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工制作教程 两款简单皮筋弩的做法图解💛巧艺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木夹子做手工教程 儿童手工制作教程 两款简单皮筋弩的做法图解💛巧艺网

儿童手工制作教程 两款简单皮筋弩的做法图解💛巧艺网

#儿童手工制作教程 两款简单皮筋弩的做法图解💛巧艺网|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儿童手工制作教程 两款简单皮筋弩的做法图解 儿童 | 有玩具 / 作者:冲击夯 / 时间:2020-02-13 /71℃

弩是古代的一种用来射箭的冷兵器,它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弩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克制骑兵的攻击。

弩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

今天奥特曼额娘教们用皮筋制作一款简单的弩模型,可以让大家了解弩的原理,认识古代人的智慧结晶。

首先是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两根长木棒,4根短木棒,一根雪糕棍,一个木夹、一个乒乓球、两个螺丝、一根皮筋和胶水、双面胶等,具体如图所示,所有工具大家可以点击购买链接到我的淘宝店购买哦。首先把三根小木棒并列粘贴起来。两边粘上长木棒。中间粘贴上横梁。弩的机身基本完成了,效果如上图。两遍装上旋转螺丝。旋转螺丝的用途是为了用来固定皮筋。右侧粘上雪糕棍加固。夹子可以用双面胶固定。粘贴到弩身上面,装上皮筋,就可以发射了!放上乒乓球试试吧~!发射!威力还是蛮大的哦~小朋友们快快动手做一个吧!

在正式介绍这个废物利用小玩具的做法以前,它的所需的制作材料仅仅是一个废弃的汽水瓶盖,以及两根雪糕棍。如果你也想和小伙伴们比赛利用手弩竞技眼力和运气,从现在开始就收集身边的这类废弃材料准备足够的材料制作更多的DIY弩吧。通过下面的三个简要的系列图片,你将可以了解到这把迷你玩具弩是如何逐步从废品转变得到:

1、在饮料瓶盖上十字交错插入雪糕棍。

2、用锥子开穿透孔作为弓箭的射击槽。

3、固定好橡皮筋,DIY迷你玩具手弩就做好了。

第三个皮筋怒的做法:1、将两个笔筒并排热粘在一起。2、将另一个笔筒粘在顶部,形成一个“T”。3、将橡皮筋粘在顶部笔筒的两端。4、在靠近末端的两个笔筒粘上夹子。5、拉回橡皮筋,打开活页夹,将橡皮筋放在活页夹内,然后将记号笔、钢笔或铅笔放在两个记笔筒之间。这将是你的弹药。6、打开夹子,你的迷你弩就会开火!第四个皮筋怒,折叠迷你弩的做法:1、找一根木头和螺丝。从一块矩形废木材开始,尺寸为 1" x 2" 或更小(20 x 40 毫米)。它应该长约 8-9 英寸(20-23 厘米)。你还需要五个短螺丝,小到可以钻过冰棍棒。2、在三根冰棒上钻孔。取三根冰棒,每根标准 4.5 英寸(11.5 厘米)长。在每根冰棒上钻三个孔,大小和小螺丝一样。靠近一端的一个洞。靠近另一端的一个洞。正中间一个洞。3、在木材一端附近钻两个孔。在木材的同一表面上钻两个孔,不要钻穿木头。将孔放置在距同一短端 ½ 英寸(2.5 厘米)的位置,彼此对齐。这些孔应与螺钉的尺寸相匹配。4、将冰棒棒拧入每个孔中。将螺丝穿过冰棒末端的孔,然后拧入冰棒上的一个孔中。在另一边用第二根冰棒重复上述步骤。这些是你的弩兵5、将一根冰棍棒切成两半。将最后一根冰棍棒切成两块,正好穿过中心孔。使用小手锯或锯齿刀确保切口均匀。6、将两半连接到弩臂。将半棒放在其中一个弩臂上。将它们排成一行,使半杆上的完整孔位于手臂的中心孔上方。把它们拧在一起。在另一侧重复另一半棒。7、在木材上再钻两个孔。将这些与固定弩臂的螺钉对齐,这样你就有四个方形孔。将它们放置在距离其他孔 ¾ 英寸(1.9 厘米)的位置。8、将手臂安装到这些孔中。将一个螺钉拧到一个新孔的一半左右。移动一个弩臂,使半杆接触螺钉。半棒上的半孔应位于螺钉周围。用另一侧的螺丝重复此操作。不要一直拧紧这些螺丝。这使您可以将弩臂放置在坚固的位置以进行射击,然后移动臂并将它们折叠在木材上。9、添加橡皮筋作为弓弦。拿一根长橡皮筋。将一端穿过右弩臂尖端的孔。将其围绕尖端缠绕一两次以固定它。将带子的另一端拉伸到左弩臂并在另一侧重复。10、在木材上做一个槽口。将橡皮筋向后拉,使其拉紧,就好像你要射击它一样。请勿将其拉回尽可能多的位置,否则使用几次后会破裂。在木材上标记这个点。使用手锯在这个位置在木材上划一个槽口。您可以将橡皮筋保持在此槽口中,以使其准备好进行射击。您可能仍然需要将拇指放在这个凹口上,特别是如果凹口不深或橡皮筋非常拉伸。11、为螺栓做一个凹槽。使用圆锉在木材上制作凹槽。沿着木头来回运行它,从点火尖端到槽口。一开始要放慢速度,以确保它保持在中心。重复直到它磨损成一个深槽。你现在可以从你的弩发射木销。12、完成的效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