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开涨”蛋价下行,鱼价低位徘徊,豆粕逆势上涨,养殖业咋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近猪的价钱 猪价“开涨”蛋价下行,鱼价低位徘徊,豆粕逆势上涨,养殖业咋了

猪价“开涨”蛋价下行,鱼价低位徘徊,豆粕逆势上涨,养殖业咋了

2023-05-08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时光飞逝,立夏节气到来,最热三伏天还会远吗?与天气逐步回暖不同,近期,国内养殖业面临“内忧外患”,其中,生猪市场猪价偏低运行,蛋价上涨支撑转差,而在水产方面,国内主流淡水鱼表现低迷,但是,在饲料原材料方面,豆粕行情却逆势上涨,养殖业咋了,很多养殖户不禁有些唏嘘!

一、猪价止跌上涨!

在生猪市场,节后,猪价利空凸显,在消费需求支撑转差下,养殖端顺势出栏,猪价跌势反扑,生猪均价不断下行,生猪育肥亏损也大幅增加,市场悲观的情绪高涨,不少,养殖户信心不足,恐慌出栏的现象增多!

但是,生猪市场决定了“菜篮子”的稳定,为了提振养殖户的信心,改善生猪育肥亏损的压力,支撑猪价尽快回归理性,官方再次发布收储的消息,据了解,受4月末,国内猪粮比值5.21:1,生猪育肥长期处于过度下跌二级预警,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官方研究将开启年内第二次储备猪肉收储的计划!

受收储利好支撑,猪价“开涨”,5月7日,猪价止跌反弹,生猪均价徘徊在14.38元/公斤,虽然,猪价上涨幅度偏弱,但是,市场情绪逐步改善,尤其是,从市场反馈来看,北方地区,屠宰场猪源顺利到货明显减量,多地屠宰场面临收猪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散户猪场出栏谨慎,压栏挺价现象增多,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猪价上涨或将来袭!

但是,理性来看,由于猪肉收储的规模有限,对于猪价影响缺乏持续性,而从国内生猪存栏、生猪出栏以及母猪存栏以及阶段性生猪出栏均重、屠宰场屠宰均重来看,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压力较大,目前,国内生猪存栏中130~150公斤占比依然较高,生猪屠宰均重仍近90公斤,而随着天气转热,肥猪需求转差,肥猪价格走弱,加剧了标肥价差的倒挂,进一步限制猪价反弹的空间!

因此,受收储利好,猪价或有理性回调的趋势,但是,上涨空间或将有限,受养殖端逢高出栏以及屠宰场分割入库情绪转差,猪价仍有下行的风险!

二、蛋价震荡下行!

在鸡蛋市场,节后,鸡蛋购销节奏放缓,需求端库存消耗为主,贸易商谨慎拿货,市场面倾向悲观,蛋价呈现窄幅下跌的态势!

据数据分析,目前,国内产销地区,产区鸡蛋报价跌至4.57元/斤,销区市场鸡蛋走货报价跌至4.61元/斤,蛋价呈现震荡偏弱的走势!

据机构分析,5月份,新开产蛋鸡受元月份补栏鸡苗的数据支撑,理论上环比小幅回落,鸡蛋产能维持偏低的水平,而随着天气逐步转热,养殖端老鸡淘汰情绪较浓,本月经产蛋鸡存栏偏低。但是,由于气温逐步升高,鸡蛋储存的难度逐步增加,渠道以及批发市场或将维持低库存的表现,这也将抑制蛋价的反弹!

据了解,从机构调研数据来看,1月份,养殖端鸡苗补栏在3520万羽,环比上月减少2.55%,新开产蛋鸡规模逐月回落,而在老鸡淘汰方面,日龄普遍在540天左右,叠加,雨季到来天气转热,养殖户淘汰积极性较高,本月鸡蛋产能偏低!但是,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短期内蛋价有偏弱运行的走势,但是,由于鸡蛋产能有限,受天气影响,市场多以随用随采为主,鸡蛋价格或将维持窄幅震荡的趋势!

三、鱼价低位徘徊!

在水产市场,从机构汇总报价来看,在普水类方面,本周草鱼、鲤鱼、鲫鱼以及罗非鱼价格走势以窄幅震荡为主,其中,草鱼均价在5.7元/斤,市场表现一般,而在鲫鱼方面,本周出塘均价在7.8元/斤,下降6.3%,主要受市场需求转差,节后消费呈现低迷的态势,限制了鲫鱼价格的走高。而在鲤鱼市场,本周鲤鱼出塘均价4.7元/斤,上涨1.3%,根源在于养殖端成鱼存塘减少,部分养殖户亏损较大,出塘积极性有所减弱!

而在特水方面,本周黄颡鱼价格出塘均价10.5元,环比小幅回落1.1%;生鱼方面,出塘均价7.3元,与上周持平。加州鲈鱼本周出塘均价13.2元,上涨4.5%;牛蛙价格8.7元/斤,下跌3%!

目前,国内普水类鱼价维持偏低的水平,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阶段,部分养殖户转而养殖其他水产的现象增多,受节后需求回落,市场走货逐步减慢,价格逐步呈现偏弱的走势,但是,目前,部分普水类成鱼存塘减少,价格短期内或已弱稳为主!

四、豆粕逆势上涨!

在豆粕市场,近期,现货豆粕呈现涨跌调整的态势,据机构分析,目前,现货豆粕方面,国内主流油厂报价呈现逆势上涨的态势,山东、江苏以及广东地区,沿海油厂报价反弹70~100元/吨左右,其中,山东油厂报价4270元/吨,江苏油厂报价4320元/吨,而广东油厂报价4250元/吨!

据机构分析,虽然,豆粕市场有“近强远弱”的预期,从市场反馈来看!

一方面,目前,国内豆粕成交表现持续放量,下游需求补货情绪较浓,这也支撑了油厂挺价的情绪;

另一方面,虽然,受巴西大豆丰产逐步兑现,国内进口大豆入港或将逐步增多,但是,由于进口大豆出现不同程度延期的现象,叠加,大豆入港后报关审批需求的周期延迟,这也造成油厂大豆供应仍有偏紧的压力,现货豆粕累库节奏缓慢,库存仍有偏低的压力!

​​但是,随着进口大豆逐步增多,本月机构预测,大豆入港或将近1000万吨,油厂开工率也将逐步回升,大豆周均压榨规模或将逐步回升至200万吨左右,豆粕供应水平也将逐步改善,预计,豆粕仍有下行的风险!

猪价“开涨”蛋价下行,鱼价低位徘徊,豆粕逆势上涨,养殖业咋了!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