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题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 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史 题库

2024-07-03 0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道题的4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 答案:D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D.1919年 答案:A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D.1918年 答案:A 倡导文学革命的第──篇理论文章是: D.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答案:C 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的是: D.陈 独 秀 答案:D 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 D.胡 适 答案:D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是: D.《少年中国》 答案:C 《新青年》的最初创办人是: D.胡 适 答案:C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D.《沉沦》 答案:B 以深刻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以新颖独特的方法,手法形式,显示了和过去文学不同的崭新面貌,成为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的是: D.《药》 答案:C 在鲁迅作品中,对自己苦闷、彷徨、探索、战斗的复杂内心和激烈冲突予以象征色彩的诗意抒写的是: D.《故事新编》 答案:C 在理论上主张“诗体的大解放”的是: D.胡 适 答案:D “五四”时期,最能体现“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是: D.郭沫若的《女神》 答案:D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 D.未名社 答案:B 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的新文学社团是: D.创造社 答案:D 新月社的成立时间是: D.1924年 答案:C 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D.语丝社 答案:D 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诗社团是: D.创造社 答案:C 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是: D.鲁迅──茅盾 答案:C 京派作家表现的主要内容是: D.平民生活 答案:B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D.戴望舒 答案:D 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文的文学流派是: D.现代派 答案:B 在内容上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在形式上提出,“要使 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的新诗团体是 : D.创造社 答案:C 现代诗派的首领是 : D.戴望舒 答案:D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会刊是 : D.《救亡文艺》 答案:C “孤岛文学”指的是 :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答案:B 《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 D. 阿 垅 答案:B 解放区文学的特点是 : D. 与群众与现实斗争密切结合 答案:D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时间是 : D. 1943年 答案:C 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 : D. 1949年12月 答案:C

二、判断题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的时间是1918年1月。(  ) 答案:错 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入手”的文章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 答案:对 主张文学应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是胡适。(  ) 答案:错 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周作人。(  ) 答案:对 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 “优美的文艺” 的“土壤、根基”上的是陈独秀。 (  ) 答案:错 主张文学应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是胡适。 (  ) 答案:错 多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塑造小说人物的作家是鲁迅。 (  ) 答案: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沉沦》。 (  ) 答案:错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高潮时期。 (  ) 答案:错 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周作人。 (  ) 答案:对 1918年,《新青年》发表的“专号”是“莎士比亚专号”。 (  ) 答案:错 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 (  ) 答案:对 文学革命后戏剧方面提出“爱美的”口号, “爱美的”是指非职业戏剧。 (  ) 答案:对 五四时期发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两方是李大钊与胡适。 (  ) 答案:对 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1925年。 (  ) 答案:错 鲁迅最后十年在上海的光辉战斗业绩主要体现在散文诗的创作上。 (  ) 答案:错 提倡“问题小说”并创作最力的新文学社团是语丝社。 (  ) 答案:错 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  ) 答案:对 中国现代最早的剧本是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 (  ) 答案:错 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新潮社。 (  ) 答案:错 创造社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 (  ) 答案:对 “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后期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 (  ) 答案:对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  ) 答案:错 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是南国社。 (  ) 答案:对 《女神》中的多数诗篇写于"五四"高潮时期。 (  ) 答案: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杂文形式对封建主义、封建旧文明旧道德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刻的批判的是瞿秋白。 (  ) 答案:错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是1929年。 (  ) 答案:错 京派作家第一人是萧 乾。 (  ) 答案:错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  ) 答案:对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之一,主要是文学大众化思潮。 (  ) 答案:错

