,我们按照综检 2 次/年的 频次进行计算。到 2020 年,超过 5 年的车辆假定未出现报废等情况,即截止 2020 年,总的营运载客汽车存量包含 5 年以内的车辆和超过 5 年的车辆,超过 5 年的车 辆以 2015 年的存量车为基数,2015 年的存量营运载客汽车全部是 1 次/年的频次进 行检测,扣除 2015 年的数量后剩余营运载客汽车数量是 2 次/年,综检全部按照 2 次/年的频率进行检测。载货汽车和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 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等类型的机动车检测市场计算方法跟营运载客 汽车的检测市场计算方法类似。不同类型的车辆检测价格各异,按照平均价格 250 元/次和 300 元/次的均价进行计算。多伦科技发布的公告《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 券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修订稿)》显示:根据中汽协等机构的调查数据, 2019-2021 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检测频次分别是 2.1 亿次、2.25 亿次、2.41 亿 次,市场规模将达到 630 亿元、676 亿元、723 亿元,该数据中的市场规模与我们 模型测算基本一致。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1.2. 当前竞争格局高度分散,行业在加速整合过程中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机动车检测站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安车检测招股说明书 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根据公安部、环保部和交通部的统计,截至 2011 年底,我国 约有 3024 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1200 余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和 2000 余家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根据安车检测 2019 年 3 月 5 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 动记录表》公告显示,截至彼时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预估 1.2 万家左右。根据公 安部和生态环境部的最新公开数据,截至 2020 年 6 月,国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机构数量为 8548 家;截至 2018 年底,国内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数量为 6878 家。 考虑到多数环检机构和安检机构重合,根据历史数据推测,我们预计当前国内机动 车检测站的数量大约在 1.2-1.5 万家。国内检测站数量最多的前五个省份分别是山 东、广东、河南、河北和江苏,分别有 896 个、818 个、586 个、490 个和 486 个。 2018 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保有量前五位的省份 依次为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和河北,分别为 2128.0 万辆、2116.0 万辆、1777.2 万辆、1533.1 万辆和 1529.0 万辆,与机动车检测站数量较多的省份基本匹配;海南、 天津、北京、青海和西藏等省级行政区域的检测站数量较少。每个省内检测站分布 在不同的地级市行政区域内,通常来说每个地级市的检测站的股东各不相同,因此 全国范围内看,检测站相对比较分散,在机动车保有量较多的省份,检测站的数量 相对较多。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正处于新政之后的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2014 年《关 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颁布,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领域, 同时检测站经营与政府脱钩,行业进入相对规范和健康的发展轨道。机动车检测市 场目前竞争格局高度分散,站在目前时点看,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主要基 于以下原因:一是机动车检测站的盈利性非常强,其投资回收周期短,单站经营的 ROE 和净利润率较高,在较强的盈利性驱动下,政策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并推进市场 化运作的大背景下,优先进入的行业的市场主体可以持续提升市占率,改善行业竞 争格局(我们在第二部分对机动车检测站的盈利性进行论述分析);二是行业发展 存在不规范现象,竞争格局的散乱是造成不规范的重要原因,站在政府监管层的角 度,规范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机动车检测有效进行,同时贡献地方税收和就业,理论 上监管部门有意愿推动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改善行业经营环境,减少和杜绝不规 范运营,因此部分市场主体通过并购和自建检测站的方式开拓机动车检测市场具备 政策友好的大环境。

