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元璋在哪里建造宫殿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2024-03-28 1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朱元璋北伐战争就是对元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它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推翻元朝,并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问题,所以朱元璋是慎之又慎。为了尽可能地赢得这场胜利,朱元璋在出师之前显然已经对于整体作战方略有了比较成熟的谋划,对于具体的作战指导方针及军事部署,也都已进行了反复的周密的研究。可以说,他已经将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限,再想高明一分便不可能了!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一样依赖交通线,古代战争更是特别倚重水路交通的,因为其运送方便且成本低,除非无水路可通。朱元璋此次北伐,战线拉得很长,而且是前所未有得长,基本上就是要争取打通京杭大运河这条干线,并且还要保证这条补给线不被元军骚扰乃至切断。只要这一目标能够达成,那么整个战争就不难稳操胜券了。

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朱元璋很早就加强了骑兵的配备。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有力兵种,南方不容易发展养马业,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到四方购买马匹。为了解决扩充骑兵的马匹问题,朱元璋也令长江两岸六府二州民间养马。随着北伐的进展,大明又不断在河南、山东、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陆续建立草场牧马。此外,还向各少数民族地区买马,以千方百计扩充骑兵。

深谋远虑的朱元璋认为北伐之战要稳扎稳打、各各击破、步步为营、逐次进取的战略。第一步派主力出两淮先取山东。元朝在失去对江淮以南地域的控制之后,依赖河南、山东作为南方屏障来抵御起义军北上。元朝失山东即已等于门户大开,再无天然屏障以御明军。朱元璋军攻占山东后,还可以利用大运河的北段,顺流长驱。第二步再由湖北出偏师配合主力取河南,这样就斩断了元都的羽翼,而且还可保护北伐军的侧翼。第三步是夺下潼关,然后派重兵把守好潼关,这样关陇的元军就很难再增援元大都,或者切断朱元璋的后路了。朱元璋北伐的目标在河北,然后进兵孤立无援的元大都便不战可克。攻克之后,即可继续向西进兵,云中、太原以及关陇,便可席卷而下。

朱元璋的北伐构想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也符合南北相争的地理形势。明军北伐的作战经过基本上循着朱元璋既定的北伐方略展开。接着,一场改朝换代的北伐战争终于就要打响了。徐达和常遇春大军于十月二十四进抵淮安,即致书招谕山东元朝守臣王宣父子。王宣父子看到朱元璋的大军来到这里,也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被攻打到投降还不如现在投降,索性直接向徐达表明了自己投降的意思。朱元璋看到徐达轻而易举的拿下山东也是十分的高兴,于是开始派徐唐臣前去给他封王,还顺便封他为江淮平章执事,让他跟随着徐达进军北上。谁也没有想到这对父子的反复无常,在投降的时候还私自征兵想要除掉徐达,徐达直接攻打过去,直接将王宣杀掉。朱元璋并未追究责任,只能怪他们不识时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