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生母吕氏:出身平平为何能当太子妃?靖难后结局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棣怎么评价朱标 朱允炆生母吕氏:出身平平为何能当太子妃?靖难后结局如何?

朱允炆生母吕氏:出身平平为何能当太子妃?靖难后结局如何?

2024-07-14 0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朱标的第二任太子妃,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在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单。

她是太常司卿吕本的女儿,大约在洪武七、八年间进入东宫,成为次妃,并在朱标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之后被扶正,为朱标生了3子2女。

朱允炆登基之后,吕氏成为明朝第一个皇太后。

靖难之后,朱允炆失踪,朱棣登基。而后,她留在史书上的,就只有寥寥几句话了,连她什么时候去世,都没有记载。

可是,她被扶正为太子妃,对明朝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而她被扶正的具体时间,也是相当微妙的。这有可能直接关系到,朱元璋是什么时候选定朱允炆为继承人的。

01、吕氏被扶正,意味着什么

我们翻看史书,就会发现,朱元璋的儿子,大多是和勋贵之女联姻。

皇太子朱标,原配太子妃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女儿。秦王朱樉,娶了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女儿和开国勋贵邓愈之女。晋王朱棡,娶了永平侯谢成的女儿。燕王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

鲁王朱檀,甚至原配是汤和的女儿,原配死后,继室仍是汤和的女儿。

朱元璋的儿媳妇名录,就是一溜的勋臣之女。

和勋臣联姻,也是朱元璋奖励开国功臣、控制开国功臣的方式之一。

可是,当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去世之后,他的继妃吕氏,却在朱元璋儿媳的名单里,显得格格不入。

吕氏的父亲吕本,只是一个太常司卿,官职不高,没什么功劳,也没什么背景和根基。

吕本甚至连儿子都没有,吕氏嫁进东宫之后,连个扶持的外戚都找不到。

要知道,吕氏被扶正为太子妃,也就意味着她是未来的皇后。

她被扶正,彰显出了朱元璋对皇后出身的心境和要求的变化。

如果说吕氏很有可能是因为朱标喜欢才被扶正,那么朱元璋为朱允炆选的妻子,就证明了吕氏被扶正,并不是偶然事件。

朱允炆的妻子,是光禄少卿马全的女儿马氏。虽然这位马氏和马皇后一样都是姓马,可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和马皇后有亲缘关系。

朱允炆娶马氏的时间,是洪武二十八年,那时候的朱允炆,已经是皇太孙了。也就是说,马氏是作为未来的皇后,而被挑选出来的。

马氏和吕氏的共同点都是:父亲只是一个小官,没有背景,没有根基。她们都没有可以倚仗的娘家。

这足以说明,此时的朱元璋,对未来皇后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重视未来皇后的出身、笼络勋贵,变成了未来的皇后不能有强势的家族,不能有可以影响朝政的外戚。

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此举,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而朱元璋的这一举措,也被朱棣沿用了下来。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为皇太孙朱瞻基挑选的太孙妃,甚至只是一个前任锦衣卫的女儿。

明朝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出生于高门贵女的皇后。

史书这么总结明朝皇后的出身: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朱棣的皇后徐氏,是徐达的女儿,这是明朝出身最高的皇后,也是唯一一个出身勋贵的皇后。而朱棣娶妻的时候,是朱元璋与勋贵联姻初期。

可以说,吕氏被扶正为朱标的太子妃,是明朝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意味着明朝皇室开始拒绝勋贵之女成为皇后,防止勋贵对未来皇帝的影响过大,也尽可能地减少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02、吕氏是什么时候被扶正的

