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河南之鹤壁:千年古都朝歌,心脏腹地淇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朝歌为什么改名河南 诗经里的河南之鹤壁:千年古都朝歌,心脏腹地淇河!

诗经里的河南之鹤壁:千年古都朝歌,心脏腹地淇河!

2024-06-24 0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草木有典,遍地谋史。从朝歌到鹤壁,改变的是城市引经据典的名称,不变的是那历史深处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之脉。

鹤壁这座城市,北瞻燕赵旧地,南接中原腹地郑州。 东与齐鲁大地接壤,西临三晋平原山川。其间沟壑纵横,千峰竞秀,水清如玉。

而这座城市最清亮的名片,就是那绵延不绝从山西棋子山发源,流经辉县、林州,在鹤壁淇门注入卫河的淇水。

淇水其实很短,全长也才不到200公里;淇水其实很长,它从2500年前的《诗经》深处走来,一直流淌至今。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男人们呀,就和孔武有力的卫武公一样——翩翩君子,绿竹猗猗,修身玉立,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女人们呀,嫁到了这里,就和齐国的庄姜一样——笑靥明媚、顾盼生辉、千娇百媚、仪态万千、让人如痴如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静流淌地淇河水,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精耕细作的生民,奏响了一幅又一幅的精彩绝伦的生命之歌。

你看,淇河之畔芳草萋萋、绿竹猗猗。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在淇水河畔的一片桑树林,男女相约见面,姑娘邀小伙同到城楼旁,淇水之滨来送还。

你听,淇河之畔飞鸟成群、溪流淙淙。“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终有尽头。昨天说过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回响。那些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河水潺潺记在心间。

你说,淇河之畔言笑晏晏,泪眼蒙蒙。“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那位手里撑着《竹竿》的姑娘,眼睛一直望着远方,河畔对岸就是她的故土,无奈出嫁以后再难回到家乡。

黄河犹如一支如椽大笔,从千年朝歌东北的浚县大伾山下落墨。笔锋凌厉,一路向南临摹,用卫懿公养鹤的传说,写下鹤壁这座城市千年的脉络。

小小的淇河水,与黄河相比,它甚至不值一提;与长江相比,它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正是这中原腹地的不显眼的一条小河,从《诗经》时代开始一直流淌了上千年,流淌在鹤壁这座中原明珠的心坎上,闪耀着中华远古诗文化的光芒。

三千年朝歌的兵起箭落,三千年鹤壁的电光石火,三千年淇水的汤汤若若,在《诗经》采诗官的足迹下挥亳泼墨:绿竹文化,君子之德;爱情文化,相悦之乐;思乡文化,故土之默。

鹤壁,朝歌,七月流火,八月其获;

鹤壁,朝歌,栉风沐雨,潮涨潮落;

鹤壁,朝歌,劈破斩浪,啸傲山河!

这里是鹤壁,这里是朝歌!

从《诗经》中走来的它们,从殷商故土中走来的它们,从历史烽火中走来的它们,正在迈着现代化步伐,一步步地走向春天,走向繁荣,走向物阜民丰。

后记:诗经女孩尚未去过朝歌鹤壁,但是因为读写《诗经》与这座城市结了缘,觉得神交已久。话说有人邀请我过去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