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最爱打卡的运动项目是……大数据揭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火的极限运动项目 成都人最爱打卡的运动项目是……大数据揭秘

成都人最爱打卡的运动项目是……大数据揭秘

2024-07-12 0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成都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有多少?

最喜欢打卡的运动项目又是啥子?

你知道成都人健身的真实目的吗?

成都市体育局正式发布

《成都市“家门口”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意愿调查报告》

这是“十四五”以来

最能反映成都健身设施现状

市民运动需求的体育报告

快跟小布来看看

↓↓↓

通过对成都全域、全年龄层、各种职业

的数万名市民进行调查

形成报告结果

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成都市民运动积极性更高了

体育人口比例已达48.6%

全民健身在成都初步呈现蔚然成风的态势

市民的运动需求

正发生趋势性改变……

成都人的“健身密码”都在这份报告里

为啥要开展这次调查呢?小布了解到,主要是针对成都市民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中所遇的痛点、 难点进行调查摸底,希望了解市民在运动参与中具体“缺”什么,主要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从而对后期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及完善提供更具参考性的指导意见。

东安湖体育公园

本次调查,由成都市体育局联合行业资深调查数据分析公司共同完成:

从调查内容来看,以市民“家门口”运动空间,即从住家或单位等经常活动的区域出发1000米(15分钟步行距离)为范围基准,针对成都市民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和所遇的问题展开。具体包括市民对运动场所和设施的满意程度、对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新兴体育运动意愿、青少年体育培训需求、体育运动消费倾向等。

从调查范围来看,本次调查覆盖了成都全行政区域、全年龄层、各种职业。以成都市23个区(市)县为调查主体,调查对象包括6岁至69岁(及以上)的数万名成都市民,达到相对符合客观规律的样本量。

从调查方式来看,包括“线下市民一对一开放性深访”和“线上调研问卷”形式。

全民健身氛围热

体育人口占比超全国“平均数”

近年来,在加快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和“五大赛”举办背景下,成都体育基础设施供给量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体育场地5.5万余个,总面积达3710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在城市的整体氛围达到空前高度。

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全民健身在成都已初步呈现蔚然成风的态势。

比如:成都市体育人口比例已达48.6%,高于2020年全国平均数(37.2%)。同时,也提前达到《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体育人口比例——“2025年达到38.5%”“2035年达到45%以上”的要求。

城东体育公园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就是常说的“体育人口”。

由此看出,成都市民锻炼可不是“走过场”,而是已经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高频率、中强度是现阶段运动人群的主流。

你以为最爱健身的是中青年?

但其实……

虽然不同年龄段市民都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但每个年龄段间依然有细微差别。调查显示,成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市民比例分别为6-17岁(60.46%)、18-45 岁 (56.33%)、46-69 岁(59.25%)、69 岁以上(60.23%),其中18-45岁略低于其他年龄段。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青年群体——18-45岁年龄段不运动比例也是最高的,达到了12.03%。调查分析,应该是该年龄段人群工作较忙,运动时间分散、运动精力有限。

成都人的体育消费观:

愿意为健康“买单”

成都是首批入选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运动这件事上,成都人没“抠”过。调查显示,78.4%的成都市民表示愿意为体育运动付费。

在前面“积极参与运动”调查中意外“落后”的18-45岁年龄段人群,在体育消费上扳回一城,他们是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平均占比达到了42.77%。其次是46-69岁年龄段,占比达39.42%。这也说明,成都市民运动的主观意愿越来越强,愿意追求更丰富的体育生活方式,为自己的健康买单。

但需注意的,现阶段市民个人年体育消费支出在3000元以上的不足2成。同时青少年和老年的体育消费不足,这和特定年龄段收入状况和适合该年龄段项目场地的设置都有关系,青少年和老年的体育消费还需进一步引导提升。

“第一运动”还是跑步

原因是……

成都市民最爱什么运动项目呢?调查结果揭晓答案:

跑步(28.78%)

羽毛球(22.30%)

游泳(20.16%)

健身(17.5%)

乒乓球(16.65%)

篮球(15.67%)

足球(15.09%)

广场舞(8.61%)

可以看出,群众基础好、现状配套好、受场地限制小的传统体育项目,更受成都市民青睐。

青龙湖湿地公园

其中,男性更愿意参加足球、篮球、网球等对抗竞技性强的项目(参与度52.69%);女性更愿意参加瑜伽、健身、广场舞等更具娱乐性和技巧性的项目(参与度51.32%)。

值得一提的的是,本次调查成都运动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06(以女性为1),相较于2020年1.12的性别比例,呈现更加均衡的态势。不同性别市民虽然在运动项目选择上存在差异,但总体更加趋同。

