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树屏故居 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

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

#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很多朋友对于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和青岛历史文化名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有哪些名人

青岛的名人可是一点都不少,先来看看古代名人吧,有宁戚,他的作品是《相牛经》,这是我国的第一步关于畜牧业方面的著作了;还有就是徐万且,是一位天文学家,参与制作了《太初历》;还有田横,是一位英雄人物,在秦朝末期率众起义。古代名人还有很多,我们再看看现代名人吧。在商界的名人有张瑞敏,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还有就是汪海,是双星集团的总裁。学术界的名人有邹承鲁,是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还有刘源张,是一位管理方面的专家。

    青岛算的上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了,他是世界性的贸易中心,也是东亚地区的航运中心,而且也是一个海滨旅游胜地,而且青岛除了其现代化建设非常吸引人以外,青岛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是继北京和上海以外举办大型比赛和国际会议最多最大的城市之一。

    青岛的物产丰富,其中啤酒和海鲜经常让人垂涎欲滴,那么青岛有哪些名人呢?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几位。

    1黄渤

    黄渤出演的电影都十分的搞笑,其实黄渤学习的专业并不是表演,而是影视配音,而且他最早的时候也不是演电影的,而是唱歌的,黄渤的歌唱的很好,但是似乎老天就偏偏不让他唱歌出名,所以与黄渤经常一起卖唱的很多人,现在都是已经红的发紫的歌坛的大腕,黄渤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他不仅电影演的好,流行歌曲唱的好,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和舞蹈教育家。

    黄渤早期没有踏入演艺圈的时候,经常就是在酒吧唱歌和担当舞蹈教室,而且黄渤这个人没有什么高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年龄大小,经常有很多年龄比他小很多的学生会拍着他的脑袋跟他开玩笑。

    黄渤是和众多北漂的人一样,在等待中得到的升华,但是他也像很多人一样从未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

    2夏雨

    夏雨这个阳光大男孩,曾经在学校里是一个小混混似的人物,他极其厌恶学习,所以不讨老师喜欢,夏雨的长相很像是年轻时的姜文,这个和他成名也多少有点关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高超的演技。

    夏雨通过出演《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举成名,这部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从此改变了这个厌学的阳光少年的人生,他出演的这部电影,让他获得的荣誉不仅是国内的,而是世界性的,他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等名誉头衔。以后他的演绎事业似乎变的都非常的顺利,而且也十分受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青岛有哪些名人,我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到这,不是很全面,大家如果想要详细了解,还是亲自去一趟青岛吧。进入北京旅行社查询青岛旅游报价。

青岛有哪些历史名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图1

青岛历史名人1-2位,越详细越好,赶紧的,学校急用。。。

王统照:(1897—1957年)字剑三,曾用名:息庐,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1927年王统照定居青岛,创作了描写青岛的著名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长篇小说《山雨》,主持创办了文学期刊《青潮》。1946年被聘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因支持学生运动被解聘。1949年返校任中文系主任。王统照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49号。

王献唐:(1896—1960年),山东日照人。历史考古学家。曾任《山东日报》《商务时报》编辑、山东省省立图书馆馆长、山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在金石、版本、音韵、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有《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楚辞新论》、《公孙龙子悬解》、《炎黄氏族文化考》等书。王献唐故居位于市南区观海二路13号甲。

毛汉礼:(1919-1988年),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动力海洋学》《海洋》《湾流》等论文、论著40多篇(部)。其主持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东海陆架水文物理学调查研究》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毛汉礼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6号。 冯沅君:(1900—1974年),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应国立山东大学之聘来青岛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与林庚合编的《中国历史诗歌选》获全国统编材料一等奖。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陆侃如:(1903—1978年),江苏海门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受聘国立山东大学任教。著有《屈原》、《宋玉》、《楚辞选》、《杜甫诗选》、《韩非子选注》、《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著作。冯沅君、陆侃如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华 岗:(1903—1972年),浙江龙游人,史学家、学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在青期间完成了《中国大革命》等著作。创办《文史哲》并任第一任社长。著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大纲》等著作。华岗故居位于市南区龙口路40号。

