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皮刺性状遗传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刺无刺刺叶虫的植物 刺梨皮刺性状遗传的研究

刺梨皮刺性状遗传的研究

2024-06-26 2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 文 :贵州农业科学 19 9 4年第 4期G吐z h ou Agr 二 eu ltr ua lS e三 ens e e刺梨皮刺性状遗传 的研 究高相福 罗翠芳贵州农学院园艺系 贵阳 5 50 0 2 5摘 要9 18 1~ 19 9 3年对刺梨果实皮刺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 了研究 , 根据杂交试验 、 自交试验及lF 和 F : 的表现型分析 : 有刺型对无刺型为显性 , 有刺和无刺一对性状 , 受两对 基 因 互作 , 即积加作用 , 二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果实刺硬 , 单独存在时果实软刺 , 两对隐性基因存在时果实无刺 , 刺梨果实的无刺型是有刺型芽变 , 这种芽变是嵌合体 , 多数是通过无性繁殖才能遗传 , 只有 L ! 层突变产生的果实无刺型才能通过有性繁殖遗传 。关健词 刺梨 皮刺性状 遗传刺梨的枝与果实布满皮刺 给栽培管理 、 鲜果采收 、 运输 、 加工等都带来不方便 , 如果能育出无皮刺 的优质刺梨对促进刺梨生产 的发展和鲜果的加工利用无疑是有重要意义 。 研究刺梨皮刺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基 因型是培育无皮刺 良种的理论基础 。 作者从 1 9 8 1年开始对刺梨果实皮刺 性状的遗传 和表达进行 了研究 , 现初报 10 多年的研究成果 。材 料 和 方 法】。 1 试验材料利用贵州农学院刺梨育种园野生驯化栽培的有刺型和无刺型 ( 指果实表皮无皮刺 ) 刺梨单株及经过连续二 代自交分 离纯化的有刺和无刺刺梨单株做试验材料 。1。2 方法全 部试验在贵州农学院刺梨育 种园进行 。1。2。1 有利型刺梨自交繁殖试验 1 9 8 1 年 春 利 用 驯化栽培的野生刺梨选 3 株 , 每株选 10 朵花 , 待花开前套袋 , 不去雄 , 控制 自交 , 获 自交一代种子次年按单系分小区播种 、 移栽 、 定植 。 3个单系分别获结果株 : 52 株 、 48 株 、 9 株 , 总计 19 9株 。1 9 8 4年春分别从 1 9 8 1年控制 自交获得的 3个 自交单 系中每系选 3株 , 共 9株 。 每株选 5朵花控制 自交 , 采用同株不同花的纯净花粉 ( 用套袋采粉 ) 辅助授粉 , 获自交二代种子 , 当年 9月播种 , 1 9 8 5年 1月移栽定植 , 每个单系为 1 个小 区。 9个 自交二代单系分别获结果株 : 20 株 、2 1株 、 2 2株 、 1 3株 、 1 4株 、 1 5株 、 1 7株 、 2 0株 、 2 3株 , 总计 1 6 5株。1.2.2 无刺型刺梁自交繁殖试验 1 9 8 1年春选 3 株野生驯化栽培无刺型刺梨 (果重 7 克左右 ) , 每株选 10 朵花 , 控制 自交 , 当年 9月采种 , 按单系分区播种 , 次年 2月移栽 , 分小区定株 。 3个单系分别获结果株 : 10 株 、 n 株 、 8株 , 总计 29 株 , 其中只有 1株果实无刺 , 1 9 8 4年春在 自交一 代果实无刺株上选 5朵花 , 花开前套袋 , 控制 自交 , 获 自交二代结果株 2株 , 果实收稿日期 1 9 9-4 0 5一 2 3,10. 贵 州 农 业 科 学均无皮刺 。 1 9 8 4年春用同样控制 自交法采用分枝采种 、 繁殖 , 测到繁殖出的无刺刺梨花着生的枝位。1。2。3 杂交试验 采用二种组合 。A、1 9 8 7年春利用 自交分离出基因型纯的有刺型和无刺型 , 即自交二代有刺型 x 自交二代无刺型 。 正交获 F , 结果株 27 株 , 反交获 F : 结果株 14 株。B、 自交二代有刺型 x 野生驯化栽培无刺型 (指 自交繁殖后代 10 。% 有刺型 , 而没有出现无刺型的一种类型 ) , 获杂种 16 株 。1.2。4 F: 代的控制 自交繁技试验 1 9 9 0年春 , 在自交二代有刺型 x 自交二代无刺型的F : 代植株中共选 20 朵花控制 自交 , 获 F : 代结果株 34 株 。 在 自交二代有刺型 x 野生驯化 栽培无刺型的 F : 代植株中选 20 朵花控制 自交 , 获 F : 代结果株 18 株 。