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进入壁垒,机动车检测市场的地域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市场主体 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占率的壁垒更高。所谓行业壁垒,是阻止或限 制进入某一行业的障碍,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进入壁垒,检测站在选址、设计、建 设、联网、运营的过程中,联网环节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审核认证通过,具备天然优 势的市场主体在推进的过程中将更加顺畅。市场认为机动车检测站的壁垒并不高, 但是我们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现象,实际上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于“在 国内大规模大范围检测站经营”的壁垒较低,但机动车检测市场的地域性和分散性 决定了市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占率的壁垒将会更高,衡量一 个市场主体能否如期实现市占率提升、机动车检测收入规模做大的关键在于行业资 源的长期积累和规模扩展、异地扩张的战术策略。就行业资源的长期积累而言,安 车检测和多伦科技在机动车检测市场中开疆拓土、持续推进,长期在相关行业耕耘 的企业在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备先发优势。安车检测是机动车检测 设备的龙头企业,其机动车检测设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下游客户是机动车检 测站。在 2014 年新规出台之前,机动车检测站资产属于政府,多数机动车检测站 资产是目前的监管部门的资产,在检测站与政府脱钩之前,安车检测已经与相关部 门建立了良好健康的商务关系。公司长期在行业内深耕,熟悉监管政策和行业运作 实践,在开拓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备优势。多伦科技传统主业是驾考系 统,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也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是行业内部分产品标 准制定的业内起草人,机动车检测行业与驾考系统行业的监管部门重合,机动车检 测行业是其传统主业的相关行业,对于多伦科技而言同样具备先天优势。就规模扩 展、异地扩张的战术策略而言,由于机动车检测站具备较强的地域属性,在推进异 地扩产张的过程中,借助当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业发展的视角,短期市场格局分散,中期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长期形成头部 较大规模企业与大部分小微企业并存的局面。2014 年新规出台后,行业开始步入较 前期更加规范和市场化的发展轨道,政府相关的机动车检测站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脱 钩,政策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领域后,在利润驱动下形成高度分散的市场 竞争格局。同样在利润驱动下,以及行业发展规范化的要求下,有实力的具备天然 优势的企业开启拓展和整合之路,目前行业发展到高度分散向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的阶段,从短期的当下格局向中期市场整合、市场集中度提升的格局过渡的阶段。 我们强调机动车检测市场巨大,市场规模在 600-700 亿,不可能一家或者两家个别 市场主体将市场瓜分,受制于行业本身地域属性和市场化发展的影响,大概率形成 CR3 或 CR5 维持高位而不是 100%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从长期维度来看, 优先进入的市场主体将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根据对德国 DEKRA 公司的研究,随 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出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机动车本 身安全性能的主动检测需求越来越高。当市场主体在机动车检测市场中的集中度提 升,其掌握的机动车检测的相关数据将会越来越多,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 未来这类市场主体将会为机动车车主提供除强制检测以外的个性化需求,长期看市 场规模将在目前基础上持续扩大。

2. 检测站盈利能力强,“检测+增值”服务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2.1. 投资回收周期短,检测站盈利能力强

根据占地面积和配臵检测线数量不同,机动车检测站可以分为 ABC 三种不同规格 的类型。机动车检测站规模大小不一,配臵的检测线数量各异。根据占地面积和配 臵检测线数量不同,可以分为大中小型检测站;我们按照多伦科技发布的《企业终 端形象空间识别系统》红皮书,机动车检测站按照大中小型规模划分为 A 级站、B 级站和 C 级站,尽管严格意义上讲,实际的机动车检测站并非完全按照这一标准和 规模存在,但是大致如此。A 级站,即小型站,主要以检测小车为主,占地面积为 6-12 亩;B 级站,即中型站,检测大车和小车,占地面积在 15-25 亩;C 型站,即 大型站,检测大车和小车,占地面积在 25-40 亩。