三、填空题

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 答案:1917 1915年9月(   )主编的(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答案:陈独秀、《新青年》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答案:《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 答案:“三大主义” 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 答案:《终身大事》 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 答案:《狂人日记》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这部小说集的主题是(   )。 答案:《呐喊》、反封建 《女神》是“五四” (   )精神的典型体现。 答案:狂飚突进 1921年1月成立于(   )的(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答案:北京、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   ) 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答案:“为人生” 1921年7月成立于(   ) 的(   ) ,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答案:东京、创造社 创造社在艺术上倾向于(   ) 。 答案:浪漫主义 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 (   )和(   ) 。 答案: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   ) 、(   ) 、(   ) 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答案:胡适 徐志摩 梁实秋 陈西滢 闻一多(答出其中三人即可) 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   )理论 ,被称为(   ) 。 答案:新格律诗、“新月诗派”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   )、 (   )、(   ) 。 答案: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语丝社成立于(   ) 年,其主要成员有(   ) 、(   ) 、(   ) 。 答案:l924 、鲁迅 周作人 林语堂 钱玄同 孙伏园、川岛(答出其中三人即可) 语丝社对中国现代(   )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散文 湖畔诗社成立于(   ) 年,其成员主要有(   ) 、(   ) 、(   ) 、(   ) ,他们以(   ) 为特色。 答案:1922,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   ) 、(   ) 、(   ) 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   ) 、(   ) 、(   ) 等。 答案: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 浅草杜、 沉钟社、 新月社 李金发早期诗集有(   ) 、 (   )、(   ) 。 答案:《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   ) 和 (   )。 答案:创造社、太阳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年成立于(   )。 答案:1930、上海 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   )成立,发起人有(   )、(   )、(   )等,出版会刊 。 答案:中国诗歌会、蒲风、穆木天、杨骚、《新诗歌》 京派成员主要有(   )、(   )、(   )等,主要刊物有(   )和(   ),京派作家以表现(   )为主要内容。 答案: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乡村中国 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   )、(   )、(   )。 答案: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 ,其代表作品有(   ) 、(   ) 。 答案: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曹禺的(   )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答案:《原野》 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和(    )上。 答案:杂文、戏剧(话剧也可) 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   )、(   )、(   )等。 答案:艾青、田间、鲁藜

四、名词解释

《新青年》 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 答案: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 答案: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人的文学” 答案: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文学研究会 答案: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后来参加的有朱自清、谢冰心、老舍等。文学研究会在“宣言”中提出发起这个会的三个目的:(1)联络感情,(2)增进知识,(3)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谋文学工作的发达与巩固。文学研究会的基本主张是“为人生而艺术”,代表了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 创造社 答案: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新月社 答案: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语丝社 答案: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湖畔诗社 答案: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哲理小诗 答案: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徘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南国社 答案:1922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象征诗派 答案: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问题小说 答案: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身边小说 答案: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乡土文学 答案: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零余者 答案: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美文 答案: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随感录"作家群 答案: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作家群的不同风格。