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艺苗:如何听懂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歌词的音乐叫什么 田艺苗:如何听懂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

田艺苗:如何听懂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

2024-07-07 18: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Alessandro Gottardo

在艺术的起源里面,有四种学说:模仿说、表情说、游戏说、巫术说。所谓“表情说”,是指人类用艺术抒发和表达情感,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偶繁衍,它是一种人类本能;“游戏说”,认为艺术最初是一种游戏,人们把剩余精力用来玩艺术,好的艺术是玩出来的,没有目的,没有压力,玩上瘾,轻松玩通关;“巫术说”体现了艺术的神圣。在古代,人们求雨、祭拜祖先时会奏乐起舞,古人认为艺术可以连接人类与自然,可以沟通阴阳界;模仿说,是指艺术是从模仿自然万物开始的。

这样看来,模仿说貌似比较幼稚、初级。这的确是最古老的学说,但却影响深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也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可见模仿其实并不简单。这一学说后来被达芬奇、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大师们继承发扬。

©️ Alessandro Gottardo

音乐作品中尤以模仿自然风景的居多。像模仿河流小溪大海,日出日落。我挑选了一首大家最熟悉的也最有代表性的,先给各位听一下。

一条大河

只要是古典乐迷,一定都听过,这首乐曲叫做《沃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代表作,选自他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是他们的长江黄河,哺育生命的母亲河。这条河起源于黑山,穿越波希米亚森林,流经布拉格,最后在德国境内注入易北河。

©️ Alessandro Gottardo

一开始,单簧管和长笛奏出潺潺溪流,像森林中的沃尔塔瓦河源头。音乐是如何模仿的?何以如此逼真?它们的活泼速度模仿溪流的节奏,上下起伏的浅浅小旋律模仿水流的曲线。这两条小溪流逐渐汇成小河,河流依旧轻快向前,逐渐的,小河铺展成了一段伴奏,欣然等待一支音乐主题。

这首主题在弦乐队唱起的时候,人们恍然一笑,啊,原来就是这首啊。时常在广告、片头和电影里听见。这个曲调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如波浪,水波自波谷蕴积,升起,再渐渐褪去,一波一波,平缓而开阔,一条大河的画卷在音乐中展开。旋律中还可听见一条河流的气度和描绘它的人满怀自豪感。它的平缓中激情不息,就像人们初见这条美丽的大河心中流淌的赞叹,同时它又保留着沿岸的波希米亚风格。同一条旋律可以多层面解读。可见这模仿哪里容易。斯美塔纳对这条大河的感情深沉无言,音乐的表白超越了任何言语。

©️ Alessandro Gottardo

作为读了10年作曲系的音乐人,我习惯在音乐中追寻各种信息、线索和意味。到最后,却都会回到最初的感动,然后捕捉那个感动的瞬间,定格在记忆里。音乐的叙述自有它的独特,总是浑然而精准的,它不会告诉你,沃尔塔瓦河到底有多宽、多长、流经哪些城市,灌溉了哪些土地。但只要那一段旋律升起,这条河便在你心里忽然具体了起来,连同飘过它的风、河上雾气、阳光、流经的原野味道,也都历历分明。谁说音乐是飘忽的、不确定的?

因此,仅有模仿是不够的,作为一种艺术显然还不够技术含量。如果模仿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必然是在模仿之上有所升华。像《沃尔塔瓦河》的美丽让斯美塔纳心生饱满激荡的乐思,像点点雨滴声让肖邦忽然萌生忧郁的钢琴音。在各种情绪酝酿中,灵感的到来是如此神奇,又如此简单,作曲家自己也说不清它是哪里来的,就像一位母亲说不清她为什么可以生出那么漂亮的小孩。或许它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这条河在他心里反反复复,神秘地浮现,挥之不去。作曲家总是说,哪有什么灵感,音乐是努力工作的成果。当然作曲家的技巧和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但它们却被灵感摆布。审美感知和经验也都不可或缺,它们会下意识捕捉灵感、乐思,将它们梳理归位。但我们似乎一直忽略了作曲家的情感。灵感怎么可以离开他的感情?汹涌、火热而神秘的感情,如同生命的奇迹。我甚至认为,一个人的天赋、灵感,不是由他的悲伤催生,就是被他的热情点燃的。

©️ Alessandro Gottardo

紧接着,河流转弯了。这时波浪仿佛消失。一个轻快的波尔卡舞曲节奏从远处传来。这是流经哪里了?波希米亚小村庄?或是一场舞会,一场乡村婚礼?弦乐器演奏淳朴温暖的乡间民谣,节奏里几乎回荡着啤酒和布拉格香肠的朴实香味。