机动车检测站建站的投入要素包括土地、设备、人员、厂房以及其他要素。土地是 机动车检测站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以及城市内不同地段的土 地成本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多数机动车检测站的土地是通过政府优惠政策租赁的 形式获得,少数检测站则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因此我们计算机动车检测站的投资 收益率和投资回报周期的过程中是按照租赁土地的形式进行的。根据我们草根调研 的数据,机动车检测站土地租赁的价格差异较大,以山东地区为例,部分机动车检 测站的土地租赁价格从 0.3 万/亩到 3 万/亩的价格不等,其他省份的租赁价格各异。 为便于统一计算,我们按照土地每年每亩 3 万的租赁价格进行测算。设备主要是安 检设备、环检设备和综检设备,即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相关设备。综合检测的车辆主 要是大型车和运营车量,尽管检测的单价较高,但是相对于安检和环检的检测车辆 数目少,整体上市场规模要小于安全检测和环境检测的市场规模(可参考报告第一 部分表 2 的相关数据)。按照中等规模检测站的配臵,即 B 级站配臵,2 条安检线和 4 条环检线,综检线选择性配臵;根据检测设备价格的公开数据,B 级站的简单设 备投资规模在 150 万左右,考虑到联网、配套设备、信息管理设备、公用工程设备 及外检线等投入,B 级站设备综合投资在 200 万左右。这一测算数据与多伦科技公 告的建站设备投入大致吻合(小站设备购臵 146.6 万元,大站设备购臵 251.30 万元), 与我们实际的草根调研基本相符。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站的人员配臵须符合相关要求,检测站须配臵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报告授权签字人以及相关检测和引车的工作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报告 授权签字人的职责要求是在机动车检测完毕的报告书上签字确认,并负相应责任;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报告授权签字人的任职有相应学历和经验要求。一般来 说,B 级站的人员配臵在 25-30 人,工资薪酬和福利费用平均在 4500-5000 元/人(全 国各地存在差异),平均每年的所有员工的薪酬福利为 130 万元上下。厂房建筑施 工费用为 300 万元,未来每年厂房折旧 30 每年万元。除此之外,其他费用包括水 电、材料损耗、业务招待等总计在 45-50 万元。综上所述,一般规模 B 级检测站的 初始投资为 700 万元,第一年的投入分别为土地租金 75 万(25 亩*3 万元/亩)、场 地施工和厂房建设 300 万元、员工薪酬 130 万元、设备购臵 150 万元、其他开支 45 万;第一年之后的基本支出项目为土地租金 75 万、固定资产折旧(厂房和设备) 为 50 万元、员工薪酬为 130 万元以及其他开支 45 万元左右,再投入第二年机动车 检测站的成本和费用大致为 300 万元。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我们假设一个 B 级规模的机动车检测站年检车辆数量为 2 万辆,检测的单价为 300 元/次,检测站每年的收入规模为 600 万元,在假设资金成本为 6%的情况下,机动 车检测站的投资回收周期为 3 年,以 10 年和 20 年的经营周期为条件,测算机动车 检测站的内部收益率超过 40%,因此机动车检测站的盈利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投资 收益率。

机动车检测站具有较高的利润率水平。根据我们以上的量化分析可知,机动车检测 站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盈利能力强。一般而言,机动车检测站建成后正常经营后, 净利润率超过 40%,甚至达到 50%的较高水平。我们根据公开资料安车检测的相关 公告可知,安车检测收购临沂正直,正直兰山和正直河东的是临沂正直两家 100% 控股的子公司,其业务经营范围是:机动车安全、性能、环保检测。(依法须经批准 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2019 年正直兰山和正直河东的净利 润率分别为 46%和 46.5%,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反映了一般机动车检测站的盈利 水平。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2.2. 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合理运营模式打开发展空间

在这一部分我们试图分析解答市场的众多疑虑和分歧,给出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事 实上,从安车检测上市以来,市场对机动车检测行业的认识才逐渐开始加强。从安 车检测目前的业务结构上看,机动车检测设备仍是收入的主要构成,市场更多是认 识检测设备行业,对检测服务行业认知相对不充分。从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相继开始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后,市场才开始对这个行业增加更多认知。市场对行业 以及行业内参与者的战略布局存在众多疑问,诸如“既然检测站盈利性强,卖方缘 何出售检测站资产,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是否可行?”、“机动车检测站竞争格局非 常分散,是否意味着检测站经营没有壁垒和门槛,规模化运作难以施行?”、“机动 车检测站经营模式上,是只做车辆检测还是通过车辆检测撬动汽车后市场的部分业 务内容?”、“决定机动车检测站经营优劣的因素究竟是位臵还是价格,是服务还是 检测效率?”等众多疑虑和分歧。我们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得出关于行业目 前发展所处阶段的结论和行业发展的路径以及投资观点。

检测站盈利性强,卖方缘何出售检测站资产,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是否可行?