而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春柳社 答案: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 爱美剧 答案: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因而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 中国诗歌会 答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左联 答案: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京派 答案: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新感觉派 答案: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现代诗派 答案:得名于1932年出版的《现代》大型文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为施蛰存、苏汶、戴望舒三人。《现代》发表各类作家的作品,包括左翼作家的作品。在《现代》上发表诗歌的人很多,一批诗人从思想到艺术有许多共同倾向,称之为“现代诗派”。现代诗派的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有徐迟、路易士、卞之琳、何其芳等。后又编《新诗》杂志,推进这股现代派诗潮。现代诗派的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除现代派诗外,还有现代派小说,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 社会剖析小说 答案: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东北作家群 答案: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七月诗派 答案: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孤岛文学 答案: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 答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五、简答题

简述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文学革命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理论上建立了全新的文学观念,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实现了言文合一。抛弃了传统的“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的旧文学观,确立了文学为人生、为社会现实的新文学观,使文学更接近人民,接近现实。 (2)在创作实践上,一大批有为的新文学作家出现,白话作品出现空前繁荣局面,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大师级的作家鲁迅,充分显示出文学革命创作的实绩。 (3)在中外文学的交流方面,中国文学第一次向世界开放,走入了世界文学的大潮之中,此时期对外国文学的介绍也是空前繁荣的。 简述《女神》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参考答案要点: 《女神》有相对统一稳定的风格特点:以雄为主,同时实现了雄和丽的结合,形成雄奇、明丽的风格。从美学角度上看,融合了雄浑豪放的美和新巧瑰奇的美。在感情基调上表现出率真、明朗、壮阔、奔放的风格。《女神》的艺术成就,最突出是诗人的感情如奔流入海的江河之水喧腾直泻,表现了最高潮时的生命感及强烈的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郭沫若是一个感情型的浪漫诗人,心中有巨大的感情库,民族的、个人的、情感的郁积,能量很大,一有外界的触发,感情的决口必然具有江河决堤之势,形成感情的火山岩,狂烈、炽热、表现出无法遏制的迸发和倾泻,尽情奔腾,无以阻挡,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势必能在五四时期激进的青年中引起共鸣。 简析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参考答案要点: 诗歌的“三美”主张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简述朱自清美文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要点: 美文是最能体现朱自清创作成就的一类作品,构思缜密,技巧娴熟。如《荷塘月色》就是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抒写了一种静谧、幽美的景致,引出“心里颇不宁静”的感触。在对客观景物新异独特的观察和委婉有致的描写之中,寄寓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种黑暗现实的氛围笼罩之下怅然若失的寂寞、郁闷的感情。用笔既平淡、朴素、自如,又能见出作者谴词造句功底之深厚,于平淡自如之中显示出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述秦淮河的夜景,抒发那种幻灭的情思,和《荷塘月色》风格相近,写景充溢着诗情画意,借景抒怀,自如贴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他正直淳朴人格的艺术化的表现。正是因为他坦白、诚挚的至情,才能产生这样优美感人的至文。他散文创作那种纯正、朴实、清丽的风格,高深的艺术造诣,为白话抒情散文创作树立了典范。 简析沈从文小说的基本文体形态。 参考答案要点: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 以《灭亡》、《寒夜》为例,说明巴金小说创作的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要点: 《灭亡》和《寒夜》是巴金创作风格变化的两极标志,其风格主化主要表现在: (1)早期热衷于塑造"英雄"形象,后期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 (2)作家的创作情绪由早期的主观倾诉、激情渲泄,转向后期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 试从下面的话出发,分析《日出》中陈白露复杂的思想性格。 当方达生当面批评陈白露“已经忘了你自己是谁”、“一点羞耻的心都没有了”的时候,陈白露却说了下面的话:“你以为这些名誉的人(按:指潘月亭等人)弄来的钱就名誉么?……假如你以为他们的职业是名誉的,那我这样弄来的钱要比他们还名誉得多。”“我没有故意害过人,我没有把人家吃的饭硬抢到自己碗里。我同他们一样爱钱,想法子弄钱,但我弄来的钱是我牺牲过我最宝贵的东西换来的……我对男人尽过女人最可怜的义务,我享着女人应该享的权利。” 参考答案要点: (1)陈白露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 (2)陈白露良知犹存,虽强额为欢,但对潘月亭等为富不仁的剥削阶级充满嘲讽、戏谑和仇恨。 