河流汤汤向前,日日夜夜不停留。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课本上有一首歌谣,“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停一停,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一年级的课本,我居然字字句句全都记着,倒不是背书认真,而是我曾在课堂上悄悄把它谱成一首歌,用的是《粉刷匠》的节奏和自己瞎哼哼的曲调。是这个蹩脚的调子,让我一直记住了这首童谣。音乐的记忆力非常神奇,我想大概音乐是由耳朵、大脑、肌肉一起记忆的吧。有一次我问一位钢琴神童,你这么小怎么可能记住长长的乐谱,是怎么背下来的?他摇摇头,说不清。音乐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本能。而且很多时候,它能够唤醒我们业已忘却的本能。

©️ Alessandro Gottardo

如此,这两个《沃尔塔瓦河》的美妙旋律,留在我们心中没法抹去。判断旋律是否美好,音乐记忆也是一个标准。如果你听完音乐会,走出剧院的时候已经会哼唱这支主题曲,它多少就算成功了。

沃尔塔瓦河继续流淌。再后来,音色变了,温暖的音色转变成冷色调,背景处,弦乐的泛音晶莹,如洒在河面的银色月光,清冽的木管音色次第铺展,大管、双簧管和单簧管。顿时天色变了,曲调放缓,河流流向夜里。这月光下的河流并非类似肖邦的清丽或舒曼的幻觉,竟带着几分天真的民间神话气息。晶莹的竖琴声从水中一颗颗升起,神话的情节如银粉散开,变出了几百个洁白的水仙女。听到这里,想起德沃夏克有一部著名的歌剧,《水仙女》,这是在捷克家喻户晓的童话。

©️ Alessandro Gottardo

在长笛的呼啸声里,定音鼓声在河流底部滚动,长号齐鸣,河流变得湍急,回到了最初溪流汇入大河的景象,但更澎湃激越,此时弦乐队唱起熟悉的甘美主题,宛如一股暖流。即使对一条河流的简单模仿,此时也拥有了抚慰人心的力量。之后乐队持续不息,铜管齐鸣,一层一层沸腾,乐器,节奏,旋律,每一个漩涡都变得明快,铜管乐器带来了金色的庄严感,此时你发现河流一定是流到首都布拉格了。

▲库贝利克指挥1990年“布拉格之春”《沃尔塔瓦河》

网上能搜到的《沃尔塔瓦河》演奏,大多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版本,堪称这一曲目的典范演绎,结构缜密,气势夺人,所有细节都一丝不苟,这样一支名曲,树立一种无偏颇的典范演绎十分必要。而我更怀念的是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那场演出,担任指挥的是捷克指挥家库贝利克。库贝利克录过6次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是捷克音乐诠释的权威人物,而他的演奏倒没有卡拉扬那么“权威”,他更随和质朴一些,讲母语总是舒服的,我们听来也更舒服。那时库贝利克76岁,离开了捷克42年,第一次回国演出,也是他第二次登上“布拉格之春”这个隆重的音乐节。即使他一直旅居瑞士和美国,去世之后,还是在捷克入葬,融入家乡的河流与土地。音乐家的故事和乐曲交织在一起,有了悲欢离合,有了人的悲悯,音乐才有了灵魂。

©️ Alessandro Gottardo

《沃尔塔瓦河》,这首乐曲不只模仿了一条河流的故事,它在模仿的过程中已经自然浇灌出了乐曲的结构。音乐的结构与文学不太一样。文学有故事,有具体情节,音乐可以模仿人物事件,但至多是暗示,并不确定,主观成分居多。音乐有它自己的逻辑,这逻辑遵循人的听觉记忆的自然原理。音乐主题若是一闪而过,人们会记不住,也不过瘾,于是主题要重复,但重复太多人们又会腻烦,所以作曲家会变化重复,比如,转调,变化和声、音色、节奏。而在一定的重复之后,需要一个对比段落,让听者振奋情绪,并塑造音乐中的矛盾冲突,于是相应而生音乐性格对比的段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之后,再来一个最终的主题再现,以各种动力的、激情的方式重申主题,类似最后的大结局。在古典主义时代之前,最后的再现段落往往照搬呈示部,不予变化,后来为了更饱满更动人的情感表达,再现部往往更有动力,规模更大,直到乐曲结束。

《沃尔塔瓦河》的第一段,是河流生长与成型的呈示段,接着河流经过小村庄,就有了节奏与情节对比的波尔卡舞曲段,第三段仍是对比,变的是音色,而将音乐的内在节拍放慢,展示音乐情绪与音色的对比,第四段是再现,乐队全奏,辉煌收尾。如此结构,既是一条河流的描述,也遵循呈示、对比(展开)、再现的三明治式音乐结构原则。

©️ Alessandro Gottardo

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

有一次在讲座上,我给大家听一首《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人与一个富人》。听完之后提问,哪一支旋律代表穷人,哪一支富人?