我们在 2.1 部分量化分析和公开数据验证得出结论:机动车检测站盈利性强,投资 回收周期短。目前,公开数据显示 A 股市场中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通过外延并购和 自建检测站的模式积极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市场的关切点在于市场主体能否 通过并购的形式实现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拓展,我们认为通过并购的模式进行市 场拓展是可行的。

首先,如我们第一部分所述,目前全国范围内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为 1.2 万-1.5 万 个,对于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而言,根据公开信息可知,2020 年上市公司的检测站 规模的目标是 50 家之上,相对于全国范围机动车检测站的市场规模而言,其短期 拓展的检测站数量相对较少。结合目前上市公司已经布局和推进的节奏,并购过程 比较顺畅,通过并购实现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布局和拓展是实际上是可行的。

其次,机动车检测站盈利能力强是有前提假设的,其前提假设是以市场化运作为背 景、公司有效运营的为前提。行业目前实际情况是国有背景或者政府背景的机动车 检测站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其盈利能力远没有达到我们测算的一般情形下检测站的 盈利能力;社会资本运营效率较高,不同性质的机动车检测站表现出来的盈利差异 明显。根据山东省和枣庄地级市的调研数据,以山东省和枣庄市目前的数据为参考: 2020 年上半年枣庄市的机动车检测站 19 个,其中有政府背景国有性质的机动车检 测站数量是 6 个,占比约 30%;山东省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在 900 家左右,政府背景 国有性质的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为 270 家之上,占比约为 30%。根据公安部公开数 据,山东省是机动车保有量的大省,同时也是机动车检测站数量最多的省份,因此 我们认为山东的数据具有参考性。以此为依据,我们认为全国范围内,尽管机动车 检测站运营已经实现政府脱钩,但是具有政府属性国有性质的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占 比约为 30%。一般来说,这类国有性质的机动车检测站的运营效率相对较低,缺少 必要的激励措施,盈利性弱于效率更高的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动车检测站。因此,对 于国有性质的机动车检测站资产的卖方而言,在法律法规推动与政府脱钩的大背景 下,出售机动车检测站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政策要求,同时可以提升机动车检测站 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升检测站员工整体福利;无论是站在机动车检测站买方 立场,还是站在卖方立场,彼此都有买与卖的冲动与诉求。因此,市场担心的“由 于机动车检测站盈利能力强而导致卖方不愿出售”的问题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分析 不同属性、不同经营效率、不同盈利能力的机动车检测站。综上,上市公司通过外 延并购的模式拓展和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大有可为。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再者,由于机动车检测站地方属性强,竞争格局分散,往往具备地方优势的资本方 局限在局部区域进行机动车检测站的运营,受制于资源支持难以在规模上做强、在 空间上做大。具备地方优势的资本可以与上市公司结合,通过上市公司的平台和资 源对接实现共赢。上市公司可以给予品牌和资金等相关资源的对接,借助具备地方 优势的资本方开拓当地市场实现双赢。我们以多伦科技为例来看,2019 年 9 月,多 伦科技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多伦车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步入进入机动 车检测行业;2019 年 12 月,多伦车检收购了山东枣庄 6 个车检站 55%股权,标志 着公司进入机动车检测站品牌连锁运营领域,开启车检站建设、收购和运营管理的 新纪元;同时,多伦车检与山东枣庄合作伙伴联合发起设立了山东多伦机动车检测 有限公司,控股 65%,主要在山东省境内自建、合作、收购及运营检测站。对于枣 庄地方的股东而言,尽管机动车检测站的盈利性强,投资回报周期短,但是通过与 上市公司合作,发挥其地方资本优势,能够实现检测站规模和市场的扩大,在原有 6 个检测站基础之上,整个山东区域性布局,最大化经济利益。因此,站在地方资 本的角度而言,其具有以机动车检测站股权出售的方式与上市公司进行合作的动力 和诉求。因此,通过合理的方法和途径,既能够实现上市公司主体在机动车检测服 务市场的开疆拓土,也能够最大化地方资本的经济性。因此,市场部分观点认为不 能通过并购方式拓展和布局机动车检测市场的观点并不合理。

竞争格局分散,是否意味着检测站经营没有壁垒门槛,规模化运作难以施行?

