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手环如何监测你的睡眠状态??包括深睡,浅睡,清醒,以及快速眼动等睡眠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能手表通过什么原理测睡眠 智能手表手环如何监测你的睡眠状态??包括深睡,浅睡,清醒,以及快速眼动等睡眠模式?

智能手表手环如何监测你的睡眠状态??包括深睡,浅睡,清醒,以及快速眼动等睡眠模式?

2024-02-21 1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智能手环/手表的睡眠监测原理有三种:体动记录仪法、心率监测法和心肺耦合(CPC)分析法。

(不喜欢看文字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视频。)

一、体动记录仪

这种方法原理比较简单,利用手环/手表中内置的重力传感器来监测你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是20分钟或者更长)有没有比较大的动作,如果没有大幅度的动作或者比较少,那么手环就判断你处于睡眠状态,如果几乎不动,那么就判断你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为什么可以这样判断?

我们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一般很少会有动作。而处于深度睡眠的时候,身体大部分器官也处于一个休眠状态,整个身体处于一个比较静止的状态。因此手环/手表可以依靠内置的传感器来判断睡眠。

不过这种方法是比较不准的。从原理上来说,智能手环没有办法真正区分用户是躺着不动还是啥时候入睡的。

但是实际使用中,用户倒不太会感受到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两个:

1. 佩戴者需要保持一个姿势不变一段时间(20分钟以上),才有可能会被认为进入睡眠。而绝大多数用户一般不会为了做这样的测试,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么长时间;2. 如果没有佩戴智能手环,而是放在桌面上的话,一般有几个固定的角度。睡眠监测的算法可以认定当手环处于这些位置的时候,无论放置多久都不会在睡觉。并且随着科技进步,有些手环手表已经支持脱腕识别了,既然都已经判断你处于脱腕状态了,那就没有判断睡眠这一说了。二、心率法测睡眠

我们知道,智能手环/手表中内置有PPG传感器,能通过光电法来监测我们的一个心率状态。

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简单来说,反射而已,就是利用血液中透光率的脉动变化,折算成电信号,对应就是心率。其原理简单些说,就是手环射出一道光(一般测心率用绿光,测血氧用红光)透过皮肤射入你的血管中。心脏收缩时外周血容量最多,对光吸收量最大,反射回到传感器接收端的光越少;反之舒张时,结果相反。再通过一些算法,可得到你的心率情况。手环的心率检测

那与睡眠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心率一般情况下会下降;而当用户睡得很深的时候,心率会下降的更低。而手环通过监测我们的一个心率变异性,从而来判断我们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的深浅。

三、心肺耦合(CPC)分析

最准确的睡眠监测原理应该是基于脑电波的,医学上测量睡眠质量的“多导睡眠监测”就是采用监测脑电波的原理。

多导睡眠监测: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对于诊治各种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保障人们健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检查通过监测一整夜睡眠包含:脑电(分析睡眠结构)、眼电、下颌肌电、口鼻气流和呼吸动度、心电、血氧、鼾声、肢动、体位等多个参数,可以客观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分期的监测。同时,可以监测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及鼾声,对睡眠呼吸紊乱患者进行分期、分级的检查。此外,针对患者不同的睡眠障碍事件,如周期性腿动、不宁腿综合症等,设置不同的导联,对其进行相关监测,以充分认识引起失眠的病因。多导睡眠监测

如上文提到的,睡眠是全身整体的生理过程,大脑放松的同时,肌肉也是在放松的状态,心率会减慢、呼吸也会减慢并变得更平稳。也就是说,在睡眠中,不仅只有大脑进入特殊的状态,身体的其他系统也会表现出睡眠的特征。

哈佛医学院的睡眠专家通过对睡眠机制的研究发现:在睡眠的时候,心电和呼吸存在一种奇妙的耦合关系。当人在熟睡的时候,这种耦合性会增强。而在清醒、浅睡、或者一些疾病状态下,这种耦合性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因此,哈佛医学院的睡眠专家团队在2005年创新性地提出了Cardiopulmonary Coupling,也就是心肺耦合的概念,简称CPC,并且发展出成熟的技术算法,可以准确地给出睡眠的分期。

这种算法利用心率变异性及呼吸变异性关系的分析上。通过分析这两种信号的相关度与互谱功率生成睡眠期间心肺耦合动力学频谱,从而给出准确的睡眠临床分期结果,包括深NREM睡眠(熟睡)、浅NREM(浅睡)、快速眼动REM睡眠、清醒。这种方法的监测结果与传统基于脑电波方法的睡眠监测有很高的一致性。

网图,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所以心肺耦合分析法比前面的两种方法要更具科学性!

戳这个,可以了解更多:

牛油大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如何监测睡眠?--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其中的原理

一个好的回答值得动手点赞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