新兴运动悄然崛起

“滑雪”强势领跑

去年9月发布的《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提出,要以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冰雪运动和汽摩运动、低空飞行、极限运动等特色新兴时尚运动项目来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赶时髦”的成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好耍又健身的项目。调查显示,有20%的市民已经参与到上述新兴运动中,男女性别比为1.18。在已参与到新兴运动的市民中,冰雪和水上运动又最受欢迎,前四项运动依次是:

滑雪(33.45%)

冲浪(27.58%)

漂流(24.1%)

潜水(22.76%)

其中18-45岁年龄段是参与最多的人群,平均参与占比达到了42.23%。这也反映出成都优雅时尚、乐观包容的城市文化。

成都体育消费新场景

此外,一些小众运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长。如攀岩、射箭、散打、街舞、爵士舞、柔力球、滑板、迷你高尔夫、轮滑等项目,在调查所设开放式问题中,被市民高频次的提及。例如柔力球,本次调研有420份问卷中特意提出要增加柔力球的场所,反应出成都中老年市民的运动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解压、亲子、社交

体育需求更多元化

成都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只是为了有副好身板?这种想法已经“OUT”了。

调查显示:

69.39%的成都市民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动机是释放压力;

59.01%的市民为了健康塑形;

31.57%的市民通过体育运动进行亲子互动、丰富家庭生活;

30.54%的市民为了追逐时尚运动,在体育中获得娱乐感;

21.79%的市民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交途径。

显然,随着体育氛围的增加、体育锻炼时间的延长、运动专业度的提升、体育消费市场的变化,市民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而心理需求,成为健康之外成都市民参与运动的第一动因。

在当下快节奏社会中,体育相应进化出更多的功能:其既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心理调节方式,也是进行身材管理获得社交自信的重要手段,体育还能让人收获快乐,实现亲子互动、社交交友等。

新场景、新应用

数字体育走进市民生活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手机普及,数字化成为成都市民体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调查显示,在数字化产品应用方面,有75.79%的市民愿意使用运动类软硬件,市民最看重的功能则分别是:

数据记录(80.65%)

运动指导(64.15%)

健康分析( 61.97% )

督促锻炼( 47.51% )

寻找场馆及队友(26.09%)

社交娱乐(19.06%)等

今年1月,市体育局发布了新版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新增、升级15项功能,收纳各类体育场馆达3300个,为市民找寻身边健身场地提供精准服务。数字体育成果,开始逐步惠及市民。

长按识别或扫描下图二维码,进入“运动成都”小程序。

需注意的是,调查中有94.81%的市民表示愿意体验以数字智能化为基础搭建的体育新场景,其中数字体育场景的趣味性、科技感和教育性是市民最为关注的。

关于市民的一些新期待

公园绿道内能增加更多球场

全民健身从“示范引领”到“融入生活”,“家门口”的体育已成为市民的重要诉求。

从此次调查也可以看出,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对成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

在调查中,有47.46%的市民期盼周边增加更多运动设施,提供除跑步外更丰富的健身方式。超过7成市民,则希望在公园或绿道增加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场地。

同时,调查还对场地500米服务范围进行了评估,其中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场覆盖情况较好,其他场地设施覆盖率还有提升空间。

此外,调查中有46.25%的市民认为现有运动场所还可以进一步增加配套设施和服务,例如丰富完善洗手间、带座休息区、寄存服务、停车位、急救设施等。

在城市“金角银边”植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面,市民则表示最想在社区闲置用地、老旧用房、工厂仓库、桥下空间、地下室补充体育设施建设。

针对调查中呈现的情况和了解的诉求,市体育局将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中进一步提质增量,优化结构、提升配套服务,深入激活“金角银边”空间体育潜力,加大社区赛事活动引领。

加大健身设施供给

成都一直在行动

目前,成都正完善构建“市—区(县)—社区”“赛事、竞技、群众”三级三类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形成以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为主,体育公园和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为特色,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建设社区运动角等为补充,加大学校等存量运动场地设施开放共享为支撑的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体系。

去年,成都高质量推进50个“社区运动角”、200处“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全民健身项目实施,全市“15分钟健身圈”初步实现全域覆盖。

《成都市“家门口”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意愿调查报告》出炉,无疑为全市健身设施“补短补缺”提供了更多建设性意见。以该调查报告为指导,目前市体育局正编制《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同时参考调查报告意见,锦江公园体育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打造中。

一图get

成都人的“健身秘密”

↓↓↓

原标题:《成都人最爱打卡的运动项目是……大数据揭秘》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