简述林语堂“闲适体”散文的特色。 参考答案要点: 林语堂希望与现实保持距离,采取“冷静超远的旁观”,与鲁迅所赞赏的“执著现实”的幽默观有所不同。他坚持以自由主义立场写“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文章,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温和闲适、从容不迫的笔调,亦庄亦谐、趣味盎然的幽默,海阔天空、挥洒自如的率真,是林语堂散文的鲜明特色。他总是把自己的独到看法,用平实散淡的语言和浅显通俗的比喻娓娓道出,即使对高深严肃的问题,他也不云山雾罩,声色俱厉。如《粘指民族》,以轻松诙谐的叙述,绵里藏针的笔法,冷嘲热讽了那些擅长“染指、中饱、克扣、私肥、分羹”花样繁多的贪官污吏,令人拍案叫绝。 简析《升官图》的喜剧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要点: 陈白尘的《升官图》则借用中国一枕黄粱美梦的传统典故,以两个强盗梦中升官发财,并借机使知县太太及局长们上当,而省长、局长这些大小官僚在明知他们是骗子时,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仍然贪赃枉法,助纣为虐,大发不义之财。作者用非常纯熟、洗练的讽刺手法,揭示出一场闹剧、丑剧所具有的严肃内容和内在张力,是一部既具有力度,又具有深度、广度的讽刺喜剧,推进了中国喜剧艺术向深层发展。 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要点: ①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描写了各种人生问题,但或"只问病源,不开药方",或以虚幻的"爱"与"美"为药方;艺术上有观念化的缺失。 ②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因作者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明确的创作动机,所以既反映现实的各种问题,又描写了问题是怎样得到实际解决的;艺术上则较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

六、论述题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开创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参考答案要点: (1)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实描写,毫无讳饰。 (2)描写了旧社会不幸的人们的各种人生悲剧,暴露封建主义吃人的本质。 (3)关怀人民大众的生活命运,"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侧重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造国民性。 联系郭沫若和闻一多的诗歌创作,论述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参考答案要点: ①郭沫若积极倡导并实践自由体诗,开始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过分强调情感的流露和渲泄,在艺术表达上缺乏节制。 ②闻一多等人提倡新格律诗,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早期新诗的偏向,对诗歌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的一些诗人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时代和人民。 ③抗战期间,艾青的诗一方面弘扬了现实的、战斗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早期新诗缺乏节制的弱点,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流派的艺术技巧,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老舍的《四世同堂》等小说具有文化反思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文化反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与鲁迅的解剖"国民性"相比,老舍小说的文化反思有什么新的开拓? 参考答案要点: ①《四世同堂》等小说文化反思的主要内涵在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解剖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和民族劣根性。《四世同堂》通过对祁家--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几代人的描写,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 ②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有新的开拓:a.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沉痛反思,其中重要的一个侧面是对市民生活的表现,显示了文化批判的个人特色。b.《二马》等作品把文化批判、反思的视野扩大到中西文化的对比框架中,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结合作品论述老舍对新文学的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要点: 作为文学大师的老舍,以丰富深广的艺术世界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首先,以文化批判的视野和思想启蒙的主旨区别于20、30年代主流文学的社会政治视角,并由此深化和扩充了新文学的主题思想。老舍一面以现代理性观照传统文明,抨击它的愚昧落后,一面又从传统文明中符合人性的角度来引发对现代文明的批评,企图唤回物欲社会里缺失了的传统美德。《骆驼祥子》在批判城市畸形文明的同时,也批判了守旧愚昧的农村文化。《四世同堂》完成了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全面检讨和反省。 ②老舍用全部作品构筑起北平市民社会的全景图。这里有不同层次的市民人物,有他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艰难和困惑,有五光十色、热闹喧杂的风俗节庆,还有大小杂院、茶馆酒店等,都带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他笔下的人物,可以划分成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等形象系列。 ③老舍为新文学贡献了一种新的美学范式--幽默俗白,在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从《离婚》开始,老舍经过对生活的深思、对技巧运用的重新把握,努力将幽默同生活真实、性格真实结合在一起,同抒情状物融合在一处,成为一种"含泪的笑"。老舍不仅是幽默大师,还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既无学生腔的苍白,又无欧式语言的冗长,在京味中达到大雅大俗的境界,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是怎样表现人性美的? 参考答案要点: (1)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人性美,代表作是《边城》。 (2)《边城》用人性描绘一个瑰丽、温馨的"爱"与"美"的天国,人性皆真皆善皆美。没有阶级与阶级斗争。 (3)通过翠翠等人物的生活与爱情的描写,塑造"美"的化身翠翠、"善"的化身老船夫等人物形象,歌颂美好的人性。 分析巴金家庭小说的创作特色。 参考答案要点: 巴金小说创作的题材,主要分为两大系列,即革命题材系列和家庭题材系列。就家庭小说而言,其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是把家庭置于社会之中,通过家庭这个窗口来反映社会。