朱树屏:(1907―1976年),字锦亭,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实验室研究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山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撰有《中国近海浮游植物与水文及渔业的关系》、《十年来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论文40余篇,其《海带施肥养殖》、《海带自然光育苗》、《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研究》3项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朱树屏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13号。

刘知侠:(1918-1991年),河南汲县人。现代作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等,1985年任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定居青岛。毕生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著有《铁道游击队》、《红嫂》、《铺草集》、《沂蒙飞虎》等长篇小说。刘知侠故居位于市南区金口二路42号。

束星北:(1907—1983年),江苏江都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海洋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在山东大学、青岛医学院任教。1978年到国家海洋局进行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曾发表大量中外文论文,著有《狭义相对论》等。束星北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杨振声:(1890—1956年),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期间邀请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学者赴青任教,使国立青岛大学创建后进入鼎盛时期。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玉君》。杨振声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7号。

张 玺:(1897—1967年),河北平乡人,中国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湖沼学、动物学研究的先驱,1932年后在国立山东大学兼任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任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表《青岛沿海后腮类动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动物之进展》等论文近百篇。著有《牡蛎》、《近江牡蛎的养殖》、《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件动物》等。张玺故居位于市南区莱阳路28号甲。

洪 深:(1894—1955年):字伯骏,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上海戏剧社排演主任、中华电影学校校长、明星电影公司编导主任、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总书记。1934年回到青岛,在青期间创作了著名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洪深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1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赫崇本:(1908—1985年),辽宁凤城人。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学家,1949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山东大学海洋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创建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海洋与湖沼》副主编等。著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等。赫崇本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9号甲。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萧 红:(1911—1942年),女,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作家。1934年来青居住,1942年病逝于香港。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萧 军:作家,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呤飞、刘羽捷、刘燕白、刘军,笔名三郎、田军、箫军。辽宁义县人,早年从军,后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夏到青岛任青岛晨报副刊编辑。在青期间,萧军完成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萧红、萧军故居位于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至1937年在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后任国立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其《硬骨鱼胚胎发育的研究》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昌鱼的器官发育与演化》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童第周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

宋春舫:(1892—1980年),浙江吴兴人,现代戏剧家。1930年在青创办了图书馆“褐木庐”,主要收藏中、外文剧本及戏剧理论著作,并创作话剧本《原来是梦》。宋春舫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6号。

在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里,青岛的“资历”恐怕最浅。自1898年德国开始规划、建设“胶澳商埠”以来,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年轻的青岛跻身“名城”的资本有两个,一是拥有大片欧洲风格的建筑,一是保存着一批文化名人的旧居。

让人开心的是,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文化名人的旧居,全都在海滨风景区里,旅游者只需在游览汇泉湾、小鱼山、小青岛、栈桥等景点的空当,稍拐个弯儿,便可造访昔日文化巨子们的遗宅。

康有为的故居就坐落在小鱼山东麓,门牌号为福山路5号。康有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被誉为“康圣人”的大学问家,他旅居青岛期间,留下了许多诗文。“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他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康有为1917年、1922年、1927年三度到青岛,一次比一次住得长,最后也在青岛仙逝,墓就修在崂山。

康有为的故居是前德国总督府一位高官的宅第,是他1922年来青岛的时候租住的,他将逊帝溥仪赐题的“天游堂”的御匾悬于宅内,并把宅院题为“天游园”。在康有为宅前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方石块铺就的小径,沿这条石径步步登高便是福山路,福山路上有洪深和沈从文的故居。

洪深故居是青岛名人居中最气派的一幢洋楼,雄峙于路口的高地上,能住上如此华贵的高门头,恐怕不仅仅因为洪深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更因他乃洪述祖之子。