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进入壁垒,机动车检测市场的地域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市场主体 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占率的壁垒更高。所谓行业壁垒,是阻止或限 制进入某一行业的障碍,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进入壁垒,检测站在选址、设计、建 设、联网、运营的过程中,联网环节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审核认证通过,具备天然优 势的市场主体在推进的过程中将更加顺畅。市场认为机动车检测站的壁垒并不高, 但是我们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现象,实际上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于“在 国内大规模大范围检测站经营”的壁垒较低,但机动车检测市场的地域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市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占率的壁垒将会更高,衡量一 个市场主体能否如期实现市占率提升、机动车检测收入规模做大的关键在于行业资 源的长期积累和规模扩展、异地扩张的战术策略以及检测站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培 养。就行业资源的长期积累而言,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在机动车检测市场中开疆拓 土、持续推进,长期在相关行业耕耘的企业在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 备先发优势。安车检测是机动车检测设备的龙头企业,其机动车检测设备产品的市 场占有率较高,下游客户是机动车检测站。在 2014 年新规出台之前,机动车检测 站资产属于政府,多数机动车检测站资产是目前的监管部门的资产,在检测站与政 府脱钩之前,安车检测已经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健康的商务关系。公司长期在行 业内深耕,熟悉监管政策和行业运作实践,在开拓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 备优势。多伦科技传统主业是驾考系统,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也是细分领 域的龙头企业,是行业内部分产品标准制定的业内起草人,机动车检测行业与驾考 系统行业的监管部门重合,机动车检测行业是其传统主业的相关行业,对于多伦科 技而言同样具备先天优势。就规模扩展、异地扩张的战术策略而言,由于机动车检 测站具备较强的地域属性,在推进异地扩产张的过程中,借助当地资源显得尤为重 要。

检测站经营模式之争:是只做车检,还是通过车检撬动汽车后市场?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测算理论上国内机动车检测站的合理规模。如 前所述,从目前机动车检测站的净利润率水平看,正常经营的机动车检测站的平均 净利润率超过 45%,较高的净利润率能够到 50%。我们简单化测算,根据 2.1 部分 测算过程,B 级站每年的成本与费用在 300 万元,同时假设每年的检测车辆的数量 为 2 万辆,平均每台车的检测价格为 300 元,在这一测算过程中,机动车检测站的 净利润率为 50%。环保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3.48 亿 辆,按照 50%的净利润率进行测算,3.48 亿辆(大中小微非营运载客汽车占主体, 我们为了计算方便不区分类别)均匀分布在每年检验 2 万辆车的机动车检测站中, 需要机动车检测站的理论上的数量为 17400 个。这一结果是静态测算且假设净利润 率为 50%,但是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和商业逻辑,实际的结果是随着机动车检测站 运营更加市场化,具备市场拓展优势的市场主体会陆续进入到这一行业,在机动车 总量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和机动车检测站净利润率持续下滑的过程中,机动车检测站 的理论上的数量会持续增长。当净利润率分别为 40%/30%/20%/10%的假设条件下, 对应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对应每个机动车检测 站每年检测车辆的数量为 1.67/1.43/1.25/1.11 万辆,理论上的按照现有存量车辆需要 的静态的机动车检测站的数量应为 2.08/2.43/2.78/3.14 万个。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市场部分观点认为国内的机动车检测站分布的密度与海外日本、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我们认为中国的机动车检测站与海外的机动车检测站不具有可比性, 海外机动车检测站的规模远小于国内且分布在加油站、便利店等区域,并且海外与 国内的机动车车主车检习惯不同,因此机械地拿海外国家与中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 和分布密度进行对比,测算得出的国内机动车检测站数量的结果意义不大。