有同学说,前面这个低沉的、严峻的曲调,代表穷人;后面那个闪亮得瑟的代表富人。

这么分析挺有道理。

也有同学认为,前面这个低沉傲慢的曲调,是财大气粗的富人;后面这个哆嗦哆嗦的,像穷人,说话唯唯诺诺,或者在冬天里冻得瑟瑟发抖。

这样听也蛮有道理。

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正确呢?根据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意思,前面这个低音弦乐器演奏的低沉的曲调,代表富人,后面那个由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吹奏的节奏密集的曲调,代表穷人。

我们发现,上面两位同学的答案都各有道理,到底哪个正确还得看演奏者如何发挥音乐表情了。

©️ Alessandro Gottardo

由此可见,音乐中的模仿并不是那么确定。这也不是坏事,如果音乐都准确模仿,就少了很多意味,毕竟音乐是抽象的,因抽象而无穷,模仿只是音乐表情之一种,甚至是比较初级的一种。

好的音乐是超越模仿的。好的音乐要在模仿表象之上有所升华。就像《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是模仿河流也抒发情感;就像《雨滴》,它的精彩之处是肖邦在雨中感知命运的神秘阴霾。

©️ Alessandro Gottardo

有时候音乐模仿却是一个误会。记得我们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是讲贝多芬写《月光曲》故事。说有一个晚上,贝多芬在波恩城外散步,远远听见有人在弹他的曲子,寻声前去,看到在小茅屋里,盲眼的妹妹正在钢琴上弹着,一边跟她的鞋匠哥哥说,贝多芬的曲子真好听啊,可是音乐会的票子太贵买不起。贝多芬于是推门进去,坐在钢琴前为他们弹奏。此时,夜风吹熄了蜡烛,合着月光如水,贝多芬即兴弹起了《月光曲》。弹完之后,他来不及告别,连夜赶回酒店把乐谱记录下来。

但这个故事是假的。

贝多芬此时早已离开波恩,后来再没有回来。而《月光曲》也并非是写月光的,而是题献给他的一位女朋友朱丽叶塔的乐曲。最后第三乐章排山倒海的音响更揭穿了这个假标题。据说一位德国乐评人听完之后说,乐曲的第一乐章让他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静美月色,出版商为推销乐谱,于是为它冠名“月光曲”。

像“悲怆”、“热情”也都并非作曲家本意。

©️ Alessandro Gottardo

模仿与超越

吕克·贝松拍过一部纪录片:《亚特兰蒂斯》。

传说在公元9000多年前,欧洲有一座高度文明的富裕城市,名叫亚特兰蒂斯。城中人们挥霍钱财荒淫无度,后来终于触犯神明,遭遇灭顶之灾。火山爆发,一夜之间把整座亚特兰蒂斯城埋入火山灰中,后来又遭遇史前大洪水,一座古老的神秘之城从此葬身海底。Atlantis,现在译作大西洋。

千百年来,欧洲的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有说亚特兰蒂斯就在塞浦路斯,也有说在克里特岛,还有人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南极。

吕克·贝松却把它拍成一部大西洋的纪录片,只有几句旁白,剩下的都是音乐和悠闲的海底生物。海底世界也有“旋律”,有“黑暗”,有“温柔”与“爱”,他用情感描绘这个海底世界,它与人类世界一样也有社会秩序。

©️ Alessandro Gottardo

最难忘的是一段“海底音乐会”。

一切嘈杂和游戏静止,大海在等待。前奏传来,鳐鱼从远处游来,循着节奏,挥舞双鳍。卡拉斯的歌声也从远处传来,震慑了海底的生灵,所有鱼都听出了神。这就是传说中的塞壬之歌?鳐鱼有一副宽大的胸鳍,像穿了连袖衫,像在水里游又像在蓝天上飞。与这歌声一样,不由让人产生幻觉。

这是著名的咏叹调 “啊,满园鲜花凋零”,来自贝利尼的歌剧《梦游女》。女高音卡拉斯的演唱版本。歌中唱着情爱的细碎短暂和沉重,“回忆那往日的爱情,只有一天,只有一天。我用泪水也难挽回它的生命,啊,不可能,不可能····”

从极美的弱音开始,女高音声弱却气韵饱满,那种弱音是细微锐利的,可以从大海中穿越而来。卡拉斯曾经在斯卡拉歌剧院重新上演这部《梦游女》,她穿洁白睡袍,长长的头纱,像画中少女。“满园鲜花凋零”是剧中的最后一首歌,她从舞台上走出来,走出梦境,走出歌剧,唱这一首歌,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或喜或忧,都有相同的遗憾和悲伤。这悲哀如此纯粹,仿佛只是时间的故事。