2 结 果 与 分 析2。1 有朝型刺粼自交傲殖试验自交一代 , 3个单系共 1 9 株结果 ,果实全部有皮刺 。 3个单系的自交二代结果株有 165 株 ,所结果实也都全部有皮刺 。 经过连续二代自交 , 自交后代果实都有皮刺 , 没有发现分离出无皮刺果实的单株 。 说明野生刺梨果实有皮刺性状的基因型大体上是纯的 , 这里所说的大体是指以后 的所有重复试验都是和我们 的试验相符的 , 可能性不一定是 1 0 % , 因为自然界多种因素影响 , 难勉有例外 。2。2 无刺型刺梨 自交繁殖试验无 刺型刺梨 自交繁殖的 29 株中 , 有 28 株果实有刺 , 1株无刺 ,这株无刺型来源于 1株中的一个枝 , 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枝群 的自花授粉繁殖的后 代才是无刺型 。杂 交试验证明 , 无刺性对有刺性 , 无刺是 隐性性状。 果实无皮刺既然是隐性性状 , 那么为什么自交繁殖后代却 出现了大体上都是有刺的果实单株呢 ? 答案只有一个 , 无刺型是有刺型芽变 , 刺梨枝尖端的分生组织发生层分三层 , 用 L l 、 L l 、 L I 表示 , 芽变发生在组织发展层的 L l 层 , 衍生为表皮 , 此层发生的芽 变性状只有无性繁殖才能遗传 , 有性繁殖是不遗传的 。 通过有性繁殖能遗传的芽变一般是指 L l 层产生的变异 〔 ’ 二 , 在刺梨野生种属于 L l 和L l 同质突变的芽变株是非常小的 , 而且也很 难发现。表 1 刺裂果有刺型 x 无刺型的 F Z性状遗传分析 2 . 3 杂交与 F : 的控制 自交试验T a b l e 1 G e n e :二。 a n 伙 l y `二5 o f F : g e n e r a t 让o nf r o m R o s a r o x b乙£ r g杠云1 f r u 三t w主t hP r i e k l e x n o:飞一 P r元e k l e性状表现C h a r a e t e 二观察数o b s e l v a t i o n实际比A e t u a l r a t e理论 比T h e o r y硬刺型H a r d P r i c k l e软刺型S o f t P r i e k l e无刺型No n 一 P r i e k l e合计T o t a l2 1 1 0基因型纯的有刺型 x 无刺型的 F : 代 27株和反交的 F , 代 14 株都是有刺型 , 说明刺梨果实皮刺的有和无一对性状 , 有刺性状是显性 , 无刺性状是隐性 。基因型纯的有刺型 x 无刺型的 F : 代 34株中 , 果实皮刺性状表现分三 种 类 型 (见表 1 ) 。 这三种表现型的区分标准如下 :( 1) 刺梨果实皮刺与普通野生刺 梨果的皮刺一样 , 手摸有刺痛感 , 称硬刺型 。1 9 9 4年第 4期( 2)刺 梨果实皮刺软 , 略有点稀 少 , 手摸 没有刺痛感 , 称软刺型 。( 3) 刺 梨果实没有皮刺或有皮刺 , 但皮刺成绒毛状 , 果实成熟时绒毛状皮刺脱 落 , 称无刺型 。根据 田间试验结果 , 刺梨果实皮刺 F : 代三种表现型的比例 (见表 1) 推测果实皮刺性状的表现型受两对基因控制 , 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 时刺梨果实皮刺为硬刺型 , 单独存在时为软刺型 , 两种 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为无刺型 , 基因的遗传行为分析是 :F-F:表现型比例硬刺型 A A B B x 无刺型 a ab b杏硬刺型 A a B b杏②硬刺 型 ( A _ B _ ) + 软刺型 ( A _ b + a B _ ) + 无刺型 a( ab b)9. 6 ( 3 + 3 ) * 1属于基因的积加作用 ( a d d i t i v e e f f e e t )衰 2 刺绷有树 x 无刹的F : 分离比例的X Z洲定T a b l e 2 X s q u a r e o f s e P a r a t i n g r a t e o f F :吕e n e r a t三o n Of R o s a r o x b u r g h i i f r t,. i tw 二t h F r i e k l e x n o n 一 P r ie k l e性状表现 实际值 理论值C七a r郎 t e r A e t u a l T h e o r一v 妞 l u e e t i e a lV a 1U e( n ) ( m )差数 ( n 一 m ) 2 ( n 一 m ) .D i f f e r一 me n C e( n 一 m )二 2 1O口3上`.