回答“检测站经营模式之争:是只做车检,还是通过车检撬动汽车后市场?”这一 问题,实质上是回答检测站经营模式之争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实现长期的发展 和持久的生存,机动车检测站经营的最好模式是“检测服务+增值服务”的模式。 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检测站净利润率维持高位,盈利能力强,市场主体通过机动 车检测站开展车辆检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回报;行业发展中期阶段,随着更 多资本和市场主体涌入,行业的净利润率下滑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跟我们提及的 行业壁垒并不矛盾,如前文所述,机动车检测市场巨大,市场规模在 600-700 亿, 不可能一家或者两家个别市场主体将市场瓜分,受制于行业本身地域属性和市场化 发展的影响,大概率形成 CR3 或 CR5 维持高位而不是 100%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 集中度。随着净利润率下滑,机动车检测站的资产回报率下降。只做机动车检测服 务单项业务,对于市场主体来说短期能够保证较高的利润率和回报率。但是中长期 而言,投资回报率的边际递减会逐步显现。只有“检测服务+增值服务”的模式, 更可能走得更远。短期检测服务持续贡献业绩和较高回报率,中长期通过机动车检 测站撬动汽车后市场部分业务,检测站成为引流渠道和入口,机动车检测站业务模 式才可能大有可为。

汽车后市场被誉为汽车的“黄金产业”,包括汽车检测、汽车维修及配件、汽车保 险、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汽车养护等细分行业。按照成熟市场的规律,一般在 每辆车的生命周期之内,其使用成本约为车价的 2-3 倍;汽车后市场成为汽车产业 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约占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 60%-70%。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 量以及平均车龄的增长,汽车后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通过机动车检测站渗透到整 个汽车后市场,将给目前积极布局检测站业务的市场主体打开发展的巨大空间。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我们以安车检测收购临沂正直的案例进行分析,临沂正直 2019 年总收入为 9404.87 万元,其中二手车过户服务和保险代理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20.58%和 29.15%,除 了机动车检测业务收入外,其他汽车后市场服务收入占比近 50%,由此可见机动车 检测站可以成为其他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切入渠道和平台。我们假定商业险的单车保费在 3000-5000 元(根据车辆和险种情况,保费各异),根据测算可知,购臵商业险 的车辆数占比去检测站车检的车辆数大约为 17%-29%。因此,机动车检测站可以通 过合理的运营模式可能撬动巨大的汽车后市场。

除了之上几个问题外,市场仍然关注:决定检测站经营优劣的因素究竟是位臵还是 价格,是服务还是检测效率?市场主体通过收购的方式形成规模,收购完成后能否 给检测站赋能?我们认为决定机动车检测站的经营优劣的因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 是位臵和服务,通常来讲机动车检测站的位臵对于机动车车主来讲是首选项,但不 是决定因素;在位臵确定之后能够吸引更多机动车车主前来检测的因素是服务和效 率;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对机动车检测车主的影响较小,检测的价格与汽车的保险、 养护等投入相比较低,车主对价格的波动不够敏感。我们判断,通过服务和效率, 市场主体形成规模化经营后,有助于形成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关于上市 公司在收购机动车检测站后,能否给机动车赋能的问题,我们在前文已有论述。对 于部分经营效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弱的检测站,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管理模式输出提 升其经营效率,最终形成品牌影响力。

2.3. 中短期形成集中度提升,中长期形成行业巨头

回顾海外同行业公司的发展历程,积极布局国内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市场主体未 来形成行业巨头并非不可能。随着国内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水 平提升和出行安全意识提升,机动车检测或由政策性强制检测向机动车车主主动检 测转变,市场将会形成更多个性化检测需求。参考海外优秀公司的发展经验,国内 优先布局的市场主体经过长期的市场历练和技术进步以及运营模式创新,在中国巨 大的市场中产生类似于德国 DEKRA 德凯公司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对行业判断是中 短期市场集中度提升,中长期或许能够走出类似于 DEKRA 的行业巨头。