©️ Alessandro Gottardo

可是鳐鱼和古老的爱情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在鳐鱼的飞翔里,我们听见了音乐的另一种光芒,它也许并没有梦游女的悲伤,你听它多美啊,赞叹蓝天,大海,还是飞翔的自由?每一条鱼听来都有所不同,它们在歌声里听见了自己的渴望。它们多么盼望像小鸟一样会飞翔,会唱歌,和蓝天星星作伴,不用在这昏暗的海底没完没了地晃悠。

音乐中的语义,通常是可以超越本身的。

©️ Alessandro Gottardo

音乐中的自然:

音乐发展与人的心理定势

那么在音乐中,所有元素都不确定么?也不尽然。音乐既然是情感的表达,大多时候,它的展开都符合人们心理变化的定势。

比如说:快板节奏,音符密集,音调不断往上行的的音乐,听来自然比较欢乐,这也是莫扎特的习惯性音乐语言,于是莫扎特的整体风格被看作纯真欢快。反过来,节奏缓慢,音符逐渐往下行走的,就比较哀伤,柴可夫斯基喜欢如此写,于是他总是一个愁容满面的形象。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民歌,《小白菜》,“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死了娘呀,亲娘呀,亲娘呀”,这首悲伤的歌每一句都匀称地往下,往下。民间音乐哪懂作曲规则?它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传唱而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有天然的情感体验在里面。

©️ Alessandro Gottardo

还有一些,旋律悠长宽广,节奏舒展,曲调上下此起彼伏的,多半是情感饱满的抒情曲,像前面的“沃尔塔瓦河”,像“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另一些多是节奏与音点重复的,像“命运交响曲”,像“扬子江暴风雨”,往往是非常坚强有力的音乐,重复在其中积蓄着力量。

人们来听音乐会,台上演奏地忘我,台下听得优雅、安静、礼貌。但我们听众也不是袖手旁听的,我们其实都会不自觉地参与音乐中。比如说,我们对音乐有期待。一大段激动的波澜起伏乐句之后,我们期待一首静谧的慢板;一段古老神秘的萨拉班德之后,我们想听一曲淳朴的小步舞曲。就像四处奔波的人,想回家过一段安静的日子,那些平静的人生却都期待醉生梦死一样。如果音乐满足了我们的心理期待,听来就舒服惬意,如果它不顾心理需求,在音程上下大跳之后,节奏又凌乱,抽搐,听来就会乱糟糟的,听多了会做恶梦。很多现当代音乐几乎不顾听众的接受心理,因此大家常觉得好难听。

©️ Alessandro Gottardo

音乐是生命的一份礼物,

只要你有心聆听,总会听见幸福

12月20日田老师知乎Live节目详情:

作曲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田 艺 苗

教你欣赏古典音乐!

田艺苗,青年作曲家、学者,作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目前担任《上海壹周》、《时代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周刊》的音乐专栏作家。并创立了田艺苗 “穿T恤听古典音乐” 音乐讲座系列活动,致力于古典音乐的大众普及与推广。出版著作有《流影留声》、《时间与静默的歌:20世纪西方作曲家的孤独吟唱 》、《温柔的战曲》等。

课程详情

主讲人

田艺苗

课程策划

橄榄古典音乐&世纪文景

授课形式

知乎Live网络课程

开课时间

12月19日(周二)

20:00

课程内容

如何听懂没有“歌词”的古典乐?

1、什么是古典音乐?

· 体裁:并不是所有的古典音乐都没有歌词。

· 学术: “古典音乐”的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 历史:到底是哪些人在听古典音乐?

2、欣赏古典音乐没有门槛

· 事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入门曲”

· 语言学:音乐是一门不用学习也能听“懂”的独特语言

3、欣赏古典音乐的三个层面

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教你从三个层面欣赏古典音乐

· 知识层面:创作背景、创作目的、以及作曲家个人的故事。

· 技术层面:作者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实现作品的立意?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配器等音乐知识

与音乐的调性、旋律、节奏、音色相关的乐理知识

· 情感层面:听这部作品能够带给你怎样的感性体验?

关于“感性聆听方式”的探讨

4、入门古典音乐的途径

书籍、杂志、电台、音乐会、音乐讲座、沙龙活动、网络推文、网络课程等

专业的讲解

丰富的内容

带你轻松入门古典音乐

现在只要:9.99元

报名方式

「长按下方“知乎”小程序识别码」

进入报名界面

↓↓↓↓↓

我是一个二维码!

快长按试试!

Tips

1、收听方式:报名成功后,在12月19日晚上20:00,再次长按↑↑↑上面这个长相奇怪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课程啦。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为了能够听到完整的课程,请尽量在20:00之前扫码进入哦~

2、收藏本文:点击手机页面右上角“...”,收藏本篇文章,方便随时查看小程序识别码。

3、如果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联系微信/ganlanmusic 手机/13601977457(尽量短信)。

Tip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