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地震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静:我们在一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新成都地震消息 致敬地震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静:我们在一起

致敬地震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静:我们在一起

2024-07-16 1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持人孙静等4位工作人员

冒着余震的危险,

冲进了直播间。

14:55分,

一个声音

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传出:

“刚才那一下摇晃,大家吓着了吧?

大家不要怕,大家不要慌,我们都在。”

孙静的开场白,

打破了笼罩在成都上空恐怖的沉寂,

人们纷纷打开收音机,

搜寻更多信息。

人物简介

孙静,成都交通文艺广播主持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孙静率先发声,成为成都本地公共媒体发出的关于地震的第一声音。2008年孙静获得了“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称号;2009年孙静凭借着广播节目《那一刻,我们在一起》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她的声音,也成为了成都电台抹不掉的历史记忆。

我恰好是要在三点钟上节目,所以当时电波也没有断,我们就想的是应该通过电波的方式,把能了解的情况传递出去。

我就记得我反复的不停的重复一句话: “不管你现在在哪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是开车的朋友,请把车一定停在安全的地方。”

结果我没有想到这种信息平台开始搭建,市民开始通过短信平台把他所处的位置,具体的情况、安不安全发过来,结果你也在发,他也在发,东西南北,成都的中心城区就构建了一个信息的平台。

2019年11月 孙静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话筒前

讲述自己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孙静的声音,随着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的电波,在成都上空迅速构建起了一个“空中调度平台”。

当时,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时任成都市交管局局长李建伟和交警各分局,依靠电台播出的信息进行指挥和决策,紧急调配全市的警力,使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有序地展开。

孙静:

5月12号下午的4:40左右,在成都交警的摩托车开道下,紧急送来了市政府的一号令,启动了成都市的抗震救灾的应急预案,同时开启了抗震救灾工作,后来,市民朋友就说,当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市政府的声音,他们觉得心里踏实了。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自己改装的转播车

地震发生后,

市政府第一号公告就是在这台转播车上发出的,

它也成为全市上下群众了解地震最新消息的发出地。

图为转播车转播车开进当时都江堰武装部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准备直播

当天下午16时32分,电台FM91.4 、FM99.8新闻、FM105.6经济、FM94.6文化休闲四个频率启动并机直播,推出《我们在一起》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成为前方地震消息发布、传播、寻人和爱心汇聚的唯一通道。

《我们在一起》特别直播节目导播间

如果说,在最初,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还是一个信息传递者的话,那么,从2008年5月12日晚上开始,已经成为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抢险救灾的组织者。

当天傍晚,成都市血液中心通过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发布地震伤员需要大量用血的信息,成都街头便出现冒着大雨,排队献血的感人场景……

当时媒体拍下的成都市民排队献血场景 图据网络

成都市交委打来热线告知,救灾需要350台大货车,信息播出不到10分钟,几百台大货车自发集结……

救灾物资运输车队 图据网络

在震后持续232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中,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我们在一起,成都在行动”公益活动,实现了政府救援的主渠道之外,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更多善款、物资的汇集发放功能,同时也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沟通给予灾区群众更及时的帮助。

全国各地紧急驰援灾区的救护车队

孙静赴地震灾区在直播车上进行直播

通过成都电台征集驰援灾区的收音机

地震发生后,时任成都文化休闲广播主持人的李斌和同事们一起,紧急调集了2万台收音机,三天内送进了灾区。

那时候感觉到广播特别强大,只要你在广播里一讲,说我明天什么时候要送一批收音机去,需要搬运的(志愿者),大家就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都来了,全都是免费和义务的。运完之后、送完之后,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就散开了。可能连一个人的名字都没有记下来。但是那样的场景突然间觉得,广播特别地强大,这种力量真的特别地无形,特别地感动,非常振奋人心的。

5月19日,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北川县驻地听收音机 图据网络

对于通讯中断,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受灾群众来说,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让大家如获至宝。李斌至今仍然难以忘怀大家看着收音机的场景。

从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希望。当时如果你没有信息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可怕的。这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它不光是一个小的收音机,它能够让受灾群众第一时间来获知外面的信息以及目前地震所有的消息。特别感动的是,好像他们觉得他们有办法跟外界联系了,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挺震撼的一种经历。

孙静在救灾现场

广播不仅仅只是广播

有人说,收音机过时了!

有了手机,谁还会听收音机?

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广播以其独有的传播渠道,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抵御震后次生灾害、420芦山地震……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一次次冲在最前方,也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规划、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成都感受到了汶川的震感,成都民众在户外避险时用收音机关注灾情进展。 图据网络

一般来说,调频广播信号的传播范围在100公里以内,而中短波广播信号在不同的条件下传播范围能达到数百、上千乃至上万公里。

实践证明,因为广播具有传播迅速、覆盖广泛、接收便利、不受电力等条件制约等特点,在自然灾害面前,广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

图为一台收音机被放在废墟上,为受灾民众滚动播放地震信息与救灾情况。

如今,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已然成立应急广播中心,设备更先进、分工更精细、流程更精准,电波从没有消失,它一直在你左右。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应急广播中心记者李兰参与四川省应对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演练

孙静:

我一直把广播的定位于两种:一种就是突发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广播他受干扰是最少的,他可以快最快速的到达,而且到达的面是最广的是第一。

第二广播应该做的就是服务功能,就像现在我做的节目一样,就是你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去想办法帮你解决。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70年了,在我心目当中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电台,因为有那么多热爱这个行业的同事们在一起。

祝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生日快乐!

祝我们广播人生日快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