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史140:五台智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通什么 禅宗史140:五台智通

禅宗史140:五台智通

2024-06-29 1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十五节 五台智通

五台山智通禅师是归宗智常禅师门下最为优秀的学生之一,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个人履历已经遗失不见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智通禅师的悟道机缘以及诗偈成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智通禅师,不知何许人也。因为当时走江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经成为了一个僧人的必修课,所以智通禅师出家后也毫不犹豫的加入到了闯荡江湖的大军中。

归宗智常禅师在主持归宗寺后,说法如云,致使前来归宗寺参学之人众多,僧僚的长连床上常常挤满了人。

智通禅师在江湖中听到智常禅师法席之盛况后,便立即来到了归宗寺参学于智常禅师。

到了归宗寺,智通禅师非常刻苦的学习着禅宗课程,可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学习的状态,哪怕是在睡觉,智通禅师也是思考着禅宗课程进入梦乡的。

这天晚上,智通禅师虽然躺在了僧僚的长连床上,可是他的脑海里始终在思考着师父讲的禅宗课程,想着想着,智通禅师就进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忽地,智通禅师灵光一闪,他马上就扯起个嗓门大喊了起来:“我大悟了,我大悟了。”

这一来,整个僧僚之人都被他吵醒了,大家望着他,既觉得莫名其妙,更觉得有点毛骨悚然。因为从古至今,江湖中参禅悟道之人出现走火入魔的情况,那是比比皆是的啊。

自然,僧僚的管理僧人马上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智常禅师。

第二天,智常禅师照例来到课堂上给同学们上课。等到大家都坐好后,智常禅师望着大家道:“昨晚上那个大喊着我悟了的僧人,给我站出来。”

智通禅师看到师父亲自点名了,便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智常禅师望着他道:“你昨晚上见个什么道理便叫悟了?”既然你正大光明的说自己开悟了,那么就请你把你所悟的东西露一手出来让大家瞧瞧呗。

面对师父的勘辩,智通禅师平静的道:“师姑原是女人作。”

师姑原是女人作,一句非常普通的话,一句大实话,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还就是一句废话。因为这个世界,有谁不知道尼姑就是女人啊。

可是,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是一句非常深刻彻底的禅语。

禅,是反对你去皓首穷经的,是非常忌讳你去求玄求妙的。禅,要见便见,哪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和弯弯肠子。所以,尼姑就是一个女人,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明了。

智通禅师的师兄灵训禅师准备离开师父外出参学,智常禅师于是叫灵训禅师到方丈室来,准备单独给他说点佛法。灵训禅师非常高兴的来到方丈室准备聆听佛法,不料智常禅师关切的对准备出远门的灵训禅师道:“时寒,途中善为。”

灵训禅师一听之下,不由得大悟禅宗玄旨。

所以,智通禅师的“师姑原是女人作”,和“时寒,途中善为”,都是一个格调,都是在用非常平常的话语来表达深奥无比的禅理。从而让你明白,佛法,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有一双慧眼,随时都会从日常事物中发现佛法,领悟禅机。

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师姑原是女人作”,这种看似根本就不值得一说的话语,却是禅师们经过千锤百炼后的返璞归真之语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宋朝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开示:“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所以,智通禅师的“师姑原是女人作”之语,那是到了第三阶段“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返璞归真之语啊。

所以智常禅师听到智通禅师的这个普通而韵味深长的话语,不由得感到非常满意。于是,智常禅师马上就把归宗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颁发给了智通禅师。

“师姑原是女人作”之公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来了众多禅林高手的热议。

北宋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悟来不在苦多端,解了都由瞥尔闲。

定道师姑女人作,痴人积雪作银山。

南北宋交际间的草堂善清禅师作偈评唱道:

五月炎威当酷热,浃背汗流无处说。

匝地清风劈面来,大禅眼里重添屑。

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洪守遂禅师作偈评唱道:

悟了还同未悟时,何须更说与人知。

贼赃败露无藏处,便道师姑是女儿。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归宗只有照妍媸镜,且无增黄金色底钳锤。若是山僧,待道尼姑原是女人做,便痛与一顿趁出,要教渠平地上别有生机。”

智通禅师拿到毕业证书后,立即就来到方丈室给智常禅师辞行。既然毕业了,那就应该出去开山立派弘扬佛法才是啊。

看到又有得意门生毕业了要出去大展宏图,智常禅师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于是智常禅师帮智通禅师提着斗笠,然后一直把他送到了归宗寺的大门口。

到了大门口,智常禅师把手中的斗笠递给智通禅师。智通禅师把斗笠接过来戴在头上,然后转身就走,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回过头来看上一眼。

看来,智通禅师的脚跟那是异常的坚定啊。

智通禅师离开归宗寺在江湖上闯荡了一段时间后,最终来到了山西五台山法华寺居住弘法,并且自称大禅佛。

不过,智通禅师在法华寺的弘法经过,所有的禅宗典籍都没有相应的记载,所以我们现在也就无从得知智通禅师的机缘语录了。

但是,智通禅师在圆寂的时候,留下的一首诗偈,却是非常的绝妙无比,致使千百年来江湖中都在传唱这首诗偈。偈曰: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智通禅师的这首诗偈,明白如话简单易懂,但是遣词造句却非常的奇妙,整首诗偈不仅非常的有气势,而且境界很高,非一般人所能比拟,颇有盛唐李太白豪放之风。

这首诗偈,充分显示了一个悟道禅师天地不能拘,万物不能缚,昂然独立于三界外的挺拔形象。所以这首诗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并且在江湖中还产生了很多的模仿之作。

比如宋朝的水庵师一禅师写到:

举手攀南斗,移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

比如宋朝“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写到:

仰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