吕氏进东宫的时候,只是太子朱标的次妃。

虽然有人认为,明初的次妃,不能被视为普通的妾室,而是类似于平妻的存在,因此吕氏不能算是妾,而也该算是嫡妻。

且不说这一说法, 并没有明确的史料作为依据。就算次妃真的不是普通的妾,但太子妃只能有一个,未来的皇后也只能有一个。

次妃光从名字上,就能说明和太子妃的差距了。就算次妃身份特殊,顶多是高于其他的东宫妃嫔,而不能和太子妃等同。

朱标的原配活着的时候,史书上称太子妃的,从来都只有常氏一人。

而在常氏去世之后,次妃吕氏被正式扶正为太子妃。

但是,吕氏具体是什么时候扶正的,史书上的记载却很含糊。

而这,关系着朱元璋是什么时候认定吕氏之子朱允炆是未来的皇帝,原配嫡子朱允熥是什么时候被淘汰出局的。

唯一一个写了吕氏扶正时间的史料,是清朝毛奇龄所写的《胜朝彤史拾遗记》,上面写吕氏于洪武十一年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妃。

然而,这本书并不是正史,而是一本传记类笔记。

而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个时间也是不靠谱的。

因为,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常氏,是在洪武十一月二十一去世的。

朱元璋和朱标再急,也不太可能在原太子妃去世仅仅一个月内,就匆匆忙忙地扶正继室。

毕竟,常氏可是常遇春的女儿,是勋臣之后,和朱标氏指腹为婚。要是真这么做,就太薄情了,被其他人勋臣看在眼里,也不好看。

更何况,当时已经是年末了。年末事务繁多,官员们也等着休新年假,这个时候不仅要办原太子妃的丧事,还要办新太子妃的册封大典,避免太匆忙。

虽然吕氏被扶正的时间,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明实录的一条记载,却透露出了吕氏被扶正的最晚时间:洪武十六年。

洪武十六年八月初十,是马皇后的周年祭。明实录中记载,这一天,朱元璋为亡妻举行了祭礼。

明实录详细记载了祭礼的规格,其中有一条: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服熟布盖头去腰绖。

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去世于洪武十一年,这里的皇太子妃,指的只能是吕氏。

也就是说,最晚在洪武十六年八月,吕氏就已经被扶正为皇太子妃了。

而这个时间,非常敏感。

因为,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去世于洪武十五年。

吕氏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前扶正的,还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后扶正的,直接决定了朱元璋对朱允熥的看法。

假如吕氏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前扶正的,那么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扶正事件。

东宫太子妃去世,而朱元璋又不希望未来的皇后还是勋贵出身,那么,扶正次妃吕氏,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如果是让朱标另娶的话,娶勋贵之女,未来依然有外戚做大的可能。如果娶的不是勋贵之女,那东宫里已经有了一个吕氏了,何必另找?

而且,常氏的儿子朱雄英,是朱标的长子,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扶正吕氏,并不会影响朱雄英的继承顺位。

只不过,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想不到,朱雄英会夭折。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的继承权,就变得尴尬起来。

因为,原配之子和继室之子,都是嫡子。而朱允炆的年纪比朱允熥大。

有人会拿纣王和微子启的例子说,他们同母,微子启是母亲当妾的时候生的,纣王是母亲扶正之后生的,微子启是庶子而纣王是嫡子。那么朱允炆是吕氏扶正之前生的,自然也是庶子。

可是,纣王和微子启是商朝人,而嫡长子继承制是周礼,后世用的,都是周礼,纣王和微子启的案例,并没有参考价值。

更何况,这个案例的出处《吕氏春秋》,在记录完这件事之后,评价说:用法如此,不若无法。这一直是一个反面案例。

当继室之子比原配之子年纪大的时候,谁的继承权在前?这是历代皇室,都很难遇到的问题。

最终,朱元璋选了朱允炆。

而如果吕氏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后扶正的,那么这就意味着,朱元璋和朱标老早就放弃了朱允熥,决定立朱允炆为继承人。

我们翻看史书,会发现,皇家在涉及到继承人的时候,都非常谨慎。

皇后去世之后,基本上不会立儿子年纪比元后嫡子大的妃子为新皇后。

甚至有的皇帝会避免立有儿子的妃子为皇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