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面对面】您的食品安全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木耳是食物吗 【科普面对面】您的食品安全吗?

【科普面对面】您的食品安全吗?

2023-07-08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致病因子有哪些?

01 细菌及其毒素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50%以上。非伤寒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常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水产品;粮谷类食品如剩饭、米糕、米粉等容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阪崎杆菌可能污染奶粉,对6月龄以下婴儿具有较高风险;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新生儿、孕妇危害较大,可造成孕妇流产;长时间泡发的木耳中可能会产生米酵菌酸,其致死率在40%以上。

02 病毒

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和朊病毒等。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就是由于人吃了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造成的;春冬季节容易引起聚集性腹泻的诺如病毒,也有可能通过食物、水、飞沫等进行传播。

03 寄生虫

老百姓常说的“米猪肉”就是猪感染绦虫造成的。生食海水鱼、海产软体动物易感染异尖线虫,生食淡水鱼虾易感染肝吸虫、肺吸虫,生食螺类易感染广州管园线虫,生食水生植物荸荠、茭白、莲藕可能感染姜片虫。

04 化学物质

亚硝酸盐中毒是化学性食物中毒中的首位,过多食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肉制品或腌制时间短的腌菜,可能引起中毒。甲醇中毒多为喝了含有工业酒精“掺兑”的假酒引起的,建议正规渠道购买白酒。瘦肉精中毒是食用了含有残留“瘦肉精”的动物产品所引起,“瘦肉精”在我国已经禁用,建议正规渠道购买肉制品。

05 有毒动植物

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建议不要食用野生河豚鱼。麻痹性贝类毒素同样毒性强,建议在正规渠道购买贝类,赤潮暴发期不食用野生贝类。乌头含乌头碱,毒性强,建议不要盲目使用偏方制成的药酒、药膳。未煮熟的豆类蔬菜中的皂苷、植物凝集素没有完全破坏,可引起胃肠炎。发芽的土豆中龙葵素含量会大大增加,可使人中毒。

06 真菌及其毒素

野生蘑菇中有毒和无毒的品种外观相似,肉眼鉴别困难,切记不要采食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除毒蘑菇外,形成各种微小孢子的霉菌及其毒素也容易污染食物,造成人畜中毒。如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花生、玉米和棉籽油等,它可诱发肝癌;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主要污染小麦,可使人发生醉谷病;霉变甘蔗“毒过蛇”,其产生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可短时间内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

为确保饮食的安全与营养,要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一是保持清洁。餐前便后勤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保清洁,昆虫老鼠要驱除。

二是生熟分开。生熟食物要分开,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三是烧熟煮透。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食物加热要彻底。

四是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再加热,冰箱不是保险箱。

五是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不洁饮水不可喝,霉变食物不能吃,蔬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当您怀疑感染了食源性疾病,请将可疑食品封存待查,避免他人食用,请勿从事食品加工及烹饪,症状严重时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您的饮食史。

原标题:《【科普面对面】您的食品安全吗?——远离食源性疾病》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