熟悉民国史的人自会知道洪述祖,他是袁世凯为首任大总统时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后因牵涉宋教仁案而逃到德国人治下的青岛。洪深曾以在崂山的家产被日本人强占之事写下《劫后桃花》电影剧本,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之后由导演张石山亲自执导,蝴蝶、舒绣文等大腕主演,将之搬上银幕,轰动一时。

与洪宅隔一个大门,就是当年在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的故居。沈从文是诗人徐志摩介绍给青岛大学的校长杨振声的,当时尚未成名的这位湘西青年,显然不能与大名鼎鼎的外文系主任洪深相比,所以他只是住在福山路3号楼里的12个青年教师中的一个。这个擅长以笔表达思想的文学才子显然是个腼腆的人,巴金老人在《怀念从文》中写道:“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人的眼睛望着他,他红着脸,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了‘请等五分钟’五个字。他就是这样开始讲课的。”

“一多楼”位于如今的海洋大学校园内,是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的故居。与闻一多先生一起被杨振声“游说”来青岛任教的还有梁实秋先生,但这位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学者似乎对青岛印象好得不得了,晚年多次写到青岛,称之是“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

老舍租住的房子与梁实秋家相距不远,但他们没有同过事,1934年老舍应聘山大的时候,梁实秋已经去了北大。老舍先生在青岛住过三个地方,黄县路12号是他住的时间最长的一处。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欲直比栈桥回澜,不得不辞职专事写作,这期间他写下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当然还有他的另一个“作品”———儿子舒乙,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文坛“二萧”与舒群都是东北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甘为“满洲国”的“良民”,于1934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乘船来到尚显安宁的青岛。“我们在观象一路一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后来,我由楼下面又搬到楼上有‘太极图’那间突出的单间居住了。”晚年的萧军曾作如是描写。

在青岛的这座小楼里,萧军写完《八月的乡村》,萧红写完了《生死场》。在爱情的烈焰中,“二萧”各自奉献出自己的代表作,也为青岛奉献了这一处人文景观。

在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里,青岛的“资历”恐怕最浅。自1898年德国开始规划、建设“胶澳商埠”以来,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年轻的青岛跻身“名城”的资本有两个,一是拥有大片欧洲风格的建筑,一是保存着一批文化名人的旧居。

让人开心的是,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文化名人的旧居,全都在海滨风景区里,旅游者只需在游览汇泉湾、小鱼山、小青岛、栈桥等景点的空当,稍拐个弯儿,便可造访昔日文化巨子们的遗宅。

康有为的故居就坐落在小鱼山东麓,门牌号为福山路5号。康有为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被誉为“康圣人”的大学问家,他旅居青岛期间,留下了许多诗文。“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他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康有为1917年、1922年、1927年三度到青岛,一次比一次住得长,最后也在青岛仙逝,墓就修在崂山。

康有为的故居是前德国总督府一位高官的宅第,是他1922年来青岛的时候租住的,他将逊帝溥仪赐题的“天游堂”的御匾悬于宅内,并把宅院题为“天游园”。在康有为宅前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方石块铺就的小径,沿这条石径步步登高便是福山路,福山路上有洪深和沈从文的故居。

洪深故居是青岛名人居中最气派的一幢洋楼,雄峙于路口的高地上,能住上如此华贵的高门头,恐怕不仅仅因为洪深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更因他乃洪述祖之子。

熟悉民国史的人自会知道洪述祖,他是袁世凯为首任大总统时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后因牵涉宋教仁案而逃到德国人治下的青岛。洪深曾以在崂山的家产被日本人强占之事写下《劫后桃花》电影剧本,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之后由导演张石山亲自执导,蝴蝶、舒绣文等大腕主演,将之搬上银幕,轰动一时。