孟硬刺型 2 1H ar d P r i e k l e软刺型 1工oS f t pr ic k l e无刺型 2入 o n一 P x ie k l e合 计 翻T o t a l0.3 02 08 0。5 1, 这种推测是否正确 , 用 X Z测定证明 。根据表 2列的数据求得 X Z 二 (n 一 m ) 2 /二= 0.51, 自由度 = 3 一 1 二 2。 查机率表 p =0.70 ~ 0.9 5 , 即实际值与理论值 的差异不显著 , 这种差异有 70 % ~ 95 % 的机率 , 说明实际值 与理论予测值是相符的 , 作者推测结论是正确的 。自交二代有刺型 x 野生 驯化 无 刺 型 的F, 代都是果实有皮刺 , 而 F : 代的 18 株结果株也都是有刺的 , 说明父本野生驯化无刺型是属于 L l 层的嵌合体芽变 , 这 种无刺性 状只有通过无性繁殖才能遗传 , 通过有性繁殖是不能遗传 的 。S T U DY ON C HA RAC T ER HE RED IT Y O F F RUIT P RIC KL EO F T HO RN P E AR ( RO SA RO X B URG H Ii)G a o X i a n g f u L u o C u i f a n g( D 一 p . r t m 一 ” t o , 衬 o r t ic . l t “ r , G u i动。 “ A , 『 i` u , t . 阳 1 C o l , . , . , G . i y朋 , , 5 5 0 0 2 5 )A B S T R A C TT h e h e r e d i t a r y m od e o f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o f f r u i t P r主e k l e h a s b e e n s t u山 e d f r o m 1 9 8 1 t o 1 9 9 3 ,B a s e d o n t h e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e r o s s a n d s e l f主n g a n d p h饥o t y p e o f F 一 an d F l , t h e c h a r a e t e r w i t hp r主e k l e s i凡 d o m in an “ 0 t h a t n on 一 p r主e k l e s 一 E o t h r r元e k l e s an d n on 一 p r i e k l e s a r e e on t r o l l e d b ya d以 t计 e e f f e e ` o f t w o P a 且r s o f g e n e s 。 T w o d o m孟n a n t g e n e s m a k e t h e f r u i t P r i e k l e s h a r d 。 o n ed o创 an n t g e n e m a k e f r u i t P r ie k l e s s o f t . T w o P a i r s o f r e e e s s iv e g e n e s m a k e f r u i t s m o 七h . T h ee h a r a e ` e r o f n o n 一 P r i c k l e s e o m e f r o m b u d v a r i a t i o n o f e h a r a e ` e r w 主t h P r元e k l e s 。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o fbu dv a r元a t i on 15 a e h且m a e r a w 址e h 15 k e P t b y e lo垃明 。 T h e s P o r t o f e h a r a e t e r o f n o n 一 P r主e k l e so n l y f r呻 L 五 l a y e r a r e i n h e r i t a b l e i n s e x u a l Pr o P a g a t豆o n .K E Y W O R D S:R o s a r ox b u r g h “ , c h ar a e r e r o f P r i e k l e , h e r e由 t y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