巴金从不孤立地去描写家庭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他总是巧妙地将各种不同的家庭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联系在一起进行表现,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各具不同时代特色的家庭图景和社会面貌。例如《激流三部曲》描写的是20年代初期,革命激流猛烈冲击着封建文化传统和封建家庭秩序,促使封建家庭内部急剧分化,迅速崩溃瓦解,一代新人正在崛起的崭新社会风貌。 ②在中西文化剧烈撞击中,巴金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激流三部曲》着力表现的是以觉慧为代表的民主主义思想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文化思想的矛盾斗争,通过四世同堂、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彻底崩溃,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 ③巴金通过爱情和婚姻生活,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探索家庭和社会问题。巴金在他的小说中曾描写各种各样的爱情和婚姻。觉慧、觉民等人的恋爱悲剧,表现了他们对婚姻自主的勇敢追求;觉新的爱情悲剧,则鞭挞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及其自身性格的弱点。《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同样发人深省。这是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的一大突出贡献。 选择你熟悉的曹禺名剧,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复杂内涵及悲剧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例如,《雷雨》最突出的成就是具有鲜明、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塑造。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中透现人物的命运。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可以从多个层面:社会的、阶级的、家庭的、情感的、心理的、性格的、命运的、神秘莫测的种种方面去接近你心目中的人物。周朴园是一位封建买办资本家,它的封建家长式的专制使这个家庭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的变化,引起蘩漪的强烈反抗,导致了母子乱伦。在周朴园阴影下的灰暗生活中,滋生了像周萍这样无所事事、懦弱无能的“零余者”。周冲由于新思潮的影响,远远背离了周朴园的训导轨道。周朴园本人三十年前做地主少爷时所造的罪孽,三十年后被暴露出来,引起了整个家庭的总崩溃。 悲剧意义:曹禺的悲剧是一种真正的对人的悲悯,一种彻底的悲悯,是深刻的人文关怀,这样一种情感心理内核在他的创作上始终是存在的,其深邃性远远超出他同时代的剧作家,他的的悲剧的震撼力及其哲理内蕴也令今天的读者称叹。 结合具体作品,就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热谈谈你的评价。 参考答案要点: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小说以《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最为优秀。张爱玲的小说大都取材于沦陷前后的香港和上海的中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揭示在不可避免的时代沉落中人的生存状态。她描写的多是婚姻恋爱的故事,表现男女间的感情纠葛,她以自己独到的生活感受来观照生活、叙写故事、剖析人物间的感情关系,深入探寻人性的复杂性。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写了许多千疮百孔、残缺不全的人伦感情。张爱玲作品的基调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苍凉。就像她自己所说“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这就是她作品的主调。 结合作品改编谈自己的观点。 简述钱钟书小说《围城》的多重意蕴。 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层,是比较浮面的,如该书出版序言中所说,是“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具体讲,就是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 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 第二个意蕴层面,即“文化反省层面”。《围城》是从“反英雄”角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其“视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同类题材作品中显示出独特性:不只是揭露“新儒林”的弱点,或探求知识者的道路,而企图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 第三层面的“哲理思考意蕴”。人生处处是围城。作品象征地暗示于读者:“城”外的人(局外人)总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又总想逃出来,冲进逃出,永无止境。 分析评价赵树理对中国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要点: 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创作农民小说而著称,为新文学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密切了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填补了五四以来新文学在某些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表现如下: ①从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40年代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赵树理继承了鲁迅、叶紫等新文学作家描写农民生活,关注农民命运,揭示农民在封建压迫下的精神病态,表现了前所未有的40年代共产党新政权领导下解放区农民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变化。 ②他塑造出几类独特的农民形象,为新文学画廊增添了崭新的翻身农民形象。其中,既包括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封建思想毒害、以旧观念心理处世,最终不同程度有所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有敢于同封建压迫势力和传统思想斗争、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新型农民形象。 ③他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探索,创造了适宜农民接受而又雅俗共赏的新通俗文体。赵树理借鉴改造民族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着重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连贯,有头有尾,有分有合,富有地方色彩与泥土气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