DEKRA 德凯公司在汽车安全鉴定检测发展已逾 90 年,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检测 认证机构。1925 年 DEKRA 德凯在德国柏林成立,以汽车业务起家。公司自成立之 初一直从事机动车检测业务,1926-1988 年是公司在德国本土发展阶段,随着德国 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公司的规模逐渐增大,到 1979 年 DEKRA 在整个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设有 51 个检查中心。1988-2005 年公司不断整合欧洲资源,开始在邻近的欧洲 国家比如法国、波兰、捷克等开展汽车检测及评估业务。2005 年以来,公司进入了 快速并购扩展时期,通过持续并购开拓了材料检测、工业测试服务等其他领域的检 测业务,并加大了全球化布局,使得公司服务范围和业务领域均有所扩张。在机动 车检测业务领域,公司凭借先进、广泛的检验检测认证专业知识,铸就了公司行业 龙头地位,具体而言,DEKRA 不仅是德国政府认可的权威汽车安全鉴定检测机构, 也是全球汽车检测站龙头(公司是全球排名第四以及最大的非上市公司)。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是 DEKRA 德凯公司在德国的核心业务,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德国市场 份额第一的领先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道路安全,可为客户提供机动车安 全技术检测、环检、车辆改装检测等 9 项车辆检测服务,此外还可以提供排放测试、 考试及报名服务、道路安全教育等服务,其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德国车辆使 用者的广泛认可。公司还为客户提二手车管理服务,帮助客户判断二手汽车的安全 性能以及车辆的结构性损伤程度。2019 年公司机动车检测业务为 10.6 亿欧元,占 比 31%,在德国当地,DEKRA 德凯每年检验车辆超过 1100 万次,约占 34%的市场 份额。

公司收入保持稳步增长。近十多年来,DEKRA 德凯公司一直处于连续增长的趋势, 其中 2013 至 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23.11 亿欧元增长至 34.10 亿欧元,年均复合增 速达 6.69%;利润从 7530 万欧元增长至 11983.30 万欧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8.05%。 2019 年是 DEKRA 德凯公司营业收入保持连续增长的第 16 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 年同比增长 2.05%,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DEKRA 德凯营业收入仍然可 以保持增长不仅得益于公司不断通过新建实验室等策略激发内生动力保持增长,而 且公司一直积极并购实现全球化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机动车检测行业深度报告:跑马圈地进行时

3. 投资建议:“先天优势+抢先布局”者,买入并持有(详见报告原文)

我们对行业的判断是:短期来看,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目前行业 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中长期来看,受制于行业本身地域属性和市场化发展的影 响,大概率形成 CR3 或 CR5 维持高位而不是 100%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 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出行安全 意识提升,机动车检测或由政策性强制检测向机动车车主主动检测转变,市场将会 形成更多个性化检测需求,参考海外优秀公司的发展经验,国内优先布局的市场主 体经过长期的市场历练和技术进步以及运营模式创新,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中产生类 似于德国 DEKRA 德凯公司是大概率事件,长期或许能够走出类似于 DEKRA 的行 业巨头。

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具备“先天优势”的特点和“抢先布局”的属性。就行业资源 的长期积累而言,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在机动车检测市场中开疆拓土、持续推进, 长期在相关行业耕耘的企业在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备先发优势。安 车检测是机动车检测设备的龙头企业,其机动车检测设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下游客户是机动车检测站。在 2014 年新规出台之前,机动车检测站资产属于政府, 多数机动车检测站资产是目前的监管部门的资产,在检测站与政府脱钩之前,安车 检测已经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健康的商务关系。公司长期在行业内深耕,熟悉监 管政策和行业运作实践,在开拓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具备优势。多伦科技 传统主业是驾考系统,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也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是 行业内部分产品标准制定的业内起草人,机动车检测行业与驾考系统行业的监管部 门重合,机动车检测行业是其传统主业的相关行业,对于多伦科技而言同样具备先 天优势。

在目前行业加速整合、集中度提升的初期阶段,我们重点推荐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 3.1 和 3.2 部分主要简单介绍安车检测和多伦科技的主要业务内容与核心推荐逻辑, 详细的论述内容与观点欢迎参考我们对两家公司的深度研究报告和跟踪点评报告。

3.1. 安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系统龙头,积极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

3.2. 多伦科技:驾考系统国内龙头,机动车检测市场跑马圈地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东北证券)

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