与洪宅隔一个大门,就是当年在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的故居。沈从文是诗人徐志摩介绍给青岛大学的校长杨振声的,当时尚未成名的这位湘西青年,显然不能与大名鼎鼎的外文系主任洪深相比,所以他只是住在福山路3号楼里的12个青年教师中的一个。这个擅长以笔表达思想的文学才子显然是个腼腆的人,巴金老人在《怀念从文》中写道:“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人的眼睛望着他,他红着脸,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了‘请等五分钟’五个字。他就是这样开始讲课的。”

“一多楼”位于如今的海洋大学校园内,是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的故居。与闻一多先生一起被杨振声“游说”来青岛任教的还有梁实秋先生,但这位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学者似乎对青岛印象好得不得了,晚年多次写到青岛,称之是“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

老舍租住的房子与梁实秋家相距不远,但他们没有同过事,1934年老舍应聘山大的时候,梁实秋已经去了北大。老舍先生在青岛住过三个地方,黄县路12号是他住的时间最长的一处。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欲直比栈桥回澜,不得不辞职专事写作,这期间他写下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当然还有他的另一个“作品”———儿子舒乙,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文坛“二萧”与舒群都是东北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甘为“满洲国”的“良民”,于1934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乘船来到尚显安宁的青岛。“我们在观象一路一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后来,我由楼下面又搬到楼上有‘太极图’那间突出的单间居住了。”晚年的萧军曾作如是描写。

在青岛的这座小楼里,萧军写完《八月的乡村》,萧红写完了《生死场》。在爱情的烈焰中,“二萧”各自奉献出自己的代表作,也为青岛奉献了这一处人文景观

出生在青岛的很少, 有很多名人都是旅居青岛:这些名人的文章,你应该很清楚!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现在称得上名人的还有都是青岛籍贯:

1.唐国强----中国电影协会会长

2.黄晓明

3.黄勃

4.陈好

5.江涛(歌手)

6.倪萍

7.赵保乐

8.林永健

9.盖丽丽

10.王宁(中央电视台主播)

11.宋佳

12.夏雨

回答者: liu12345678978 | 五级 | 2011-1-9 15:13

古代名人宁戚:

生卒年不详,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间,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管仲为相,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赏识并重用宁戚,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他不畏艰难,来到临淄,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抱负不凡的人物。

齐桓公求贤若渴,慧眼识才,一经交谈便认定宁戚是难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论资历,不计较小节,注重大节,力排众议,擢用宁戚。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宁戚,帮助齐桓公用好宁戚之长。他建议立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

宁戚仕齐期间,经常到齐国东部活动,组织民众发展农耕,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辞世后他被人们安葬在胶水东岸(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

宁戚著有《相牛经》1卷,为中国最早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青岛古代有什么名人嘛。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黑槊将军,世间少有的猛将。请看魏书《魏书.于栗磾传》

于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于 昕:北朝怀朔、武川镇将。在北魏击破柔然的过程中,立有大功。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等。

于成龙: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 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清末官员,民初遗老。字晦若(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人。光绪举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草书,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

于学忠:国民党爱国将领。字孝侯(1890-1964),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村人,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离吴投张,转入奉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奉系的重要将领

青岛的名人有哪些?

:(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923年来青岛购屋寓居。题名“天游园”。康有为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梁实秋:(1902—1987年)浙江杭县人,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1930-1934年梁实秋教授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期间开始翻译影响广泛的《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了2本论文集。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

老 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6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在青岛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两部散文集。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舞台电影剧本搬上舞台银幕。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别名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王旋若等。1931—1933年在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讲师。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有《自传》、《八骏图》、《月下小景》等。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小说《边城》、《长河》,辑有《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故居位于市南区福山路3号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院内。

现在称得上名人的还有都是青岛籍贯:

1.唐国强----中国电影协会会长

2.黄晓明

3.黄勃

4.陈好

5.江涛(歌手)

6.倪萍

7.赵保乐

8.林永健

9.盖丽丽

10.王宁(中央电视台主播)

11.宋佳

12.夏雨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